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芯片
英伟达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柔宇科技
经济
网红
货币
本地生活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4-07-09 11:10
在美国实际感受亚马逊、Yelp、WhatsApp、Craigslist使用体验
毛艳辉
本人在国内从事互联网工作4年,做过游戏和电商。之前也一直对美国的互联网发展保持关注,但多数是盲人摸象,隔岸观花。最近有机会在美国待了2个月,切身体验了一些互联网产品,记录分享给大家。
一. 亚马逊
主要体验了电商业务,累计下单20多笔,基本每2天一次。
1、物流
亚马逊的普通订单是满35美元免运费,一般需要3-5天送达。缴纳99美元年费成为Prime会员后,大部分商品可以保证2天内送达。如果想要次日送达的话,需要额外支付几美元的运费。购买商品的时候,页面上会注明是否支持Prime会员免费配送。亚马逊的订单由它的物流中心发出后,主要是委托UPS,联邦快递和美国邮政3家来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为了降低成本,目前亚马逊已经开始在旧金山测试自有物流的配送。这一点京东的自建物流发展的更快一些,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已经基本覆盖。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这边的快递员每次都是把东西放在门口,按下门铃就跑了,没有签收环节。有时出去一天回到家,发现门口堆了好几个箱子。。。关于退换货,遇到过一个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坏掉了,到亚马逊官网上申请换货,然后可以选择UPS免费上门取件,或者自己送到UPS的门店。这一点上京东的自建物流更有优势,在上海我退过两次货,一般是京东自己的送货员顺路就带回去了。
整体感受下来,亚马逊的物流虽然不如京东给力,但比想象的要好,基本满足购物需求了。另外Prime会员的设计很成功,缴纳年费后,每次买东西都会想到先去亚马逊看看,同样的价格,肯定会优先考虑在亚马逊购买,因为免运费而且速度有保证,Prime对增强用户忠诚度和提高消费额有很大促进作用。Prime会员之前的年费是79美元,今年3月份涨价到了99美元,这也可以看做亚马逊对Prime体系的信心,目前美国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提供与Prime一样稳定快速的配送服务。亚马逊没有公布过Prime具体人数,不过根据 CIRP 的报告,去年年底 Prime 会员数量达到1670万人,高达93%的Prime用户表示对服务质量感到满意,并打算在来年继续使用该服务。每名Prime用户带来的收入也要明显高出普通用户——会员每年花费为 1340 美元,而普通用户则为 708 美元。在贝索斯的最近一期致股东信中,Prime战略也被放在第一条来重点阐述。长期来看,物流会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2 、广告平台
亚马逊很有意思,它不光给内部商家提供广告,还帮外部竞争对手做广告。你在亚马逊浏览商品,他会同时展示外部竞争对手的banner 广告,同时还会有“上述商品可在其它网站以XX元买到” 的价格提示链接。如果你点击链接,亚马逊就可以从外部网站那里获得广告费。这种对外的开放策略,可以帮助亚马逊将自己的流量最大化变现,同时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我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只要价格差距不是太大,一般会优先选择亚马逊,一来是质量有保障,二来是Prime会员的免运费政策。而如果价格差距实在很大,亚马逊的这种贴心提示也让人很有好感。
说到广告和流量,顺便去comScore 看了下近几个月的美国互联网流量排名,亚马逊的月独立访客数量,已经连续多月保持在第6名,仅次于Google, 雅虎,微软,Facebook 和 AOL。同样,阿里巴巴旗下网站的独立访客数量,应该也在中国互联网位列前几名。由此可见,电商网站的品牌一旦建立,对外部流量导入的依赖会逐渐降低,而自有流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这也是淘宝当年敢于屏蔽百度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目前四处烧钱打广告的品牌战略,就更容易理解了。
以三星电视的商品页面为例,亚马逊给出了很多外部的购买广告:
3、其他
亚马逊上很多东西都是第三方在卖,有各种小配件,也有大的品牌服饰和家用电器。
但我发现在亚马逊上也有人在卖假货,看到好几个卖名牌眼镜和背包的商家,被人留言说在卖假货,他们的价格也确实便宜的不太正常。
无论是亚马逊还是京东的开放平台,对商家的监管都将是一个大的难题。
相比于国内京东的晒单,亚马逊的评价会更加详细和实用。可能是美国人更喜欢分享和表达,很多人会写长长一大串评论,优点缺点写的清清楚楚。我们后来每次买东西,都会先打开亚马逊看下评论,即使是在其他网站购买。
价格其实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但因为待得时间太短,这个很难下结论。但有个感觉是美国的线下零售商很发达,所以亚马逊的价格优势不如国内大。比如同样的电动牙刷,亚马逊已经是活动价格,但还是比COSTCO会员店里的要贵。不过整体亚马逊肯定是有价格优势的,否则也不会发展那么快。
除了亚马逊购物网站本身,亚马逊旗下还有多家垂直电商网站,比如5亿美元收购来的Diapers.com 是一家母婴用品专卖网站,8.7亿美元收购来的Zappos则是美国最大的鞋类电商。这种矩阵组合,有利于亚马逊在某些垂直电商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京东收购易迅之后的整合,其实可以参考这种思路,将易迅打造成一个3C电子产品的垂直电商。以后国内的电商格局,大致是阿里,京东和垂直电商三股势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京东通过收购来进入垂直电商领域,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体验过亚马逊后,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内电商发展的信心: 中国人口密集,物流成本更低,同时传统零售业相对落后,城乡零售系统差距很大,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电商的跨越式发展,阿里已经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未来的中国电商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 美国传统零售商的电商化改造
美国的传统零售商如沃尔玛,TARGET,百思买等规模都比较大,而且也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线上业务,有两件事情印象比较深。一次是在梅西百货看一把双立人的菜刀,那家店没有货了,然后店员现场给我们打印了一个清单,告诉我们附近哪些店可以买到,价格是多少,地址在哪里。然后还说网上也可以买,免费邮寄,如果我们需要,他可以现场帮我们下网购订单。后来去梅西百货的官网看了下,基本线下店里的商品,都可以在线上买到,购买50美元可以免运费,线上经常还有特别优惠。
还有一次是在TARGET超市的网上商店买了一瓶洗发水,送来后发现瓶口有破损,直接拿到附近的任意一家实体店更换即可,比通过邮寄退换货要方便很多,这个也算线下零售商转型线上的一个优势吧。TARGET还允许用户在家里下好订单,然后下班路上到自己指定的超市取货,节省了逛超市的时间。TARGET线上购买满50美元可以免运费,还经常有额外优惠。此外根据我们的比较,TRGET网店的很多日用品比亚马逊和其他电商都便宜,这个可能是得益于他线下的规模优势,唯一的缺点是货品种类有限,每种物品只有有限几种,亚马逊的选择就要多很多。
国内的传统零售商,转型最积极的大概是苏宁云商,一直在努力推进线上线下同价和门店O2O战略。苏宁拥抱变化的决心值得钦佩,但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传统零售商的电商化升级都还在摸索,能否成功只能拭目以待。
三. Yelp
美国版“大众点评”,真的是居家旅行必备利器,我们在美东旅行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APP。应用场景和在国内用大众点评一样,甚至两家的界面都很像。。。最大的感受是美国的用户更喜欢写评论,而且评论的真实性也更高,可能美国雇枪手太贵吧^_^ 我们除了在Yelp上找饭店以外,还通过它找过理发店,电影院,购物中心等等,真的非常好用。Yelp上也有很多优惠券,信用卡支付后即可使用。
另外Yelp的订座系统是通过OpenTable完成的,Yelp自己收购的SeatMe订座系统,貌似覆盖范围还不够,所以只好与老牌订座网站兼竞争对手OpenTable合作。最近Priceline收购掉OpenTable,不知道后面对Yelp有没有影响。
关于Yelp的市场地位,咨询了这边的一位朋友,他觉得Yelp在美国基本没有直接竞争对手,而且”Yelp” 已经成为了一个动词,大家吃饭前会讲“Yelp一下”。当一家公司的业务衍生成一个新动词的时候,他的市场垄断力就很恐怖了。
相比Yelp,大众点评的业务更加多元化一些,他的订餐和团购业务发展的也都很不错,一定程度上算是Yelp+OpenTable+GroupOn 的结合体。Yelp和点评都属于独一无二的公司,通过海量的用户评论积累构建了很好的护城河,并且马太效应会不断加强。两家都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的网站,背后的营收想象空间巨大,对巨头的战略意义也很大。大家在估值的时候,不妨把胆子放大一些。
四. Craigslist
分类网站的鼻祖,1995年创立,只有30多个人,营收却达到3亿美元,被戏称为“美国的58同城”,实际使用下来感觉Craigslist比58同城更清爽,信息也更健康有序。我这次通过Craigslist买到了一个旧打印机,一辆童车,还有其他物品若干。
几点感受,首先是Craigslist上的信息还是挺多的,我所在的市大概300万人,每天新增的打印机出售信息大概有10-20条,基本满足需求。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Metrics前几年的一个老的调查,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是美国手机用户浏览时间最长的网站,eBay位居次席。当然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Craigslist已经排不到前几名了,但他仍是普通美国人经常会使用的一个网站。
另外Craigslist上的信息比58的更健康,买卖双方的互信度也更强一些,有点像学校的BBS上买卖二手货的感觉。所有物品都会标明是个人出售还是商家出售,商家假冒个人的情况较少,大家都比较守规矩。商品的描述也比较真实,不像58上有些帖子让人看完就很怀疑,不敢下手。我们去买的童车,描述里说用了9个月,现场看下来确实很新,卖家夫妇还很热情的给我们演示了各种功能和注意事项,临走还送了一些其他儿童用品。这个我觉得跟美国的社会生态也有关系,整个社会讲求信用,诈骗犯罪成本高,二道贩子少等等。国情不同,所以也没啥好比较的,58也一直在想办法保证信息质量。
Craigslist其实算是美国互联网界的一个另类,页面十几年没啥变动,易用性也一般,但在分类信息领域又处于绝对垄断。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一直抵制广告,对扩大营收和上市也不感兴趣。公司目前只有几十个员工,主要靠代码和用户举报来控制垃圾信息。网站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收费广告,网站所有的收入来源,都来自于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17城市的招聘信息。
分类信息行业是一个有马太效应的行业,信息越多,用户越多,进而产生更多信息,两者互相促进,行业的领先者会建立比较高的壁垒,并有可能在获取垄断地位后获得超额回报。
使用中发现Craigslist还有交友的模块,版面划分很亮:
五. WhatsApp
这个我用的不多,但问了几个朋友,说身边很多人在用,同事朋友之间都会用WhatsApp互相联系,群组也很活跃,使用频率不亚于微信。基于社交关系链的通讯工具,马太效应也会很明显,强者愈强,垄断市场后护城河和变现能力也很恐怖,这个QQ和微信都已经得到验证。这样看下来,Facebook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交易,的确是物有所值,相当于让其移动端的发展吃了一颗定心丸。
六. Airbnb
Airbnb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网站,简单的讲,就是付钱住在当地人家里,而不是住旅店。我们在洛杉矶,纽约和华盛顿旅行时,都是住在了Airbnb的房东家里。由于Airbnb出租房间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需要自己花时间来筛选,而不像酒店可以根据品牌和星级获得稳定服务。 我们选择房屋主要看两条,一是历史评价和评分,二是房东的工作和家庭情况,退休夫妻和有孩子的家庭一般会比较靠谱。预定时输入信用卡,Airbnb会直接扣款,并收取房费的6%-12%作为手续费,同时房东也需要支付3%的手续费,这公司的盈利模式清晰极了~ 我们在洛杉矶住的是一对退休老夫妻家里,女的之前是大学老师,男的在好莱坞写剧本,房子很干净,两个人都很健谈,去过很多国家。两天时间大家聊的很开心,离开时还送了我们贺卡,相约保持联系。在纽约是住在了一位退休女警察家里,在华盛顿住在一对哈佛毕业的夫妻家里,体验也都不错。我觉得住Airbnb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近距离接触当地人生活,二是价格会比同档次酒店便宜30%以上,非常适合自住旅行和对价格敏感的游客。
当然,Airbnb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住宿的安全问题,房客和房东产生纠纷后的处理等,我们自己在纽约就遇到了一些家具损坏的小麻烦,之前洛杉矶的房东也说他们和住客发生过纠纷,这些都需要Airbnb官方来介入解决的,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此外Airbnb的房间质量和服务都不稳定,不适合商务出行和比较懒的用户,更适合自住旅行者。
Airbnb算是互联网分享经济的代表,对于它的长期发展,我个人非常看好,因为他解决了用户对价格和旅行交流的切身需求,构建了一种新的旅行方式。 我身边用过的朋友,绝大部分都表示肯定会再次使用他们的服务。在拥有了巨大的自有流量后,Airbnb已经开始涉足其他业务,例如向游客推荐以房屋为中心的周边游景点。将来Airbnb可能进化成一家以住宿为核心的旅游服务商,从而进入更宽广的市场。
七. Lyft
Lyft 和Uber 类似,提供私家车打车服务,但据说价格更平民,也更鼓励司机和乘客交流。我的手机由于未知问题,注册Uber一直没有成功,只好改用Lyft。体验有点类似国内的打车软件,注册后叫车,到达目的地后Lyft会直接从信用卡扣钱。与滴滴打车不同的是,Lyft叫来的都是私家车,或者说是“黑车”。我在芝加哥遇到了一位女司机,她每天下班后做3-4个小时,消磨时间同时挣些零花钱。而在华盛顿遇到的,则是一位全职“黑车”司机,他说每天工作8小时的话,大约可以挣100-130美元,好处是时间比较自由。另外Lyft会直接扣税,所以他也不存在漏税问题。
价格方面,Lyft大概比出租车便宜30%-50%,系统会根据行车路线和时间自动计算费用,乘客和司机都不知道算法,所以基本是Lyft说多少就多少。很好玩的是每笔生意做完,乘客的手机上可以看到车费,司机的手机APP上连挣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他只能收工后看到自己的全天收入。为了保证服务质量,Lyft公司会对所有注册司机进行1-2天的培训,乘客也可以对司机打分,并选择额外支付小费。但由于前面的计价策略,乘客是否支付小费,其实司机是不知道的。
Uber 和Lyft是分享经济在租车领域的实践,他们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同时由于安全疑虑,在各州都遇到了抗议和阻挠。例如我们在在芝加哥的几天,据说当地正在就Lyft是否合法进行讨论,每次用完软件,Lyft都会弹框呼吁大家到某个网站上投票和留言,支持他们继续留在伊利诺斯州。
根据报道, Uber刚刚获得一笔12亿美元的融资,整体估值高达182亿美元,同时Uber过去六个月营收至少翻一倍、Uber用户的旅程数是六个月前的5-6倍。而在Lyft的最新一轮2.5亿美元融资中,阿里巴巴也作为主要投资方参与其中!由此可见,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分享经济的模式仍然被市场看好,未来几年应该会有更多的领域被发现和开发。
所有通过Lyft注册的汽车,都会得到一个标志性的粉红色垫子,在街上很抢眼:
总结:
从美国到中国,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各种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加速,各个传统行业都在迎来新一轮的升级和改造。如果将2000年看做是互联网普及革命的话,这次则是应用层面的革命,其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出海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2
大 家 都 在 看
Yelp持续亏损,股价却为何整体上扬?市值已超30亿美元
嗅友P8mD4
13:20
#电商来了
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怎么做到的?
投资人黄海
亚马逊:一个电商想大闹好莱坞
虎嗅
让亚马逊也感受下来自世界的恶意:Fire Phone槽点满满
wsj
亚马逊开通海外直邮:亲,你们不用再“海外代购”了!
虎嗅
别急着狂欢,亚马逊的中国大计划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刘铮
中东电商行业,值得入局吗?
ePanda出海©
千亿美金电商黑马Shopify,凭什么挑战亚马逊?
GGV纪源资本©
TikTok电商出海遇两极:欧美推不动,东南亚喊真香
品玩Global
在WhatsApp上卖货的印度人
极客公园
亚马逊的大促“鸡血”打不动
品玩Global
09:27
#电商来了
线上“小宜家”靠什么征服欧美消费者?
小信所长
12:51
#内幕大揭秘
即将超越Zara,估值千亿的“Shein”是家什么公司?
投资人黄海
22:48
#内幕大揭秘
拳打希音脚踢亚马逊,跨境之狼Temu是何方神圣?
小白姐姐聊商业
11:27
为何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社区团购?
豆锅锅
10:01
#内幕大揭秘
互联网公司不受待见,社区团购是不是好事?
商业评论
24:12
#营销实验室
拼多多Temu:出海美国的顶级市场营销案例
硅谷101
23:43
#电商来了
中国电商20年:谁让网购成了一种习惯?
十里堡嗅财
11:58
#内幕大揭秘
撤店、罢工、业绩下滑,一元的甜筒,也救不了宜家?
投资人黄海
31:32
#内幕大揭秘
耗时两个月,一期视频搞懂拼多多崛起的内幕
资本带鳄韭菲特
大 家 都 在 搜
芯片
英伟达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柔宇科技
经济
网红
货币
本地生活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