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8-12 18:16

是什么造就了荷兰的“黄金时代”?

荷兰,欧洲的一个蕞尔小邦,却在世界的现代化过程中曾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段经历,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跨国贸易无国能敌。荷兰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荷兰有自由的思想传统,成了其他各国“异端”的避难所。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白知识(ID:mingbaizhishi),主讲人:施诚(历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标题:《不是什么国家都能被认可有一个“黄金时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施诚。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什么造就了荷兰的‘黄金时代’”。这个问题我分成几个部分来讲:第一,黄金时代的荷兰,简单回顾荷兰的历史;第二,荷兰在黄金时代到底有些什么表现;第三,分析荷兰黄金时代的成因,为什么它有一个黄金时代。


一、荷兰的历史


下面我就开始从第一个问题讲,17世纪以前的荷兰,古代的荷兰,现在的荷兰,它都叫尼德兰共和国。尼德兰的意思就是低洼之地,我们现在知道的荷兰国土其实大部分是围海造田起来的。大约在6000年前,今天荷兰的德伦特省就已经有人类在那里生活居住了,这是考古发掘的材料。


到大概公元前一两千年,也就是距今大约4000年到3000年的时候,今天荷兰的林堡地区居民就开始使用石斧、石刀这些生产工具,也就是说进入了石器时代。


到了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整个荷兰地区,大西洋地区的海水开始停止上涨,莱茵河和马斯河携带的泥沙开始在河口淤积起来,成了沙丘,沙丘里面开始变成沼泽地。


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西洋的海水又再一次上涨,把我们今天看到的荷兰大部分土又淹掉了。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就开始拦住海水来填陆地,所以我说荷兰大部分地区是低洼质地,就是因为它是填造起来的。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荷兰人的围海造田历史就开始了,实际上到现在,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这个事情其实对荷兰历史甚至对荷兰民族的性格都造成了影响。


有关荷兰最早的真正有历史记录的,要到罗马帝国时代,记载荷兰历史最早的是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古代尼德兰地区的居民,在塔西佗的书里面叫做巴塔威亚,这个词我们后面还会出现。巴塔威亚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塔西陀说这是最勇敢的日耳曼人部落,尤其是他的骑兵文明。罗马帝国时代,很多骑兵就是从今天的荷兰地区招募过来的。


大约到了公元481年,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就是尼德兰地区,也可以说就是今天的荷兰,其实包括很多部分,今天的比利时、卢森堡也在境内。


法兰克王国最鼎盛的是什么时候呢?就是查理曼时代,或者叫查理大帝,中国有人把他叫做查理大帝。


查理去世以后,他的儿孙们把帝国的鼎盛时期开始带向下坡路。所以,到了公元843年的时候,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罗退尔、日尔曼路易,还有秃头查理,在843年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其实就是三个孙子把查理曼的帝国瓜分成三份。


瓜分的结果是什么呢?尼德兰变成罗退尔,也就是长孙的领土。罗退尔作为长孙,除了继承了领土以外,他还继承了皇帝的头衔。


到了公元13世纪,随着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在各地的推广,尼德兰地区也变成了一些封建领地,现在知道的主要有四个公爵领,六个伯爵领,另外还有几个主教区,也就是主教的管辖地区。


到了15世纪,勃艮第的统治者,也就是所谓的“善人菲利普”,通过签订条约还有政治联姻这些手段,想统一尼德兰地区的各个封建领地,也可以说是各个省。他确实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把尼德兰地区的度量衡全部统一起来,并且在1464年召开了各级贵族都一起参加的第一次议会。


到了1467年,勃艮第的统治者,也就是“大胆查理”——善人菲利普的儿子,扩大了勃艮第家族的领地。他的梦想是干什么呢?就是想把勃艮第从一个公国变成一个王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胆查理把他的独生女儿玛丽许配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马克西米连。


但在1477年,大胆查理因为骑马时坠下身亡了。因为他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根据日耳曼人的法律,女儿出嫁则她继承的领地会作为嫁妆。于是玛丽把她父亲的那些领地一块嫁给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连。结果是什么呢?到了1494年时,马克西米连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


马克西米连当时做了一件跟帝国有所不同的事情,他把尼德兰地区,也就是荷兰地区的统治权交给了他的儿子,他自己并没有直接来统治。他儿子的外号叫“美男子菲利普”,菲利普娶了一个媳妇,那个媳妇是西班牙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和卡斯蒂利亚伊莎贝拉女王的女儿。


这两位国王是什么来头?资助哥伦布下海去发现新大陆的就是他们两个。这两位国王也被称为基督教双王,或者叫做天主教双王。这两个人生的女儿,也就是嫁给菲利普的胡安娜,所经历的婚姻结果是什么呢?尼德兰不仅进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和王位继承序列,而且还进入了西班牙的王位继承序列。


1504年,伊莎贝拉去世,费尔南多还活着,他还是阿拉贡的国王。就这样,卡斯蒂利亚国王的王位和国土全部转给了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的女儿胡安娜和他的女婿美男子菲利普。


1506年,美男子菲利普去世了,胡安娜彻底精神失常。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胡安娜和菲利普两个人生的儿子,只有6岁的查理继承了勃艮第的领地,还有包括弗朗什·孔泰、卢森堡、尼德兰或者叫低地国家,或者按现在的说法荷兰都行,继承这些领地。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衔着金条出生的人,就包括这个查理。



查理6岁就继承了那么多领地,但他自己无法管理,也无法统治,所以由他的姑姑,奥地利的公爵夫人玛格丽特来摄政。


之后,查理通过继承领地换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头衔。第一个来自他在1516年继承的卡斯蒂利亚王位,查理用西班牙语翻译叫做卡洛斯一世;1519年,他又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在神圣罗马帝国那里,他被称为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查理五世


历史上,查理五世的名字更为大家熟悉,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到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卡洛斯一世,当然也有人把它像英语化的再汉译,也叫查理一世,这样就很麻烦。


为什么?因为英国也有查理一世,所以大家这里要搞清楚,欧洲历史上很多国王的名字如果不知道他在位的年代,还有他统治的国家的话,会很混乱,这个我相信听众看多了一点就会明白的。


到了1543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把弗里斯兰和格罗宁根都置于尼德兰领地之中。这样,尼德兰地区就变成了17个省,比他爷爷、他父亲的时代都多。


二、尼德兰革命


近代或者现代荷兰的崛起,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步。


尼德兰革命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呢?


到了16世纪的时候,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人口将近300万,人口不是太多,但它是西班牙帝国境内最富有的地区,而且也是整个欧洲经济最繁荣的地区,那里依靠纺织业和对外贸易,经济非常发达。纺织业主要是纺织呢绒或者毛纺织。


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尼德兰地区,大大小小的城市或者城镇有300多座,这不是个小数字,这个地方应该是世界历史上城市化最早,水平最高的地方。尽管现代城市化最早完成的国家是英国,但是别忘了,尼德兰在这些方面都比它早得多。


对于西班牙来说,它的重要性主要就是钱袋子。西班牙国库每年大约一半的收入就来自尼德兰这么个小小的地方,大约每年250万佛罗林。


250万佛罗林是什么概念?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原始资本就是250万佛罗林。佛罗林是佛罗伦萨的货币单位,当时大多数欧洲地区,尤其西欧,基本上用佛罗伦萨的佛罗林,或者用威尼斯的杜卡特来做货币单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罗林和杜卡特是最早的“欧元”。


西班牙对尼德兰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金库或者说财源,是绝对不会放弃统治,甚至不会放松统治的,这样就会引起矛盾。因为尼德兰太富有了。


另外,尼德兰革命还有一个原因必须要说,就是宗教政策。西班牙是狂热的天主教国家,这点跟葡萄牙也是一样,非常狂热。查理五世本人或者卡洛斯一世本人,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


到了16世纪欧洲进行宗教改革之后,也就是1517年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以后,新教的派别就开始在荷兰出现,查理五世特别不能容忍在尼德兰出现新教教派,所以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控制。


1555年与1609年,荷兰起义对比


荷兰当时出现了不少的新教派别,除了马丁路德的派别,还有慈温利的教派。后来还有再洗礼派,比较温和的门诺派教徒,全部在荷兰出现了。对查理五世来说,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事情:一是钱袋子,二是宗教上无法容忍。结果就导致查理五世或者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跟尼德兰地区矛盾深刻,于是他就把尼德兰地区的新教派定为异端,对它进行镇压。


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了一个“血腥法令”,这个法令里面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什么?为了保持统一。这个统一指的是西班牙帝国的统一,这个时候西班牙帝国其实已经包含美洲西班牙的殖民地。顺便说一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自称和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就是查理五世的西班牙帝国。


为了保持统一,维护法律和秩序,必须镇压异端,因为当时天主教认为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派全部是异端。对异端怎么处理呢?


简单,所有的新教徒一律处死,财产全部充公,如果藏匿或者帮助异端,就与异端分子同罪,这是非常严厉的。查理五世在位的时候,尼德兰地区被处死的异端有几千人,具体数字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


那么,导致尼德兰革命发生的有利外部形势是什么呢?


第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1588年被英国彻底打败。在这种情况下,尼德兰北部的省份决定向南边的西班牙统治地区进军,占领不拉奔地区和弗兰德尔地区。


1589年,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去世,他的合法继承人亨利四世是一位新教徒。这下子,查理五世觉得特别不能容忍,于是他跟法国的天主教派联合起来去干预法国的王位继承。


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英国牵制打击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另一方面,法国王位继承战争他又卷入进去,这样就削弱了他对尼德兰地区的控制,这成了尼德兰革命最有利的一个条件。


到了1590年,查理五世提前退位,继承人是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1556年,查理五世自己写了一个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罪己诏,他说:我自己统治不好,身体也不好,决定把王位让给我的儿子。


这个菲利普二世就是在中国学术界里面非常有名的,布罗代尔写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里面的菲利普二世。当时,他命令尼德兰的总督帕尔玛公爵率领西班牙军队开往法国。1592年,帕尔玛一直在法国,所以这等于给了尼德兰北方革命一个喘息扩大之机。


到了1609年,西班牙与联省共和国,就是尼德兰北部这七个省之间签订了一个为期12年的停战协定。实际上是什么?西班牙顾不过来,打不过来,它要打的仗太多了,就干脆签一个停战协定。其实这个停战协定等于西班牙默认了尼德兰的独立,但是它没有在协议条款里表示出来。


1609年荷兰与西班⽛签订12年停战协定


本来1621年就到了12年停战的时间,但是欧洲在1618年爆发了一次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三十年战争”,从1618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最初其实是德国内部的天主教诸侯和新教诸侯两个宗教同盟之间的战争,但是后来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纷纷加入到两个不同的阵营里。


这样一来,德国境内的宗教战争演变成整个欧洲的国际战争。所以“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的破坏性是很大的,死伤人数非常多。


一般现代国际关系史的起点就是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呢?其实是“三十年战争”战果的承认。


1648年的欧洲


“三十年战争”里获利最大的首先是法国,第二是瑞典。现在大家一说瑞典好像它是福利国家,其实瑞典历史上在西欧、北欧是非常强大的。17、18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差不多名存实亡,西班牙彻底被削弱。这个削弱的结果是什么?西班牙从1648年以后基本上就是欧洲的二流国家,所以在这个条约里面,西班牙只好把当年停战协定里面没有说出来的正式承认了,它正式承认尼德兰独立,或者说荷兰联省共和国独立。


三、荷兰的黄金时代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对荷兰人来说是什么?被公开承认是一个独立国家,就这点来说,它是赢家。


荷兰的黄金时代,有人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也有人认为比这个早,所以我们要谈的第二个大问题,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第一个问题就是,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学术界一直有多种说法,荷兰人自己认为他们的黄金时代从1600年就开始了,终止时间是1672年英荷战争,荷兰被打败。


但现在也有学者认为,荷兰的黄金时代比这个长,它起点在哪里呢?1584年,终点在1702年。还有人认为,16世纪,也就是1580年代到17世纪的70年代是荷兰的黄金时代。


但是现在我们一般都模模糊糊地说,17世纪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这等于掐了一点头,又扩长了一点尾巴,所以大家都认为17世纪就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如果要仔细追究,大概就是上面说的这几种说法。


黄金时代荷兰共和国的一些表现,我们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方面看它的经济繁荣。荷兰共和国经济繁荣的第一个表现是它的捕鱼业,而捕鱼业最主要的就是鲱鱼。


荷兰鲱鱼船队由一艘军舰护航  约1700年


鲱鱼产地在哪里呢?在北海。后来英国跟荷兰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鲱鱼。鲱鱼主要用来做什么呢?出口到欧洲大陆的内陆国家和地区去。但是鲱鱼有一个特点,一欠水就会死掉。那它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在北海捕捞鲱鱼运到阿姆斯特丹也好,运到尼德兰其他的省也好,鲱鱼早就坏掉了,人类对付这种肉食坏掉的最早方法就是用食盐腌制。


1609~1021年,荷兰专门制造了这种捕捞鲱鱼的船,直译就是“巴士”,但是你别理解为公共汽车,它其实是一种船,英文里就管它叫“巴士”。荷兰大约有一千艘船,每年从北海捕回来的鲱鱼有30多万吨,这个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荷兰的联省共和国三级会议把北海叫做什么?联省共和国最重要的宝藏之一。你想,荷兰人自己都说它是一个聚宝盆,英国人难道不明白吗?这就是后来战争原因。


鲱鱼业的利润确实是荷兰共和国经济繁荣最早的条件之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会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运输、造船、贸易,全从这里带起来。我这里找了一个表格,就是1562~1670年,这100多年里面,荷兰每年平均通过丹麦松德海峡的船只数量。为什么知道这个数量呢?因为要交关税,从那个关税账目里查的,这个数字还是挺大的。看得出来,它是荷兰经济繁荣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1562~1670年,荷兰平均每年通过丹麦松德海峡的鲱⻥船只


第二个就是呢绒纺织业。荷兰最重要的呢绒纺织业中心是莱顿这个城市。这里有一个数字,1601~1610年,莱顿每年的呢绒产量是66943匹。


当时一匹呢绒大约能卖多少钱呢?至少能卖到2~3个佛罗林。那你就算一下它的产值是多大,2~3个佛罗林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而到了1651~1660年的时候,呢绒产量居然提高到一年10多万匹,一年光这个产业就有几十万佛罗林收入。


荷兰人为了扩大市场,就压低呢绒的价格,向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售。当时压低价格其实是为了竞争,荷兰在地中海沿岸,包括意大利的城邦,尤其是佛罗伦萨,与他们竞争。


新航路开辟以后,意大利的衰落不仅仅是因为商业中心的转移,还包括西北欧这些国家,就也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那些国家,从其他的产业也对它进行竞争打击,所以意大利的衰落是很明显的。


还有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代尔伏特、哈勒姆这些城市,都是当时荷兰最重要的纺织业中心,我这里只说了呢绒纺织,其实当时荷兰的亚麻 纺织也很发达。


后来的17世纪,还包括从美洲回来的棉纺织业,因为我们经常认为棉纺织业是印度的传统产业,其实荷兰到17世纪的时候,棉纺织业也是它的一大产业。当然,荷兰最主要的是它传统的呢绒纺织业。


这里我找了一个表格,1630~1701年,这70年里,莱顿地区纺织业的产量按照产品的种类划分,这个产量是很大的。后面的货币单位是荷兰盾,当然也有人把它音译成“古尔登”,译意就是荷兰盾。


1630~1701年,莱顿毛纺织业的产值


第三个是制糖业。制糖业主要指什么呢?美洲殖民地那边运回来的蔗糖,它需要经过精加工。16世纪安特卫普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蔗糖制造业中心,但是后来安特卫普成了荷兰和尼德兰地区的南部城市,还是被西班牙控制住了。


实际上,安特卫普的历史很有意思,它曾经有运河通往大西洋。后来,荷兰人为了抵抗西班牙的舰队,自己把安特卫普通往大西洋运河的口子给堵住了,安特卫普从此以后从一个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变得一落千丈。结果,阿姆斯特丹崛起。


所以,安特卫普的衰落为阿姆斯特丹的兴起奠定了条件。从这里的制糖厂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阿姆斯特丹的制糖厂从最初的只有三家,到后来变成五十家,是17世纪中期的时候增加的。


第四个是卷烟业。荷兰人香烟的烟叶主要来自西印度,也就是中南美洲,现在也可以统称为拉美,其实主要还是中美,加勒比群岛上面生产的烟叶。从那里买烟叶回来,然后卷成香烟出售,这个牟利很大。


荷兰人觉得,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那里进口烟叶还不够好,利润还降低了。所以荷兰人就干脆千方百计把烟叶引种到自己的土地上。他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温室生产。荷兰的烟叶最初是用温室培养出来的,荷兰是西欧,甚至是欧洲最早的温室农业发源地,最初就是为了种烟草引种成功的。


这样一来,它的烟叶生产、加工谋取的利润更多,发展的产业也多。阿姆斯特丹是卷烟制造中心,黄金时代大约有30~40个卷烟厂。整个卷烟产业在阿姆斯特丹雇佣的劳动力,占整个阿姆斯特丹就业人口的30%左右。所以卷烟,也就是香烟产业对阿姆斯特丹也好,对荷兰共和国也好,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不是一般的大,不能小瞧它。当然现在来看,这是一个罪恶贸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卷烟业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与中国有关,荷兰人造瓷器造得不怎么样,模仿得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知道用陶土可以烧制烟斗。


梵⾼画作:抽烟⽃的渔夫


这是梵高画的一幅画,《抽烟斗的渔夫》,注意前面这个,这是一个抽烟叶的引子,点火的引子。


烟斗制造产业曾经在荷兰的就业人数很多,产量也很大,一个制烟斗的师父加上徒弟,有的作坊一天能制造出一千到一千五百个烟斗,最初是用瓷器制作而成。当然,这个烟斗制作不是荷兰人发明的,是英国人带过来的。


当时有一批宗教难民在英国遭到宗教迫害,逃到荷兰来,于是就把抽烟斗的习惯带到了荷兰,以至于后来到了18世纪荷兰走下坡路的时候,荷兰街上,尤其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最多的不是酒吧,是烟吧。男人下了班,先去烟吧里面抽会儿烟再回去,这是真实的历史。


写了很多通俗世界史著作的房龙就是美籍荷兰人,他写的《荷兰共和国的衰亡史》里面有一段就写到,18世纪荷兰男人的标准形象之一是什么?叼一个瓷器烟斗。如果男人不叼个瓷器烟斗,几乎没有欧洲人认为他是一个荷兰人,这是标配。


如果你们去荷兰旅游会发现,荷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卖各式各样的烟斗,当然现在的材质什么的都不一样,但是是有烟斗的,其实这也是历史的产物。


第五个是造船业。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那肯定是造船业来做支撑的。17世纪荷兰的造船业应该是世界首位,阿姆斯特丹有上百家造船厂,当时荷兰的造船速度大约是每天能造出一艘船,这种船一般是商船。但是这种商船一旦装上了大炮,就军民两用,也可以作为战舰。


其实,那个时代的商船跟军舰没有什么严格区分。荷兰的造船技术很先进,造的船适合海洋航行,尤其是风高浪急的大西洋。而且船上都可以架装大炮,所以荷兰军舰的战斗力在那个时代是很强大的。


我这里有一个数字,1625~1700年,荷兰每年建造的航海船、远洋船大约是400~500艘,一天就超过1艘船了,那是很大的数字。荷兰的船不仅造得好,而且价格低廉,导致欧洲很多国家跑到荷兰去订购船。这里要说一句,英荷战争的时候,有的英国的战舰就是从荷兰买的。


到了17世纪末的时候,英国1/4的船是荷兰人给它建造的。为什么?便宜。它比英国造便宜。到1670年的时候,荷兰共和国各式各样的商船大约是15000艘,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比英国多5倍,这也是海上马车夫的基础。


1697~1698年,俄罗斯这位一心想学习西欧先进技术的彼得大帝,曾经化装成平民,跑到荷兰的造船厂去考察,其实当时整个西欧都知道这是彼得,他自己觉得别人不知道,其实谁都知道。


另外,荷兰的地理位置也适合对外贸易,它处于西欧地区的枢纽位置,通过莱茵河可以到达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几乎所有内陆地区;它也是大西洋的天然门户,所以它海洋也方便,内河也方便。


这里有几个数字可以说一下,1570年,荷兰还没独立时,荷兰的商船运载量就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总和。所以,我们说17世纪荷兰是海上马车夫,其实它在此之前就是了,可以说它就是欧洲的马车夫了。


100年以后,到了1670年,荷兰有商船3510艘,总运载量达到568000吨,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这样一算下来,每艘船的运载量有162吨,这包含了海船,也包含了内河航运的船,所以才有100多吨,海船比这个大。


荷兰基本上垄断了波罗的海、北海的贸易。波罗的海和北海曾经都是德国吕贝克为中心的汉萨同盟的贸易范围,荷兰最初是以一个普遍城市的身份进入汉萨同盟的。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把汉萨同盟的贸易地位夺取过来。当然,汉萨同盟的衰落包括它的兴起,绝不是荷兰一个因素能左右的,但荷兰在里面有起作用。


最后,汉萨同盟衰落,荷兰,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变成西欧地区最大的港口,世界的商业中心。荷兰基本上是一个销售中心、运输中心、储藏中心,还有进口产品加工中心。这几个中心叠加在一块,城市也好,地区也好,它的经济不可能不繁荣。


比如在波罗的海地区,荷兰就把东欧的产品,蜂蜜、黄麻、亚麻、木材这些运到阿姆斯特丹,然后再从阿姆斯特丹转运到西欧其他的国家。打个比方,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要造船,你的木材有可能要从荷兰那里进口。荷兰不仅卖你船,它还卖你造船的材料。


荷兰人真的非常精明,非常厉害。荷兰的运输几乎没有跑空的,比如说,它运货到地中海地区,它从地中海地区往往就运盐回来。盐用来干什么?腌鲱鱼。所以荷兰的商船基本上都是满载,几乎没有空驶的船,这也是很厉害的一点。


阿姆斯特丹到17世纪肯定是欧洲的贸易中心是,甚至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市场上,你可以见到来自东方的各种香料,还有主要来自东欧的油料,木材、毛皮,至多有一部分来自北欧地区。


阿姆斯特丹常年停泊的船大约有2000艘,也即每天大约有2000艘。荷兰的资本积累高于整个欧洲各国的总和,不是高于一点点的问题,它的对外投资多出英国15倍。


当时有人说,荷兰人从各个国家采蜂蜜,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葡萄酒,爱尔兰是他们的牧草,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粮仓或者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其实还是他们的香料园,这就是那个时候的荷兰。


近代意义上的欧洲金融业恐怕是起源于荷兰的,1609年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联合银行,有的地方把它简称为“阿姆斯特丹银行”,把“联合”两个字去掉。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所谓的近代银行。


为什么呢?


因为它经营的东西,包括货币兑换、存款、贷款,还有转账,为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提供了金融服务。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为它提供保证金,这些保证金封存在银行,任何人不得动用,这是信用来源。


另外,这个银行在其他的国家也储备了充分的现金,这就为你转帐起作用。我拿个汇票到银行取款,如果我取不到款怎么办?这个情况都是有的。当时整个欧洲都认为,阿姆斯特丹银行不存在挤兑和透支的问题,这就是信用。


信用这么好,也就成了银行吸纳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很多存款在那里。我这里有一个数字,1721年,荷兰应该说到了衰落时代,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帐户有2918个,总价值达到7888万佛罗林。那些帐户上面有天文数字的存款。


所以也有人说,从1660~1710年,阿姆斯特丹至少是欧洲贸易无可争辩的首都,是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注意,它是多边支付的。多边支付不奇怪,但是像它这么多到欧亚非美,都能够支付,在那个时代这是不多的。


四、荷兰黄金时代的成因


我们下面讲第三个问题,荷兰黄金时代的成因。为什么一个这么小的国家,它能够拥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荷兰共和国的形成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先从它的政治体制来看。荷兰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制衡。首先是三级会议,这就相当于荷兰共和国最重要的立法司法机构,尤其是立法机构。荷兰共和国独立以来,采用了一种联邦体制,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三级会议,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联省会议。


这个联省会议或者三级会议是由各个省的教士、贵族,还有市民代表,三个部分组成的。但是各个省代表的名额不同,基本上是根据各个省的人口,尤其是经济的重要性来决定的。所以荷兰省和海尔德兰省的名额就比较多,每个省有六个名额,其他的省代表名额就比较少。


如果做表决,那这两个省不就占便宜吗?所以三级会议就来了一个制衡,每个省表决的时候只有一个票,你这个省不管是三个代表,六个代表,一个代表,你表决的时候也是一票,也就是说七个省就是七票,每个省一票。


联省会议还规定,共和国的任何决议,三级会议里面要七票全部通过才能够成为法律,这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制衡作用。所以,代表人数只是你来参加会议的人数,但并不意味着你表决时候的票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三级会议掌握着荷兰共和国最重大的权力:第一是立法权;第二是批准国家的税收的权力;第三是监督国家财政开支的权力;第四是对外宣战和谈判的权力,还有派遣驻外使节、主管军队,任命荷兰的陆军司令和海军司令的权力。战争时期,三级会议还会派出监军、指挥官,所以三级会议可以说是荷兰共和国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集于一身的机构。


另外还有所谓的国务会议,这个国务会议是三级会议的常设机构。当三级会议闭幕的时,国务会议要履行一些具体的行政事务,它是一个行政机构。国务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它是全国最高的法庭、最高的上诉机构。


财政方面,国务会议从每个省筹集国防费用。如果荷兰共和国要一百万荷兰盾的国防费用,七个省不是平分的,而是根据每个省的人口以及经济重要性来分配。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荷兰在英文里有好几个名字,它的真正名字叫尼德兰共和国,但是我们为什么叫它叫荷兰?因为荷兰省有阿姆斯特丹存在,荷兰省的人口面积,尤其是它经济上所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所以有经常用荷兰省的名字来代表这个国的名字,所以也就把它叫做荷兰,大家都听得懂,反而叫尼德兰听不懂。


谈到荷兰共和国的权力机构,就要谈到执政职位,有的地方也把它翻译成执政官。这个职务在荷兰共和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基本上被奥兰治家族所垄断。奥兰治家族的威廉,就是荷兰尼德兰革命时候推选出来的领导人,后来他被西班牙人暗杀了。


在荷兰共和国执政这个位置上,奥兰治家族几乎就是世袭制,而且这个家族的英文其实就是“橘子”,所以荷兰的国旗颜色就是一个橙子的颜色。


威廉·奥兰治(1533~1584)


虽然名义上执政是选举的,但是在荷兰,大家都明白,执政都是奥兰治家族的人。这个执政官的职权不是像一般所谓的有名无实,它是有实际权力的。


以上是荷兰共和国黄金时代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必须谈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刚才我们有的地方谈了一下,这个有利的国际形势第一个就表现在什么地方?地理大发现,或者说大航海。


大航海为荷兰共和国的崛起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以前欧洲的商业中心——地中海开始走向衰落。因为葡萄牙、西班牙都是通过大西洋联系亚洲和美洲的,地中海的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当然依靠地中海起家的和维持它繁荣的意大利各个城市国家,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国家,走向衰落也就不可避免。荷兰从里面得到好处,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


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是西欧地区第一个最繁荣的城市,我刚才讲到了安特卫普。后来,安特卫普由于反西班牙的原因衰落了,接着就是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后来又衰落了,被谁取代呢?被伦敦。但是它没有像安特卫普这样完全取代。被取代的原因最主要是什么?英国打败了荷兰。所以地理大发现最后的是什么呢?阿姆斯特丹崛起为西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各种中心......


这个是第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


这里我们要看一下阿姆斯特丹的人口增长。


1600年,阿姆斯特丹人口才5万,20年就翻了一番,到1650年又翻了一番的人口,这是很有利于荷兰崛起的。


第二个崛起的外部条件就是汉萨同盟的衰落,我们前面也稍微涉及了。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地区以吕贝克为核心组成的一个松散的城市同盟。参加同盟的城市不局限于德意志,西欧、北欧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都可以加入。


汉萨同盟的顶峰时期应该是14世纪的时候,加盟的城市达到160多个,到了后来就不断衰落了。最后到1669年,汉萨同盟正式解散,它的衰落为荷兰进入北海波罗的海的航运、贸易,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条件,这些都有利于荷兰的崛起。


第三个外部条件是荷兰人自己的创造性。荷兰人采取的灵活外交政策,为荷兰崛起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我这里只要稍微说几个例子:“三十年战争”里,荷兰与英国、法国、丹麦、瑞典一起,打击的敌人是德国和西班牙。荷兰人是赢家,被正式承认独立。


此外,英国和荷兰成为竞争对手之后,荷兰人去找谁结盟?法国。而且是毫不犹豫的去找法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也就是1665~1667年英荷战争,荷兰打败了英国。


后来法国人在欧洲大陆领土野心膨胀,也就是路易十四领土野心膨胀的时候,他直接威胁荷兰,为什么?因为他想把荷兰抓住以后跟西班牙争夺欧洲大陆,荷兰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法国人的竞争。你看荷兰人马上转身,又与英国、瑞典来结盟,一点忌讳都没有。


结盟的结果是什么?荷兰打败了法国。这就是荷兰人的外交,这种纵横捭阖的政策,为荷兰人17世纪的黄金时代应该是创造了一个很有利的外部条件。


但是荷兰人也知道,光靠这种纵横捭阖的外交政策是有局限的,所以荷兰人在17世纪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要给鲱鱼船护航,要给来亚洲的那些船护航,还要在欧洲争霸,所以荷兰的海军很强大。我个人认为,荷兰人在17世纪的外交政策,比后来英国的所谓军事政策“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实现得更早。


换句话说,英国人的军事政策在荷兰人那里早就进行过了,就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没有什么固定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敌人。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期,荷兰的海军只有2~3万名水兵,但是大炮有6000~8000门。


当时的荷兰战舰上面的就是旗舰,大船除了前炮以外,还有前甲板、后甲板装载。我记得应该是90多门大炮,这个的轰击力很大。2~3万名水兵要操作6000~8000门大炮,你想一想,这个效率还挺高的。强大的海军为荷兰的贸易争霸,还有争夺亚洲殖民地,起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这个不能忽视。


第五个因素,也可以放在前面的经济里讲,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有的历史学家称荷兰共和国是第一个现代经济体,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是第一个现代公司,这是它的LOGO。


为什么是VOC呢?是因为VOC是用弗兰芒语写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三个词的首写字母拼出来的,你要按英文拼是拼不出这个的。VOC后来造的货币,上面都有它的标志,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上传。


荷兰东印度公司Logo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我顺便说一下西印度公司。为什么有东印度还有西印度呢?其实这个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关系,东西印度他们的分界线其实是以好望角来分的,或者换句话说。印度洋属于东,大西洋属于西。


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主要就是从事非洲的奴隶买卖,这个公司的重要性都不能跟东印度相比,而且它中间还破产过,其实西印度公司有过两次破产,后来重组过一次。


荷兰西印度公司旗帜


荷兰航运真正给它带来最大利润的是它觊觎已久的东方的香料。到16世纪末,荷兰商人就已经从欧洲贸易里面积累了大量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另外,他们想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产地,这是荷兰的最大的商投。荷兰人第一次派船来亚洲是在1594年。注意,当时荷兰其实还没有谁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它就已经派船来了。


荷兰人为了了解从西欧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到达东方或者到达印度的那条航线,当时有一个荷兰的商人帮葡萄牙的主教做秘书,他把葡萄牙这条绕好望角的秘密航线上所有的洋流、风向,全部了解清楚以后,他就返回荷兰,写了一本小册子,把这条航路的秘密向全欧洲宣布。


16世纪末,欧洲当时有两本畅销书,除了《圣经》以外,就是这本小册子。欧洲几乎所有的语言都翻译了这本小册子。


荷兰人为了了解从西欧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到达东方或者到达印度那条航线,当时有一个荷兰的商人,帮一个葡萄牙的主教做秘书,把葡萄牙国家秘密的这条绕好望角的航线的所有的洋流、风向,全部了解清楚以后,然后他返回荷兰,写了一本小册子,就把这条航路的秘密向全欧洲宣布。


我告诉你们,欧洲当时就是16世纪末,欧洲当时有两本畅销书,除了《圣经》以外,就是这本小册子。欧洲几乎所有的语言都翻译了这本小册子,就是怎么来印度,或者说来亚洲的。


1594年荷兰人派了四艘船到亚洲来;1595年绕过好望角,后来到达印度和印尼的爪哇,买到了大量的香料返回。这次航行的意义在哪里?或者说重要性对荷兰人在哪里?葡萄牙的航线和防线并不是牢不可破的,香料利润也可以夺;荷兰人不仅知道怎么来东方,而且知道可以来。


也就是说,葡萄牙的垄断是很有限度的,不怕他们,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此以后,荷兰派遣越来越多的船队到达亚洲,仅仅是1598年,就派了五只船队。


四年之后,荷兰就派了五只船队,共二十二艘商船来亚洲,当然,里面有些船是在来的航线上沉没,但是还是有几艘商船回去了。为什么香料让西欧开启大航海?因为利润是百分之四百。当然,这里要说一下,这个百分之四百扣除比如人员损失等东西,从印尼一块钱买的香料,到欧洲市场上卖四块钱。


另外,还有四艘商船到了摩鹿加群岛,它属于香料群岛,还有班达岛、安汶岛,荷兰设立商馆,运回大批豆蔻、丁香。后来,荷兰在1602年就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荷兰各个商业公司互相竞争。


注意,东印度公司它是荷兰执政颁布的特许状。这个特许状规定,好望角以东的贸易归你,行使贸易垄断权。后来发现,这个公司不仅可以垄断贸易,它对荷兰的好处太大了。


为什么呢?几乎荷兰人都投资了这个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应该是全民所有制,荷兰真正没有投资给那个公司的大约就两种人:一是奥兰治家族,他不用投资;另外就是荷兰乞丐,真的没钱,穷人没钱投资。当时荷兰有一句话,如果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没有返航的话,阿姆斯特丹的烟囱都别想冒烟。从这句话你就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多么重要。


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什么权利?这个特许状给东印度公司代行国家主权,它一旦出去了以后就是荷兰共和国,它还命名总督,东印度总督建设军事要塞,维持军队和舰队。总督还可以与当地土著签订条约,或者宣战。中国收回台湾的时候,荷兰的签字人员就是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揆一。


这个公司有多大的权力?它让你感觉到它不是一个公司,它就是第二荷兰共和国,这个权力真的很巨大。我这里找的图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载的货物,进口货物的价值,基本上是东方产品。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开支和利润。除了最后开支大于利润之外,基本上是收大于支的。换句话说,它都是获利的。


所以这里要说一下,荷兰东印度公司从1602年创办,到最后1795年消失,将近两百年里面,买了它股票的人的利息是20%左右。注意,将近200年,年息都能维持20%左右,那就意味着有时候会高,有的时候会低,一直维持这个利息,这样的公司你说它是一个公司吗?


第六个因素,我觉得和荷兰民族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创新。荷兰历史上,那些名人包括艺术家之类的,都比较善于创新的。当然说到创新,我觉得有一点需要说到,荷兰人也比较善于“偷”,瓷器最明显,荷兰从江西景德镇盗窃,还有荷兰人种烟叶的那个种子也是偷回来的。


第二,荷兰人比较节俭,比较敢于冒险。这里我要插一个故事,就是《国际法》的来源。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一次来是什么时候?1594年开船出来,荷兰还没有成为独立国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承认它是一个国家,但它开船来了。


到了东方,荷兰在到了印尼时,发现香料的收购季节已经过了。它只有一个办法,继续等。等到第二年香料收成。那么,你要维持生存,你要在这里怎么待?他们只好把自己带来的货物尽量卖掉。


但是这样做的话,你不仅牟不到利,你最后还可能被葡萄牙给驱赶。所以他们就跟印尼的小苏丹联合。联合的结果是什么呢?荷兰的船长决定伏击一艘从澳门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就今天新加坡樟宜这个地方的葡萄牙商船。伏击这个商船要冒很大的风险,你要知道,这都是葡萄牙控制区啊。


伏击的结果是什么?荷兰人把这艘葡萄牙商船给捕获了,把船上所有的货物全部洗劫一空,还杀了不少人。这个商船其实就是那个“kraak”快船的意思。


这下知道克拉克瓷怎么来的吧?其实克拉克瓷真正的意义就是船只,或者是商船的意思。袭击成功后,接着他们就派一艘船把那艘葡萄牙的商船拖回阿姆斯特丹,把船上的中国瓷器、丝绸、香料这些东西在阿姆斯特丹拍卖,赚了大钱。


马六甲的一个博物馆中展出的克拉克瓷盘,饰有VOC的字母组合


葡萄牙当然不甘心,葡萄牙抗议,抗议的结果是什么呢?要知道,荷兰还没有成为一个国家。商船回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已经是1602年以后了,出发的时候还没有东印度公司,伏击成功以后就已经有了。


这时,格劳秀斯就出来为这个刚刚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辩护。他说:我可以在公海上航行,我可以伏击商船,这个就是战利品,战利品归获胜者,这就是《国际法》的最早来源。所以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最初都是与海洋航行、捕获物,虏获物有关的。


格劳秀斯的辩护词是很有意思的,但是你要是光去看法律条文,不看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的这种做法,还有它本身还没有成为一个国家的现实情况,不结合这些,去理解为什么《国际法》起源于荷兰是很难的。所以,敢于冒险这一点我觉得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一点来,包括它发明的那些造船都可以看出。


第七个因素就是社会文化政策。荷兰的社会文化政策主要的是宗教宽容政策。在荷兰那里,不管什么教派的人,只要跑到这里来,它都不迫害。这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荷兰的印刷业特别发达,不管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你要什么《圣经》我就给你印什么圣经,反正我可以卖,可以印,因为印了你会买。


荷兰的印刷业起步晚,但是发财比较大,就是因为它什么书都敢印,什么书都敢卖。你别觉得这是个小事,在当时这样小的国家里面,这也是一个产业,一个收入来源。荷兰的宗教宽容政策不能完全理解为它宗教有多宽容,它有经济现实利益的关系。


当然还有一点,荷兰人关心教育,或者说重视教育。荷兰人重视教育是可以看一些数字可以看出来的。你想,荷兰在办大学的各方面比意大利,比法国,比英国都晚,但是荷兰大学,莱顿大学之类的都还挺有名的,每年都能吸引很多留学生到它这里留学。以前荷兰人要不自己去人家那留学,要不就是子承父业,学手工业,干工匠。后来人家教育也发达起来,这都是有关的。


这是我今天要说的,有没有讲到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看视频里的PPT,上面有一些数字,我就讲到这里。


(文字整理自《知播·第二季》第12期直播实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白知识(ID:mingbaizhishi),主讲人:施诚(历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