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陈志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升学无果的我,最近亦投身寻求就业的大军,亦陷于怎样觅得合适工作的囹圄之中。我想起了一年前差不多的时候,我刚结束了在社工服务机构的心智障碍青年支持性就业项目三个月的实习。
我接触的都是跟我年纪相仿的心智障碍青年,不多,但也很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和家人对于就业、融入社会的渴望,以及无奈。籍此机会聊聊这群青年的就业困境。
“心智障碍”在残障人士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出现过。在现实情境中,心智障碍的划定界限始终十分模糊。这一概念早期是从港台地区引进的。在台湾地区,“心智障碍”包括智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障碍、脑瘫、情绪困扰、多重障碍以及由于异常行为等原因而影响一个人在智力与社会能力适应上的双重缺陷。
提供相关群体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遍采用“心智障碍”这一概念,对象划分上基本参照台湾地区的提法,与严重精神障碍的服务明显区隔开,但是跟不少研究所认为的心智障碍应包括智力障碍与精神障碍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心智障碍”是横跨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的。综上,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台湾地区对心智障碍的界定。
1. 为什么要就业
当心智障碍人士慢慢步入成年,大部分的他们难以再继续升学。不能升学的他们走的是三条路径的安置方式,要么待在家,要么入住托养机构,还有便是就业。
待在家,心智障碍青年如果没有接受家长协助的持续居家干预或其他方面的训练,先前建立的康复效果便难说可以继续保持。托养机构适合程度等级较高、需要特殊照顾的心智障碍人士,其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不适合程度等级略轻的患者,特别在社会康复需求方面。
很多心智障碍青年和家长会考虑进行就业,想方设法寻觅就业机会。他们自己知道就业是怎么一回事吗?缺少职业教育、训练或体验的不一定清楚。他们真的想要就业吗?不管怎么说,完成学校教育阶段的心智障碍青年重新待在家,对于肩负工作的家长而言再增一重负担。
2019年底,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联合发布《2019成年心智障碍者人士就业需要跟踪调研》,报告表明超过60%的心智障碍家庭强烈希望心智障碍人士出去工作。所以很多心智障碍青年和家长选择在实现真正就业(公开性就业)前先参与到庇护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等就业服务中。
心智障碍人士小均是笔者过往实习中的一个服务对象。他是唐氏综合征人士。笔者接触他的时候,他即将要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他的家长为了让他毕业后不至于待在家,了解到机构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培训前的评估。
从评估看得出来,经过学校和家人的训练,具备一定居家劳动能力,简单的家务如扫地拖地叠衣服等比较熟练,拧螺丝这种稍加指点他亦能很好地完成;他在相对陌生环境中亦能照顾自己,只是家人不太放心,后面的训练中可以看到,他即使认不得纸币面值也能自行外出购物吃饭,能自己坐车回家;从小均的母亲了解到他和附近居民、商家关系很好,障碍带来的可爱形象使得他比较讨人喜欢。这些是他在进行就业时的潜在优势。
但劣势同样明显,首先,他不知道到机构这个场所来参加就业训练的意义,可能以为是在另一个学校和另一个兴趣班,时间表也跟从前一样,对方会对他比较宽容,会变着法哄着他完成各项任务,会像身边亲密和熟悉的人会迁就着他的脾气;他语言能力很差,甚至很难说清楚一个词,旁人很难懂他讲的东西。
进入训练后,对他来说,一切都变了。时间表不似从前,要来得更早,午休更短,回去更迟,很多东西是不能碰的,所以他一开始就闹别扭,吃完早餐就在发呆,午休之后一直赖床,下午想早点结束,见到新奇的东西就想玩;没有家人在旁,他得自己学会表达自己。机构的就业训练虽然是模拟,但就是要训练他适应这一套新的规则,帮助他能成为真正的“职业人”。职场就是严酷的。
为了树立规则,养成就业意识,作为就业辅导员的社工多数时候态度比较强硬,也不让他的家人出现在训练场地中以便求助,在训练中直接指出他需要改进之处,每日训练结束后得讲出自己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地重复训练内容形成肌肉记忆,定期去店铺实习。
但这毕竟是社工提供的训练服务,社工会鼓励他,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予他的家长积极的反馈,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如他自己调制的奶茶),奖励他参加机构的康娱活动。在笔者结束实习的时候,小均的表达能力提升了很多,更敢表达,时而能较清晰的把词蹦出来,能让他人更好理解他的动机。
几个月后笔者再去机构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自觉地签到,就业辅导员发出任务指令后能够主动地去完成,很熟练。再后来,笔者在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报道中见到他的剪影。
虽然他当前还未达到能够独立进行公开就业的条件,但是经过机构训练和用人单位实习,对比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在社交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大进步,他也很享受当前能展现自身价值的状态。
就业是一种康复,对于残障人士而言不只是获得报酬的务工劳动。无论是与主流社会融合程度较高的支持性就业,还是相对封闭的庇护性就业,虽在现有语境下都只是实现就业前的过渡训练服务,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这些就业模式都能帮助残障人士保持先前积累的康复效果,看到自己的价值,收获成就感,小均的经历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所以,就业应该是使残障人士融入主流社会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同时让他们和家人在与其他“同路人”、普通人的交往中建立新的社会支持,亦能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
2. 为什么可以就业
以重复的手工劳动为例,普通人可能很快就厌烦、倦怠,而根据笔者在康园及其他机构的实践经历,其实对心智障碍人士的特点而言动作重复性较强的工作比较合适,需多一些的学习时间,只要熟练地掌握了,他们就能舒服地以重复的节奏相对准确地完成工作,这也是他们的优势。
大部分轻中度的成年心智障碍人士都具备利于就业的某些特质或特长,这便需要提供就业服务的专业人士去作评估去挖掘,作训练去扬长。
他们是心智障碍人士及其家庭的同行者,如上述讲到的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的就业辅导员,或在康园(工疗站)和庇护工场提供庇护性就业服务的就业(小组)导师,这些角色主要由社工承担。
心智障碍人士实现公开性就业前的就业模式,亦需要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支持。政府资源投入为主的庇护性就业需要企业的订单;支持性就业和公开性就业需要用人单位的积极接纳。
亦有为心智障碍人士的机构自行开办社会企业,如广州慧灵培育的“麦子烘焙”,为心智障碍人士创造岗位,亦保障就业的有效支持以及能将达到标准的学员转化为正式员工。
同时,若心智障碍人士面对的是友好的就业环境,身边的同事欢迎他们的加入,同时在工作中积极协助他们融入以及处理难题,这也是心智障碍人士实现公开性就业的有利条件。
小净是笔者曾经在一家长组织为心智障碍青年组织的就业体验活动作为志愿者认识的,他是智力发育迟缓人士,可第一眼我看不出来。
当时临近中秋节,活动的任务是给该机构的合作单位送去感谢状以及一些礼品,小净的角色就是“快递员”,笔者的角色是陪同他去完成,但被要求尽量少干预,让“心青年”有独立完成的机会。投送开始之前,有社工对“心青年”和志愿者进行培训,告诉“心青年”要去的单位以及一步一步讲清楚具体的流程。
小净的第一步是根据地址确定行程,开启导航。他对着名单上的第一个地址,打开手机地图软件搜索,几次无果后,开始些许着急,但没有放弃,笔者忍不住对他的搜索方式稍加建议,他一下子就成功搜索。有些困难,只要旁人愿意撑他们一下就摸到了。
第二步,他联系单位,拨通电话之后,他很紧张,讲不清想要表达的,对方很快就挂了。他再拨一次,对方接了,他还是说的比较含糊,对方怒了,狂吼了几句。笔者提醒了一下,他找到了话术纸,对着列出的句子组织语言,练习几遍,再拨一次,对方又接了,小净比前两次说得清晰多了,对方终于搞明白了,表示欢迎。
由于要送达的单位是比较重要的合作对象,机构特地多派一位项目专员随行。除了在广州生活多年的项目专员偶尔指正外,跨区的全程基本都是由小均跟着手机地图导航提示领头前进。
抵达之后,原来电话那端连线的是保安叔叔,当他发觉跟他对话的是小净,他跟小净连忙道歉。接待我们的是这家音乐平台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她对小净的情况非常关心,经项目专员的介绍了解小净这次来访是就业体验,特别肯定和鼓励一番,态度非常友好。
离开前,负责人还给我们回赠了纪念品。离开前的合影中,小净微笑是满意的。总的来说,从出发至回到机构,小净都未表现出情绪化的一面,平静地较为独立完成承担的任务;在其他人说着他暂时不懂的东西,他也是默默的坐着,没有影响别人,展示了比较好的素质。
他身上体现了,心智障碍人士亦能同普通人一般融入社会,遵守规范,争取就业机会。
后来笔者在一家长组织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宣传中看到佩戴口罩的小净,目前他在就业辅导员悉心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在岗培训,似乎开始上岗,每月还可以拿到一千的工资。
这个就业项目设定为厨房出品外卖,社交情境较其他服务行业的岗位简单,主要是让心智障碍人士完成负责的部分厨房工作流程,非常适合他们的特点。此外,项目的实施场地是设置在大型商场内部,企业方非常支持。
多方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越来越多心智障碍人士成功就业,虽然目前普及度还很有限,整体资源支持还相当欠缺。
3. 为什么就业难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官方微信推文显示,2018年,广州市残疾人就业稳定在3.18万,就业率达63%,换言之,持证的就业年龄段人数可推测约为5万(还有很多残障人士并未持证: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残疾人比率为5.26%,残疾总人口为521200人,而就业年龄阶段即16-50岁占比20.68%,以此推算早在当时符合法定就业年龄的残障人士已超过100000人)。
笔者了解到,一些持证的轻度心智障碍患者在就学和就业中处处碰壁。所以残障人士的就业缺口仍然比较大。上述的《2019成年心智障碍者人士就业需要跟踪调研》显示,正在普通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心智障碍者比例仅为4%,不过对比2012年时的2%,提高较为明显。
心智障碍人士要就业,首先得本人及其家庭都能够走出去寻觅就业机会,让他人看到,才能帮你连接支持。一些家长组织的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访谈时,都提到多数的他们都没走出来。固然会有来自社会的眼光和标签,而自身亦不愿去面对,反倒还介意自己。
阿银是笔者在机构中第一个深入接触的心智障碍人士,她亦是笔者接触的学员中最为直接和勇敢表达自己,但是一些行为举止在普通人看来还有点粗鲁。当时她接受支持性就业亦有一段时间,所以接手不久之后,笔者就有机会带着她去饮品店进行半天实习,在她与客人接触中便发觉她在社交礼仪方面比较欠缺,部分客人对她的回应是特别不悦的,当然之后通过训练有不小的进步。
在回机构途中,与其讲是我带她,还不如说是她带着我来搭乘地铁。一路上她轻车熟路地走在笔者前头,不时地生怕将我弄丢,回头略微大声喊着“哥哥”或是“老师”,撕扯着旁人营造的安静。见到是她和我,旁人中多多少少亦投来略带特别的眼光,就是不同于观望孩童做出类似事情的,而且她并不是小孩。
笔者心疼她,尤其她日常会关心我。也许她早已感受到。但笔者很欣慰,她一直这样敢于站在社会大众面前。有次笔者在书香文化节的活动现场,看到她穿着动物的服饰,和朋友们一起享受表演,依旧是常见的笑容。
心智障碍人士要就业,家长得舍得放手。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就业,融入社会,但还是不放心孩子独自去完成。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等过渡性就业服务也是帮助家长逐步建立信心,学会去放手。小均起初来机构训练,妈妈在门外守候着,午餐时候带着他就餐、午休,这在训练中便成了干扰因素,小均可以比较容易向母亲求助。
就业辅导员评估到,他其实具备独自吃饭和出行等方面的能力,协助他从跟一同训练的伙伴结对外出就餐、家人基本仅出现在接送偶尔探班过渡到令他家人放心他可以完成这些任务。
有的心智障碍青年历经万难才跟用人签约成为正式员工,而家长担心工作量太大、同事会欺负他、上班通勤距离太长等问题而想令孩子放弃,或与用人单位闹不愉快,亦影响企业往后对招聘心智障碍青年的信心和意愿。
面向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机会供给和就业服务支持都还刚刚起步。愈来愈多用人单位愿意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甚至量身打造就业岗位。就业服务支持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和发展,渐渐形成一套流水线式的培训体系,提供足够长的培养周期,向市场推出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心智障碍人士,甚至开拓不同工种。
可这些资源对于庞大的需求还是太少太少了。并且,笔者看到的案例反映了心智障碍人士(家庭)—用人单位—职业训练提供者(就业辅导员、导师)相关方还在磨合中,不时会发生冲突的情况。
此外,重要的专业角色——就业辅导员仍显稀缺,有的还不一定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受训。因此,关于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的方方面面还不成熟。
小均、小净和小银这几位心智障碍青年已算是幸运儿,能够参加职业训练,家庭愿意为他们的训练付出金钱和时间,有服务机构和热心人士一直帮扶着。他们的背后还有一样幸运的努力着、等待机会、目前难有机会的心智障碍青年,还有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稍大龄心智障碍青年。
想要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没那么难,笔者认为源头性地先让更多数社会大众愿意接受他们:不再大惊小怪,不必特地怜悯。
他们就和普通人一般,就是我们的伙伴,有困难时互相帮助;他们可以享受应享的各项权利,可以跟其他人一样,为社会作宝贵贡献。
因为,就如扬爱家长俱乐部所言:
“在我们身边,每100人就有1位心智障碍者,由于社会对他们缺乏认知、存在偏见,心智障碍人士在社区融入和社区参与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的障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陈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