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有人经过苏北和皖南,却在某块地界收到短信提示:上海欢迎您。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井望远镜(ID:onecity1000),作者:敬月光,头图来源:《七月与安生》
地名,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河南县不在河南省,而在青海省,其全称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同济医学院不在同济大学,而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路不在北京市,而在广州上海南京青岛昆明乌鲁木齐,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河南县
这些“地名错位”现象,要么是因为汉语的博大精深,导致同一组词汇拥有完全不同的释义,要么是因为两地历来友好,感情深厚,故将己方之地冠以对方之名,以示纪念。
所以,当我初次听说上海农场不在上海,好像也不咋吃惊。
只是,这个案例的稀奇之处在于,上海农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在上海的同时,又在上海。听起来很绕,不过事实如此。这并非是薛定谔的猫,没有量子力学和哲学问题,更不涉及平行世界。
从地理区位来看,上海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内,与上海市完全不相连。从行政区划来看,上海农场属于上海市政府管辖,连当地派出所都属于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来自一个比较有年代感的概念——飞地。
▴在飞地生活的老人。图源@上海市上海农场
什么是飞地
飞地是一个产生于中世纪的术语,其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它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要到达自己的飞地,必须要“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
这与地质学上,由自然环境演变形成的“飞来峰”不同,“飞地”纯粹是一个人为界定的概念。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地理学词典》一书中,“地理学上的飞地”被解释为:“常指因历史原因,资源分布与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疏散等需要,在行政区以外,但属行政区管辖并与之有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土地。”
而上海则是书中所举的重要案例,它是国内拥有飞地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包括苏北、皖南的农场、工厂、矿山等。
▴图源@上海市上海农场
上文提到,地理位置位于苏北的“上海市上海农场”历史上曾被划分为三个农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海丰农场。几十年间,它们由一变三,又由三归一。
第一任垦管局局长黄序周曾在此挥笔写下“人地二易”四字,刻于景观石。历史的变迁令人感慨。1950年,苏北垦区还是一片广袤的盐碱荒滩,用当时当地的民谣形容便是“一犁一线天,一晒如炒面,一雨一洼水,越干越见鬼”。
后来,8万多名上海知青陆续来到这里,联合当地民众共同开渠、垦荒,才有了如今的肥沃之地。
▴“人地二易”景观石,位于上海农场内
位于皖南的黄山茶林场和练江牧场同样也是上海的飞地。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地理位置位于黄山脚下黄山市黄山区,在它的东边不远处便是旌德县,当时这里布局了十余座军工厂,另有几十座也依次分布在皖南山区。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工厂的存在是完全保密的。媒体公开报道中不能提起,从上海远赴山区的建设者也不允许向外界及亲属透露任何信息,这便是上海的“小三线建设”。
1969年,特大山洪暴发,黄山茶林场的11位知青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令人垂泪。
上海市练江牧场则位于安徽省的歙县古城,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河畔,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上海三线厂职工奶制品的供应问题。
这块飞地占地约2.9平方公里,其中牧场土地面积约4300亩(目前约1200亩),在上海市的各处飞地里面积最小,所以也被称为“袖珍飞地”。
▴俯瞰练江春色。张小芳/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练江牧场区域内,乳品厂、医院、学校等单位均有开设。当然,这些都属于上海管辖。如果你在上海生活过,应该会在大街小巷的商铺中见到一款名叫“牛朋”的牛奶,产地正是练江牧场。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练江牧场向东北走不到两公里,就能到“桂林镇”,这个镇与桂林没关系,但在重庆、安徽、河南都有“同名兄弟”。虽没有“甲天下”的名头,但有山有水,风景倒也不错。
除了农场和工厂,上海在安徽省还有两块飞地,一般人不会去——上海市白茅岭监狱和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地理位置均位于皖南宣城市,前身同为农场。“申城多少平安夜,天湖几代守夜人”,描述的便是这里。
生活在飞地
一位老板从上海坐车前往安徽,路上睡着了几个小时,醒来一看,窗外的牌子上写着“上海市静安区公安分局黄山茶林场派出所”。他随即怒斥司机:“开半天了还在上海?”
这个段子里的派出所,现已更名为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黄山农场派出所。2009年以后,上海农场、川东农场、海丰农场、黄山农场、练江农场五个上海域外农场,皆由上海公安局农场分局统筹管辖。
早前,江苏大丰区与上海农场之间,还会设有检查站等关卡以作区隔,现在已经不再如此。随着国道、省道、县道的修建,两个区域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在盐城大丰走一走,一不注意就进入了“上海”地界。
▴黄山农场派出所黄龙队警务室。图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最初前往苏北、皖南等农场、工厂飞地参与建设任务的人,基本都来自上海,还有少量由全国各个省份汇聚而来。
他们讲上海话,生活用品都是上海牌,还能吃上大白兔糖和上海特别运送过来的海产品,在当地人看来极具特色,自成一派。
九十年代,江苏盐城大丰的人们非常向往上海农场的工作,在农场里,他们像生活在“小上海”,逛商店、看露天电影,收入普遍比地方上的企业高,工资比大学老师还要高几十元。
而且,农场还能承诺逐步解决员工的上海户口,下一代也能在农场学校里学习上海教材。而当地的职工子弟也能参加上海中、高考,享受上海招生政策。
在南京,有一所初建于1976年的“梅山二中”就曾是数千梅钢子弟的童年回忆。这里曾经叫“上海市梅山第二中学”,在2008年归属南京市雨花台区管理。电影《七月与安生》后来在梅山二中取景,还有不少上海籍学生为此感怀。
▴微博截图与《七月与安生》电影剧照
在皖南地界的黄山茶林场,上海人修建了红砖木顶的海派建筑,门廊上写着“同心里”“知心里”等字样,居民们的上海话识别度颇高,这些细节融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上海本地的弄堂。
在主干道边,高大繁密的法国梧桐也映衬着东方巴黎的风情。一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样式的三层小楼就矗立在道路边,这里曾是茶林场商业大楼。
黄山人常常来这里买上海货,比如“凤凰”自行车、“金星”电视机。如今,这栋楼已被改造为东黄山青年旅社。
▴黄山茶林场如今的模样。图源@东黄山旅游度假区
现在域外农场里的上海户籍员工不再像以前那么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到上海,但也有老人选择留在飞地继续生活。
他们在医院能使用上海医保卡,有事了可以找上海警察,大丰的飞地员工可以凭借“上海公共交通卡大丰卡”在沪丰两地畅行。
一踏入部分飞地,还会有营业厅短信提醒你:“欢迎您来到上海!”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连上海本埠人都羡慕不来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上海市上海农场
飞地的归处
随着时光流转,域外工厂和农场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如今,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科技生产力提高,飞地不再承担转移人口和拓荒建设的功能。
但在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号召下,以农场为主的上海飞地似乎已经找到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当年的“小三线”工厂,如今几乎都已被改造成了怀旧景点,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数万“老知青”回忆当年,重走“上山下乡”的旅途。
著名电视主持人曹景行就曾重游黄山茶林场,他说自己在这里参与建设的时候,学会了喝酒御寒和插秧烧窑,还为村民们治疗冻疮、查看伤情。
而位于苏北的上海市上海农场,位于皖南的黄山茶林场、练江牧场,则统一交由光明集团管理,成为上海人在域外的“菜篮子”。
两千四百万人,生活在上海,也许很大一部分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但他们却很可能与这些“飞地”有过一筷之缘。
上海地区消费的12%的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3%的淡水产品,超过50%的优质蔬菜,都来自上海农场。练江牧场旗下的鲜奶、酸奶等乳制品,也都持续供应着上海及周边地区。
▴上海人眼熟的牛朋牛奶。图源@十万星落
在上海农场所处的苏北滨海冲积平原,还同时拥有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吸引游客接龙式观景。
大可不必担心路途遥远,因为一切都在“加快速度”。
上海农场东临大丰港,西接G15沈海高速公路。今年底,盐通高铁将开通运营,连接通沪线,飞地与上海之间的路程也将进一步“缩短”。
▴上海农场
黄山茶林场也随着黄山东部大开发和杭黄高铁的机遇,改造为以茶林场为主体的的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吸引从黄山东门出入的游客。
虽然,大部分飞地如今的人才吸纳政策已经不同往日那般丰厚,例如落户政策等,但是农场员工依然可以和上海市属企业一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满足落户条件后也能办理上海户口。
▴农场学校
也许千禧一代都不再熟悉“飞地”的概念,但是老人们不会忘记,在江苏、安徽的深山里,还藏着好几个“小上海”,那里曾承载了几万人的青春。
参考资料:
1、上观新闻《在上海“飞地”生活的人》
2、新民周刊《上海“飞地”》
3、解放日报《杭黄高铁通车了,在上海“飞地”黄山茶林场的上海人过得还好吗?》
4、上观新闻《黄山茶林场新旧事,上海在黄山有块“飞地”》
5、民主与法制周刊《前世今生:飞地与上海不解之缘》
6、新华每日电讯《皖南深山的上海“飞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井望远镜(ID:onecity1000),作者:敬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