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8-18 11:29

谈谈调研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旧文中其实提过很多次,调研能力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那么新人入职,如果暂时没有什么任务安排,做调研肯定是没错的。当然,调研不止是新人的事情。


其实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是随时随地在调研,比如有的人出去买个奶茶也会问问奶茶小哥或小妹,最近生意好不好做,点评的优惠券转化行不行,外卖比例是多少,哪家平台外卖的订单多。


常见的调研分需求调研,竞品调研,技术调研。


需求调研,最常见的是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类似前面你买个奶茶搭个讪问几句话也是访谈的一种。那么除此之外,互联网也是很好的调研平台。


1. 搜索引擎


搜索指数=需求强度。


用户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调研内容,不同用户提出的问题越集中,需求强度越高。


2. 百度知道,知乎,微博,贴吧等内容社区平台


搜索 某某品牌+垃圾,总能看到大量的吐槽声音,归纳整理,即为有价值的用户反馈调研。


搜索 某某品牌+竞品品牌,很多人做对比,归纳整理,即为有价值竞品调研。


3. 榜单


做跨境电商的,天天盯着各种榜单看的。什么东西有爆款潜力,什么产品有强烈需求并且竞争不充分,成本售价差高,当然榜单不能给你所有信息,但至少是很重要的资源。


4. 各种目标用户的群


以前我做统计的时候,很多需求是站长群里采集的。


当年李兴平每天都是在小游戏的玩家群里潜水,看玩家的各种吐槽。


我们做海外游戏发行,客服也是要经常泡在当地玩家的whatsapp群里的。


其实类似情况很多,从QQ群到微信群,各种群其实都是很好的信息反馈采集通道。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用户的吐槽呢,有个产品大佬说过,用户的意见要认真听,用户的建议不用理。


我希望从事产品运营的人,认真体会一下。


有些产品人员对用户提出的每个问题,每个建议都认真整理,认真采纳,其实最后发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你是专业的产品设计者,用户不是,用户拍脑袋的建议99%是不靠谱的,绝大部分逻辑上是存在缺陷的,更不用说用户不懂风控的概念。


然后有些产品人员就陷入另一个极端,觉得反正用户提出来的点子都不靠谱,干脆一概不理,这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用户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这个你要理解的,然后用你的逻辑来梳理,寻求解决方案。这才能体现你的专业能力。


要理解用户,并去帮助他们,但不能被他们带着走。


那么技术调研单独说一下。


1. 公开的技术资料


很多公司的技术大牛会参与一些架构师大会或者其他行业峰会,技术人员的分享比较实在,一般都是实战相关的东西,很多网上也有资料,看看巨头怎么做的。


2. 优秀的开源代码


某个问题,别人开源代码怎么解决的,怎么处理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学习的。我说我以前通过discuz代码学过很多东西,当然我也是当年给他们提出优化建议最多的人之一(嗯,肯定不如高春辉多。)


3. 别人的技术手册和接口文档


比如做开发者平台,有些接口处理怎么实现比较好,看看淘宝的开发者平台文档,看看微信的开发者平台文档,人家是怎么约定接口的,想想为什么这么约定,意义在哪里。这些官方资料其实就很有价值了。


4. 操作中的细节体会


我以前总举的大翻页,淘宝翻页测试,就是一个调研案例,看看巨头怎么做的。


以前谷歌统计免费后,我跑去熟人站长那里测试一些牛逼的功能,也是想体会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谷歌的处理效率和相应方式。


这话说出来有些虚,有经验的程序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为了优化或风控做了哪些处理,以及原则是什么。


再说一个具体的,某些平台输入密码错几次后,会出现验证码。再错几次后会锁账号,这个原则就是典型的兼顾操作友好型和风控策略。


还有,如果一个社区,翻页只有上页,下页,末页,首页,而没有跳转到多少页的选择,如果你对效率优化有概念,大概能猜出来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什么。


5. 通过前端代码分析窥探服务端


通过对前端代码的分析,去猜测后端处理的原则,比如我做广告平台,我的javascript 可能只需要向服务端传递a,b,c三个参数,我去看别人的前端js,发现还传递了其他参数,琢磨一下,可能就会理解,嗯,人家传递那些参数,是为了跟踪,或者是为了风控。


从前端参数的生成和传递,可以部分理解服务端的一些策略和原则。


说个应该已经过时的信息,百度搜索框的那些参数,目的是什么,隐藏的机会是什么,这个我不展开讲了,毕竟不想教人学坏,外面早些年就有聪明的人利用这个做了一些混淆百度服务端判断的事情获利。 为什么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为什么会利用这个,为什么能获利?


我上面说的还不是归因劫持,如果说归因劫持,那类似淘宝联盟这样的每年为归因劫持付出多少钱?光一个参数传递的分析,其实衍生的灰产就很大了。


6. 技术社群


多认识一些高手真的没坏处,想当年我还做架构和运维管理的时候,很多时候,我搞不定的问题,就到朋友圈里请教大牛,还好很多高手给我面子。


别人的举手之劳,对你来说可能就是非常大的价值。老板用你是解决问题的,你自己解决问题,还是你找了一个高手解决问题,对老板来说其实是一样的。


你苦思冥想不得的问题,也许别人一句话点拨就解决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你必须有足够的基础,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你对方案设计已经思考了足够多,有了充分的调研和认知,然后卡在某个关键环节上,你精确地描述问题逻辑因果和你的思考过程,然后别人给你点拨一下,你豁然开朗,这是你请教高手的正确姿势。


你说反正你不会,让人手把手从头教你,对不起,你给人家开工资么。


还有,不要轻易请教比你境界高太多的高手,因为他们所有建议方案的基本认知前提你是不具备的,这就尴尬了,人家也不可能从头给你讲,循序渐进,请教比自己厉害一个档次的,这样有共同交流基础,然后一点点提升自己。


最后,调研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对自身成长也好,对提升职场中的成就也好,乃至于创业或者发展新项目也好,其实都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此外,优秀的调研能力,也有助于你生活中的重要决策,比如你投资决策,购房决策,购车决策,充分细致的调研,可以少踩坑,少被骗,以及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机会。


这真的不只是职场而已。


我以前说过,很多业内大佬,创业新贵,真的是随时随地在调研,在机场贵宾厅上网都要看看人家默认导航网站是什么,上面有没有自己公司产品的链接。以前有个上市公司老板天天蹲在工厂门口和那些厂工厂妹们聊天搭讪,就是为了了解这些阶层的上网诉求。至于跨境电商创业者,分析各种分类销售榜单,分析竞品是日常工作。还有广告投手,那是天天盯着竞品投放做拆解分析的。


调研的核心思想就是,了解别人怎么想的,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