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作者:曾曼睿、俞汶希、王明月、黄佳琪,指导老师:白净,编辑:卢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开始了持续6周、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据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判决,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名中国妇女遭到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这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的罪恶行径,是应当被永远铭记的人类历史黑暗一页。
铭记历史、讲述事实是对历史应有的尊重。当下,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当我们向人工智能提问“南京大屠杀”时,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它们是否能够还原1937年那场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它们的叙述是否忠实历史,是否摆脱了偏见?
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新潮对国内外人工智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回答展开调查。
关于南京大屠杀有关事实的回答
新潮分别选取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人工智能进行比较,国内选取了文心一言、智谱清言、豆包、Kimi、深度求索(DeepSeek),国外选择了ChatGPT、Bing和Gemini,请人工智能就南京大屠杀事件做介绍。
新潮调查发现,上述人工智能都可以准确并且条理清晰地回答出南京大屠杀的基础史实,如事件真实性、发生的时间、地点、持续时间、遇难人数、遇难人群等。但是面对部分存在争议或主观性强的问题时,人工智能的回答出现了差异。
针对不同身份主体回答问题的差异
在提问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国外人工智能在面对不同身份的提问主体时,其回答内容也存在部分差异。
我们选取了海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工智能ChatGPT、Bing、Gemini展开提问,在提问时设计了不同的提问主体,分别是“欧洲学生”“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在主动表明身份后用英语、汉语和日语提问。
关于“南京大屠杀”,Gemini面对中国学生提问时,始终强调这是史实,是暴行,使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深重的灾难”“难以估量的精神创伤”“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本质”“成为中日关系历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等语言;而面对欧洲学生和日本学生,则完全没有出现情绪强烈的词汇。
下表摘取Gemini面对不同主体时的回答用词,可以看出明显的情感色彩差异。
Gemini针对不同主体给出了风格极具差异化的回答。面对欧洲学生,客观冷静,回答简单克制;面对中国学生,Gemini除了使用激烈用词,还额外给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一历史教育意义;面对日本学生,几乎不见激烈用词,但回答更加细致,主动解释了“为什么南京大屠杀被视为问题”“为什么对南京大屠杀有不同的观点”两个问题,在回答的最后还强调了“南京大屠杀是历史黑暗的一页,是绝不应该再次发生的悲剧”。
在回答“日本是否已经正式为南京大屠杀道歉”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在有意迎合三方主体的认知模式。
ChatGPT给欧洲学生的回答比较中立,没有对问题正面回答,而是强调中日双方各自的立场;面对中国学生,明确表明“日本并未正式道歉,相关的道歉并不针对南京大屠杀,且不真诚”;面对日本学生,则说明“曾做过正式的道歉,只不过没有被广泛认同为正式道歉”。
对欧洲学生,Gemini说明“有对于战争的道歉,但并没有针对南京大屠杀”;对中国学生,同样表明“日本政府至今尚未就南京大屠杀做出正式的、明确的、无条件的道歉”;对待日本学生,虽然无法回避并没有正式道歉的事实,但补充强调了“历届内阁已经表明了‘深刻的反省’和‘真诚的歉意’”来软化负面评价。
在回答“当时国际上有没有人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谴责或采取行动、有哪些代表人物”时,三个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一致:都是围绕“国际给予关注有限”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对这个问题呈现“两面派”的回答,对中国学生强调国际社会因关注全球战争紧张形势,而忽略了对南京大屠杀的谴责;但是对于日本学生,声称是由于国际社会重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因而没有采取有效行动制止。
在被问到“你认为日本是否应该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时,人工智能在回答的措辞上出现较大的差异。
ChatGPT的态度一致,但在意义层面略有差异:面对欧洲学生提问,回答“日本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应当道歉来传达和平的价值观,也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深入”;对于中国学生提问,强调“道歉也是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对于日本学生提问,则采取了一种“谆谆善诱”的语态,先说明这一行为造成了伤害,然后说明为了建立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道歉是必要的,然而整体上并未对南京大屠杀作出强烈的谴责,也没有提及中国(而是用“其他国家”指代)。
Gemini对待欧洲学生提问,强调“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和公正的世界”;对待中国学生提问,强调“需要各方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对话和交流”;对待日本学生提问,强调“道歉不应仅是口头上的,而应伴随着具体的行动”“需要深刻反省”。
我们从回答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十分审慎与冷静地回答了上述问题,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情感的词语。同时,Gemini与ChatGPT回答问题的价值倾向存在着差异。ChatGPT更倾向于从全球视角出发,用一种近乎“讲道理”的方式,弱化两国之间的对立;Gemini则更加务实,呼吁中方“理性”,建议日方给出“具体行动”。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面对不同主体提问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语言风格因主体而异,对中国学生强调史实与情感表达,对欧洲学生较为客观中立,对日本学生则细致且注重解释不同观点。其次,会根据主体调整回应的话术,依据三方所持的立场给出较为对应的回答,试图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最后,尽管所有的人工智能在整体上都能够遵循审慎和冷静,但基于不同人工智能的训练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表达上的不同。
由于日语、中文、英文在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习惯也不同,训练大模型通常使用相关语言的语料,这可能是影响人工智能对文本理解,进而影响答案的呈现方式。
国际社会为什么对南京大屠杀相对冷漠?
相比于犹太人大屠杀被广泛认知和讨论,同样是大规模暴行,南京大屠杀在国际舆论场的讨论却明显不足。为何这样一场震撼人类良知的大规模暴行在国际社会中“失声”?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回答较为理性和客观,新潮综合多家人工智能的回答,试图揭开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相对冷漠的原因。
“信息传播技术落后,是一大原因。”几乎所有人工智能都给出了这样的回答。1937年,南京城中30多万无辜平民遭遇屠杀,血泪斑斑。然而,当时的传播技术却使这一人类惨剧的声音无法远扬。加之传统媒体在战争时期更倾向于报道与本国利益相关的事件,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因此被淹没。日本政府更是对信息进行了严格封锁,并通过歪曲宣传掩盖事实,加剧了国际社会获取真相的困难。
其次,地缘政治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地缘政治的优先级决定了各国的注意力所向。彼时,欧洲正笼罩在纳粹德国扩张的阴影之下,战争危机一触即发。相比之下,亚洲战场的南京大屠杀并没有获得同等的关注,亚洲的苦难在国际社会的视野中被边缘化,成为一场“遥远的噩梦”。更为关键的是,日本早在1933年便退出了国际联盟,这一举动大大削弱了国际社会对其行为施加约束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不愿激怒日本。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维护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显然优先于关注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这些利益权衡,让他们对大屠杀选择了沉默,也为冷漠态度埋下伏笔。
再次,种族与文化偏见也对国际社会的态度产生了影响。当时的西方世界对亚洲事务和亚洲人民的苦难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国家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视为区域性或次要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对非西方世界的灾难普遍缺乏敏感性,关于战争罪行的处理机制也尚不成熟,最终导致了其对大规模暴行的谴责力度大打折扣。
二战后,冷战格局形成,一些国家为了与日本结成盟友,共同对抗共产主义威胁,对南京大屠杀的反思和讨论始终保持谨慎,进一步降低了事件在国际范围的讨论。国际政治的复杂博弈,让历史真相也成为“可以牺牲”的一部分。
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地缘政治考量、文化与种族偏见、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战争罪行处理机制的不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未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足够的重视。
历史的记忆需要被重新拾起,不只是为了缅怀过去的苦难,更是为了让世界从中汲取教训,避免悲剧的重演。
在许多国外人工智能平台中,部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因为历史文献不足、文化敏感性不同以及话语体系的倾斜而显得不完整甚至失真。这一问题不仅关乎技术的中立性,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传播历史记忆,以及如何让被忽视的声音在全球范围内被听见。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的伤痛,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记忆,它需要被全球更公正地理解与传播。在面对人工智能叙述的不对等时,我们应通过加强历史资料的共享与技术伦理的完善,确保每一段历史都能被完整、公正的呈现。
铭记苦难,不是束缚于过去,而是为了以记忆守护未来,为和平与人类文明注入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作者:曾曼睿、俞汶希、王明月、黄佳琪,指导老师:白净,编辑: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