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10-20 12:18

技术何时、如何、为何会反噬人类。读《技术垄断: 文化向技术投降》

『技术』由于其追求效率、追求精确的本性,正以非常『不人道』甚至『非人类』的方式对全世界的社会文化展开前所未有的广泛劫持。人类以『技术』的方式为自身及其群体设下了错综复杂的『规则』,却被其反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还具有不断衍生、无限进化的特性,并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作用、持续影响。 —— leeforce

简介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

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Fred_Sun 冷眼看技术:
在技术垄断阶段,传统的世界观、信仰的符号已经被技术彻底摧毁,科学成了全面的信仰体系,试图赋予生命的意义,让人得到安宁和满足。 
在技术垄断阶段,学校、家庭、宗教、国家的传统的信息控制机制失效了,信息泛滥,信息不足的问题显而易见,信息泛滥的弊端就不那么明显,但影响却同样深远。如果尼尔•波兹曼看到今天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微博这些,想必是无语叹息! 
在技术垄断阶段,技术被神化、滥用于不适合的领域,比如统计学被用于测定智商,选美,民意测验,又如,发改委的一位所长测定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任务完成了62%,难道这位所长还嫌尼尔•波兹曼的案例不够生动? 
在技术垄断阶段,文化向技术投降,到技术里面去谋求自己的权威,社会研究者努力披上科学研究的外衣,不自觉地在追求“科学家”的身份。

《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

《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个人视角终有局限,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潘乱兄


读点:技术世界的西西弗


文/立早 (豆瓣网友)

我对波兹曼的印象一直与《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两本书脱离不开干系,大概是因为之前读过他的《娱乐至死》,他开篇就回顾了奥威尔和赫胥黎笔下的两个世界隐喻,前者描述了极权统治的社会体系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老大哥”的监控之下,个体丧失思想的自由,后者则畅想了技术过度繁荣反过来控制了整个人类社会,让我们在虚幻的极乐中沦为技术的奴隶。而波兹曼结合了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1984和美丽新世界并存的纪元。对技术发展的弊端的批判是他的媒介三部曲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技术垄断》这本书里更是达到了论述的高潮。 

波兹曼延承了麦克卢汉的很多核心思想,犹如麦克卢汉笔下的“媒介”(media)是泛媒介,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本书中所指称的“技术”(technology),亦是一种泛技术。波氏并没有给技术下一个明确定义,但概观本书,所谓“技术”其实可以等同于麦氏所说的“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而 “人的一切人工制品,包括语言、法律、思想、假设、工具、衣服、电脑等,都是人体的延伸。”然而不同于麦氏对新媒介的热情的赞颂和拥抱,波兹曼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却充满了悲观的担忧和警惕。 

他在第一章就以塔姆斯法老的寓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发明只不过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却未见改善”。不错,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大机器制造带来生产成本的直线下降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交通工具的演进大大缩短我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人与人的交流更为迅速,媒体的演进打破原来社会知识的阶层垄断(例如印刷机对僧侣阶层的垄断地位的颠覆)……但技术演进给我们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在工厂里机器取代了人的主体位置,工人仿佛是流水线作业上一枚机械运转的齿轮;交通的便捷让我们将抵达作为唯一目的,过程成了无关紧要甚至多余的东西;媒介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主导描绘的虚幻图景中;交流成本的下降让远距离对话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使得真实可触的交往越来越少;新技术在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过程中,又会带来新的知识垄断……这就是一个个新技术为我们的生活重新勾勒的曲线,一个不同于过去,但远非高于过去的场景。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切生活层面的变化之上,新的技术在悄然地重新界定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波兹曼指出,每一种工具都内嵌了意识形态的偏向性,某一种而不是其他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赋予某类事物更高价值的倾向,放大某种感官或技能的倾向。(这可以说是对“媒介即讯息”的另一种解读。例如摄影术带来的视觉文化,与原先的印刷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倾向。)因而技术变革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生态变革。他依照技术对文化影响的程度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受制于社会体制或宗教体制。它们与文化的整合方式并不会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神学世界观产生矛盾。工具的发明要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紧迫的问题,要么就是为了当时的政治、艺术、宗教、神话等等文化层面的事物服务。文化信仰指导和限制了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到了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工具则开始扮演起社会的核心角色,社会生活和文化都服从于工具发展的需要。工具开始向文化发起攻击,试图取而代之。技术与传统的宗教、仪式、礼俗、神话、政治等产生激烈的冲突和对抗。当时的三大发明,时钟、印刷机、望远镜分别撼动了当时的时间观念、知识传播方式和神学世界观。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度、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客观、效率、标准化、计量和进步等观念的普世化,人们开始逐步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同时,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蔓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但这时候技术世界观仍然没有取代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地位。现代化的演进并没有阻挡人们对旧世界的神话、仪式、宗教、价值观等等符号的信仰。 
但当科学权威最终取代了宗教权威时,我们便迎来了技术垄断文化阶段。这个时代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世界观的改变。技术所崇尚的一套理性至上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战胜了建立在思辨和神学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跟精神的一体性开始土崩瓦解。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表征为,科技击溃了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传统成为社会生活每个领域的统治性力量。“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技术主义成为垄断的的思维模式,技术的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工厂里,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在学校里,课程设置成为管理信息流动的重要手段;在政治领域,民意通过标准化测验获得;在文化中,流行的是新的AIDS(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抗信息缺损综合症);在学术界,实证主义开始将人当做客体研究…… 

整个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来控制信息流动(包括三种手段:官僚主义、专业技能和技术性机制),从不同层面上来强化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度。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泛滥,要求新的信息管理机制,而新的信息管理机制本身亦是一种技术,它们反过来又增加了信息量。波兹曼苦口婆心:你们看,手段的演进,并不能带来目的的改善。技术的发展,只不过结束了旧形式的困扰,而把我们引入了新形式的更大的困扰里。上帝死了,比上帝更强大的科学走上了圣坛。专家取代了教皇的地位,成为社会中普通人获取真知的新兴权威。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技术的神化,与他们的祖辈曾经对宗教的顶礼膜拜并无本质区别。 

其实波兹曼的说法并不新鲜,正如他所说的,每个社会学家所讲的东西都并非自己的发现,而不过在重新告知人们他们曾经被告知并仍需要不断被告知的事情。他对技术的批判不过是从技术层面上对“现代性”这个劳什子的另一种有趣的描述方式。而类似观点已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怀特•米尔斯、安东尼•吉登斯等等学者那里以不同口吻和角度重复了很多遍。 

在第八章隐形的技术中,波兹曼更进一步指出很多软性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比如语言,比如统计学。尤其是后者的滥用带来对数字的盲目崇拜。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智商测试、性格测试、民意调查、成绩排名等等一系列看似客观的技艺,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数字取代了定义,程序取代了思考,而这背后则是将一切暧昧不明的现实数量化和操作化的渴望。
 
对此点我也深有体会。大三暑假在电视台实习,每周开会领导都要把上周的收视率拿出来说事,办公室一进门对面的墙上就是实时更新的当年度每期节目收视率变化的波形图,每周台里下发当周节目收视率的变化数据,甚至细化到了节目播出期间每半分钟的变化。我也曾经参与撰写收视率报告,说实话,我觉得非常不靠谱。节目的内容形式如何与收视率的细微波动挂钩,这种分析只能建立在主观判断之上,但在语言、数据和图表的伪专业包装之下,却显得那么煞有介事。 

电视台以收视率作为衡量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乃至唯一标准,而不管节目的内容、形式、内涵、品味、社会意义等诸多重要元素,因为他们要以收视率作为筹码来把节目的广告时间卖给商人,而什么才能衡量其广告时间的价值呢?观众口碑是多么模糊的概念,那么只有收视率,只有收视率才是王道。冷冰冰的客观数字成了决定一个节目生死的根本。这简直是整个电视界的悲哀。当然我并不是对量化研究存在偏见,只不过想以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伪科学和唯科学主义。 


读点:技术时代的悲观论调


文/walker 

一位我喜欢的歌手在自己的博客上说:所谓微博就是你3点25分在你家的厨房放了个屁,只要你想让大家知道就可以办到。他说自己怀念BP机的时代,而现在的时代是大马戏团的时代。 

或许更多的人更倾向于相信,微博可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因为微博给了每个人同样的话语权,更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更有利于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不过我以我注册使用微博一年多的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大多数的时候,微博只是我们在Web2.0时代将自己娱乐至死的另一项与其它技术手段别无二致的技术。 

进入Web2.0时代,麦克卢汉的预言一如既往的应验。不同于眼镜、汽车这样的取代人体生理功能进化的技术,网络和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人类社会心理层面上的延伸。我们使用眼镜是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所带来的不便,使用汽车是代替走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而我们使用手机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割裂了我们同其他人面对面的联系,取而代之的是把各自关进封闭的空间里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进行沟通。现在的一部手机就像一部隐私自曝机器,通话、录音、摄像、拍照、上网。即使你身边没有一个人,只要你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你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你身在何处以及正在干什么。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街旁网,你只要用手机标注你的位置,你现在的状态就可以立即出现在你已经连接的社交网站的主页上,这样你的联系人只要上网,就都可以看到你所在的位置。似乎随着手机网络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自曝癖。就像我喜欢的那位歌手说的,即使你在你家的厨房放了个屁这样无意义的事情,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 

一项技术的发明从一开始总被当做中性的工具,可是技术本身从来就不是中性的,每一项技术的本身都带有和其性质相符合的隐喻,这种隐喻最终会控制我们的文化,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波兹曼早在《娱乐至死》里就预言到,媒介的这种隐喻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却难以被发现的影响。今天,我们的生活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描绘的,一路莺歌燕舞着走向灭亡。我们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自慰,一直娱乐到死。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曾经提到过一个名词,叫“技术无知”,即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一无所知,这种无知是造成个人现实生活不幸的根源。这种无知既包括对具体技术的无知,也包括对技术性机构的无知,如银行和交通系统。这本《技术垄断》里,波兹曼向我们揭示了我们正在受两种技术形态的控制,一种是具体的、可见的技术和发明;另一种是技术性机构,即支撑我们整个社会赖以运转的社会机构。前者对于我们的影响在于具体的细枝末节,而后者则支撑了我们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巨大机器运转的隐形骨架。我们现在的社会,几乎很少有人会感到技术无知,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享受着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快感。我们在这个时代对技术是如此依赖和上瘾,以至于我们离开了这些技术就没法正常的生存。比如,我们对电力如此依赖,以至于哪怕面临只是一天的停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难以消除的。这种依赖造成了我们对技术无条件的信任,就像曾经信奉上帝一样。在这个时代,技术和科学就是上帝,没有人会对技术和科学产生怀疑。 

回到前面说到的街旁网,其实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存在。但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变成了自曝成瘾的人,我们孤身一人,却每时每刻都想让整个世界知道我们在哪,在干什么。在没有街旁、没有人人和微博的时代,我们一样生活着。也许比现在生活的更好。我们创造出了技术,以为可以轻松的运用它为人类造福,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技术的附庸,成为技术毒品的受害者。就像那只叫做弗兰克斯坦的怪兽一样。 
 
PS说一句题外话。本书正文第18页指出一个事实:在比萨斜塔上抛铁球的那一场著名的实验,不是伽利略做的,而是他的对手乔齐奥·科雷索Giorgio Coressio做的,而且他做实验的目的不是要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是要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对于我这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相信那场著名的铁球实验是伽利略所为的人来说,教科书对人所形成的错误而自以为是的观念让人感到可怕。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