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10-20 10:23

和菜头:碎片化生存

虎嗅注:我们本想用微博填充我们碎片化的时间,结果是微博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当我们试图进行深度阅读时,打算让自己稍微定神的那一刻,口袋里的手机再次振动起来,一条微信让你的注意力顷刻转移…互联网就是这样“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前天(18日),中文互联网界的活化石和菜头宣布准备停止微博,

准备停止微博一段时间,不发也不潜水。原因是我怀疑微博的碎片化阅读对我的大脑有所损伤,很担忧再也不能读书和做深度阅读了。不写微博了我还是我,但不能读书的话我什么都不是。同时,微博让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我觉得还是面壁一段时间比较好。祝大家搞基愉快,卖萌顺利!88!

随后他又在槽边往事发布了《碎片化生存》、《碎片低能》和《药方》三篇博客,表达了对技术统治的反思。全文如下:

我得实话告诉你:我已经没有办法读书了。

不是读不懂的那种不能,也不是因为厌倦而产生的那种抗拒。它无关理解力和情绪,而是好像一种生理上的疾病,自己对自己的一部分无能为力。我甚至连一个小节都无法读完,无法控制眼球转开去,似乎它在扭来扭去要找到一个停顿,否则就不肯继续工作。同时,读完一段文字之后,头脑里突然会空白一下,然后那些字句和含义就突然消失掉了。因为这样的缘由,也就谈不到理解,更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另外,更加让我恐惧的是,我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页纸上,它总是不断迁转,像一条水银做的蛇,在书页和无数想法之间钻进钻出,试图在两个本来毫无关联的点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而在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却白白浪费了心神,让人很快就觉得力倦神疲。

我想,这是几年来微博训练的结果。微博要求一个人迅速在各种信息之间跳转,不要在任意一条信息上停留过多时间。又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快地消费一条信息,迅速咬住它,吸干其中的汁液,然后一口吐掉。最后,对于那些在微博上原创内容的人来说,微博要求你能在海量的信息碎片中做快速筛选,然后在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碎片中建立联系,并且把这种联系以巧妙漂亮的手法表达出来,于是可以赢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无需知道“为什么”,只需要不断判断“是什么”,然后把一系列“是什么”组合起来。所以,哪怕是最简单的逻辑也都被抛弃了。我在微博上呆的时间足够长,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就足够重。

相比之下,读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深度阅读需要你能够持续专注在书页上,集中全部精力,因为你在阅读的同时必须进行思考。需要一个人可以持续不断地阅读数万字,然后稍微停顿一下,整理思绪,完善脑海中关于这本书的架构,一点点形成整体印象。尤其是对于阅读量足够的人来说,阅读的过程里他会不断抽取脑海里的关联书籍进行分析和对比,读一本书相当是在同时翻阅十数本书籍。这种过程对于专注之力的要求极高,因为一旦思考被打断,就很难回到之前建立起来的阅读氛围之中,彻底从原书的意境中退出。

整个阅读的过程漫长而连续,伴随着静默和沉思。这一点和微博完全不同,微博是那种老师说一句,你就立即举手大喊“我知道!我知道!”的迅速反应。这不单是个习惯问题,它根本性地改变了思考的模式。形式即内容,载体决定内容,这在微博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微博是无需做思考的地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恰当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反应胜过一切,表态高于一切。通过微博的驯化,一个人很可能连大脑皮质的生理结构都已经发生了改变。针对热点编段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有的段子都不提供新鲜的想法,它们只是同义反复,试图各自对同一事物重新进行一次复述或者定义,从而一次次强化和放大了事物本身。所以,它是口渴时给予的盐。

有鉴于此,我在今天宣布暂停更新微博,同时也不去微博潜水,彻底从这个大环境里断开去。尝试着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我想通过对一些长文本的阅读,恢复我以往的专注力,能够持续思考一件相同的事情。此外,利用写作把思考的过程完整连续地表述出来,恢复一下思考而非应对的能力。

这样停下来,才发现周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这世界基本上已经是一个由信息碎片所构成的大型显示屏,完整的信息已经非常少见。你所能知道的,只是此时此地此事的一瞬间。人们看起来对此似乎也很满足,听一个歌手60秒的歌唱决定他的去留,在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列中画5秒决定点开谁,在iPhone屏幕上跳出来的信息提示中凭借前十个字决定是否要打开阅读全文。。。。。。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里,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十多个小时重复相同的一个动作,而我们此刻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面对信息碎片,等着作出反应。在这个新世界里,时间无始无终,只有一个个瞬态的当下。事件无头无尾,只有你此时此刻面对的一条简讯。我突然觉得极度的恐怖和绝望,觉得自己和一台自动机器没有什么区别:用眼睛读取一条信息碎片,用机械臂作出转发、回复、跳过三种选择。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甚至,当你终于停下来休息,只不过几分钟就觉得无聊烦闷,继续拿起手机,把处理信息碎片当作了一种消遣!


在过去,我做过许多决定。其中许多事后看来太过冲动,当时并没有做过审慎的思考。但是,暂停微博这个想法一经升起,就很难从心中驱逐掉。一直到我写下通告,关闭网页,突然在心底里产生了一种解脱的轻松。此刻,我依然无法连贯地读完一本书,但是看起来我已经恢复了写一千五百字以上文章的能力。谢天谢地,我依然有能力从事这种古老的自我表达形式。在碎片的世界里,努力形成一点“块”。我希望它们能够变成“面”,甚至是“体”,这样我也可以在被各种碎片信息轰炸和追杀之余,找到一个地方喘息。


碎片低能


我是个碎片信息低能者,这就和阅读障碍、密集物体恐惧症一样,是一种严肃的病症。但是,我的病症并没引起到世人足够的重视,这让我觉得非常不公平。别人只需要在餐桌上轻轻说一声“我有密集物体恐惧”,主人就立即带着足够的歉意,把向日葵给撤了下去。同时,又能对你大口吞咽鱼子酱表示充分的理解。谁能理解我这样的碎片信息低能者呢?

在新浪微博刷屏玩的时候,我单日最高可以刷上一百条。按照每条10个回复、5个转发计算,我每天要浏览1500条信息。加上我关注的人,他们的发言和针对他们的跟贴,信息的总量可能要上升到3000条以上。我想这远不是我的极限,在饭否我关注了上万人,在腾讯微博我关注了上千,根据过往的统计,我每日处理碎片信息的极限大约在8000条左右。这个数量让我感觉非常沮丧,因为加上Twitter、Facebook、豆瓣、微信、QQ上的消息,我的碎片信息处理能力不及每日收取的信息的一半。

幸运的是,我呆在网络上的时间足够长,以至于可以自己可以发明各种信息过滤器。过滤标准是我自己拟定的:对于信息发布源数量的限制应该使得它们少到可以在2小时内浏览完毕,同时又不至于让我错失自己关注的领域里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件。经过这样的过滤与压缩,我每天依然要浏览近千条信息,而一天只有24小时。考虑到许多信息在浏览后可能要跟进,搜索相关资料和背景,我觉得每天只有24小时的限制怎么都不能算合理。但是,我更改不了太阳东升西落,结论就只能是我低能。

回想起多年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华裔美国女作家张纯如猝然辞世,我以网友的身份帮一份报纸编辑两个整版的纪念专题。在48小时内我几乎不休不眠,浏览了所有能找到的和张女士有关的网页,我甚至搜索到了她的高中同学会内部通讯。我阅读了关于她的所有书评,以及因为她那本书在美国本土引发的学术争议。最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了那个专题。我相信那个专题多少有些用处,那大概是国内媒体第一次全面介绍张纯如的一切,以至于中国某官方媒体的“驻外记者”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我的文章“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编译”回了中国。

这件事在今天想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如果我在社交网络的搜索引擎上找寻关于她的资讯,相信返回的都是整屏的转载,内容都大同小异。同时,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她是谁,以及她做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我没有48小时,我大约有5分钟的时间编发第一条关于纪念她的文字,点上蜡烛,写上“是中国人的就转”。然后又有10分钟的时间编发第二条内容,一定会有一张她和孩子的照片,幸福地站在阳光下,然后找一个类似母子情深这样的动情点写一句戳中人心的话语。如果这一切都还没有把我的资讯变为当日的传播热点,那么我可以在随后的悼念高潮中找一条恶意攻击和诽谤她的信息,只需要写上“晒傻逼”三个字,然后点击转发键,一次可以预见的转发小高潮会在几分钟后发生。

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前一种方式。严格地说,我更希望事发的时候有记者能够采访张纯如的家人、同学、同事、出版商,找到那场大论战里支持她和反对她的双方当事人,用一手资料写两个版面的深度报道。在核心报道中,请最好的记者按照她的心路历程写一遍她的人生,揭示她对历史和人性的无尽挖掘如何毁灭了她自己。证明即便是年深月久,历史上曾经的暴行也依然有吞噬人心的力量,足以让一位女性陷于抑郁和绝望。我想那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报道,远比我利用引擎做出来的文章强。信息处理并不是无所不能,哪怕掌握了所有的网页,它们也不能自动组合,还原一个血肉之躯的体温。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是个碎片低能者。因为所有的记叙和描述,除了还原事实之外更多的是带给人们情感上的体验。140字可以做到相同的事情,但是我更愿意用8000字加5张图片的力量。

最后,我在信息结构和技术架构方面对信息碎片花费的精力也能证明我的低能。关于Twitter、微博、Facebook、Instagram、line、Buzz、google Plus等等基于人际关系的碎片化信息处理的互联网产品,我花费了数百个工作日进行分析。SNS是Web2.0的余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理念激动人性,效能令世人瞠目结舌。虽然说一切伟大胜利首先基于理念的胜利,但是SNS类产品类似乌托邦的外衣褪去,我逐渐怀疑那些理念。我怀疑根本没有所谓理念的胜利,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一切胜利都是行销的胜利而已。

没有所谓众生喧哗,只有众声同义反复。没有所谓自我,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自我根本就算个屁。这是人人讲述但是无人倾听的时代,这是人人展示自我但是无人喝彩的时代。人类历史上最富野心和最聪明的头脑在为了如何制造更多信息碎片而绞尽脑汁,为了如何愉悦一个个其实根本无人欣赏的自我,如何鼓励他们展示分享更多关于自己的碎片信息而疯狂工作设计各种巧妙的产品。这是一个为了帮助人们约炮而耗费数十工程师数百工作日,用数十万行代码给予虚拟承诺的时代,而这一切本可以用手以简便程序解决的事情。

我觉得我无法张开双臂拥抱信息碎片化这种所谓时代的变革方向,同时,我也不觉得把自己由蛋白质组成的大脑比拟为总线并行处理的CPU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如果人类进化是如此迅猛,进化论在时间尺度上如此陡峭,那么我们的盲肠早应该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消失,而不是时至今日依然用炎症来麻烦我们。我要祝福那些宣称自己的大脑可以并行运算的人,不过即便他们可以灵活地切换大脑工作模式,在碎片处理和深度计算之间跳跃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过是个低能。

关于这件事情,让我用一个故事结束今天的讨论:在无数个世纪里,这个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散布着无数的暗影。只要日光照耀之地,就一定有暗影投下。关于这些暗影的色泽、大小、明暗,可以写下车载斗量的文字。如果先民也有微博的话,那么关于日影的记叙性文字大概会是一个可怕的数量。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埃及小镇阿斯瓦夏至那一天,正午太阳直射井底。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拉托色尼记下了这件事,并在几年后的夏至,于阿斯瓦正北的亚历山大同一时刻记录了水井的影子---太阳和垂直方向有7度偏差。于是,他得到了地球的周长,和今天的测量误差在5%以内。

老实说,我不记得埃拉托色尼这个名字,也不记得阿斯瓦。但是我一直记得这种论证的优美,搜索引擎可以帮我在整个故事的拼图上填补上这些人名和地名,但它不会带来这种优美。哪怕我携带了关于这次实测试验的所有碎片都不成,就像埃拉托色尼当初,在日影下突然顿悟这些碎片之间潜在的联系时一样,知道世界每个角落都有暗影是一回事,知道如何在其中两个暗影之间建立联系,那是另外一件事。

为此,我愿意低能一点,我怕错过了这种在两千年后依然直指人心的优美。


药方


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如何治疗和菜头在《碎片化生存》里提到的「力倦神疲」?


以下是我的回答:


问题是我引发的,由我来回答貌似也比较合理。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讨论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很轻易地把问题转化为针对我个人的医疗抢救,或者教育我如何分配精力,如何合理使用微博。我很感谢这些来自蒙古的大夫,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把卑微的和菜头放在一边,因为如果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或者症候,那么我想我没有重要到那么多人愿意讨论和关切的程度。所以,第一条:谢谢你,不要来救我。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所谓使用微博的标准是什么?这样,我们可以淘汰掉那些“我来去自如”的愚蠢自吹。我在新浪微博是10级用户,意味着我使用的时长远高于一般人。如果把微博视为一种主流的网络工具,那么评判标准就是你在这个游戏里面玩得如何。自然要谈到粉丝数,回复率,转发率。我在新浪未加任何系统推荐,搜索封杀一年以上,没有人买粉丝赠送的条件下,达到了20万粉丝。平均单条消息可以获得近20条回复,转发在10条以上。热帖可以达到数千回复,过万转发。我可以做到每天刷帖100条以上,但是粉丝数损失控制在100以内,而且第二天获得倍数增长。


如果把微博视为一个游戏,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玩家。所以,第二条:别吹牛逼,你没我玩得好。


基于这两条,我们再来讨论碎片信息对人的影响应该会理性得多。在过去几年,我观察到网络上的信息发布发生有以下规律:


1、信息的碎片程度加剧,人们倾向于消费越来越短的文字。

2、对于富媒体的消费需求增加,尤其是对图片、音频、视频的需求增长惊人。

3、信息达到用户的方式,Push和通知机制已经占据主流。


所以,之前我总结说,这是一个懒鬼消费表现主义产品的时代。


于是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信息可以简短到什么程度?会发展为原子态么?碎片是否会构成一种全息照片,我们最少需要多少碎片以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或者说每一个碎片就已经包含了对应信息的全景?从庸俗的功利主义出发,这些问题变化为: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消费多少条信息碎片?一个人一天能需要多少信息碎片?或者是,一个人每天最少需要浏览多少信息碎片以获取社交必须的重要资讯?


这些问题基本上无解,把人引入歧途。因此,我换了一个想法:碎片信息得以维系的机制是什么?这次答案变得很简单:一个巴普洛夫条件式的触发器---通知机制,加一个基于人性弱点建立的社交网络。在这个网络里,让人误以为自己是面对所有人,或者具备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后者一定程度上是真的,所以一个人会频繁触发通知,要么是生产通知,要么是接收通知。无论是哪一种,系统层面都可以给予回馈,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同时建立更为强大的心理依赖。


我想,也许再发展10年的SNS,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对于人类心理和行为学的认知可能会超越学院里的专职研究人员。他们不单通晓,而且知道应该如何去控制,预见到人们可能采取的行为。


好了,这里是个关键点:通知机制的不断饲养,是在URL和新开页之后,互联网又一伟大的进程中断工具。在系统层面,所有进程都是实时多任务进行的。互联网工业者不能免俗,一定会在产品层面不知不觉地体现出多任务来。通知是一个打断,同时也是多任务的起点。注意力因此分散,这不是个新问题,在前SNS时代,无数人就已经在操作搜索引擎的时候于页面跳转之间彻底迷失,从搜索一本数开始,终结于E-bay的某个产品页。只是说,有了SNS之后,情况变得严重得多。而人脑是不适合做并行运算的,否则,要统筹学和策略干什么?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自己在进化树上领先了一条枝干以上,坚称自己可以并行计算,执行多任务。抗母昂!醒醒吧,碳基生命!你拿什么和硅基机器相比?玩得再好,你不过是马戏团里踩着打球玩手抛球的小丑,那也就到头了。真的一心N用,你为什么现在只拿一份工资呢?北鼻?


而行为会影响到思维的。简单说,就可以观察到的例子来看,今晚有一场酣畅淋漓性生活的家伙,明天上班的时候信心要特别足一点。另外,有大把的例子可以看实验对象在难度适中的游戏中连续通关多次之后,对信心的提振,以及在更高难度游戏上表现得更加出色,搜索关键词我记得是智商暂时提高一类的什么的。通知---反馈---奖励机制确立之后,当然会对你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我在微博上停留那么长时间,可以想到的实验我都做过一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自行尝试一下:在100个字以内,开头就提出一个明确论点,用两句话展开支持性论述,只是在结尾把结论反转。然后,请看看回复和转发,会有相当数量的人表现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读完100个字。而是在读完第一二句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回复或者转发的动作。类似的实验可以设计无数个,结论都是类似的:情绪表达优先于理性思辨,快速扫读优先于阅读理解。


这里讨论是否会带来改变已经不重要,重点是改变会达到什么程度?


我对于改变是正义还是邪恶毫无任何兴趣,对于抱着书慢慢读是否更能让人产生思古幽情也毫无兴趣。这里真正有趣的问题在于:追求速度和效率是网络世界长久以来的使命,因为最早它是作为一种工作工具而非生活场景出现的。从email开始,到Wiki,到门户,互联网产品宣称的优势都是更快地帮助你获取信息,从美味书签到今天的Evernote,都在宣称能够更为有效地管理你的信息和知识。包括今天这个问题下面提交的各种答案,有相当数量是在用某种科学的方式管理你的时间。


但是,当网络产品全面进入生活之后。人类是否需要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是否要提高人际交往的速度?或者说,需要一个把一切进程都加速的虚拟情景?在这里可以把一顿晚宴的时间压缩为15分钟的互换照片,把去酒吧约炮的漫长5小时压缩在15分钟之内而且一晚上可以来三次?我说不好这个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我隐约猜想追求速度、效率、实用的互联网产品作为主流已经到了一个分岔路口。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好玩的变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知道,除了黑莓手机,大部分手机对于主人来说并不具备工具属性,而是如同钱包和内裤一样,属于极为私密的物品。一条脱起来更快的内裤?一个让你花钱符合预算表的钱包?也许,也许有这种需求吧。


回到最早的问题上来,如何治疗?答案是:

1、大部分人无需治疗,因为即便不刷微博,他们也无事可做,无聊是生活的主基调(政治不正确呀,神啊,请宽恕我,阿门)。而且,VC需要收回投资,网络运营商需要完成流量KPI。所以,让大家刷吧。


2、对于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也许是时候换个思路考虑一下。你不可能无休止地做第二个微博,第二个微信,第二个Facebook,第二个Path。面对单Timeline、Feed流和通知系统,你难道还没有苦思冥想到想吐吗?


3、对于曾经喜欢读书,如今读不进去的人。其实,只要停了微博,恢复阅读习惯和专注力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建立阅读习惯可能已经耗费了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微博不过3年,Twitter也不过5年时间。没有道理旧习惯不能战胜新习惯。


4、别太关心我,这个周末我读了好几本书,还写了读书笔记呢。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