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04 17:00

你曾被哪部讲述日常的东方电影所打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林蓝,监制:猫爷,原文标题:《电影里的东方日常,克制而绵长》,头图来自:《海街日记》


每每谈及电影的意义时,浮现在脑海的理由大都很简单:它提供给我们逃离现实的幻想。


另一方面,娱乐之外,电影的能力也在于在幻想中观照现实,用视听语言帮助观众思考、沉淀,再把他们推回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世界。


如何观察、接近、并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是每一部电影的使命,而“家庭”,往往是第一入口。


作为社会中最基础的单元,“家庭”包裹着最单纯也最复杂的关系。在大时代的变幻下,由血缘连接的一个团体,激发出的羁绊既微小也普世。


回看近几年的东亚电影,“家庭日常”,成为了一道重要的母题,尤其是对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们而言。


以家族为叙事主体的优秀电影,总会依靠一些镜片,折射出家庭单元之外更大的世界。比如城市景观,生老病死,社会矛盾,乃至时代变迁。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王子逸的《别告诉她》以及顾晓刚的《春江水暖》,都纷纷从家庭出发,观察社会的碰撞与磨合。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越走越快,也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世界,可恰恰是那些散落在身边的微不足道的关系,涂抹了我们人生的底色。


家庭电影就是触摸人生根本的艺术介质。通过家庭电影,创作者和观者可以重建对“附近”的理解,而组成“附近”的,便是人心与故乡。


01.


“小铃可以留在这里,永远。”


——《海街日记》



谈及东方家庭片,是枝裕和大概是近十年来最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尤其在《小偷家族》摘下金棕榈桂冠后,是枝裕和温婉的视听风格已经被大众与“日式”划上了等号。


在《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众多优秀作品中,《海街日记》可以说是知名度仅次于《小偷家族》的一部。


《海街日记》的故事很简单,它讲述了住在镰仓的三姐妹,在得知年少时与情人离家已久的父亲过世后,把同父异母的妹妹接回来一起生活的故事。


整部影片几乎没有什么名场面,也没有起伏的情绪,是枝裕和只是用四姐妹细碎的相处,将一个家庭中的女性之间润物细无声的关系展露出来。她们一起泡制梅子酒,在自家后院开花火大会,三个姐姐还会给熟睡的妹妹涂指甲油。


临近片尾,大姐香田幸带着妹妹浅野铃散步到小山上。幸说,这里是她从前常跟爸爸来的地方,她接着朝山外喊到:“爸爸是笨蛋——!”妹妹铃思索片刻,也接着喊到:“妈妈是笨蛋——!”


听完妹妹呼喊的幸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那一刻,她们是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两个女儿,依偎在一起。


失去了父亲的她们,在对方身上重新认识父亲。


影片最后,参加完又一个葬礼的四姐妹在海边边讨论着父亲,边嬉笑着渐行渐远,配乐在海浪声中悄然响起,镰仓天空的淡蓝色仿佛永远停在了电影的最后一帧。


是枝裕和将四姐妹的家庭日常,编织在镰仓的四季景物之中,平淡如水的视听语言冲洗着观众心灵的杂念。


不过,《海街日记》终究是一部“景观”大于“挣扎”的家庭片。它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姐妹们与父亲的关系,通过镰仓的美景,编写了一种理想又唯美的亲情叙事。



日本从来不缺撼动人心的家庭片。在是枝裕和之前,就有小津安二郎。


尽管小津活在黑白片时代,但他的家庭片却拍出了穿越时空的价值。比如在代表作《东京物语》中,老夫妇为了探望子女而前往的东京,就不仅仅是作为“城市景观”而存在。


老父亲在结束探访之旅时说:“我们看过东京了,我们看过热海了,我们回家吧”。这里指向了东京的中心性,而中心性暗喻着两代人终将走向一段单向度的关系。


相比起《海街日记》的镰仓,《东京物语》的东京显然被赋予了更厚重的意义。它跳出了城市的空间象征性,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和填充人物饱满度的“文本角色”。


在众多社会议题中,亲人关系大概是最不容易过时,且最有普世性的。一般的家庭片呈现“琐碎但真实的日常”,而好的家庭片,能用视听手段调动无足轻重的“日常”,去映照所处时代的痛点。


小津安二郎的家庭电影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展现了平淡的东方日常叙事所具有的跨时代张力。这也是所有家庭片应该看齐的目标。


02.


“我能照顾好自己,奶奶。”


——《别告诉她》



除了城市景观,疾病是家庭片中另一个常见的戏剧元素。


去年,由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的《别告诉她》获得了数个欧美电影节的独立电影奖项,在影评人和影迷中都有着不俗的口碑。


作为一部处女作,王子逸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聚焦移民家庭的身份认同。《别告诉她》讲述了从小移民去纽约的比莉,在得知身在老家长春的奶奶罹患了绝症后,回国探望奶奶的故事。


站立在浪漫喜剧《摘星奇缘》的肩上,《别告诉她》是进入千禧年后第一部走入西方主流视野的东方家庭影片。它的故事格局虽小,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方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展现了一个较为客观的中国移民家庭身份困境。


也许恰恰与比莉的华裔身份中的“异乡性”相关,电影中的中国传统葬礼和婚礼场面多是仪式性的观看,而它中对纽约和长春的刻画也趋于表面。影片的许多场景,包括喜宴、家庭聚餐、医院都呈现得颇为走马观花。


显然,城市在《别告诉她》中只是具有指向性的空间地点。导演王子逸试图将探讨焦点放在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上。


比如,更接纳西方个人主义的比莉无法理解为何父母不希望奶奶知晓自己的病情,并要求比莉保守秘密,她甚至不能流露出悲伤的感情。


尽管比莉的家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别告诉她》其实抛出了一个几乎所有家庭都会面对的问题:亲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欺骗?


是因为爱,还是因为价值观?假如两者都有,那么是爱先于价值观,还是价值观先于爱?



影片的最后,比莉必须结束与奶奶短暂的相聚,回到美国继续她的生活,而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出发去机场的那天清晨,比莉和妈妈坐上离家远去的出租车,奶奶在后车窗中变得越来越微小、模糊。


这看似是一个移民家庭会面临的难题,但其实所有人都走进过相似的困境。我们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生活远走他乡,一方面又被故乡的亲人所牵绊。只要活在一个家庭里,我们的一生都需要在“自私”与“牵挂”中寻求平衡。


03.


“富阳地铁通起来,去杭州上个班都不到半小时。”


“是该更新更新了,几十年都没什么发展了。”


“说得轻松,房价都被更新上去了。”


——《春江水暖》


不难发现,青年导演群体的一个创作趋势是从自己的家庭经历出发。在中国的电影语境下,家庭剧情片也确实是最安全、最好切入的类型。


执导了《春江水暖》的顾晓刚在与单读的采访中提到,“一般对处女作导演来说,家乡是最大的资源,在内容上熟知,在制片条件上便利。”


相比起《别告诉她》,《春江水暖》的野心显然更大。它涵盖了城市景观,故乡变迁,生老病死,以及新旧观念冲突几大家庭片元素,因而颇具“史诗感”。顾晓刚还计划要拍一个三部曲,像一幅长长的画卷一样记录杭州的变迁。


本片的城市,也就是顾晓刚的故乡——富阳——比邻杭州,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画闻名。



2022年,杭州将举办亚运会,富阳被纳入为杭州的一个区,开始兴建场馆。成为一线城市的代价,是房价上涨、拆迁、重建——顾晓刚的家乡开始发生巨变,而这其中的人日常在经历什么,正是顾晓刚想要记录下来的。


于是,有了《春江水暖》。影片关于一个家族,讲了四个兄弟各自的家庭故事。


大哥开了一家夫妻档饭馆,有一个“不听话”的独生女儿;老二和妻子是常年漂浮在海水上的渔民,为了给儿子买房省吃俭用;老三爱赌,妻离子残;而最小的弟弟是个建筑工人,为人太老实,永远让人担心。


把各走各路的四兄弟的生活再次串联起来的,是突然病倒的母亲。《春江水暖》以母亲中风入院而中断的寿宴开篇,四兄弟本不轻松的日常被生活的暗流卷了起来。


也许是与顾晓刚拍纪录片的经历有关,不同于以奶奶生病为故事主线的《别告诉她》,《春江水暖》没有给疾苦太多的情绪渲染,而是将照顾老人变成这个家族的生活日常。因而,整部片子也呈现出一种观察式的克制。


不可否认的是,生病的老人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负担,而四兄弟各有自己的家事要处理。老二陆地上的房子被拆迁,老三带着残障的儿子还背着赌债,所以老大必须承担更多照顾母亲的责任。


生活就像流动的江水,它停不下来,只会继续向着远方前进。


为了生计,兄弟之间少不了埋怨,但他们兜兜转转都会为对方着想,这大概就是中国式家族。比如家里最稳定的老大负责照顾母亲,比如老三拿到钱就给需要买房的老二送去,比如老大明知道老三为了逃债而问他借车也不多追问。



如果说是枝裕和的镰仓是蓝色的,那么顾晓刚的富阳就是绿色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灵感为细碎的家庭日常营造了独特的东方美感。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无疑是沿着富春江岸移动的一组长镜头。老大的女儿顾喜与心上人江一在江边散步,聊到江里的漩涡时,江一说,他游得比顾喜走得快,说完就跳进了江里游了起来。



镜头一直跟随着江一游上岸,再和顾喜一路沿江走到渔船。这一路上有来江边放风的市民,有奔跑的宠物狗,有飘拂的枝叶,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上的人事物。


除了这段江边长镜头,影片还运用了大量中远景和平移镜头去拍摄行走的人物,营造出山水画的全景视觉感受。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山水画的设定无疑赋予了这部家庭电影最独到的“中国特色”,而片中大量使用的方言也增添了很多本土气息。


《春江水暖》告诉观众,我们长久以来追求的“中国特色”,其实不需要强烈的红色,不需要热血澎湃,不需要宏大的场面,它恰恰藏在每个人的日常与故乡里,温和而有穿透力。




今年,顾晓刚受FIRST影展之邀又拍摄了一支短片,叫《夏风沉醉的晚上》。作为《春江水暖》的一段延伸,短片聚焦在老大夫妇与女儿顾喜的关系上。


借助毫不犹豫地选择爱情的顾喜,《夏风沉醉的晚上》传达了一种更为坚定的“希望感”,尽管现实并不怎么如意。


影片中的现实是,顾喜和江一在一起的代价是要和家里断绝关系,而现实中的“现实”是,原本预计登陆院线的《春江水暖》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改为线上发布。即便如此,顾晓刚在这支短片以及多个采访中依然呈现出一种乐观的心态。


“学习电影那会儿会好想去新浪潮或者塔可夫斯基导演身边,但是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电影工作者,还是想看看现在的电影有没有新的可能。”顾晓刚在采访中说到。


《夏风沉醉的晚上》的结尾处,那条放着《春江水暖》的电影之舟,在夜幕降临的富春江上缓缓前行,就像结尾字幕写的一样,带着希望,带着可能。

 


尾声.


纵观今天的电影工业,北美有好莱坞帝国,韩国脚踩青云,日本也不缺创作者,那么磕磕碰碰的中国电影该如何找到一席之地?


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影视环境,家庭电影,或许就是那条值得探寻的道路。


当宏大叙事不被允许时,无数个微小叙事叠加在一起,就是大时代。从最个人的视角出发,从无数个故乡出发,这些视线和角落终将汇成一块名为“中国电影”的版图,勾勒出这一代人见证着什么,经历了什么。


还记得在杨德昌的《一一》里,洋洋喜欢用照相机拍家人的后脑勺。


他矮小,捧着一个甚至比脸蛋还大的照相机,他也没有什么摄影技巧,却捕捉住了大家都不曾在意的B面。


请捕捉中国的后脑勺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林蓝,监制:猫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