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07 11:06

谁是3700万山西人的“正中心”?

读懂太原,就读懂了山西。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郑礼,图编:吴学文,地图编辑:F50BB,绘图:孙大仙工作室,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太原买套房,是多数山西人的毕生追求。


虽然运城、大同、长治人有事没事,都往西安、北京、郑州等离得较近的大城市跑,还整天嚷嚷着“我们对太原没什么认同感”,但是真正到了买房安家、安度余生的关键时刻,他们到底还是选择了太原。


位于山西表里山河正中心的太原,虽经济大不如隔壁省会兄弟,但无论从文化认同、历史积淀还是气候、地理、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细究起来,山西人还是觉得,只有太原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1. “表里山河”中的“天府之国”


翻开地图,山西似一个竖立的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折一下,太原正在其中心点上,享受着表里山河的“拱卫”:


系舟山、云中山,扼守北方;太行山、吕梁山,环卫东西;发源于管涔山下的汾河穿山越岭一路南下,在太原盆地冲积出一片肥沃的河谷平原。


太原,就在这里。


三面环山,使得太原冬无酷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虽降雨量不大,但汾河、晋水两大河流足以为太原的农业灌溉提供丰沛的水量,使她自给自足。是以,太原就像一颗嵌在太行、吕梁两大山脉间的璀璨明珠,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天府之国”之称。


▲ 太原汾河水库。 摄影/张向东


特殊的地理,使得太原控带山河,自古以来就具有“天下之肩背,河东之根本”的特殊战略地位。


▲ 太原区位与地形示意。 制图/F50BB


从山西一省来看,得到太原就等于得到山西。从全国范围来看,太原处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同时也在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的过渡带上,因此对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政权的兴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太原能枭雄辈出、成为“龙城”的根本原因。穿越时空,我们会清楚地发现:太原,不仅与山西的兴衰休戚相关,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曾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2. “龙城”是怎样炼成的?


占据了山西中部最好地形的太原,无疑是一块“地王”,第一个“拿下”这块地的人,是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唐尧。


《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晋阳,即今日太原。在太原生活一段时间后,尧部落又沿汾河一路南下,最终选择在临汾境内定都。这样,临汾就成了“唐”,而太原成了“北唐”,也与“最早的中国”之荣耀失之交臂。



▲ 晋祠圣母殿。晋祠,是为纪念唐叔虞而修建。摄影/石耀臣


但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历史等着太原,那就是开启战国时代


公元前497年,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在汾河西岸拔地而起。这就是晋阳城。这座25万平方米的城池所在,是其缔造者赵鞅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太原的文明由此肇始,而赵鞅兴建的晋阳城,也在数十年后,成为赵与韩、魏“三家分晋”的大本营,历史就此进入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


一旦参与历史,太原“根本停不下来”,又扮演起了“帝王制造机”的角色,一口气制造了7位帝王,摘得“龙城”之桂冠。


▲ 这些帝王,都是从太原走出去的。制图/孙大仙工作室。


汉文帝刘恒,因被其父汉高祖封为代王(代国,治今太原及其以北地区),坐镇晋阳城,深受太原淳朴民风、黄老学说的影响,与从平遥走出的儿子汉景帝开启了“文景之治”


南北朝时期,北齐虽定都邺城,但齐显祖高洋却始终保持着太原的“别都”位置。北齐的经营使晋阳城规模不断扩大,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邺城,人称“北朝霸府”。国祚只有几十年的北齐,虽然最终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荒诞结局而灰飞烟灭,但太原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民族交汇的中心城市,不但影响了中国的宗教、经济、律法、服饰,还为接下来的隋唐时期的大一统王朝埋下了种子。


▲ 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比乐山大佛还早200多年。摄影/石耀臣


隋结束南北朝混乱不久,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使隋王朝二世而亡,建立了唐朝。作为龙兴之地,太原成为唐朝的“北都”,晋阳城得以再一次扩建,汾河第一次穿城而过,成为太原城的内河。由于隋唐两代的扩建,太原以其繁华与富庶,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天王三京”。


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作为“中原北门”,随着一代代帝王的渐次登场,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一场场历史的风云际会,太原历经动荡之后,终于迎来了又一个统一王朝——宋。


▲ 晋阳城及太原城古城变迁回溯。 制图/F50BB


因为太能“制造”皇帝,宋王朝一把大火烧了晋阳城,在汾河东岸修建起“太原城”,且城内道路皆为“丁”字形,不但要“断太原龙脉”,还要“钉住太原”。可再怎么忌惮,太原毕竟肩负天下,还是得派名臣镇守。这些名臣在太原吟诗作对,又兴建了许多胜景,使得太原可与当时华北地区最富饶繁华的真定府相媲美,于是民间便有了“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说法。


晋阳城虽被烧了个干净,但是魏晋风骨、北齐骁悍依然在这里传承,马背上的民族带给太原人的,不仅仅是胡服骑射、易冠移礼,也塑造了太原人尚武游侠、奔走四方的个性。接下来“太原城”的历史,将由另一群山西人书写。



▲ 图一、图二,复建的明太原县城,其基础便是最初的晋阳城。摄影/追光纪


3. “闹他”,太原人的那股劲儿


“闹他”一词,作为山西队在CBA赛场上的加油口号而走红,展示了山西人不屈不挠的必胜决心


在太原,这个词已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不是太原人就难理解其精髓。“闹他”就是要争一口气,绝不是好勇斗狠。正是凭着“闹他”精神,太原人在宋烧毁晋阳城后,又一次将太原建设为南北商品交流集散重地。


▲ 太原晋商博物馆。 摄影/李平安


而真正将“闹他”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还得是从明代开始。太原府包括阳曲(今太原主城区)、祁县、太谷、平遥等地的晋商之首,抓住“开中法”(明清政府施行的以盐、茶为媒介,招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政策)的历史机遇,利用太原的地理优势,走出重山,成为“中国第一批中盐商人”。他们拜武财神关二爷,勤俭吃苦、守信不欺,将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到了清代,太原商人经过200多年的积累,成为一支财力雄厚的大商帮。“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山右商帮,即以太原商人为首的晋商。


清朝末年,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修到阳泉(当时属于太原府),英国人擅自购买民地、封禁矿窑。愤怒的太原人大喊一声“闹他”,发起“争矿运动”,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咬定牙根,坚持到底”,“山西人未全死,绝不令外族人侵我寸土”。


辛亥革命爆发后,太原人又大喊一声“闹他”,第十九天就发起“太原辛亥起义”,紧接着大同及晋南各市积极响应,史称“山西起义”。后来,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时,曾这样肯定这次起义: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这,就是太原乃至山西人的“闹他”精神。


4. 太原会逆境重生吗?


太原兴则山西兴,太原衰则山西衰。作为山西省会,太原的命运,始终与山西全省紧紧连在一起。


▲ 太原钢铁厂。摄影/石耀臣


2500多年建城史,500多年的时代宠儿,历史上曾数度引领中国城市发展潮流的太原,即使错过清末的洋务运动近半个世纪,依然有资格将大部分中国城市称为“后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太原钢铁厂、太原矿山机器厂、西山煤矿等一系列大型工矿企业的建成,太原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城市化率达80%,在全国名列前茅


▲ 位于太原市的中国煤炭交易中心。摄影/李平安


太原人喝着太钢汽水,吃着头脑、羊杂割,在城市化的利好中眉开眼笑。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十年间,逆境再一次来找太原的茬:


单一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使太原“走上了康庄大道”,但长期来看,这种经济模式不但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还对太原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再加上太原几乎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会,很难像隔壁的西安一样“大展拳脚”。于是,走下坡路在所难免。


而近十年间煤价下跌,对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经济发展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2014年,曾经辉煌无比的太原,在全国GDP增速排行榜上名列倒数第一,深陷困境。


太原人望望天空,雾霾像经济衰落一样令人迷眼;太原人看看脚下,汾河、晋阳湖像时代一样看不清。纵使身经大风大浪如太原人,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里,也发出了哲学式的疑问:


太原会好吗?


祖传的“闹他”精神,让太原人在逆境中又一次迎难而上:


对外,大力发展交通,要让太原再一次“交通南北”。2009年,石太客运专线正式开通,去往北京、石家庄的路程大大缩短;2014年,大西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太原到西安只需3个小时;同时,太原机场也数次扩建成为国际机场,开通航线130多条,通航城市72个……


▲ 太原,经由铁路贯通南北。 制图/F50BB


对内,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产业升级。2003年开始引入富士康等高新产业,2016年到2018年间,关停煤矿88座,努力发展文旅产业。同时,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上建高架,下挖地铁,所有出租车、公交车都换成电动的,共享单车到处都有,便利店深入每个角落,建立起庞大的零售王国……


2018年,太原也加入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虽然种种政策使得太原在这次大战中略显尴尬,但是来到太原的人,都会发现一个事实:


短短几年内,太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上,太原名列第57位。


经济逐渐复苏,环境日益变好,太原人一展愁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明白这逆境重生的不易,也明白太原的重生,意味着整个山西将呈现出另一种崭新的面貌。


参考资料:

陈河才主编 《三晋史话·太原卷》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6

《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 《晋商史料全览·太原卷》2006

康玉庆主编 《太原历史文化》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3

丁 磊 施祖麟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以太原为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郑礼,图编:吴学文,地图编辑:F50BB,绘图:孙大仙工作室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