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11 07:44

​美年大健康该做一次体检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良医财经(ID:liangyicaijing),作者:布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俞熔在业内的形象是低调精明、沉稳不外放的。


一个最好的对比就是爱康的张黎刚。两个人一动一静,一狂放一内敛,一张扬喧闹一谨慎凶狠。


几年前,爱康美股遇挫意图私有化,美年高调杀入高溢价收购。张黎刚不断对媒体讲述外来人的野蛮,俞熔对此几乎是一言不发,但手下的动作不断,携财团几次提价欲吃掉爱康。与自诩悲情英雄的张黎刚血性抵抗不同,俞熔对此寥寥数语:“该说的都说了。”他说,“资本市场有温情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我尊重不同角色给我的评价。”


虽然最终这笔收购告吹,但两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此后,只要张黎刚公开讲行业内幕、痛点,总是“捎带手”的踩两脚美年。


去年11月,美年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以18.4亿元认购美年健康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4.06%股份,阿里网络成为美年健康第一大股东。一个月后,爱康国宾完成私有化,投资方为阿里系旗下的云锋基金为首的买方团。两只体检猛虎背后,是一座资本大山。


而一山能容下二虎吗?答案大概率是YES,因为阿里这座大山实在太大了。


8月底,美年健康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18.14亿元,同比下降50.17%,更重要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7.8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1684万元,同比下降4746.61%。


利润巨亏的美年健康,真的该做一次体检了。 


一、资本运作收购40家公司股权,爱体检更爱Shopping


对俞熔,业内将这位低调的创始人形容为资本狂人,这与其从业经历息息相关。


在创办美年前,俞熔从事房地产行业。到了1998年,他认为房地产行业很难诞生下一个万科后,开始转向房地产、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并成立天亿投资集团公司。进入了投资行业后的俞熔,开始关注到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在2006年创立美年。


凭借对资本运作的熟悉,俞熔通过并购,先后合并了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北京绿生源体检中心、西安康成连锁体检中心和广东体检龙头瑞格尔。


2015年10月,美年健康通过借壳江苏三友登陆A股。上市前,公司实控人俞熔承诺, 2015年~2018年经审计合并报表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亿元、3.31亿元、4.24亿元和4.88亿元。


上市后,美年2015年~20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26亿元、3.49亿元、5.02亿元和5.50亿元,超额完成了预计目标。


然而,在完成业绩承诺后,美年业绩突然变脸。2019年全年亏损了8.66亿元,同比大跌了205.5%。2020年半年,美年又亏损了7.8亿元。


业绩就像猴子的脸,说变脸就变,行话说该是给业绩加了滤镜。


事实上,为了完成业绩承诺,从借壳完成开始美年开始了一路Shopping。不完全统计,美年收购了不少于40家公司的股权。资本领域的长袖善舞,让美年迅速成长起来,也为俞熔树立了不少敌人。


2017年时,美年、爱康和慈铭是体检行业的三大巨头。爱shopping的俞熔先是一口气吞下慈铭,又在爱康私有化时,高调入场试图如法炮制拿下。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张黎刚,此后,美年“造假门”“血液门”时,张黎刚每次都会出来踩一脚美年,说一些“我们行业很多机构很乱”的话来恶心俞熔。


对比两家,2015年爱康国宾在美国上市,总市值不到87亿,当时美年市值是340亿。不过,两家企业2015年的利润,爱康国宾净利润1.5个亿,美年净利润是2.4个亿,美年市值是爱康4倍,利润只是1.6倍,美年价值明显高估。


有些激进的收购扩张为美年铺下了百亿市值,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多么靓丽的妆容,也有卸妆的时刻。 


二、上半年营收18亿亏损7亿,595家体检中心


日前,美年公布了2020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上半年,美年营业收入为18.4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41亿减少了超过一半。之所以营业收入锐减,主要因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1季度,美年停工限流天数占比 56%,2季度停工限流占比 30%,且疫情缓解后部分门店尚处休整复苏阶段。


2019年,美年全年营收为85亿,按照今年上半年的速度,即便下半年疫情缓解,但美年的全年收入也将大幅度低于去年。


图片来源:美年财报


具体解构美年的资产情况,报告期内,美年短期借款高达20.41亿,要知道上半年,美年营业收入也不过18亿。短期借款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相当于信用卡欠款,如果有一大堆账单要还,就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目前,短期借款占美年总资产的12.12%,未来需谨慎这个风险项。


财报显示,美年体检中心共595家,其中控股体检中心260家,包括“美年大健康”、“慈铭”、“奥亚”、“美兆”四大品牌,其中,美年大健康和慈铭面向的是大众消费侧,而奥亚、美兆则面向高端团体客群。


从区域看,华东和华北两大区域是美年的营收主力,上半年分别营收5.97亿、4.91亿,占营收的32.88%、27.04%。近几年,美年不断下沉,但从区域看,下沉效果并不如预期。


对比近一年的表现业绩,2019三季报、2019年报、2020一季报、2020中报的营收分别为62.78亿、85.25亿、5.35亿、18.41亿。从盈利表现来看,净利润分别为3.91亿、-8.66亿、-5.99亿、-7.82亿,营收表现欠佳,且已经连续4个季度亏损。


尽管美年开店的节奏已经下沉到了三四线,但仍连续12个月出现了巨亏。问题到底在哪里?


从市场角度,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体检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人民币,2020年有望达到2400亿元,第三方专业体检市场将达到720亿元。


马云曾说过,“下一个超越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行业。”问题不出在市场容量上,那么就要从企业自身找。


三、假医门和无证门带来商誉减值,需要拉回用户信任度


俞熔的老对手张黎刚曾经表示:


“很多企业老板在给员工选择体检中心时,只看中价格便宜。但问题是,你不知道帮你们的员工做体检的超声医生,到底是护士还是超声医生,有些同行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检查,就倒掉了,直接给结果,为什么能混得过去呢?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错误率最高就是千分之三。由于误差比例发生如此之低,在我们行业里有很多不正规的做假体检的公司。”


他暗指的正是美年。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的几个月前,美年被爆出“假医门”事件,美年离职员工向媒体爆料其存在癌症漏检、大量使用无证医生上岗等现象。随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介入调查,称举报情况部分属实。


“假医门”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年市值蒸发上百亿。


有行业人士曾指出,消费者希望物超所值,为满足这一心理,常规体检套餐中往往存在一些用户较少能用到,但成本不高的检查项目。


同样,体检机构也倾向于减少标准套餐的数量,但提供更多的“附加可选包”。从用户角度,选择自然更为灵活;而从体检机构角度,用户加选某一体检项目,意味着其对相应疾病更为重视,“就可以收得稍微贵一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民营体检机构可能出现人才断层,单纯做体检留不住好医生。


民营体检机构之所以会出现漏检、无证上岗也多与人才断层有关。一个具备专业背景的医生,更愿意在公立医院就职。泰康保险旗下南京仙林鼓楼医院经营院长杨长青曾表示,医生能力的维持和提升需要通过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来实现,体检业务在治疗上有天然缺陷。


人才缺失,让快速发展中的美年的生长出现乱象。


2018年,有媒体爆料称,美年健康因在湖南业务扩张过快,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该文章质疑美年健康冒用已去世的医生,违规签发医检报告,并指责美年健康,用冒牌医生坑客户,用法律漏洞坑员工,对外不择手段赚客户的钱,对内逼员工刷信用卡以取得现金流周转,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


湖南都市频道《都市——时间》栏目在暗访中发现,在美年健康定王台分院,做核磁共振的科室当中,7名工作人员中有5人无执业资质。该体检机构的业务销售群里,几乎每天都有市民因体检结果出错、或明显违反常理,而前来讨要说法,公司甚至有专门应对此类事故的回应模板。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有体检的需求,但体检机构值不值得信任?体检结果值不值得信任?这或许是美年持续亏损的一部分原因。


这是美年该从文化和组织层,认真思考复盘的关键。


四、体检作为“龙头流量入口”,阿里带来新的想象力


不过,美年的大数据价值开始显现。


市场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6500家体检机构中,公立医院的体检机构约4600家。2016年约1120亿体检收入中,约8成属于公立机构。


事实上,公立医院并不反对建设自家的体检部门。一方面,体检收益相对丰厚;另一方面,门槛不高,对医生和设备的需求有限,有时还能充分利用医院已有的检验设备。


因成本低,公立医院体检价格相对便宜,且有保证。在负面频出的民营体检面前,消费者会选择什么?但中国市场实在太大了。


美年号称自己是“龙头流量入口”,根据政府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检人数为4.56亿人次。同年,美年健康体检人次超过2160万、而爱康国宾体检人数为549万人次,也就是说,两家机构合计拥有约6%的份额,这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更大的入口,美年选择了与阿里合作。


对阿里而言,阿里的健康入口天猫医药馆与线下纯医疗机构相比,段位还不足,顶多算大药房。线上下结合,业务互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对美年,阿里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支持美年健康未来长远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即:流量、大数据和技术。


根据美年财报显示,美年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美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来自阿里旗下UC浏览器与搜索的核心研发团队为美年定制开发了各类医疗信息化及财务软件系统。



在过去多年体检过程中,美年积累了大数据的价值。


目前,美年已经完成了数据中台的整体架构工作,核心主体数据已经完成上云,并开始了数据的标准化与数据治理工作,将逐步建立新一代服务于公司与各分子公司的BI分析体系,基于数据的智能分析赋能美年的管理和商业决策。


今年,美年上线支付宝平台体检报告解读,在原有纸质报告的基础上,重新生成电子可视化体检报告,不仅本次体检结果可视,同时既往在美年体系的体检结果也可以显现,并基于用户历年体检报告运用大数据的技术逐步上线用户的健康档案与个人健康状况评估。


而通过此平台,美年试图发力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上半年,美年加大力度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将AI技术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的超声影像检查,以及眼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等领域,利用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漏检、误检风险。


同时为了提升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效率,美年已经针对销售与医疗体系全面进行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化和智能化升级。据了解,新一代销售管理系统已经在浙江杭州落地试点,接下来会逐步推广至全国。


此举意在从销售结果的管理提效逐步延伸到销售过程的管理提效。


五、为什么每一个健康公司野心的终点都是保险


从美年的几年内的布局不难发现,俞熔试图打造一个生态闭环。而体检是流量入口,通向的是诊疗为首的健康管理,终点是保险。


早在2018年,美年健康就联合平安好医生、中国人保财险,以及美年生态圈企业优健康、大象医生,推出健康管理产品“美年好医生”,从单一体检服务迈向“检、存、管、医、保”(全面体检、健康银行、健康咨询、就医直通与保险保障),试图实现检前、检中、检后的健康管理全程保障。


2019年8月,美年好医生启动新一轮产品升级——美年好医生X系列。除了基础体检套餐外,新产品针对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高发重大疾病提供3大系列、4款个性化体检方案。与之相配套,美年好医生将在就医绿色通道、保险保障等方面继续升级。


今年以来,美年开始加重对保险业务的布局力度。首先是人事方面的变动。今年5月,众安保险原CEO陈劲入职美年大健康母公司——天亿投资集团,出任执行总裁。接近美年大健康人士表示,陈劲协助发展大健康等业务。


其次,8月,美年大健康参与投资设立健康医疗公司,投资500万占股10%。事实上,在这一举动前,美年在产品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癌症早筛、基因检测、人工智能辅助糖网筛查等前沿疾病筛查项目。与保险、银行、诊所展开深度合作,试图完成一个生态闭环。


美年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俞熔表示:第一,美年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其次,美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第三,美年是一个平台型公司。他直言,“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疾病诊断、保险等生态,未来美年的平台可以为很多科技公司赋能,美年的服务型基因和技术型基因,缺一不可。”


从当前的财报看,体检业务仍然是美年收入的最大动力,未来,能否依靠健康服务、疾病诊断和保险盈利,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探索。毕竟,即便是保险大佬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也仍然处在巨亏之中,从保险到在线诊疗的路难走。同样,美年想从体检走到诊断和保险,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这一次,想要通过疯狂收购抄小道快速到达终点,应该没那么简单。


本文来自公众号:良医财经(ID:liangyicaijing),作者:布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