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此前,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就多次被传出“联姻”消息,又多次澄清。最终,市场没有盼到头部券商强强联合,却见证了两家中小券商官宣“牵手”。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ID:gjjrb777),作者:朱灯花,编辑:姚惠,原文标题:《上市仅两个月的国联证券,要“吞并”国金证券?千亿市值券商或诞生!业内看法:大势所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A股上市不足两个月的国联证券,将收购国金证券7.82%股权,并筹划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未来券商的合并可能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做大才能做强,资本实力是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另一方面,龙头券商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结果也会驱动并购行为。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合并有望实现优势业务进一步发展,并实现业务互补。
双方宣布合并意向
9月20日,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均发布相关公告。
国联证券表示,已于9月18日与长沙涌金签订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拟受让长沙涌金持有的国金证券约7.82%的股份。
同日,国金证券也公告披露了这一消息。
双方均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转让的标的股份的具体数量、转让价格、交割、转让价款支付等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协商,并在双方正式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中予以约定。
9月18日,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还签署关于本次合并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并意向性协议》。双方正在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具体而言,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的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公司股东所持有的国金证券股票,双方将对吸收合并的换股价格、换股比例、换股发行股份数量、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及现金选择权等具体细节进一步协商,并在双方正式签署的吸收合并协议中予以约定。
双方签署合作当天,两家券商股价突然“亢奋”,午后拉升涨停,被质疑存在内幕交易问题。
9月18日,国联证券收报19.64元/股,总市值为467亿元,当天换手率近33%。
国金证券当日收报15.29元/股,总市值为462亿元,当天换手率逾5%。
估值方面,国联证券PE(TTM)为96.05倍,国金证券PE(TTM)为27.54倍。
双方表示,因本次转让与本次合并尚处于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两家公司股票自2020年9月2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蛇吞象”后市值近千亿
以9月18日收盘价计算,如果上述两家A股上市券商合并成功,市值合计约930亿元。目前49家A股券商概念股中,有13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均以总市值3994亿元并列第一,光大证券以1063亿元市值排名第十三。这意味着合并后的国联证券市值规模有望打入第一梯队行列。
备受关注的是,从总资产规模以及财务数据来看,国联证券合并国金证券可谓是“蛇吞象”。从具体业务来看,国联证券优势在于经纪业务,而经纪和投行是国金证券两大优势业务,合并意味着经纪业务有望更强,投行等业务互补发展。从股东背景来看,国联证券具有地方国企背景,国金证券则是民营性质。
国联证券是一家地方性中小券商,控股股东为国联集团,是无锡市国资委出资设立并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的国有企业集团。2015年7月6日,国联证券在港交所上市。2016年启动A股上市计划,于今年7月31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第13家“A+H”上市券商。
2020年上半年,国联证券营收同比下降3.42%至8.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9.84%至3.21亿元。截至6月30日,国联证券总资产为369.32亿元。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是其主要业务,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4.69%;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8.48%;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33.78%;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28.31%;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下降29.65%。
国金证券控股股东为长沙涌金,实际控制人为陈金霞,国金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28.96亿元,同比增加51.36%;归母净利润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61.24%。截至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53.58亿元。投行业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证券经纪业务营收上涨18.44%至8.12亿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大涨200.37%至7.48亿元,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收5.44亿元,资产管理业务营收为0.65亿元。
华南某非银金融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券商通过吸纳合并实现外延式做大做强,可以实现业务互补,强强联合发展。
在打造航母级券商希冀下,头部券商收购不断,中小券商抱团取暖。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等消息频传,年内已多次进行澄清。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券商的合并可能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做大才能做强,资本实力是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另一方面,竞争下龙头券商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结果也会驱动并购行为。同一国资股东控制或影响的券商,或者同一区域内的券商,都有合并的可能。对于股权分散的券商而言,可能会投靠大平台。而一些地方型的小券商,可能会进入龙头的区域布局,例如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际金融报(ID:gjjrb777),作者:朱灯花,编辑: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