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22 09:36
让波兰人守规矩,真比登天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波兰人奇怪得很,他们看起来习惯逆来顺受,沉默能忍,实际上内心无比反叛。面对种种强敌,他们表面板着脸听从指挥,脑子内就在盘算翻身机会。


△波兰的首都华沙/unsplash


和做事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对比,波兰人并不热衷于规则。会寻找规则漏洞,灵活变通达到目标的才算聪明人。


早在二战时期,逃亡到波兰首都华沙的乌克兰人,发现自己无法隐身于当地人之中。因为乌克兰人为避免查问,死板地遵守着当局的规则。


可他们很快就发现华沙人根本不守规矩,像是中央车站里挂着禁止出售面包的警告,海报底下就有华沙妇女非法摆摊卖面包。


△在街头演奏吉他的波兰男子/unsplash


所以欧洲人认为波兰人是骗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波兰人就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清醒而独立。别人定下的游戏规则,波兰人不玩,他们要自己创造新的游戏。


一、狡猾聪明的混混,才受人尊敬


在波兰人的想法中,光明正大取得成功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的聪明人不会拘泥于此。他们更胜一筹,懂得狡猾地条条框框中脱身,甚至打赢原来的系统。


波兰语中,这种狡猾的特质是被赞扬的,还能形容一个人懂得应对各种挑战。“Cwaniak”(骗子)和“cwaniakować”(滑头的人)的近义词,不是什么卑鄙小人,而是“załatwić”(神通广大)


△波兰电影《基督圣体》中的主角本来是一个混混,却乔装成了一名牧师


使用关系、魅力或非合法手段把事办成这类小混混行为,在我们这里会被别人议论、鄙视甚至举报。相反在波兰,这做法广受尊重,闻者点赞。


这其中最厉害的小混混当属首都华沙人,他们认为处事圆滑,长袖善舞是一种魅力。对此,歌手格热修克(StanisławGrzesiuk)在1963年还把“华沙混混是世上最厉害的混混”写成了一首歌。


△纪念格热修克的壁画/wiki


在德国留学的同学,就经常被华沙人的操作吓到。学生睡过头了逃课,就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假病单请假。去自驾游的时候,旅店老板娘把他们住了7天上报成3天,解释说这样酒店就不用交旅游税了。


而且手段层出不穷,到处蹭网、软件月费贵就用假地址换区来买、没达到买车资格就挪用别人的护照来顶替自己。


每次被问到“这样也可以的吗?”,华沙人会报以一个胜利的微笑回击,“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走在华沙的街头,更是处处可见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禁止噪音的路段里有人游击进行街头演出;规定不能当街饮酒,提着酒瓶子的醉汉一样上街走。


△在街道上抗议的波兰人/unsplash


还有路子最野的司机们,只要没有摄像头,抄小道、超速、切线变道都是家常便饭。他们普遍车速永远比规定的上限快二三十,所以一到有摄像头的地方就会集体刹车。


混混的城市,连规划也不按常理出牌,可以说是杂乱无章,也可以是处处惊喜。


初到华沙的游客都觉得它不如很多欧洲城市好看,当地的导游就以另一个角度教育游客,“这里是个充满挑战的地方,在外表方面它会稍微逊色,要有更高的审美能力才能体会华沙的乐趣。”


△游客需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感受到华沙的乐趣/pexels


当游客在城里住上几天,他们就会发现沙突破了普通城市的定式。冷色灰暗建筑林立的耶路撒冷大道旁,突然出现15米高的人造棕榈树。


滑雪场不建在郊外,就建在城市中心。到维斯瓦河边会找到热带风情的海滩,在瓦金基公园看肖邦音乐会还能遇见自由穿梭的鹿。


△华沙的瓦金基公园/unsplash


跳脱的办事方式,注定了波兰人的脑洞也与众不同。在艺术创作上,他们经常跳出大众思维模式,在许多时下议题里一反传统,另辟蹊径。


比如为宣扬性别平等,广告人DawidSzczepaniak为色情杂志“Twój Weekend”策划了重读女性故事的“最后一期”,希望人们在杂志停刊后不再以这种途径了解女性。


这期“新颖的”成人杂志在网络上轰动一时,并斩获了戛纳国际创意节两座狮子奖杯。


△波兰街头的涂鸦/unsplash


不听话、不守规矩的波兰小混混,在文艺创作、工业设计等创意领域大展身手,但同时这样乖张的个性也令他们不走寻常路,经常只走难走的路。


二、历史上,波兰人活在别人的规矩里


波兰人不守规矩,其实严格来说他们是不爱守别人定下的规矩


与其他国家不同,波兰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都基本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由于国力微弱,正面打赢的战斗并不多,波兰人习惯了长期活在别人的规矩中,打破规矩才有可能战胜对方。


△俄波战争/unsplash


波兰人还记得称霸欧洲的辉煌岁月。在十五六世纪前后,波兰与立陶宛组成的联合王国,打败过蒙古帝国和条顿骑士团,国土面积还是欧洲最大。


所以过后被瓜分被占领的日子里,心比天高的波兰人实际满腔怒火,时刻都在准备着复国。加上宗教信仰给他们的精神力量:波兰人只对上帝下跪,不会屈服于任何人。


追求民族独立的路上屡败屡战,反叛精神已深入波兰人的骨髓。这种精神与输赢无关,即使实力悬殊,波兰人民还是奋战到底。


△纪念华沙起义的雕塑/afar


二战中著名的华沙人民起义,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冒险的勇气,深刻影响了后世波兰人对风险的看法,他们更勇于挑战,积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正面战场的失败,让波兰人学会了在纳粹占领区更聪明地搞些小动作,声援游击队的战友。


他们在建筑物和街道角落里喷上暗语标记,比如字母P和W混合体,意味着“战斗的波兰”。在纳粹运营的公司墙上画上乌龟,意思让里面的工友磨洋工,拖慢出货的速度。


△波兰的军旗上有P和W的字形/wiki


这种小打小闹式的反抗,不一定对战斗有实质帮助,但是表达不满的目的已经达到。时刻提醒波兰人,对不喜欢的事情要积极行动,情况才可能变好。


战后的华沙古城被夷为平地,由于此前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案例,苏联人原本打算迁都。当时其他城市的重建计划都只包括某些古建筑,但对古城有深厚感情的华沙人偏不愿意,他们坚持全盘重建的计划。


△华沙的古城/unsplash


于是在世人质疑的眼光中,华沙居民自发清理废墟,找到被炸毁房屋中的残骸,想方设法重新嵌入到新建建筑中。华沙人对一处断壁残垣都十分执着,古城在二十年间恢复到战前旧貌,还破格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对此华沙人非常自豪,他们一意孤行的固执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你毁了我们的城市,我们会重建,而且会是以前的两倍之好”。


△华沙的街景/unsplash


战后几十年间,物资贫乏,生活艰难,稍有不当行为就会惹来麻烦。波兰人按耐不住躁动的情绪,把对时代的不满发泄在艺术上。


年轻人投入到摇滚、朋克音乐的狂热中;弗罗茨瓦夫的艺术家中制作了大批小矮人雕像,幽默地嘲笑荒谬的现实;海报艺术在废墟的裂缝中野蛮生长,严格的审查下仍产生了许多用意深刻而锐利的作品。


△弗罗茨瓦夫的小矮人雕像/BBC


在历史中波兰人学来的有忍耐,有表达,对不满意的情况常常以笑带过。即使不能改变局势,各种绕开规则的小动作,更像逗自己快乐的恶作剧,不越界但充分显示不满。


三、今天的波兰人,还是喜欢我行我素


现在的波兰人已经走出了历史雾霾,但他们非常渴望自己把控大局,对现有的一切常抱有怀疑和批判,有种老是想挑刺想吵架的感觉。所以欧洲网民笑话说波兰网民就是键盘战士,对很多事情都不满意。


△波兰的街头和游人/unsplash


吵吵嚷嚷、议论纷纷,就是波兰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开放的心态下,不同的争论是受到鼓励的,原来办法行不通时,混混的聪明才智就需要登场,从一团乱麻中整理出头绪。


这样的文化心态,令波兰在各种事务中不愿循规蹈矩,显得我行我素。加入欧盟后,尽管每年都得到了几千万欧元的援助,波兰在许多议题上还是敢于当少数派。


不跟随大队的脚步,有时候也并非坏事。比如至今波兰人还是拒绝欧元,只使用本国货币兹罗提(1兹罗提约合人民币1.82元)


因为他们认为首要任务还是提高居民收入,赶上西欧生活水平,加入欧元区后物价可能会上涨。


△波兰人只使用本国的货币兹罗提而不用欧元/unsplash


在前几年的难民问题上,波兰不愿意接受难民,甚至认为这只是欧盟强加给每个国家的任务,并没有考虑实际每个地方的国情。


在面对英国媒体质问“一个难民都没收还很骄傲”时,政客多米尼克·塔钦斯基就直截了当回击说,“这就是波兰为什么这么安全,没有恐怖袭击”。


△波兰政客在接受电视采访/bilibili


回望这些年的难民潮,少数派波兰的想法最终获得了其它欧盟国家的理解。


对比起德国年轻人退出教会、拒谈宗教的热潮,波兰年轻人则相反,他们认为宗教仍是波兰文化的核心。目前天主教徒人数只占波兰人口六七成左右,教会仍旧影响着波兰人的日常生活。


△位于华沙的一间教堂/unsplash


比如复活节时,波兰家庭还会提着装有羊雕像、鸡蛋、盐、面包、辣根和火腿的竹篮子(Święconka)到教堂让神父撒圣水祈福。


疫情爆发以来,波兰政府及时调整防疫措施,是反应比较迅速的国家之一。结果波兰的确诊人数一直压在欧洲最低水平,而且失业率也稳在了3%。


波兰人参考邻国经验,快速适应,把复活节原本的教会活动,搬到网上。


△波兰的复活节篮子/wiki


中国留学生也表示波兰人比不少地方的人更开明,更灵活。有留学生在网上发文呼吁不要歧视戴口罩的亚洲面孔,解释不同防疫措施只是感冒吃橙子还是喝姜水的文化差别,得到了不少波兰人的理解与支持。


欧洲各国还在愁抗疫反弹的今天,波兰人已期待着之后欧盟给的重振经济资金,快人一步计划着后疫情的经济反弹。就这样以退为进、弯道超车的波兰人,想着邻国人民还要到边界来购物漏出了窃喜的表情。


△波兰的节日烟火/unsplash


不热衷于规则的个性,顺应潮流又提出质疑,让波兰人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这个飞速前进、光怪陆离的时代,波兰人的小聪明和大冒险精神,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应对新的挑战。


遇事不决,就懂点脑筋,默念几次‘Jakoś to będzie’(事情总会被解决的)


参考资料:

欧盟峰会后,波兰或成欧洲最大赢家?,The News Lens,2020-07-22

我终于在波兰戴上口罩——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波兰的抗疫故事,国际在线,新浪网,2020—05-07

波兰也“脱欧”?,赵璐,国际金融报,2019-05-27

波兰史,耶日·卢克瓦斯基,赫伯特·扎瓦德斯基,东方出版中心,2011-4

不折之鹰,[英]哈莉克·科汉斯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1-1

The Polish phrase that will help you through tough times,bbc.com., Olga Mecking, 2017-11-8

Why polish people hate rules,  bbc.com., Olga Mecking, 2019-09-04

"YEAH, THAT'STOTALLY FROM POLAND",Alexandera Rutnik,The One Club for Creativity, 2019-12-17

Music in 1950s Poland: When Socialism MetRebellion., Marek Kępa, Culture.PL, 2018-07-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