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28 10:55

他们互相成就的故事,还能在这个时代重演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蹦迪班长(ID:MrSugar008),作者:村花,头图来自:《演员请就位》综艺截图


前两天,《演员请就位》放出了一段导演先导片。


陈凯歌、尔冬升、赵薇、郭敬明四位导演对于演员和表演有不同的理解,但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他们对于自己想要的演员,有一种出奇的、高度一致的确信力。


在他们的眼里,作品的创作并不是导演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和演员的合作创作、互相成就。



“像你这样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靠样子是不行的,你现在回去男团也不行了,年纪大了没粉丝看你了。”


这两天,微博和豆瓣几乎都被尔冬升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预告片中的“毒舌”截图刷屏了。



不太熟悉尔冬升的人可能会觉得很新奇,毕竟内娱圈好久没有出过这么敢说也这么能说的大人物了。


但其实只要稍微对香港电影圈有一点了解的影迷,就知道小宝导演这都是“老毛病”了。


2000年香港金像奖前夕,王晶公开质疑评审提名制度,还攻击了金像奖主席吴思远。吴思远对此只说了“血口喷人”,但身为香港电影导演会会长的尔冬升却放下狠话:


“王晶拍的戏多就代表他厉害呀?看看他都拍了些什么?《赤裸凌迟》《制服诱惑》.....叫他去死啦!我不会拍王晶投资的电影,拍他的戏对我是一种侮辱。”


看看他在《演员请就位》里“毒舌”那些流量的话,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你靠样子是没用的”“像你这种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可能还难免要被嘴一句“你行你上啊”。


但在尔冬升这里,却是行不通的。


因为他本人年轻的时候,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帅哥。


当年的尔冬升


尔冬升的小名叫小宝,俗话说,名字叫小宝的人命都不会太差。尔冬升何止是不会太差,他简直是不要太好才对。


说尔冬升是古早的初代流量小生一点也不为过,毕竟19岁就是武侠电影大男主当红一线小生,这个履历哪怕放到现在也是后无来者的。


因为星途太顺,邵氏停产之后他又自己跑去做导演,当导演没个几年,就被公认是最会调教新人的导演。



7年前,尔冬升的《我是路人甲》上映,影帝梁朝伟交出了他人生中唯一一篇影评。


在里面,梁朝伟写了一句这样的话:


戏里的每一个路人甲,从初入行时的不知所措,到演戏时的每一次用力过猛,都会让我忍不住笑出声,就好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


梁朝伟之所以能如此情感真挚的写出一篇千字影评,除了电影的题材令他有共鸣,也因为这个导演是尔冬升。


梁朝伟第一次被承认演技是在尔冬升拍的《癫佬正传》,第一次拿金像也是尔冬升拍的《人民英雄》。


除此之外,还有舒淇的第一次金像奖,袁咏仪和张柏芝的第一座金像影后,都是和尔冬升。


讲一个冷知识,尔冬升到现在仍然是唯一一个在同一届颁奖礼上同时拿到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的人。


这么一个牛人,当他坐在台上“毒舌”一群晚辈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他不配。


有些心疼自己爱豆的粉丝可能会埋怨尔导是不是太严厉了,但不夸张地说,尔冬升转型导演的这些年,被他嘴过的明星,几乎全是影帝、影后级别的。


别看尔冬升平时有点“毒舌”,但他对自己的演员是很保护的。


2011年,张柏芝复出,她的复出首秀没有选择恩师尔冬升的《大魔术师》,而是选择了片酬更高的《最强喜事》。就因为这个,张柏芝被媒体追着骂了很久忘恩负义。


张柏芝的封后之作《忘不了》,她饰演一位单身母亲


对于张柏芝而言,尔冬升绝对是她人生中继周星驰之后的第二个贵人,为她量身定制的《忘不了》,帮她一举成功转型,更是拿下了金像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影后。


章小蕙曾经在《康熙来了》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是个很残忍的社会,他们喜欢看你落魄狼狈。


加上当时张柏芝复出后拍的几部作品口碑都不是很好,可想而知,当时坊间的舆论对张柏芝的非议会有多厉害。


但这个时候尔冬升却几次站出来为她说话,先是称赞从前与张柏芝合作时,戏好没有失场过。


后来又为她解围,“几部作品拍的不好,不代表以后都不好”,也直指她面临的真正困境是“她身边需要有人去说真话”。


在片场上成就演员,在片场外点醒演员。尔冬升这几句话对于一个演员而言,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尽管时代变了,但尔冬升的这句“身边需要有人说真话”,仍然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现如今大部分流量和当红明星的困境。



说真话并不意味着批判和不认可,而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人似乎总是缺少这样一句可以点醒自己的真话,尤其是在娱乐圈这样的环境里。


尔冬升常常自言脾气不是很好,在片场也会直接发火,但他从来不会骂演员。


因为在他看来,“演员都是感性和脆弱的,他们需要被保护”,这种难得的共情,在尔冬升的身上非常明显。


尔冬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身演艺世家,作品风格走的却也是关切社会底层的路子。而且自己就是演员出身,所以他总是很能体会演员的处境,但他的表达方式并不温情脉脉,他总是直接切中要害。


以他这样演艺世家出身、名演员名导的身份,愿意对初入圈子的新人去说一些真话,实在是很难得的事情。


否则,他也不会耗费三年时间去拍一群“横漂”了。


他说话直言不讳,是为了帮助踏入这个圈子的人,了解演员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适当的时候去点醒他们,让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说起来,在保护演员这一点上,郭敬明和尔冬升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他们采取的方式却是不同的。


看过《演员请就位》之后你会发现,有人喜欢郭敬明,这一点也不奇怪。


2013年6月16日,对于郭敬明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是《小时代》首映发布会。那段时间,郭敬明被问到自己当导演的最大感触是什么,他都会提到首映现场的第一次掌声。


不是在电影开场前,也不是在片尾结束后,而是当龙标出现后,一个上海全景的空镜里,大荧幕上浮现的字幕,上面写着:


导演:郭敬明


编剧:郭敬明


原著:郭敬明


一个作家出身的导演,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很难有人会不激动。


也正因为他自己作家&导演&编剧的三重身份,相对于其他导演而言,郭敬明对于自己镜头下的角色和自己选择的演员,更有一种天然的保卫心理。


这种保卫心理并不分角色大小。《小时代》的主要角色里,顾里和唐宛如的选角都是他力排众议才保下的。


他对着所有的制片方和投资人说,如果没有谢依霖来演唐宛如,那我宁可不拍了。


那个时候的谢依霖,还只是一个因为“hold住”梗走红一时的小网红而已。别说演戏的经验了,就连综艺节目都没有上过几次。


但郭敬明坚持,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唐宛如,这个角色非她不可。



郭敬明是一个很护短的人,他对待演员的姿态就像是动物对于自己占有领地的一种天然保护。


就和他笔下的角色顾里一样,喜欢和讨厌倾斜得毫不掩饰。


同样是选角,就因为郭敬明不喜欢制作方塞给他的“简溪”,这个角色作为本片核心女主角林萧的男朋友,在原著中本应有大量戏份的重要配角,愣是被他改编到只剩两三场无法砍去的戏份。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8月,顾里生日上了热搜。甚至有很多没看过《小时代》的人也一起加入玩梗。


上一次网友为电视剧人物庆祝纪念日,还是《回家的诱惑》里的洪世贤和艾丽离婚十周年。


说到底,《小时代》系列究竟是怎样的作品,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


热搜里,大家舞梗的那场生日重头戏,之所以会在5年后还被大家津津乐道,其实还因为有郭敬明的特别安排。


在实拍之前,郭采洁其实并不知道郭敬明偷偷给郭碧婷饰演的南湘加戏了——让她故意把餐巾扔到郭采洁的脸上,为的就是捕捉击垮顾里心里最后一道防线时的崩溃画面。


郭采洁后来也透露,郭敬明在现场很喜欢cue她们做一些即兴的反应。他很知道怎么去帮助演员调动情绪。


在《小时代》系列结束后,郭采洁的采访和杂志拍摄,常常被人评价“怎么又是顾里”。但谁能想到在7年前,除了郭敬明,几乎没有人相信她能演好顾里。


生日那场戏演到最后,导演郭敬明甚至忘记喊停,在监视器前面看着眼前四个各自痛哭的女孩子湿了眼眶。


曾经有人评价,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更像是一场自high,但在系列电影结束的五年后,剧情梗还能再度被热议,足以证明这是一场主创人员和观众有来有回的狂欢。


郭敬明的微博封面图至今还是和《小时代》三位女演员的合影


诚然,演郭敬明的戏很容易招惹舆论,但演员们却又不必太担心招惹舆论,因为作为导演的郭敬明会冲到第一线去维护自己的演员。


有些人会觉得,郭敬明对于外界的点评是不是会有些反应过度。


其实不然,在他的眼里,演员是贩售自己情感的职业,常常会缺失安全感。



而他的责任,就是在塑造角色、让他们闪闪发光的同时,也保护好演员的这份安全感。


导演和演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与互相成就当如是。



导演带给演员的安全感,既有工作状态的安全感,也关乎角色的安全感和确信感。


5年前,赵薇凭借电影《亲爱的》一举拿下了第34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当时很多媒体写的都是,赵薇是为了冲奖,主动找到陈可辛去尝试“农妇”角色的转型。


很多人都不知道,赵薇在决定出演《亲爱的》之前,曾经三次拒绝了陈可辛。


因为她觉得这个角色离她太远了,她对自己是不是能演好这个角色也充满了怀疑。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演员,赵薇的成名离不开一个非常成熟且专业的电视剧工业体系,也就是琼瑶体系。


年轻时候的赵薇


而她当初能够以一个完全新人的姿态出演小燕子,正是因为来自原著作者琼瑶的拍板:就是她了。


赵薇很明白演员这种被人肯定的欲望,所以她懂得帮助演员去克服不确认的情绪。她会站出来笃定的告诉你:你就是这个角色,毋庸置疑。尽己所能,帮助演员建立表演信心。


看过《中餐厅》第一季的人应该会比较了解赵薇私下的作风,她是那种非常擅长终结各种拖拉的老板,做事十分果决,认定了那就动手去干。


《致青春》里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是被赵薇一眼相中、拍板定下的。


郑恺在出演《致青春》之前,常年在《卫生队的故事》情景剧里当小配角。他过来试戏的时候,全程不过十几分钟,但赵薇觉得他身上的那种“混劲”特别对,当场就拍板定下了。


当时,郑恺本人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杨子姗也是这样。当初杨子姗来试戏《致青春》,三场过后,赵薇问杨子姗,“我找你演戏,你能减肥吗?”“戏挺好,就是感觉像是个汤圆一直在那儿演”。


本来没有抱什么希望的杨子姗都惊了,来试戏《致青春》之前,她甚至遇到过临场换角的情况。面对这么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主角一下子启用这么多新人,实在太冒险了。


而且杨子姗的真实性格和郑薇这个角色简直是天差地别,郑薇在原著里是个很跳脱活泼的社交达人,但杨子姗本人都能算半个社恐了。


但赵薇就是敢用,也会用演员。她坚持自己不会看错人,力挺杨子姗,认为她既可以演少女,又能演比少女更成熟一点的状态。事后证明,杨子姗做到了,赵薇做到了。


可不要小瞧了演员的这份自信与笃定。


外界的质疑会影响演员,也会影响剧的制作,进而让演员不断的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而对角色的笃定,是演好这个角色的基础。



导演与演员之间的最佳状态到底该什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陈凯歌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28年前,陈凯歌带着《霸王别姬》的雏形和张国荣见了面。


这个“雏形”没有剧本,也没有半张文稿,全凭陈凯歌两个半小时的口述。


两个多小时里,张国荣极少说话,一直听陈凯歌讲戏,只是抽烟的手时不时会颤抖一下。


陈凯歌看到这个细节之后就觉得,这戏成了。


戏说完之后,张国荣对陈凯歌说,我们到西山去,拜一拜梅先生。


陈凯歌心里非常震动,他感受到了一个演员的敬畏之心。《霸王别姬》后来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后话了。      


但那个晚上,一个导演和一个演员在遇到一个绝佳作品后,碰撞出那种令人颤动的创作火花,让陈凯歌始终念念不忘。


导演和演员之间最好关系的诠释,莫过于此。

       


多年以后《无极》上映时,陈凯歌在谈到为何选择张东健担任男主角时,很自然地提起了张国荣:


张东健单纯的眼神、精湛的演技,就是我心目中理想人类的寄托,就如《霸王别姬》里张国荣寄托了我的理想一样。


陈凯歌提到的“理想”二字,也说明导演之于演员,不应该仅仅只是保护、调教和点拨,导演和演员从来都不是单向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平等协作、相互成就。


2019年,《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播出之后,很多人都评价陈凯歌,太会“调教”演员了。

       


然而在陈凯歌的眼里,导演对演员的“教”,被称作“点拨”更为恰当一点。


很多导演导戏喜欢亲自示范,让演员看到这个度在哪里。殊不知,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往往只是授人以鱼,只有一时之用罢了。


三年前,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上映,出演主角杨贵妃的是张榕容。


在《妖猫传》之前,张榕容一直饱受争议,没有人会想到她能演杨贵妃,也没有人相信她能演好杨贵妃。



拍戏的时候,她也的确一度陷入到自我怀疑之中。马嵬坡之死的那段诀别戏,张榕容哭了很多遍,怎么哭都哭不对。


关键时刻,陈凯歌把贵妃心里的委屈和爱意掰开揉碎,引导张榕容去理解角色的内心情绪:也许杨贵妃什么都知道,内心极度荒凉,才不哭不闹,做好了以身殉国,以身殉情的打算。


这番沟通之后,张榕容终于找对了感觉。尽管杨贵妃内心深处是波涛汹涌的,但她需要把情绪收起来,脸上没有表情,只通过眼神传达悲伤。


这种表面上的“云淡风轻”,看似“面瘫”,但却是一种高级留白,平静之下蕴藏着更为深沉的悲伤。


结果,当陈凯歌终于宣布“过”之后,张榕容躲到角落里,为这个千年之前的女人痛哭了一场。


在饰演杨贵妃之前,张榕容的戏路曾因她的混血长相备受限制,临场换角的事情也经历过不少,但在《妖猫传》之后,张榕容却对自己的表演生涯有了全新的看法:


“我现在连杨贵妃、唐朝人都可以演,我觉得没有什么局限了。”


让一个曾因长相在演戏道路上屡受限制的演员,说出“我觉得没有什么局限了”这样的话,正是导演与演员的互相成就。


导演和演员最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这个问题不会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真正的导演,每一个真正的演员,都是鲜活的个体。


纵观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导演与演员互相成就的美妙故事。他们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说到底,演戏这回事,从来不是单向的东风压倒西风,一个人手把手的去教另一个人,而是有来回的,有互动的试探、过招、和解。


如果演员只是导演指示的复读机,永远被动等待导演的下一个指示,也许陈凯歌在聊完《霸王别姬》的剧本当晚就会失望离开了。


可以预见,在这一季的《演员请就位》里,我们也将看到四位导演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






那些答案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关乎身在其中的导演与演员,也关乎他们创造出的作品,是否能够诞生打动我们的经典角色。


希望导演与演员彼此成就的故事,永远不会在中国的影视圈里落幕。


更希望下一位“程蝶衣”,能够在不远处与我们相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蹦迪班长(ID:MrSugar008),作者:村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