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ID:yysaag),作者:空白缠绕,头图来自:电影《打工皇帝》
最近互联网上有这样一个小变化:人们互相问早,不再简单说个“早安”,而是气势磅礴地敲出一句“早安,打工人”。
“打工人”是个新梗。无论你是不是所谓的“打工人”,那最近应当看到过不少围绕“打工人”这个词展开的段子。
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这样:
“过安检的时候检测仪一直响,安检的姐姐让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检查过了,还是一直响,然后,她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打工的,她说:好家伙,难怪检测出了钢铁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
这些有关打工人的笑话多半如此:六分调笑,三分自嘲,再加上一分荒谬。
继“保安日记““社畜”之后,“打工人”又成了各界劳动者们的Slogan。
一
“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所以在打工和没钱之间,我选择打工!”
“你在拼多多到处找人砍价,他在滴滴打车求人助力,我在电子厂拧螺丝拧到凌晨,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早安,打工人!”
“皮革厂会倒,小姨子会跑,只有你会打工打到老。早安,打工人!”
不知何时起,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打工人宣言”,开始在朋友圈里流传。
与之类似的,属于劳动者的网络热词爆梗我们都见过不少:例如从日本传来的“社畜”,朴实有力的上班代名词——“搬砖”……这些词精准有力,火得有理有据。
“打工人”也同样是个好词。
“打工”一词最早出现于香港,是指“受雇于人”,为“从事受薪工作”的口语表达,词义中性,不褒不贬。
直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这词又传到了南方,在以广东省为首的地区开始流行。随着南下打工热潮把全国各地的劳动者送往异乡,“打工”这个说法便全国性地通用了起来。
但它的词义也随之改变——也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个意思:一种临时性的,会被任意解雇,可替代的劳动。
那时也随之诞生了许多新词:打工仔,打工妹,打工皇帝……
而进展到现在,人们用了一个单字“人”来点缀它,合成了一个热词:打工人。
相较其他,打工人三个字,不分性别、地域、年龄,是一种笼统的群体代名词,它显得有力,自豪,且有一种使命感。
很多人这样形容打工人是个怎样的存在:他们早起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做着辛苦的工作。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里努力表现出倔强。
这也是打工人系列梗的核心:劳动者们苦中作乐,认清现实。
打工人的梗,大多积极向上,透露出带着一股“土味”的励志感。
人们天马行空地描述自己的不易。
时刻劝慰同仁认清自己。
一句“早安打工人”,似乎能激发出人心底的一切动力。
围绕着“打工人”的梗,自嘲是主旋律之一。
其次则是“奥利给”式的鼓励。
在这样一个由段子构建出的打工人宇宙中,人人都是苦命打工人:付出多,薪水低,啃不动老板的饼,起不了早上的床。
心中有万般苦,却不得不为一斗米折腰。
但虽然基调是悲怆的,但打工人的衍生表情或段子,大多还是透着那么一丝向上。
人人都不爱打工,但人人都是打工人。
而最火的那句“早安打工人”里,怀着的也还是对新一天的期望。
二
打工人梗里有句话特别有意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怨为打工人。
它和你看到的这些梗一样,同样在说明一个现象:人们不再耻于将自己成为打工者。
时间再往回倒十个年头,情况可不是这样。那时人们对“工人”“打工仔”一系列略显朴实的称号避之若浼,选择叫自己为“奋斗者”“某企业的员工”,或是白领、蓝领。
人们都想让自己显得体面点,有前途点。心里不只有诗和大海,还有远大前程和成为CEO的机会。
但随着这几年,年轻人认清了现实,对自我称呼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最早是“搬砖”一词,从百度贴吧开始传了起来。这词本来是指一些环境差,薪水低的体力劳动。而沿用到现在,人们直接用它代替了“上班”。
然后是“社畜”。它源于日语中的“公司”(會社)和“牲畜”(家畜)两词,合起来的意思为“公司的牲畜”,指的是一些为公司放弃自我生活的劳动者,多用于日本员工的自嘲。
“社畜”远渡到中国,毫无水土不服,也从此开始成了广工劳动者的自称。
现代人说自己出发去公司,早就不说:“我要去拼事业了”。
而是正义凛然地讲:“本社畜去搬砖了”。
“打工人”正如上文所说,也是同一个路数。这个词恐怕也会被劳动者们当成自称,沿用许久。
类似于此的,自我矮化式的身份解读还有不少,也都在说明同一个迹象:大部分人,都开始明白自己就是个打工的“打工人”。
这是自虐式的躺平自嘲。
而之所以能愿意这么自嘲,既是出于认知到事实后的释然,也是出于“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人们逐渐意识到,大部分人都同为打工人。出一份力,吃一份饭。分不出高低贵贱,也没有任何不同。
用一句话形容打工人,那可能是:认清现实,放弃幻想,但不停止前进。
三
“打工人”梗的火,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称得上是一种轮回。
同样在1980年代,“打工”这个词开始兴起的时候,“打工文学”也随之诞生。
简单来说,“打工文学”就是一种由打工者书写,写打工者或为打工者而写的文学作品,其本质为描述打工者的生存经验。
深圳作为打工者们趋之若鹜的目的地,孕育了这种文学的诞生:一位来到深圳的打工者发表了以打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让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开始提起笔,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
诗歌是其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打工文学的载体。
翻开一本诗集,打工诗人们的作品特征分明:他们大多一半写乡愁,一半写苦痛。
一位名为柳冬妩的著名打工诗人这样评价:流散感、放逐感和认同危机、身份焦虑,几乎是所有背井离乡的打工者的共有情结,也是“打工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
虽然近年以来,打工文学逐渐没落,但仍然在延续。于2014年自杀身亡的打工诗人许立志,就曾以自己的诗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他写过“在路灯下,扛着落日回家”:
也写过“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而如今的“打工人”段子,或许也可以看成是“打工文学”一次浅薄地回归。
现代“打工人”吃的苦痛,或许和当年的打工者无法比拟,但对如今的人们来说,走进充满未知的钢铁森林,也同样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背井离乡。
而打工人段子所含有的价值,或许也仍然不配被称之为“打工文学”:它们是被中文互联网特化的现代诗歌,更浅薄,更大众,更戏谑。但仍然有些许兴观群怨的功能。
而身为打工人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也写不出“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但没关系,至少每天清晨,可以发上一句:
早安,打工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ID:yysaag),作者:空白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