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1-07 08:37
不会再有真正的地方媒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产生活观察(ID:funbook2014),作者:张3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05年,我决定要到成都商报工作时,负责招聘的老师问我一个问题:你心中最好的媒体是哪家?


南方周末,我答。后来我到成都才知道,她可能期待我说出成都商报名字。在都市报时代,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都很厉害,都自称是最强的,可以和南方报业叫板。


但是作为一个在北京读书的人,真没有听过这家报社的名字。上网搜了一下电子版,才大概看了一下报纸的版面和风格。地方媒体,就只是一个地方的媒体。


纸媒时代,国家不允许地方报纸跨区域发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而不是限制了都市报的发展。一时间,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几家都市报,大家都深耕本地内容。包括电视台,也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到成都晚上看电视,很多方言节目,抓小三啊,体验卖淫嫖娼啊,救助被困树梢的猫咪呀,很无聊,但是也热气腾腾。


在新媒体时代,所有的这些都变了。


11月5日,成都晚报正式宣布“注销”了,是在“编制”的角度宣布这家报纸已经不存在了。去年,纸质版就宣布停刊,官方微博停更(700多万粉丝如果是真的话,应该能养活几个人),微信也和“成都发布”合并。一家报纸,就这样完全成了历史的尘埃。


这样的道路,等待着绝大多数都市报。先是纸质版停办,然后就是人员慢慢解散,消逝。


当然,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号称正在新媒体转型。到目前来看,除了澎湃新闻,别的还看不到一家有转型成功的迹象。


郑州有一家媒体,直接和澎湃新闻合作,想复制一个模式,他们根本就没搞清楚澎湃能成功,秘诀到底在哪里。


作为澎湃新闻的前身,东方早报在都市报时代也有很大的名气,但是在经营上其实不怎么样,2012年成都商报有超过12个亿的广告,而东方早报可能还不到一个亿。在上海,厉害的是新闻晨报。


但是东方早报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他们很少关注上海的内容(相比而言),而是更多关注书评、经济评论、国际报道,他们的内容,不是地方性的。在知识阶层,他们有着很好的口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地方性知识”都不灵了。报纸发行那个半径不存在了。从逻辑上说,任何一家媒体,都是全国性媒体,因为你的内容全国人都可以看。


看上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机会,而事实它却是最致命的危险。一家地方媒体,过去所擅长的东西,无非是捕捉地方信息,这些事情自媒体都可以完成了。如果要成为“全国性媒体”,就必须能够持续生产真正辐射全国的内容。


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澎湃新闻和新京报(在都市报时代广告收入也不在顶级),反而可以在新媒体时代能够走得更远。他们生产的东西,从来就是全国性的。在报纸时代,这种“全国性”让人厌烦,但是在现在,这却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大多数都市报,既不具备这样的视野,也没有这样的生产能力。他们对“全国性知识”没有兴趣,在报纸版面上,“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都是边缘,很多报纸也没有采写能力,只靠转载。


都市报的生命力,在于和本地居民的血肉联系。在“看手机”时代,这种联系不复存在。这种失散是双向的:报纸做的新媒体,为了“流量”,不得不专注全国性内容;而报纸的读者,一旦拿起手机,也很容易看到各地、各种讯息。


一家报纸注销,没必要伤感。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原来以都市报为基点所构建的一些“地方性”,也随之消散了。很难想象,一个千万级的大城市,没有真正的地方媒体,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不仅是媒体形态的变化,也是社会生态发生的巨变。每一个都市人都面临着重新的选择:你读(看)什么?如何真正知道属于这个地方的事?除了房子和户口,你又如何定义自己和所在城市的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产生活观察(ID:funbook2014),作者:张3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