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1-20 19:30
世界未解之谜,一半都藏在这个南美古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要选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老艺术家的答案会是南美洲,秘鲁。


不久前,秘鲁一幅2000多年前的“猫型地画”登上热搜,这线条和造型让网友们纷纷戏言,这是现代猫登上了古代画?


秘鲁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猫形地画” / 微博


戏言归戏言,秘鲁这个国家的历史实在庞大到令老艺术家难以提笔,就像一个稚嫩少年无意中闯进一个神秘莫测,绚烂无比的世界——


巫医、印加帝国、亚马逊热带雨林、死藤水、千年饮食文化、史诗般的《奥扬泰》,任何一样拿出来都足以吊打整个西半球。


秘鲁 / unsplash


在世人所熟知的印加帝国前、约公元前6000年,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一连串的文明诞生:北奇科、萨尔瓦多帕拉索、查汶、帕拉卡斯、莫切、纳斯卡、蒂亚瓜纳科、瓦里、奇穆......


而秘鲁境内,就散布着19903个不同文明的考古遗址,仿佛在脚下随便一挖就是文明残骸。


而登上热搜的就是纳斯卡文明,与“猫形地画”一样,从高空中俯瞰形态各异的纳斯卡线仍是世界最为著名的未解之谜之一。


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也描述了她被秘鲁文化深深吸引,打算乘飞机观看纳斯卡线的经历。


从距离上看,秘鲁离中国很远,得跨越半个地球、2万多公里。但两者依旧有种微妙的联系:同是文明古国,在两个世纪前,两波移民又令中秘有了血缘、食物上的联系。


秘鲁,是时候出现在国人眼中了。


印第安人的辉煌与脆弱


造物主在创造秘鲁的时候,一定是打翻了物料盘,不然它的地貌怎会如此奇特:


西部是绵延了2500公里狭窄的沿海沙漠和平原;中部是一道从北至南、高耸入云的安第斯山脉;而东部则是广袤而神秘的亚马逊雨林,直接占了国土面积的6成。


秘鲁地貌的卫星图像 / Google


沙漠、山区、雨林,把这几个词汇组在一起看,你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土地贫瘠,难以发展交通和农业,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但人类的生命力偏是如此顽强,自2万年前,已有远古人类穿越白令海峡来到美洲,他们一路南下,成为秘鲁附近区域的游牧民族。渐渐地,从高山和雨林里衍生出一支刻苦耐劳的民族——印第安人。


15世纪~16世纪,他们就在这片高低不平、满是砂砾的土地之上,缔造出当时整个南美洲最辉煌的文明,印加帝国。


四方之地,印加帝国 / wiki


当时整个美洲,都没人敢小看它。极盛之时,印加人口超过3700万,版图从北纬2°至南纬37°一路延伸,几乎囊括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国土远超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帝国意为“四方之地”,古都库斯科(Qusqu)被视作“肚脐眼”和“宇宙中心”。他们运石上山,灌溉梯田,石头切割的精密程度使580年的马丘比丘屹立于山巅不倒,连如今的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都啧啧称奇。


处于云雾之上的马丘比丘 / unsplash


印加帝国依山而建,印加人本有机会从脚下的安第斯山脉上挖出丰富的铜和黄金,完成一波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显然,他们与自然条件作斗争的智慧没用在这方面。


在西班牙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之下,印加的太阳神庙、宫殿、黄金开颅术、巫术、“少女冰尸”、天文历法、精密建筑、结绳记事等统统化作未解之谜,被打包扔进了深不见底的历史深处。


印加人用于结绳记事的奇普,如今已经无人能解 /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


美国学者金·麦夸里在《消失的印加帝国》中一书写道:“500年前,168名西班牙人来到秘鲁境内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发生冲突,就像一颗巨大的流星撞上地球后产生的无数碎片洒满了这整片大陆。”


这些碎片无疑又在后来的秘鲁里划上伤痕。


西班牙人给秘鲁带来了天花和瘟疫,人口急剧减少,大量土地资源被掠夺,强卖商品,开采安第斯山脉中的金银矿石运回国内。


16世纪,西班牙人到达秘鲁的画作 / AlpacBo


到了1821年,秘鲁宣告独立后,留下的只剩一片烂摊子:深陷财务危机,缺少必要的劳动力。作为种植园经济,秘鲁只好从中国等地购买工人,从事掏鸟粪、垦荒修铁路等工作。


几经战争、腐败和政局影响,秘鲁的经济一直起起落落。由于缺乏耕地,秘鲁经济更多以对外贸易为主,矿业更直接占到外汇收入的40%,在疫情之下,秘鲁2020年上半年GDP下降17%。


从古印加到秘鲁,印第安人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混血”文化,世界在印加土地刻上烙印


站在秘鲁面前,世人很容易带着猎奇心态。确实,这个地貌奇特,又具有1.1万年人类进化史的地方太富有传奇色彩,但过度猎奇反而会加深刻板印象,不够客观。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殖民、移民后,秘鲁其实早已化身民族大熔炉,3280万的人口里,拥有拉美100多个少数民族里的57个,一个秘鲁人身上同时兼有欧洲、非洲和亚洲血统的情况并不少见。


秘鲁早已化身民族大熔炉 / unsplash


城市的面貌被注入殖民色彩。当年西班牙人来了库斯科之后,大量拆毁印加宫殿、太阳神庙,取而代之的,是在遗址之上修建起富丽堂皇、充满巴洛克风格的库斯科大教堂、喷水泉。


走进首都利马,这种感觉更尤为强烈,毕竟在300年间这里都曾作为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中心而存在,恢宏大气的总统府、欧派豪宅无一不宣示着这里曾经的主导权。


由于印加帝国并没有书面语言,被殖民后,秘鲁人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西班牙的那一套: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89%的人信奉天主教,6成人口都是欧洲人跟原住民混血的梅斯蒂索人。


但当你真正沉浸在秘鲁,又会感念他们这种滋生于高山雨林间的南美文化是如此强烈,在历史夹缝下贯穿驰骋,仿佛怎样也打不死似的。


时至今日,发源于亚马逊流域的Shipibos文化,南美高原地区的艾玛拉文化,山麓之上的印加后裔克丘亚文化依然存在,更无人得知在秘鲁的亚马逊丛林里还生活着多少从未接触现代文明的土著人。


不少游客不远万里跑到亚马逊丛林深处,只为一尝死藤水(一种致幻剂)的滋味,也会到北方城市奇克拉约寻找传统的巫师和巫术。


秘鲁亚马逊丛林深处还装着众多未知 / unsplash


秘鲁人至今保持着嚼古柯叶的习惯。《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里提到,在印加帝国时期,统治者垄断古柯叶(具镇静、麻醉作用)的地位,只被允许在宗教仪式中使用,但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后,变成一桩可观的买卖,因此得以流入民间。秘鲁人泡上一杯古柯茶来招待客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不过,如今的秘鲁呈现出来的风貌,已经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可以说,秘鲁是由它自身和世界共同缔造的。


秘鲁人的节日很多,一年之中,竟然达到3000多个。细算之下,平均一天过8.5个节日,才能全部过完。


6月24日是太阳神节,6月29日是基督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日,无论是印加后裔或者天主教徒,都不怕没有归属。


在强烈的殖民、地理色彩之下,秘鲁的文学成就也十分瞩目。


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诺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在1963年出版了《城市与狗》,一举成为与《百年孤独》《跳房子》等书并列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里程碑式巨作,也被称为“结构写实主义”。


而另一分支土著主义文学也在秘鲁大放异彩,《金蛇》《饥饿的狗》《深沉的河》《金鱼》《纳乌因》等更把焦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折射社会现实。


巴尔加斯·略萨和他的《城市与狗》 /wiki


音乐也是本土与西方交融结合的典范。


发源于印加的土著音乐通常用竖笛、排箫、小型吉他、竖琴和鼓演奏,秘鲁人把排箫运用得一绝,经常有乐队在世界演出,如今在乡村的节日,城市的大街小巷、夜总会和酒吧,都能听到这种音乐。


而土著音乐形式和西方形式又融合产生了Huayno,Huayno又与其他本土音乐和西方音乐风格又进一步诞生了chicha(秘鲁摇滚)


在秘鲁,有最诡谲多变又兼容并包的南美文化。


秘鲁人的好日子,在坎坷中前行


在19世纪,欧洲白人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嘲讽秘鲁人:“坐在金凳子上的乞讨者。”


确实,秘鲁人的脚下富得流油,躺着6.329亿桶石油,世界储量第一的银,世界储量第二的铜,还有无数的黄金。但在几个世纪以来,这些财富大多与秘鲁人无关,只作为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而存在。


安第斯山脉中蕴含的矿石资源仿佛总是与秘鲁人无缘 / unsplash


翻开秘鲁如今的成绩单,依旧槽点满满:


尽管世界银行早已将秘鲁列为“中高收入经济体”,但由于山地、雨林的阻隔,秘鲁的发展依然很不平均。


79.3%的人口涌向沿海城市,特别是首都利马,2672平方公里的地方挤满了950万的人口,在迈向繁华的同时也势必拉大贫富差距。


利马市中心成片的豪宅面对太平洋,但郊区山坡上穷人的棚户区正摇摇欲坠,最富有的20%人口占了全国一半财产,基尼系数(0.45)超越了世界警戒线的0.4。


利马沿海的富人区建筑,直面太平洋 / unsplash


但秘鲁也不是没有闪光时刻:


2010年秘鲁GDP增长高达8.9%,在拉丁美洲高居第一,虽然近年来增长有所放缓,但也保持了15年的连续增长。


高山雨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发展,但同时也给秘鲁带来丰富的资源:一道洪堡寒流使秘鲁渔场跃居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而多样的气候又令其在2019年超越智利,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供应商,如今在中国的超市里,也可买到秘鲁的蓝莓。


秘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出产国 / unsplash


在吸纳外来投资方面,秘鲁也很有一套。截至2014年底,秘鲁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资本金存量232.83亿美元,在《2014你那~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65位,标准普尔将秘鲁的风险评级定为BBB+,仅屈居智利之下。


利马可以一窥秘鲁的投资热,这里有7000家工厂和跨国公司,采矿、碳水化合物和大型建筑(如都市轻轨)都是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近年来,兴起的旅游热又拉了秘鲁一把,成为继矿业、渔业后第三大产业。


利马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 / unsplash


虽然秘鲁基础设施很烂,有些地方还没通电和网,医疗教育条件还很不足,犯罪腐败贩毒的问题依然存在,但秘鲁人的真实生活也并没有如数据展露出来的那般苦大深仇。


在秘鲁的酒吧里,人们浇灌着国酒皮斯科,嚼着古柯叶,高声谈论着今天的天气,电信和新认识的外国人。他们有的是生活不得志的人,但其中也不乏从德国留学回国发展电影产业的年轻导演、得了烹饪大奖致力把秘鲁味道推向世界的厨师......


在秘鲁酒吧,人们爱点上一杯国酒皮斯科


美食愈合了秘鲁人的大部分伤口。沿岸洪堡寒流滋养出的鱼类海鲜、安第斯山脉游牧的羊驼、亚马逊丛林的食人鱼、千年种植历史的马铃薯,混合了欧洲、中国和本土的菜肴,都是游客们不远万里打飞的理由。


酸橘汁腌鱼、马铃薯制作而成的causa、还有混合了中国和秘鲁风味的洛莫·萨尔塔多(牛肉),有人吃完后直叹,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秘鲁国菜酸橘汁腌鱼 ‍


你也容易看见一个秘鲁人喝着印加可乐,津津有味地看足球或者西班牙斗牛。


秘鲁人的烦恼,没一瓶印加可乐不能解决。这种加入了印加土著植物的“黄金水”,遍布秘鲁的饭店餐馆、普通家庭餐桌、城市大卖场和乡镇小卖部,几十年间的销量一直力压可口可乐,最终后者不得不将其并购。


秘鲁街头 / unsplash


虽然秘鲁的缺点依旧很多,但秘鲁人的性格里仿佛有一种经过高山雨林和历史沉淀后,得到足够精神滋养的坚韧平和。虽然还比不上很多人,但这里印加的辉煌、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编织、7000万公顷雨林、14712种野生动物,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尽管坎坷,但秘鲁人也不会认输。


参考资料:

1.《秘鲁征服史》

2.《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3.在话语间,窥见秘鲁的灵魂,私家地理

4.Peru: Climbing the Andean Heights of Wealth and Well-Being

5.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Peru

6.HISTORICAL INFORMATION:WE CUSTOMIZE VIRTUALLY ALL SERVICES AVAILABLE IN PERU

7.Lima’s ‘Wall of Shame’ and the Art of Building Barriers

8.The World Bank In Peru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