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11 21:00

2020的高考生: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生BEINGS(ID:gh_3f2b6e497f30),作者:纵歌,头图来源:《小欢喜》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弥漫在了春运的人潮中。在人人居家自危的时刻,互联网的成为了链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成为了春暖花开时,学生们得以继续求知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这样看似便利、快捷、即时的网络交互中,是否又出现了一些我们还没能顾及,无能应对的问题?


摄影师@纵歌


高三生,在许多媒体的渲染和人们的刻板印象中,是压抑、紧张、无趣的模糊的灰色群体,全部的努力都用来“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被制度拘束,被长辈训诫,夜晚因为焦虑和压力,难以成眠。


那么,在这个信息媒介十分发达的时代,轻松用手指点一点,就能在屏幕里看到社会万象。在家通过软件上网课,独自筹备高考的学生,仍然还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抱着巨大的好奇心,我们有幸结识了8位高中生,并通过考前和考后具有时间跨度的采访,展现了他们对时代变化的独特见解,对自我价值持续的思索,和对高考不断翻新的定义。


也许他们不能代表整个群体,但他们为所有考生提供了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与其大刀阔斧地评判整个“后浪”如何,不如仔细倾听每一朵浪花击碎在岩石上的声音。


“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高中生,但我想成为一名得到人们认可的摄影师。”


王同学,高三生,安徽省桐城市


考前一个月


我一开始感觉,高三应该是压抑的。普遍都是这样吧,高三学生往年来都是十二点之前不睡觉的。每天不同的卷子,每周一次的考试。


实际上今年更压抑了。疫情期间,我根本没有好好学习网课,开学后时间更紧了,而且我还是没有收好心。


2020正月,摄影师@大庭叶藏(受访者本人)


网课是对好学生有用的,对差生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它需要一定自控能力,这个我就没有。我手上有手机,我就会想玩游戏,看电影,听歌等等。


学习好的会更好,学习中等或者差的会越来越差。好学生是实实在在地学了。他们能有自控能力,家庭环境应该是主要因素,其次是个人意志力,或许也跟个人经历有关吧。


我个人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影响在于是否重视孩子的学习。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是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的。他们大部分天真以为,靠老师和学校就能保证孩子学习好了吧。


我父母对我处于放养的状态,不过我倒也喜欢。我能体会到那些只生活在学习中的人,体会不到的乐趣。比如摄影,还可以看到很多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之类的。


我身边好像没有管得很严的家庭,不过有既学习好,又能玩得的开心的大佬,这个就是天赋了吧。


上网课期间,我父母很少监督我,一般都是班主任发信息到群里通知学生上网课叫我一下。在家里学习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时间概念。


我5点半起,晚上11点半睡。作业一般在晚自习写,我能写完。听课我不能自控,但作业不写不行,听课是主动,写作业是被动。复学之后会收来批改,而且因为是卷子,这些成绩会记录的。


我会抄作业,我相信没有学生不抄作业。我认识的学霸也不例外,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会选择抄。高一时有点心理负担,现在没有了,已经理所当然了。


为什么?懒呗。


我身边的学生都会抄作业,无非就是抄的多或者抄的少而已。我不是全部都抄,理科还是自己写的。


要是和老师反应作业太多会怎样?就跟你和你老板反应你工资太少的情况差不多。


四人的学习小组


复学后,座位调成考试那样,距离有点远。上课戴口罩会有点闷。现在我们在班上不需要戴口罩了,体育课也不需要,就是需要量体温。


如果体育课强制让我们戴口罩跑步,我应该不会反抗,会随大流。不过有第一个人不戴,就会有第二个人不戴。


本来去食堂吃饭排队,都需要戴口罩,后来就不需要了,用免洗酒精液都不洗了,只是人们自觉地都不弄了,有点类似于破窗效应吧。


破窗效应就是住宿楼的一扇窗户破了,如果不管它,很快那栋楼就会有更多的地方损坏。我很早在知乎上看到的这个效应。我是初中的时候开始刷知乎的吧,上网课的时候也会刷,b站、豆瓣之类的。


以前觉得它挺高级的,现在玩的人多了,变大众了,就什么人都有。我看SOC呀,相机模组CMOS,LCD和OLED屏幕等等,发表过几张自己拍的照片,不过无人问津,也就不了了之了。




“早期用手机拍的几张照片,那时还挺喜欢。现在看来,也就是手机ai处理后的结果,没什么深度。”


现在我追求的是能记录生活的照片。毕竟我没有特别好的设备,只有一个Sony的半画幅微单。家人对我的爱好倒是无所谓,也没看过我拍的照片,感觉跟他们分享的意义不是很大,以后有机会再给他们看吧。


对我来说,摄影的意义就是记录、怀旧,能见证每个时期成长的自己。我挺喜欢我能收获粉丝的,虽然我500px(摄影软件)上只有39个粉丝。


如果家人看到了我的摄影作品,他们可能会笑笑,不会说什么赞美的话,反应平平吧。我会发到QQ空间,同学能看见。但我挺孤僻的,喜欢一个人,所以也不会有什么评论。


我以前看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大庭叶藏就是里面主角的名字,我跟他有点像,直到现在也深受他影响。


他能感受到很多敏感细微的东西,性格方面不爱与人交流,或者用搞笑的方式与人交流,无法拒绝别人。原本没打算和你交流的,会接受你的采访,就是因为我不懂得拒绝。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格格不入,而是融为一体。”


我所接触的东西和我那些同学不太一样。他们刷抖音什么的,可能在他们眼中,我也只是装文艺。他们会听一些流行歌曲,而周杰伦我都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歌。我跟他们说《霸王别姬》,他们居然很困惑。


我和他们玩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能说的到一块去?但也不能说,我就愿意适应这种孤僻,我只是找不到有共鸣的人。


现在一直是在寻找自我,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尽量不沦为群体吧。


不过有时候,我还是很羡慕他们的。比如说一些节日晚会,他们能在一起玩游戏、拿麦克风唱歌,就是没有人拉着我去玩去唱歌。


村上春树有本书叫《海边的卡夫卡》,即使卡夫卡没有去上学也能遇到大岛,度过那段孤独的旅程。《菊次郎的夏天》里,北野武也会因为一个孩子变得温柔。


我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没有人理解我,很难过。


我在食堂吃饭都是一个人吃。我是一个很被动的人,不会去主动结交朋友。向来都是别人找我,我很怕让对方失望,所以干脆不找。


没有为什么,纯粹的交流就会让人失望。


“我喜欢太宰治的这句话。”


我害怕伤害别人,因为我能感受到人们身上发生的细微情绪变化。最近一个同学看我的时候,偶尔会瞪着我,我就在想我做错了什么。后来才了解到,是她眼睛疼。


对于这种特质,我能有什么办法?换句话说,这叫自作多情。


但这种敏感,能让我喜欢上最平凡的事物,而不是那种特效爆炸暴力美学的东西。平凡之美在于传递人们的情绪,很安静、温柔,就像宫崎骏的电影一样。


我一个人独处时就很舒服,反正外界不太喜欢我。太宰治说“我倒是觉得乐观主义是粗鄙的”,一边说出积极向上的鸡汤,一边做着自己口中排斥的事情,这就是乐观主义的现状。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比如减肥,网上发文不减到多少多少斤不改名,第二天又发个美食图片,真是迷惑行为。


比起这样,我更愿意说到做到。而且我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不愿意让别人做,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我世界观不是很大,不过日本和印度在新冠中应该倒霉了。这次疫情让我觉得,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财。几个月前卖口罩的发了,现在卖头盔的又发了。


我运气很背,应该不会发财。但温饱应该不成问题,大概吧。


对于高考,我身边的长辈都对我没什么期望,有学上就行。高考能决定大部分人的命运,但决定不了我。


因为我想做我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束缚。


高考前我想祝自己,武运昌隆。


高考后


高考其实和我感觉没什么不一样的。因为之前没怎么认真学,我感觉我高中才学了一个月,就让我高考。


父母和我打了个视频,说让我不要紧张,还给了我一百块的红包。拿这笔钱干什么啊,一百块,吃吃喝喝不就没了么。


要高中能重来一次,我肯定不会这样的了,肯定是先把学业打好。人际上倒不会有什么改变,我不喜欢合群。


学习最重要的是坚持,阻止我坚持的就是懒和拖延,如果能再来一次,我会不用手机,不断提醒自己,不断醒悟。


如果能把学习提上去,摄影可以暂时不做,因为它其实在高中玩不到什么名堂。但要是因此不了解摄影,未来可能也就不会体验到摄影的乐趣了。


这就是命运吧,我接受。


被世界排斥的照片


遗憾也是有的,不多,就是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我在社交软件上表白的,我很怂的,慢慢的这种情绪也就淡了。我们本来还能在一起玩游戏,在那之后就渐行渐远了。


她对我来说,就是突然出现在我世界里面的感觉。她很安静,文质彬彬。她也不是直接拒绝我,就是没有回应。


我也只是将我的心意传达了过去,至于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奢求。但算是一种遗憾。


高中最难忘的瞬间,是和班上同学高一暑假在合肥格力流水线打暑假工,晚上下班后一身汗,在街边吃饭,边吃烧烤边喝啤酒。让人很放松,没有半分虚假。


 无人问津的石狮


平时过得稍微有点紧张。因为我不合群,可能就会有一些异样的眼光。会有一些女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个男的没人和他一起吃饭,一起走路等等。介意倒是不会,还是和在一起上班的好兄弟吹啤酒开心。


这次打工让我发现,以后是绝不可能去工厂的,太辛苦了。打工是因为要买手机,我没钱呀。大概打了快两个月了吧,每天11个小时,就是买了现在用的这部魅族,才有了之后萌生摄影的想法。


我高一暑假工买手机,高二暑假工买相机。我从小到大没上过补习班,对那不感兴趣。我家三个小孩,负担挺重的。我是最小的,有两个姐姐,家里应该没有重男轻女吧,打我的时候比打她俩狠多了。


7月18号出成绩后,我再决定自己的暑期的计划。考上了得实训,没考上就去打工,现在就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我报的是机电教育。


 浮萍人生似流水,何苦愁闷川边柳——太宰治《人间失格》


这张图很符合考完的心情:人生的逆旅开始了。人是会长大的呀,要开始对抗这个世界了。“逆旅”对我来说,就是不让世界改变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被大数据分类汇总。


对以前的自己,我想说:


不用担心,未来的路我替你走过了。


“我挺暴躁的,也很懦弱。我希望自己可以勇敢一点,不要总犹犹豫豫的,对事情都看淡一点。”


小吴同学,高三生,浙江省绍兴市


考前一个月


我起初觉得高三会很累吧,还有就是压力大。最艰难的就是现在,过去的过去了,都还好了。现在每天不停刷题背书,有很多作业要做。


因为上了高三,一些过去的想法有点模糊了。之前其实还有点期待高三,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时好时坏,也不是很自律。我期待高强度的学习能把我逼紧一点。


我第一次选考一模考得不是很好,努力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惰性复发。第一次选考也考得不尽人意,一月底知道成绩后,就有努力打卡学习。虽然偶尔还是要偷懒。


“这是我寒假大概一个月的量,因为是三菱的,大量用就买不起了。”


我能有这个转变,就是看到成绩非常不甘心,觉得这个成绩配不上自己的努力。那时候加了一个自习群,挺有动力的。


网课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回放。有时候看不懂,或者来不及记笔记都可以看回放。但是还是少了氛围,没有在学校效率高。


在校的话,遇到不懂的一般会问同学或老师,努力弄懂。学校好像笔记记的没有网课多。我们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听懂,不是记笔记。


网课想玩手机我就会开番茄 TO DO(效率软件),如果坚持不玩手机,可以收获180分钟的专注成功,自习小组的时长排名就在前面了。


我们的自习小组是只能看到学习时间,不能群聊。竞争意识肯定是有的,我看到大家学那么多那么久,就也努力学很久。我会在lofter(社交软件)上打卡,大家点赞我就很开心,也很有动力。


班里有个女生很努力,我很想超过她,虽然至今还没有。她其实高二成绩挺一般的,比我还差一点。高三突然变了个人,一跃班级前几。而且劳逸结合,学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开心玩。


我学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学。


我喜欢跟狗狗一起玩。寒假的时候本来想带它去一个公园,结果公园不让进,我们就在附近给它拍了一些照片。


我看到那个女生在学的时候,不甘落后也要学。给自己树立竞争对手,好处就是很有动力,坏处就是如果一直没超过就很有挫败感,就会忽视自己的努力。


其实看淡了就好了,我考完挫败几天就又恢复状态了。无论超不超得过,先努力了吧。


遗憾的是以前没有好好努力,没有考进重点班,对此一直有遗憾。当时和我玩得好的两个朋友都进了重点班。现在不是很喜欢班里的氛围,觉得很浮躁。


如果不努力,我会很有负罪感。要是觉得吵,我就带上耳塞学。我的朋友们也很体谅我,一般下课也不会来打扰我。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我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总是想尽办法偷懒。可是越不想做,越是要去完成,这样成绩才能上去。”


成绩有很大一部分是努力决定的,也许会有天赋,运气之类的种种,但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它也说明不了什么吧,只说明你是一个要读书的人。


竞争的焦虑其实也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考大学的焦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倒没有具体想过,职业上,我比较想当编辑和自由撰稿人。


我初中就有这个想法了。我一直很喜欢中文这一方面的,也很喜欢写小说。朋友们好像都觉得挺好的,也许小有成就的时候会和父母说。


但上了高二就没怎么写了,高三其实看书都很少。一个是学业压力比较大,一个是觉得写得不太好。


高考考完,我想专门开一个号存放这些文章。


我以前摘抄的,我很喜欢这首诗。我小学第一次读《生如夏花》就很触动,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是百读不厌。


写小说给我的快乐,源自我看的书还有我的灵感脑洞。我很期待被更多人看见,但以前也有人不善待我的文章,我应该不愿意被身边的人看见。


高一军训后教官要走了,大家舍不得他,我就写了一首诗发在QQ上,被一个初中培训班的同学转发并加以嘲笑。当时觉得很气愤很尴尬,也没有找他,直接把他删好友了。


我还挺怕被网上的人骂吧,现实中给别人看我写的东西时,我都会精挑细选过。我觉得网上的骂战很恐怖,我不太会和人吵架,现实中也几乎没有和朋友吵过架。


有一次我因为饭圈的事遭受过攻击。其实也是别人看错了,把我想坏了。后来有人来解围,还安慰我。在那之后,我觉得网上讲话要慎重,还是默默窥屏比较好,我都是点点赞啥的。


如果在评论里看不到想看的的话,我应该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会选择默默退出。对此有一点无力吧,我一直不太勇敢。


不过有时候不想学习了,一想到还要在lofter上打卡,就继续学了。有一个很厉害的小姑娘,经常给我发鼓励的话。


现实中我很难收获长篇大论,更多的是无力的“加油”、“一定能考上”之类的。有时候就听人讲讲TA的近况,其实也很受鼓舞。


给不自律的学生一个建议?我也不太自律啊,建议把手机利益最大化。重要的是心里想努力了,自然就会控制住自己了。


去年春天学校里花开的很好,我和朋友偷偷带手机放学的时候去拍的。


疫情期间,在家学习会和父母有一些矛盾,但是父母还是很体谅我的。他们会提醒我,比如有时候课太无聊听着听着睡着了,我妈会叫我。


他们在高考上一直没怎么给我压力。他们就希望我能走好自己想走的路。我希望自己能读中文系,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发表一些小说。


我对高考延期心情复杂。延期有好有坏。好在多一点时间学习,应该能再进步一些,坏的是学校不给开空调过两天大概能热死,还有就是早点考完,我就能早点玩了。


复学后,我很快就重新适应了学校生活。感觉在学校挺好的,并怀疑网课啥也没学。我突然觉得老师同学特别好,快毕业了有点不舍。


高考结束后,我想读书、写小说、背背诗、和朋友看看展看看景。本来还想去外地玩,现在大概是不行了。


“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希望高考后,我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次疫情好像没有改变我什么想法。但出现的种种关于人性的事,我还是比较感慨的。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家人要隔离,把家里智力不正常的孩子让居委会照顾,结果那个孩子饿死了。


不是很想得通那些居委会的人在想什么,人性怎么可以冷漠到这种地步。未来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呼吁大家去关注吧,其实能做的也很少。


高考对我来说,是通向理想的一个必过关。我想对自己说:勇敢去拼,知耻后勇,保持心态。不必去想结果。


人在做,未来在看。


高考后


高考跟我想象中差不多吧。不过连考了三天半,是我没想到的,太累了。浙江新高考改革,其实是四天,选科不一样,结束时间不一样。


之前说到手机利益最大化,就是说如果真的离不开手机的话,用手机学习。但是考完试了,回想一下过去,也许没有手机会更好。


其实各有利弊,没有手机只能看看书,有时候的确很无趣,会错过一些精彩的东西吧。


自制美甲


在我比较崩溃的时候,在网上收获了一些别人安慰的话。例如“学不进去可以调休一下”之类的。当时的崩溃是必然吧,因为疫情呆在家里很多天,我现在想想也很可怖。


有时候会犯惰性,以前会很忏悔,现在考完了放松下来,觉得是必然,没必要纠结。


高考前不太紧张,就照常睡觉,一开始考试突然特别紧张。考语数英的时候卡了很久,特别是听力,太遗憾了。放松靠转移注意力吧,后来集中精力做题就不紧张了。


高考还是能反应平时的学习情况的。我还是相信,所有努力都会在高考显现。Hard work pays off.(努力总有回报)


这个暑假,我也许会给自己安排学习计划,想做一个读书打卡。想先看喜欢的作家的书,例如汪曾祺。


近期购入


我怕我会被电子产品吸引,整天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觉得看书是乏味的。只有在做学习这些更无聊的事的时候,我才会觉得看书是有意思的。


有意义就是能够得到一些知识、信息,不是言不及义。我会借助网络背背单词打打卡,最终还是要在线下,好好看书。


“我是个谨慎的人,待人接物考虑的多,他们说我看起来很冷,但交往起来就不冷了。”


木卯同学,高三生,内蒙古省包头市


考前一个月


我觉得高三就是每天刷题,早起晚睡,实际上也是这样。上网课的时候,我总是忘记关麦。我的自律能力还好,因为我们开摄像头,所以跟在学校其实差不多。


上网课能节省路上时间,我去学校大概要走20分钟左右的路。疫情之前,我也会在网上听课。我在猿辅导听数学。我上网课是因为比补习省钱。


网课不一定就比线下的课程好,每个人对不同的老师接受能力都不同。我喜欢善解人意,可以做朋友的老师。


“做这种封面很简单的,b站有教程。”


我在b站上开直播,是为了监督自己学习,因为自己实在太懒了,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动力学习。在摄像头下,我会更有动力。


我不会害怕暴露隐私啊,我觉得大家一起学习很好,会更自律。比起一个人学习,这样学习更加主动了,而且有仪式感。


第一天我会去看实时弹幕,后来就习惯了,不去看,因为会分心。我没想过要把直播间做到什么地步,尽力就好了。当然越多人一起学习,会更有动力的。


我平时也会去看学习直播,关注了成都十三月和骷髅21必上岸(两位b站用户),他们都是考研的。一个音乐好听,另一个学习时间长有毅力。


对我来说,直播的难点就是没有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我没有做什么宣传,觉得默默耕耘比较好。我只和好朋友们说过自己的直播,她们还关注了我的直播间。


我在的城市太小没地方,没法约她们出来一起学习。我父母知道我在直播,也都支持。他们没在高考上对我有什么期望,觉得我尽力就好。


我因为直播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有人回复让我推荐背景音乐,也有鼓励我的同学,我希望自己的直播,有给更多人带来学习的动力。


我未来打算考研,平平凡凡地度日,收入可以支撑起生活就好,再养一条大狗狗。


我想学法学,目标是华东政法大学。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可以帮助到别人,有时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我是在知乎微博等等平台上,感受到这点的。


这次疫情让我觉得,天助自助者。网课带给了我很多学习时间,节省了课间操,还有上学放学,回家吃饭这些时间。我不会因为没和同学共度而遗憾,高考完还可以见面呀。


我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更乐观阳光。高考是我人生的成人礼,我想对自己说:莫负少年凌云志,曾许天下第一流。


高考后


真正的高考和我想象的没什么不一样,就是形式比较严格。我瞌睡的不行,本来就是容易瞌睡的体质,能缓解掉紧张。


昨天去公园散步,景色美


大学有时间,我会继续直播学习,不然会掉粉。有粉丝当然让我很开心,但还是随缘吧。


我没考上想去的学校,但目标还是法学,没有变。刚出成绩时会受到打击,后来充满了考研的动力。我想考研考到我理想的学校。


是什么让我不再消极了?理想呀。


要想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别人,得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才能做这些事。为此要不断努力学习,暂且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也没关系,困难总要有的嘛。即便一次不行,那就努力第二次,一直到无数次。我目标还是挺坚定的,主要是心大。


我看过罗翔的视频,那期讲农民工要不到工资。我感觉他很帅,说话特别锋利。我会向往他的说话风格。我说话比较温和,慢吞吞的。


看了他的视频,让我确定自己要学法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我在大事上没受到过别人什么帮助,都是小事,借东西呀啥的。我平时也借别人东西,我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我现在没有更多能力,但社会上有一批需要我的帮助的人。


我不担心帮助别人得不到回报,心怀善念吧,性格使然。


“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项同学,高三生,江西省赣州市


考前一个月


我以为高三就是暗无天日。大家都在埋头苦学,没有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目标明确。


实际上,我的高三生活还是挺“快乐”的,更准确说是“痛苦”的“快乐”。就是当你努力后,有所回报的成就感。这个东西就可以给我带来快乐。


高三日常


高三,学业繁重、压力剧增,确实是真的,也能明显感觉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会比高一高二更好,大家都拧成一股绳,一起努力。整个班级的团结度也明显提高了。


但是感觉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少了很多。我之前经常会跑去问班里一些学霸问题,但是上了高三就有点不敢问,怕会打扰到他们。他们会比之前更加沉默,更加沉浸在自己的学习环境中。


疫情期间的网课,外界环境是没什么困难的,主要还是自身困难的克服。比如上网课时候,多多少少专注度就没有在学校高,反馈给老师的学习情况也会存在时间差问题。碰上一些学科问题,上网课的时候也很难找到老师给我讲解。


上课的时候,我一定把手机放到客厅,坚持把摄像头打开。这样就有一种被几十个人监督的感觉,和在学校一样。


偷懒肯定是有想过的呀。克服的话,我一般是看一些“毒”鸡汤,虽然“毒”,但是确实可以重新燃起我的斗志啊。还有就是想想自己的梦校,适当的幻想未来。心里的焦虑就会缓解好多。


“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跌入繁琐、洗净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源自纸条app


就像这句话说的,很多时候这个“心境”的不同,也就代表了我们不同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反映了我们的三观,和我们这个个体的独特思维,这样才能成为我心里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刚考完最后一次联考,突然拉开窗帘看到教室外面的天


我觉得现在身为学生的我,听多了周边的过来人说的:你要好好努力啊,高三就是要好好坚持啊,要考个好大学啊……诸如此类的话。


可是从来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这样坚持、努力难道只是为了上大学吗?我们的终点目标只是为了考大学吗?


我觉得也不能为了努力而努力,为了坚持而坚持,为了高考而高考。我觉得更应该懂得我们为了什么而坚持,为了什么而努力。


我更多时候,是想要掌握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坚持学会如何“学习”。让我自己通过坚持,懂得坚持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或者是当自己遇上一件看起来糟糕的事,却会换一个积极的角度去对待去思考。        


我认为应该学会“学习”本身,懂得学习的能力,而不是通过过来人的经验直接告诉你。只是这样的话,我永远也没有办法提升自己,没有办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要多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遇到一件事情不要那么快的下定论,或者跟风。多去把事情了解全面,再考虑一些可能性。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也得带有自己的思考。


拍毕业照


在高三之前,我父母是民主化管理。高三之后明显感觉到在民主化的基础上,多了一些监督。在我家的话,我爸妈还是以口头监督为主,然后就是减少休息日外出吃饭的次数,多留出时间来让我复习。


还有一个监督方式,让我感触挺深的,就是我爸妈会以身作则,我上了高三后他们明显减少了看电视和玩手机的频率,居然拿起了书看。


这对我挺有帮助的,我个人是一个对外部环境挺敏感的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到我。


我和父母更多是在一些小事上有争辩,没有起过大的冲突,而且我们家对于争吵这件事有一个原则,就是一餐饭后或者是睡一觉后,就要和好,不可以过夜的。


他们对我在高考上的期望肯定是有的。每个父母对子女,都是有很大的期望的。但是很多时候,我父母更多的给我自己决定的机会,也没有特别大的要求和特别强烈的干涉。


对于自己的未来,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财富自由,身体健康。我也有打算出国留学,我对管理专业还是挺感兴趣的,可能会选择管理相关的专业读吧。


其实也是因为高中三年,我一直都在当班长,对我的领导力有些启蒙。我对自己与人沟通交往和领导力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挺有信心的。


我是有在追星(佛系追星),一个是演员白敬亭,还有一个是NBA球星卡梅隆安东尼。


追星和我成为领导者的目标,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待自己事业认真的态度,对梦想的执着和热爱,以及一种永不言弃、迎难而上、谦虚有礼、自信的品质和精神,还是很大程度上对我起到一种领导作用。我会受到感染,尤其是当我看到安东尼在球场上打球时。


主要就是空闲时间在微博里看看,家里人对待我追星的态度是挺平常的,也没有太过分。有的时候,我甚至会给我爸妈安利我偶像。我父母觉得追星适当就好,理智就行。


微博上那些骂战,我只会看看就好,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不会加入他们。毕竟世界之大,什么牛鬼蛇神都有,杠精也多,实在是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种无聊的事上。


有人攻击我喜欢的明星的话,如果是他因为自身不好的事情被攻击,我可能会重新审视对他的追捧崇拜。如果是别人无缘无故找茬、嫉妒,我不会在网络上发表什么言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身边人对他的攻击,我会跟TA解释。


这次疫情下来,我对自己的看法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但是多了很多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我发现大部分国家和国民,还是很善良很友好,捐赠物资,维护和平的。但是关于留学生的误解,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网民对留学生会有这么大的误解,我觉得人家是真的很不容易。但网上就是一些标签:留学生有钱,不好好读书,崇洋媚外,逃避高考等等。


不可否认确实会有一些这样的学生存在,但是我觉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像我周围有非常多的朋友同学,都出国留学的,有钱的也有,想逃避高考的也有,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家里都是工薪阶层的呀。


我后来了解到他们在国外也是很努力的,甚至是比在国内的许多学生都更加努力,而且他们都更加成熟独立,有自己的目标规划,并不是像网上那些人说的那样。


我只是希望少一些仇富心理,多一些平和之心看待事物。


我的18岁生日


高中三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高考倒计时200天的时候,我们班上组织了一场分享会,分享学习经验心得、200天的计划、高中三年的感受想法、以及自己想考的学校之类的。


当时我听着几个同学说完后,感触挺深的,还哭了呢。这个分享会,让我第一次感到集体的力量,知道了自己的高三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还有一群并肩作战的伙伴。还挺开心的。


我也会把同学视作竞争对手,但是自从上了高三后,慢慢发现,对手是自己。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


跟别人比,只会越来越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跟自己比,才能发现自己的进步。


说实话遗憾会有一些,感觉和小姐妹们的话还没聊完就要分开了。但是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见嘛,当大家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每次这样想,就不会那么遗憾了。


我自己是一个平和的人吧,不太争抢,外界大部分人觉得我很友好,很好相处,我有个外号叫“静姐”。有些时候,我会感觉这是不是一种讨好型人格,会有点想改变。


我想象中最好的自己,就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很多事情上可以不将就,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让自己后悔。


成人礼


高考于我而言,是我成年后的第一个挑战,也是一场修行。让我在这个过程中,会更成熟地去思考当下的事情和未来的选择。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选择权在我的手中,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也一直觉得,过程会比结果更加重要。


我想对自己说:你想要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言,决定不愿随波逐流,就不要焦虑。


犹豫就会败北。这无关对错。


高考后


我觉得高考没那么严肃,紧张。整个考场和监考老师,还有父母老师给我的感觉都挺放松的。


我高考前一天晚上没有失眠,还在复习。考试时我妈妈一直在考场外等我,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就是生活上和我心理上的帮助吧。


我没有要“考得好对得起父母”的压力,可能我父母一直都是说尽力就好,没有特别要求我非要怎么怎么样。


考完我都忙着聚会旅游,暂时还没有过上之前计划的生活。这个暑假主要就是学雅思和健身,我打算从8月份开始做详细计划。


毕业旅行


我主要还是想提升自己,不管是外还是内。多看看之前没时间看的书、纪录片等等。其实我现在还在忧虑大学专业的事,选专业也不能全凭兴趣,还真得多方面考虑一下。


我觉得学管理专业成本太高,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管理优先,其他备选还在考虑,我不太清楚文科能否学工科专业。


我一般在网上了解这些,有一个APP叫掌上高考。那上面的资讯还蛮全的,主要是一些学校的一些老师教授或学生代表,对有些专业进行介绍,要不然就是知乎了。


劝退现象肯定是有的呀,这个就得看个人的接受程度了。我是个容易犹豫的人,会多考虑一下很多可能性。选择之后,后悔不会,会有遗憾。兴趣在选专业中大概占40,其他方面会综合考虑。


考完后对成绩有担心啊,但只能暗示自己:考都考完了,不要想之类的。至于怎么自律的问题,我觉得到了高三这个节骨眼上了,主要还真的是靠自己的意志力了。


高中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我居然可以当三年班长。之前我只是觉得,自己是可以做好老师交代的事的一个人。但这只是一方面,做班长还会锻炼我的为人处世,不管是和老师还是同学,都需要沟通交流。



收到朋友的贺卡


刚上高三那会儿,大家都很焦躁,班上几个女同学因为一些矛盾误会,导致她们在班级群里相互争吵,后来我就直接发了一段话劝导她们,让她们多相互理解。我当时以为她们压根就不会理会我这一大段话,没想到后来她们居然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再在班群里争吵了。第二天,我又分别私底下去找了那几个同学,劝导她们。让她们之间的误会能解开矛盾能缓和,能多多理解对方。


当时,我真的觉得这个事情是我职责所在。老师没有要求我这么做,这是出于我的一份责任心。


劝解的时候肯定会有些忐忑,不知道同学们会是怎么个想法。有过一些同学说我圆滑的,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理解我的做法。


如果能跟上高中之前的自己说话,我想告诉她要认真学数学,好好练字。


之前《后浪》那个视频,我觉得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有点过于高。视频里出现的和说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人还不是这样的,如果重新增加一点对后浪理解可能会更好。


我其实还没有那么大能力,全面具体说出后浪是怎么样的,最起码得符合广大青年。它描述的大环境是符合现在的生活的,但现在的自己肯定是没有被代表到。


我的生活是挺普通的吧。幸福,顺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生活,对我来说,高中三年,真的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地方了。


“了解我的人觉得我活的很累,很理解我为什么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会觉得我是个很矛盾又极端,但是莫名很吸引人的人。”


殷同学,高三生,山东省临沂市


考前一个月


一开始觉得高三,大概是紧张又充实的。暑假返校后确实紧张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发现,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了。


我明明知道应该学习,但就是紧张不起来,每个人都是这样吧?我感觉我挺颓废的。疫情会让人紧张,产生一种活着很宝贵的感觉。


被新闻触动应该是一种很经常的事情,疫情中的正面新闻,大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所以我试试讲一下身边的事情吧。


我们小区在疫情期间是出了两个B级接触者,其中一个跟我是一栋楼。当时我妈就很担心,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死了,甚至有些神经质,即使不出去也要在家里一天喷三次消毒液。


我是比较受不了消毒液的味道的,因为这件事也跟我妈发生过一些矛盾吧,就觉得真的没有这个必要,我也被强制性关在楼上直到开学。


她的观念就是和生命扯上关系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再慎,再神经质就不为过。我觉得真的是太过。我是属于那种偏科学一点的人,不会非常非常在意,但该做的都会做。


我一直是属于那种万事不在意,什么都不怎么强求只想顺其自然的人。这次疫情之后,我可能对某些热爱的事变得更执着了,觉得时间紧迫,要努力去做。所以疫情期间开始尝试写诗,虽然好像不怎么成功。但至少去做了,就挺好,没有一直搁置着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我是个理科生,我也蛮热爱物理和生物。未来的话,其实我想学心理。我觉得人首先要搞懂自己是什么东西,要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能是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我确实有些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的后果也让我有些难以接受。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伤害身边关系非常非常好的人。


我也因为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受到过伤害。它让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非常不容易。对此,我只能不去想太多未来,保持现在的热爱。


我的网课没有视频,只能听不能看,就很难受,听不进去。父母当然会督促我学习啊。我比较神奇,说白了就是一身反骨,你越是逼我去做一件事,我越是不想做,哪怕这件事我其实挺喜欢。


我在网上写诗后,还认识了还蛮多的网友。因为文学与相似心绪而连接的友谊,有的时候比现实中的还要牢固。写诗也能帮我控制情绪。如果压力找到一个发泄口的话,就会好很多。


我父母可以说是反对我写诗,说话很难听。对于应试教育没有帮助的事,在他们眼里就是浪费时间。


我会反驳他们啊,但是没有用。在经济没有独立之前,孩子在家长前总是没有话语权的。


我坚定我的想法,毕竟它没伤害到任何人。


如果我父母能无条件答应我一个要求,我希望他们离婚,或者我搬出去住,分居也可以。至于原因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我来说,他们不离婚,对我的影响更大。


我们是提前拍毕业照,办毕业典礼。校长被我们当吉祥物亲亲抱抱举高高。回之前的教学楼拍合影,倒没有人哭,气氛也挺好,大家都笑嘻嘻的,但就是莫名的伤感。遇见了分班之前的同学,感觉两年里大家都变了很多,以前很严肃正经的数学老师也突然没个人样,老阴阳我们的班主任都慈祥了不少,虽然他嘴依旧三校最毒。


我问过不少人,陌生人会觉得我是一个沉默安静的人。因为走路带风和字体的原因,有人也会认为我是个很凌厉的人。简而言之,对于陌生人来说,我在他们眼里是一个比较高冷的人。


我在普通朋友面前话比较多,可以说是挺外向的,他们会觉得“哇这个妹子懂的好多,特长好多”,会觉得我很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真正很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其实是真的很安静,我真的懒得理陌生人和不熟的人。他们会觉得我在某些方面放浪形骸。


我会散打,打架不要命。我很少打架,在别人招惹我的时候才会打。我比较懒,如果没人找事,我也不会打架,至少要他先出手,我不理亏。


学打架是因为以前被卷入过校园暴力,我觉得女孩子也应该学一学散打,来保护自己,最好还能帮到别人。


我帮过我的一个学姐,她在路上被人堵了,我帮忙解了个围,没真打起来。我不是非常清楚她经历了什么,但应该不会是什么值得回味的事。


我遭到校园暴力是初中的事情了,解决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我是直接打回去了。在我学会散打之后,本来懒得理欺负我的人了,但实在是没法继续容忍了,干脆直接打回去了。


对于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我建议不要一味地忍让,有些人的脑回路不是人类可以想象的。打回去很有用,欺负我的人老实了非常多。不得不说以暴制暴在某些方面非常实用。我也有跟家长老师说过。但如果施暴者学习好,那在他们眼里就是你的错。老师家长毕竟因为视角原因,看不透每个学生,成绩成为唯一的依据,也挺没办法的。


当然,他们还是会偏向“好孩子”。我觉得决定一个人是否是施暴者,取决于心性和家庭,后天经历也会有影响。


只有你有实力,才可以有权保持自己的立场。想要提升实力,就要去学更多东西,成绩也算一种,至少这种实力,在学生时代非常令人羡慕。


课本其实也蛮重要,至少物理教会了我不少东西,高中的生物也蛮实用。但成绩好并不意味着不会被欺负。有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因此被冷暴力,我曾经见过这类现象。


当时被排挤的是个学习非常好,但长得一般,身体比较虚弱的男孩子。他们班的小混混就经常性的会撕他作业,有的时候还会拳脚相加。老师会更偏爱他。但如果自己不反抗,是没有用的。


我认为绝大多数不反抗的,应该都是懦弱。善良的我没接触过,但应该是有的,很少而已。毕竟我找不到对校园暴力善良的理由。


预防的话,家长老师对这件事加强敏感度,加强一下学生的三观培养,除此之外我也没什么可行性建议了。毕竟这件事也没法杜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


我烟酒都沾,更多是陪朋友喝酒,只有雨天失眠我才会自己主动找酒喝。和朋友一起喝,一般都是一边聊天一边喝,度数不会很高,图个氛围。自己一个人喝的话度数会挺高的,雨天喝冰过的烈酒会很舒适,特别是晚上失眠,又被带进清醒与混沌交界处的时候,这时候思考平时想不通的问题会有意外之喜。


抽烟也差不多,我一般一边发呆一边想事,一边抽烟,回神后就会有答案了。不过很神奇的是,我没有酒瘾也没有烟瘾,不知道为什么。


我父母知道我抽烟喝酒,但很奇怪的是他们对此比较漠然,只是跟我提了一下,说不要被别的同学知道。


家庭环境对个人人生,我觉得是会有很大影响,足矣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的轨迹可以说是从天空搬到了海洋。


其实吧,天空和海洋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我的翅膀确实没有被折断,但环境改变了我,让我没法离开水。无法挣脱束缚,而且必须依此存活。飞鱼也有翅膀,也可以短暂滑行,但它逃不了,我也一样。


对我来说,这个水,就是家庭。


是哪部分让我最难脱离?我蛮想答责任的,后来想了想发现责任算是源于血缘,她生了我,我保障她安享晚年,算是不平等的等价交换。


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责任感,可能是因为我不想变成没担当的人吧?亲情还是很美好的,但我可能现在不大能接受,因为某些原因。


家庭环境也不是绝对的,骨子里的一些特质是不会改变的,就像我有的时候还是蛮矫情的,还算是一个没被改变太多的,对人生抱有期待的少年。


坚持自己是件又难又麻烦的事,但总有人可以做到,也有人会做出改变。我两者都有,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两者都有。我会尝试让自己接受好的影响,比如变得更成熟更自立,坏的负面情绪也会被影响,但会尽量减到最小。


我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喜欢看书、发呆、画画、写作,雕刻,做一切可以打发时间和空间事情的人。我看书完全可以不吃不喝看一天。


高一的时候沉迷过一段时间侧写,高二读过一段时间法典,真的还蛮有意思,之后看了看古典文学。高三比较忙,阅读量减了很多,也就每个月看看《萌芽》。比较认真读过的大概也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芥川龙之介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一些外国诗歌。日本的也有,翻了翻《徒然草》(虽然它被定义为随笔)


我看的书就很杂很跳脱,我也蛮喜欢生活方面的书,有关烹饪摄影什么的。


我很安静,情绪不大外漏,不喜欢麻烦别人,别扭又敏感。希望别人关心,又不想被同情。还算温柔,很喜欢小动物,蛮有同情心,挺热爱生活。


有的时候,我却会很厌世,非常不想活着,非常极端又有点讨人厌。我挺早熟,万事不过心,是个极端又矛盾的人。


我算不上急迫地要经济独立,但还蛮想的。我未来想留在大学任职,当心理或者刑侦方面的老师。


我也挺想尝试一下边缘人的生活,就是在大部分人眼中不大正常,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我对他们一直充满好奇,并且试图与他们交流,虽然我就接触过三四个吧。


说一下我遇到的第一个边缘人吧,真的非常边缘。先说一下她的身份,她是个妓女,是被迫成为的职业。因为真的是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光看职业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确实有点恶心。


她是被亲戚卖出去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如何我并不知道。她被卖到了北方一个县城的窑子里,在那里呆了三年,后来逃出来了,结果回去之后又被卖了,卖到了另一个地方,最后还是跑出去了。


接触到她,是因为她把那一切都写下来了,毕竟总要有个发泄口,不然天天背着那些腐烂发霉的东西往前也没法踏出一步。


她写的很详细,所有人物都是用的化名,讲了她在两个窑子里,见过的所有让她坐立难安恐惧入骨的事情。残暴的龟爷和嫖客,自己触电自杀的同伴,逃跑被抓回来的小女孩……总之算是一部九十年代新世纪初未被揭露的黑暗一角。


我是2010年认识她的,恰好我当时家庭变故挺大,没人管我,我就抱着电脑玩,在论坛上认识她的,也聊过。


可能因为我是小孩子,不会觉得她很恶心很脏很怎么样,也可能是我给了她很纯粹的安慰,所以虽然年龄和经历差了很多,我们还是可以平等交流。


可以感觉出她有过良好的教育,这是最让我接受不了的地方,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她当时跟我说,就算死也真的不想烂在里面,对于尚且年幼的我真的是有非常大震动的。


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我选择主动跟她联系。那段时间我真的非常孤独,没有人会在意我发生了什么,有半个月甚至是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没人有空管我。我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吧。


我现在和她没有联系了,萍水相逢而已。她对我的情况的表示……嗯,大概也没有很明显的表示,毕竟你怎么告诉一个小孩子不要在意家庭的问题呢?这很无解。


她只是在那段时间里一直陪着我。我承认我非常敬佩她,也理解她,但我真的不想成为她。毕竟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可能也是从她那,我学到了反抗。但更多的可能是,我本来就是这种(会反抗校园暴力)的人。


说来好笑,也是在看完她写的东西后,我才第一次有了“我必须拿起笔也写些什么”的感觉。这东西很难说,但就是给我一种“必须拿起笔去写些什么”的冲动。


而且我正在干这件事。我一开始写的是散文,初中开始写小说,只有诗歌是高三下半学期才开始的……我觉得散文挺私人化的,不怎么想发出来。小说目前还在修正,路漫漫其修远兮。


书写的时候,我会变得很冷静,对待某些事情会变得更客观,思路也会更清晰。至于写没写出来,我对现在的作品还是挺不满意的,但这需要慢慢积累,我不是很着急。


对社会的边缘人,我一开始是因为好奇,后来更偏向于对他们人生轨迹的好奇,到现在其实蛮喜欢他们性格中的一些东西。


我也接触过法医和刑侦人员,家里也有曾受到某些(这个打出来我真的会被屏蔽掉)压迫的长辈,还有一些接触国家机密需要保密的叔叔。


他们只是某些特性被放大了很多倍而已,都是一些常人的优秀品质,不过共同点都是坚忍,还有冷静。


我对自己更大的希望,是做一个时刻保持清醒,尽量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人。有非常精通且有所成就的专业,最好在这方面还有点成就什么的。赚的钱够我活得挺好,还能养只猫。


高考后


我没想到高考会就这么过去了吧。就很平平淡淡,跟以往任何一个假期都没什么区别。


它对我来说就像镜子,很清楚的映出了我到此为止人生的轨迹,让我明白了没有什么是你可以一直逃避的,也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它让我不得不面对未来的方向和规划,毕竟我一直挺想混吃等死的。未来除了做刑侦法医类的职位,当随行军医也可以。


父母对我的期望肯定会有啊,我母亲那边有很多都是军人。而且是有军衔的军官,待遇很好,我妈就挺想让我当个军人,再混混军功,最后老老实实结婚生孩子什么的……


我非常不认同这样的生活。虽然我很想混吃等死,但我非常明白,我要是真被人包养,我还不如去死。平平淡淡不怎么适合我,我还是比较适合过刺激一点的生活。所以想挑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职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法医刑侦和随行军医感兴趣。我已经托人帮我找教材了。


这个暑假我打算看书、写写东西、去上海逛逛,等成绩出来看看结果,再考虑下一步的具体计划。对于未来的高考生和自己,我想说问心无愧就行了。


遗憾的是我没选历史,我还挺想学历史的;没好好学生物竞赛,不然一本线就可以上清华了。


还有一个不算是遗憾的事,高考前跟男朋友分手了,还是蛮失败的吧?你不要笑我哎,我又不是好孩子,谈恋爱很正常。


在很多人眼里我还是挺早熟的,但我觉得我跟他一比,我觉得我挺像他闺女的。他会给我讲题串知识点什么,他学习真的特别好(复旦交大级别)


但更多的收获,其实是在生活上吧?我有的时候情绪会比较崩溃,基本就是他在安慰我,有的时候也会交流对一些事的看法,对我思考的角度还是很有启发的。


老师也知道我们恋爱,阻拦半年未果之后,看我们也没做什么非常出格的事,而且成绩都还挺稳定之后就不管了,偶尔会说两句。


分手算是因为高考吧,毕竟太累了,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维持这种关系了。但也说不准哪天会不会又在一起了,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高中生活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交到了不少真正可以好好聊天碰撞思想的朋友,看了不少只有在高中政治课上才看得下去的书籍,知识面广了很多。学了点法语和日语,感觉还蛮有意思。


如果要改变的话,我其实不想改什么,毕竟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我的活法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我觉得挺好的,毕竟高中三年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有趣人物。


非说遗憾,就是多参加各种比赛会好一点。比如作文比赛,再说把生物奥赛考完?(当时没考试就退了)万一拿个银牌将至一本线了呢。好好学习,成绩高点总是好的。


尽人事,听天命,自己做选择。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现在的自己。但我未来想成为更坚强、更温暖、更光明的人,想成为可以给别人带去希望和感动的人。”


小绻同学,高二生,湖南省娄底市


这次疫情在家学习,倒也没有特别大的困难,小问题挺多,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卡顿,音画不同步之类的。除此之外,就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很难管住自己不分屏刷空间、打游戏吧。


我一般玩一些单机的小游戏,行走大师这样的。影响我学习的主要是qq聊天,特别喜欢和朋友和恋人聊天,所以集中注意的方法,就是退出qq。


我目前是在恋爱中,恋爱对我来说好像是很不能缺少的东西,是黏黏糊糊的麻烦的关系。但也是生活里很大一部分的甜和希望。


我是双性恋,现在是有女朋友。而我的同桌恐同。我本来以为我们肯定老死不相往来,坐在一起气氛冰点,但没想到相处得很愉快,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吧。


这张就是臭美自拍,刚剪了帅气的头发,从衣柜里找出来爸爸的衬衫在画室装酷


父母的话,是从来不知道我有恋爱的。但他们知道我的性取向,爸爸挺支持的,他说只要我健康快乐就好,妈妈这边比较难办,不过我坚持,她也没有办法的,家里不会有太多不理解。


我根本没有感觉过什么歧视,有时会在网络上看到有非异性恋者说生活中遭受的歧视,但我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开放的。


包括之前国际不再恐同日的时候,我在脸上和手手画了彩虹和love is love,很多异性恋的同学知道了之后也让我帮他们画上,他们也要支持。


我知道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太好的声音,但我看到的青少年,也就是祖国的未来,都是开放善良的,没有歧视心理的。所以我相信未来那些不友好的声音,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也会越来越少。


我觉得性别完全、完全、完全不重要,对我来说是爱就是爱,性别几乎不存在。


我爱一个人爱的是ta的才华、性格、兴趣、处事方法而不是别的什么,外貌声音尚且无所谓,性别就更在考虑的范围之外了。


我希望自己可以永远保持爱人的能力。我认为爱一个人,得到的精神力是最大的。


这是今天放学回家路上,路过超市玻璃窗的时候看到自己的鞋子,感觉怪可爱的就拍了。


我的自律能力还好,就是一般普通学生的样子。会按时完成作业,但也不太会多找题刷。我在专业学习上倒是很积极。我是美术专业,学素描速写色彩。


疫情给我的灵感是有的!有很多想法,不过到现在都因为要画的东西太多而没有完成。


我惊叹于那些献身的医务人员,真的有这么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为国家做贡献的过程中去,我很崇拜。希望我也可以有这么高的觉悟吧。


我的人生目标是职业插画师!如果可以的话,还希望自己可以用休息的时间,去报班心理咨询师的班,考咨询师证。


未来的理想生活的话已经有雏形啦,和好朋友同居,和恋人在同一个城市里,每天都可以自由地创作、画画,可以和爱的人在一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理想的。


我想要画出可以引起人共鸣的,让人可以拿在手里看很久很久,真正受到触动的画。我高一在纠结究竟要不要学美术专业的时候,就是一直在思考:美术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那时候,不认为一幅画能给人多大的精神力量,但现在随着我学习的深入,我看得更多,我发现我那时候还是见识太短浅了。


一幅画能够给人的冲击和文学、音乐是一样无穷的,引起的共鸣也是最直接的,总之就是希望可以触动他人心里的弦吧。对我来说,我的个人价值,就是想实现对他人的拯救。


我遇见的很多人都给我过“被拯救”的感觉,可能因为我总是一再跌落吧。我的初中班主任,我现在的好朋友,以及我高中以来的各位同桌,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一次一次地爬上来。


高三的学长和我倾诉的苦恼,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成绩。他们在三年的相处里本就积累了很多矛盾,在压力最大的高三最后这几个月,容易全部引爆出来。


一些老师到后期,不再管所谓的“后进生”,还有课堂上办公室里直接冷嘲热讽,骂考不起大学、浪费时间趁早回家的,都是很大的伤害。


对高考的焦虑也是难以避免的,无论哪个成绩层次都难以避免。疫情的影响也是有的。时间拉得越长,就越害怕越紧张。


“让我死得痛快点吧——”是高考延期确定的那一天,我听到高三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


画画不仅是因为高三的学长,还有我自己很大的因素。虽然我是高二的,但这张也表达了我很对于学校人际和学业很大的焦虑。


“有时候我会进不去教室。”是这张画的文案,也是我的真实情况。(lofter用户名:羊绻绻)


这张是在上一次期中考试,考完数学后回教室画的,我知道我肯定考得很差,我那天状态很糟糕。但我刚接近教室,就听见里面有同学在大声地说有多容易多弱智,忽然就丧失了踏进去的勇气。


想到即将到来的高三,压力就像一堵厚墙,直接堵住了前门后门包括中间的窗户。几乎每一天,我全身都在抗拒进入教室。


除了学业压力,也不想面对自己的孤独和置身人际关系之中的麻烦。


我很担心自己的高三。我是美术生,学考后就要出去集训了,集训过程很紧张很艰苦,集训六到八个月后,回来直接高考冲刺,也很紧张艰苦,挺害怕的。


不知道自己的精神状况能不能撑得过去,好朋友和心理老师都很担心我,不过都到现在了,我也就打算顺其自然了,尽量不辜负爱我的人的期望吧。


至于同学,在我的观点是竞争关系更多吧,毕竟大家是要各自飞的。特别是这种成绩好的小孩比较多的地方,可以感觉到肉眼可见的自私。


成绩上都希望自己比别人高一头,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不例外。一旦原先没有自己好的朋友,超过了自己,就会非常不爽、摆脸色、闹矛盾。挺常见的。还有直接冲上去说“还给我,把第一名还给我!”的,我看着觉得挺厉害。


初二,那时候还很快乐。班主任要我们在墙上画一些画,装饰一下。教室墙上斑驳怪丑的,我画的时候班主任在我身后拍的。这是我最喜欢的自己的照片了。


在学业上,母亲对我的期望更多,希望我可以上央美/清美/国美,父亲还是希望我健康快乐就好。专业老师也一直鼓励我,集训的时候就冲进央清班里,冲刺清华央美。我尽量吧。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能是娄底这地方最牛逼的心理诊所了。我们心理老师都很专业的,我的那一位,会一些简单的催眠,业务能力也很强。


对我来说帮助还挺多,但是我的问题比较棘手。需要吃药的情况她就爱莫能助了,只能让学生去和家里沟通,并且和医院协调。


同学对我倒没有什么偏见,不过最近令我心寒的是,我得知高一我很喜欢的一位朋友,突然冷落我的原因,竟然是她的家长不知道从哪听到,有人说我精神状况不好,就死活不肯让她找我玩了。


她为此和家里吵了好多架,没有办法就只好冷落我了。我刚听到的时候很难过,不过我想了想又释然了,多亏她那时候冷落我,我才能看清一直陪着我的人是谁,才能和现在最好的两位朋友走到一起,确定我们的未来。


是我考试的时候画的,也是一些压力。其实没有什么人对我说过这句话,但我脑海里总是会有这样的字句盘旋。“你真没用啊”“你是废物吧”“你什么也做不好”诸如此类的。


每次想到都会感觉很心痛,感觉有什么摇摇欲坠了,于是就画了快断的秋千、心口的洞和绑着绷带的手腕。


我父母不知道我的精神困扰的严重程度。父亲知道的比较多,但他也没有办法。母亲认为我只是青春期,把自己想得太不一样了,只是有点少女的忧郁而已,无伤大雅。


现在基本上稳定了。自残也努力戒掉了,有时候忍不住还是会咬自己,或者扇自己耳光之类的,但总体来说还好。自杀倾向也可以克服了,因为未来的希望很接近、很盛大了,马上就要熬出头了。


高一上学期是最可怕的时候,那时候每天都在哭,在崩溃,有时候上着课就突然尖叫,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推翻桌子,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开始哭嚎。是比较可怕的回忆。


我父母对此都不清楚,母亲只觉得我伤春悲秋过度敏感,我也不敢让她知道,她会很崩溃,很无法理解。不如说,我的问题有一半原因就是她导致的。


把话跟母亲说开了扯清了,一直是咨询师最希望我做的事情,但我认为没有必要,那样虽然可以解开心结,但是会让我经历一段非常动荡紧张的时间。


母亲的崩溃是我最不喜欢看到的,还有这么点时间,就可以逃离了,我认为没必要把自己再放进这种危险里。



改善别人的态度,我已经放弃了,我现在只想快点等待高中生活结束,有好朋友陪着去别的城市,就医吃药,远离让我难过的困扰的一切。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生活动力。


我想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说完全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我自己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也更能理解这究竟有多难多苦。我想像我被帮助那样,去帮助别人。


高考的话,我自己没有太大感觉了,因为是专业生的原因,我认为这算是对我专业水平的一个检测。对我来说最意义重大的,就是让我可以去其他城市、去和好朋友体验:除此以外,我还能拥有什么样子的生活。


这是对我最重要的。


“我不知道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只想找到真实的自己,并接受那样的自己。”


胡同学,高三生,广东省深圳市


考前一个月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这就是我想象的高三生活。


董子健主演的电影《青春派》,撒老师在高考前夕对学生发表的演说


我们班天天喊这些激励自己。其他的口号还有,“生前何必多睡,死后自会长眠”、还有什么“‘越努力越幸运”、“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干干干”之类的。


它们有点激励作用吧。我觉得要在一定的场合下,作用会明显些,比如在不想学习的时候。平时就是自己喊喊,告诉自己别放弃学,还没到高考呢。


同学们自己喊这些口号,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比如集体爬毕业墙吧。学校大概是想让我们努力冲击高考,激励士气。


我没去爬毕业墙。我觉得没必要,没有意义,这些活动只是形式。因为大家都这么大了,道理都懂,如果空有形式没有实践,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其实不太喜欢目的说是为了体悟精神的活动。比如去井冈山,我感觉就是去郊游。我们坐火车去,下火车站后坐巴士,到达民宿(就是某个农村),然后分农舍。


第一天没干什么,因为太累了,大家都睡了一天,晚上说要做饭。我们有做南瓜饼,但是我觉得大家做的很一般,那道菜也没什么人吃。


之后的晚饭,基本都是农户户主帮我们做好,我们什么都没做。


去到一个景点,车上导游会讲解,但是她的讲解内容太刻板了,我们班几乎没什么人互动,所以她也不讲了。我们到了景点拍照,走马观花地转了转,就走了。


我原本以为是我们学生自己做饭,结果发现没有。我以为重走长征路,是真的走了以前的路,结果就是随便指个山路(全是泥),让你走,你得穿鞋套,不然鞋子全废了。走了挺久的,可能年级队伍有点壮大,我们走走停停,完全没体会到红军行军的感受。红军那是前有豺狼后有虎豹,为了保命得赶紧转移,而我就是觉得无聊。


不过爬的路途中,有些地方不太好走,大家会互相搀扶着。大概只有这一刻,我觉得这个活动是有意义的。


那个期间还不让发朋友圈,因为怕被其他省的知道,投诉说就深圳这么搞。我们老师说她们外派学习,也是边玩边学,但是相比内地是有地区福利差异,不让说可能是怕被嫉妒,惹麻烦吧。


个人觉得体验一般般,对家长老师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一个星期不用上课,大家都觉得解脱了,放松玩玩也不错。


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当大家面对共同需要度过的难关,班级里才会有凝聚力。平时也就是小分队行动。


运动会和毕业墙的时候,班里挺有凝聚力的。运动会就是做好后勤工作,运动健儿努力拿奖,反正重在参与。毕业墙的话,我不后悔没有参与。一共三天,第一天下雨,淋雨听训,第二天第三天暴晒,反正他们是挺惨的。


我们班有几个男生跟我一样放弃爬毕业墙,他们觉得花钱受罪,我也这么认为。这个要自费,井冈山也要自费。没有人因为我没参加而责怪我,这个是个人选择。


我之前看微博,有个博主说她高考毕业后想支教,我觉得这个就有意义,是你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你可以体会如何当一名老师,或者更深入了解支教地区的那些孩子们的生活环境。


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我能不能学到我认为能提升我个人的东西。如果不能,那对我而言没意义。不是所有实践活动都适合每一个人。


我参与过比较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就是我对井冈山当地的老人的一段采访。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没什么人完成,大概也没有很重要。


好不容易来一趟,我想多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从我家阳台看到的风景


通过跟老人的聊天,我可以感受到乡村基层真的在改善。那些老人平均八十多岁,我就用家乡话跟他们沟通,了解到改革开放前的时候,他们经历的事情,现在他们都儿女具体在干什么,有没有看望他们。


这个村里面道路的变化最明显,他们从未想过未来会有现在这样的景象,以前的路都是人踩出来的。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觉得还不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老人儿女都去城里打工了,放假会把孙子孙女带回来,但是除了暑假,待的时间没有特别长。儿女没法常欢膝下,只有他跟老伴,还有一条狗。感觉挺孤独的。


对此,我只能说挺理解孩子不想回老家的感受,因为老家没有伙伴跟你玩,就算有年龄相近的,却总是没办法愉快地聊天,感觉话题真的不多,我个人也不喜欢尬聊。


老家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也没办法满足一些需求。我在我老家,就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喝奶茶就喝,除非去城里。


但我也同情老人的孤独。他们不会打麻将,但是他们本村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我觉得我以后得找个好点的养老院,把自己养进去,这样大家还能一起打麻将!


没有人收采访报告,我后来也弄丢了。


未来我想学历史专业,做学术研究方向。会对历史感兴趣,大概是看了关于马王沙堆的央视纪录片。学历史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判断事情,而且我挺享受学历史的感觉。


我有想过去支教,但我希望我是有余力才去。毕竟我现在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没办法腾出精力照顾其他的人。和同学的竞争压力也有,但是更多会觉得自己没用。


经过这次疫情,我发现自己好像除了课本会的,对于生活其他方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比如我想做好吃的。我能报出我喜欢吃的菜,却没办法实践它。因为我不会做饭。目前没时间学,暑假打算跟妈妈学。




‍“我拍摄美食,是想记录自己快乐的瞬间,老实讲我只想先学点家常菜,如果我买了烤箱会考虑做蛋挞。”


这次疫情过后,我大概更珍爱生命了。我为此还定了目标,努力活到70岁。我决定要健康生活!不熬夜!


我之前看了一本言情小说,讲医生的(书名《写给医生的报告》),才知道原来医生的职业,也并没有想象中所谓高大上。


医生也有家庭,医生也是个平凡人。你生病了,找医生治病,医生替你医病是他的职业。但是医的如何是他的本事,当然也有你自己的运气在里面。不能因为你去医院找医生治病,就一定能痊愈出来。


还有就是医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不能因为人家长得好看点,就去随意打扰别人的生活。


前几年有很多明明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是病人离世的事情。医生本身很内疚,没办法挽救他的病人,同时还要遭到家属责骂甚至暴力殴打,以及一些社会不良媒体对这件事情的夸大。


当然不排除这个社会,的确有不良医生赚取黑心钱的例子。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既然能出来在医院成为正式医生,基本职业素养还是有的。


我觉得就把医生当成普通人就好了,我来看病,他通过他的专业知识判断我的病情,帮助我治疗疾病。我不赞成把医生当成“英雄”,任何职业都不该抬太高。捧杀的方式,都是具有摧毁性的。



我出去旅行的照片


在家上网课期间,我学习自控能力差,总想着放松。我不知道怎样算克服这个困难,我只是尽量克制自己不玩手机,远离电子产品。


我做不到不娱乐。娱乐就是玩,没有干正经事。目前我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我的本分,我没有做好,就是没有做正经事。


我不会通过互联网去了解课外知识。娱乐和学习,每个人的分界线是不一样的。娱乐是没有指定任务的。我觉得只要是我感兴趣的,都算一种娱乐。校内知识我不感兴趣,都是高考要考的。我们现在是分文理科,文科的内容我其实觉得很有意思,只是我不喜欢做题而已。


至于兴趣这个概念,我理解的是兴致更准确些。兴致,带有一种即兴,兴趣更多的是长期的,我目前还没有培养兴趣。高考后想去做一些探索。


我计划去减肥、做饭、养身体、练古筝、学下棋、看书、学电脑、学摄影、穿汉服拍照、旅游(目前暂时算了)、网上云游博物馆、看电影、写些影评、学车、学英语、学刻章。


我在父母那里收获不到什么帮助。他们就希望我读本科,一本。他们口头告诉我要努力,我就说我可能办不到,但是尽力。


我希望考上我想学的专业。我焦虑、害怕自己考不上。高考就是过跳板,让我去更高的平台实现自己。我希望自己独立研究出一个大家都没有想过的历史论题,然后证明我是对的。


对于要高考的自己,我想说:冲冲冲!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也许都觉得我很随和,然后有点憨,大概就是人好。但我觉得自己不喜合群,又自卑,矫情。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找个专业的心理医生聊天。我父母知道我有这个想法,但他们觉得我没毛病。我还是以后赚钱了,自己去看吧。


我就是想找个人倾诉聊天,我觉得心理医生是最好的对象。我也有朋友,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告诉他们。是我个人私事,但是我又纠结没办法理解。


父母不难沟通,只是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说出来,就会让一些事情失去平衡。一个家庭可能会因为这些而支离破碎。


这大概就是历史书上说的妥协。


问题现在还在我自己可调节范围内,我也担心有一天会超出我的控制。毕竟我没有什么能力赚取立足社会的经济收入,我有条件一定会去看心理医生的。但是等发生了再说吧。在这之前,我只想平稳度过,也就是顾全大局。


高考后


高考就是紧张,脑子里就是紧张。因为考了很多次模拟考试了,原本感觉没什么了,我以为我会很淡定,但是并没有。


每考完一场,起来要离开的时候,腿都在发软。我觉得我没有发挥好,感觉十二年都白学了。卷面不够美观,答题也觉得乱七八糟。


我认可“十二年的学习,就只是为了这一场考试”的想法。这十二年其实也学到了很多,但是高考的确是我靠近梦想最直接的途径。


如果没能考好,我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习的机会。好的平台有浩如烟海的图书馆,顶尖的导师,直接接触考古的实习机会,培养体系能够跟国际接轨,还有一群优秀的同学。


我回了一趟小学,见到了小学的数学老师


有个朋友,喜欢学医,就努力学习,去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我羡慕她。如果没有好的平台,会对我的历史研究有很大影响,因为你要自己瞎琢磨。


不过没关系,我已经做好很多打算了。目前人生A计划是没办法了,看看是开启B计划,还是C计划。


反正BC计划,就要放弃许多东西,比如放弃爱情,只追求我爱的专业。如果阻挡我追求我想要的,那都是障碍,浪费时间。


我原本是打算在大学里谈恋爱,我真的只想一辈子只谈一次恋爱,但是好像不太行。我的每次恋爱,都是打算奔结婚去的。


高中三年下来,虽然没什么交到心水的朋友,但是也没有和别人有太多矛盾冲突。我的确说过我不喜合群,但这是生活生存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不喜欢,不代表我不会。


这是外界认可的点,我也觉得合群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在大家都不伤害彼此的情况下,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只要大家都学会妥协,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对方硬要干涉我,看损害利益,要是程度太大,那我选择反抗到底。但如果能平和的方式结束,为什么要用激烈的手段?


既然选择了妥协,那么所有的得失,心里都会有个底在那里,就不会再计较其他了。


高中生活没有重来,除非带着现在的记忆,不然再来一百遍,我也是这样的结果。


如果能对刚上高中的自己说话,我会说:遇到人渣就怼,遇到比较水的老师就搞自己的,落实自己不会的题目,别怕难。珍惜真正善良的同学。


有遇到很善良的同学,后面珍惜了,前面没有。之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她的善良打动了我。教你学习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关注你,负责到底的却很少。


高考结束过了四五天,我还没算真正地生活,我只是做到了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学英语。我的房间还在收拾,太多东西了。


买的徽章有的都锈掉了,古筝的弦坏了,我想全换掉,东西还没到换不了。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高考完了,放松了,我跟以前一个小学同学和好了,有失有得吧。


以前一直有和她联系,后来我考上普高,她没有,然后她家里压力很大,我这边也学习忙没办法听她叨叨。现在算是人生翻篇吧。


我考完那天一直在哭。我爸妈都没怪我,就跟我说没事,都考完了,他们可能是怕我去跳楼。


妈妈接我那天送了一束玫瑰


外界就希望我考个一本光宗耀祖吧,反正希望我考好点。我只祈求老天给我个机会,我真的很想学历史,很想很想走研究方向。


我只是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所有人,太难过了。我对不起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包括我自己。


我疫情的时候,还去打扰一个大一的医学生,每天问他数学题。我很怕对不起人家,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花自己很多空闲的时间,去帮助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有段时间是真的崩溃到不行了,向他求心理疏导。 


聊天记录


反正我挺感激人家的,跟他聊完很温暖,内心又充满了力量。我也打算送一个小礼物给对方,已经很少有人跟我说要做自己了。


大部分的时候,别人就跟我说没事,下次肯定可以,你看看我也挺差的。一个在教我如何学会面对,一个只是让我有一个对比,平复心理落差感。


我更喜欢别人能够教会我什么,而不是直接告诉我有什么。


“我想法比较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未来我希望能成为一个能言善辩,做事谨慎的人。”


八爪同学,高三生,吉林省通化县


考前一个月


我想象中的高三,就是很紧张很辛苦,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奋斗。我理想的学校是一所专科学校,就是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实际上高三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上学确实是很辛苦很紧张。紧张在怕上课睡觉,玩手机游戏,被管事的领导发现。


辛苦在于,夏天在全是人的屋子里,没有风扇,吃着全县被垄断的巨难吃的盒饭,学校还不让订外卖,不让家长送饭,学校的商店也给关了,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天天在学校只是坐着而已。


“12元的盒饭,这应该是做的比较好的一次了。学校这就是在逼着我们吃盒饭。还经常有拉肚子的。饭都吃不好怎么学习?这事到现在都没有人管,也是奇怪。”


我们学校是普通的高中,中考筛选下来的都到了我们这里,本来学习能力就不行,再加上学校外面说什么去普高(人生)就完了,去县重点学校就怎么怎么样的。可能这些原因,就让学生觉得普高不是去学习的,是去混的。


大多家长也就高一高二的时候,能敦促一下学习。看实在是学不下去了,高三就让我们随便了。有的甚至从高一就不管学习了。学校方面就是减压,叫我们不要有压力。网课我们也上了,上了两个多月。每天人都无法到齐,老师也是没有办法,大多人也就是早上签个到,挂个网课,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大部分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想随便报一个差不多的学校。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想不念大学、直接出去工作的。


学校棚顶漏水 ,总是掉墙皮午休同学把墙皮刷掉


我应该也算是在混吧。高一高二,我一直在尝试努力学习,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我一直在班级最后几名。


高三上学期一直在看病。后来看学习成绩,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开始准备高职单招(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了。


疫情关系考试从2月末拖到5月份,我只好又回到学校准备单招。但仍然是不管刷多少题,刷了多少遍都不会。


再后来招生办告诉我们,单招推迟到9月份,单招计划与统考合并,这时候我就只能准备高考,但是高考与单招相比不仅各科难度都变得很大,还锁了一门理综。


这个时候我也就算是开始混了。开始上课睡觉和同学打游戏,有时候也做题看书,但是完全看不进去。我还是稍微学一点的,但是看时间一天天减少后,就没有动力去学了。


曾经努力了也没有成果,我觉得是和我的抑郁症有关系。这东西是真的影响大脑,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极差,心情压抑等,每一条对学习都是致命的。


“以前上学路上拍的。现在天天上学,没时间记录。”


我之前也是觉得,上天对我有点太不公平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我所能做的是把现在做好,其他的无所谓。


抑郁症我应该是从初中就有了,只不过家里和我自己都没注意,后来我自己觉得很不对劲,我和同学很不一样。


同学看起来都很有活力,而我就好像是一个没得感情的小人,没有活力,还失眠焦虑,什么都不想干。之后就是越来越严重,我自己提出去医院检查,才知道的。


能够接受自己的抑郁症,是靠坚持吃药!再加上自己心里慢慢调整。这里要感谢我的几个好朋友,在我最难的时候,一直在陪着我。如果没有她们的话,我是不会这么快恢复的。


会不会接纳朋友的心理疾病,这个就要看人了。只有几个和我要好的人知道,她们都很关心我,并没有把我和他人区别对待。


我父母是相信我有抑郁症的,从确诊开始,就没有督促我学习,我怎么开心怎么来。周围的亲戚就不一样了,在我最严重的时候,亲戚当着我妈面说:“你就是折腾你父母,你根本就没有病,你什么事情都没有。”


路边拍的


这句话一出,我想捶死亲戚的心都有。我妈就沉默,不说话。那时亲戚还刚做完手术,不能生气,我也不能和他翻脸。


我选择了回家。刚转头出门,就哭了出来,哭了一路。那时我必然很委屈,别人一直在说我,我还不能反驳。


我母亲不认同亲戚的说法,她没有因为我的抑郁症而责难过我。父亲在外打工,他的看法和母亲是一致的。他们一开始只是听说过抑郁症,知道我得了之后,他们有利用互联网、知乎、贴吧、b站等平台了解这个病。


老师对我很好,把我的情况上报了学校,学校要我回家,是老师坚持让我留在学校的,而且一直都很照顾我。


我父母当然是希望我尽快好起来,我有考虑过休学,后来想还是算了。家里、老师都不同意,我在学校呆着也没有那么差劲。现在我好转了一些。


网上的科普对我是有一定帮助的。就是在网上查了这些,我才打算去的医院。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记忆力变差、没有活力,这些对抑郁症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


有人说它像一只黑狗,有人说它就像影子,或者诅咒,一辈子都很难去除……这些说法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对我个人来说,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去处理抑郁症,几乎会耗尽所有的精力,无法去做别的事。


上山散步拍的


没有人的人生剧本是自己选择的,我们都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办法。你只有努力把自己的剧本给演好,虽然很痛苦,但是只要努力演好你的剧本,在痛苦中也有精彩。


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精彩的,要去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去行动。当然还要有家人朋友的陪伴。


我未来的职业目标差不多是动画师,我想亲手做出一部动画。内容还没有想好,所以才要去学习编剧相关的知识。



新海诚的《她和她的猫》。“这部动画讲了一只猫陪伴主人的事,从猫的视角去看主人,最后一集看完后泪流不止。”


我想做出一部能打动人心的动画。想通过动画,把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看法展现给别人。


这次疫情让我觉得,人类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仅仅一个病毒,就能让全世界都乱了套。我一直都认为人要有敬畏之心,对事物存敬重和畏惧之心。


高考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公平的考试,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考自己理想的学校。期许嘛,希望自己在做属于自己的动画的路上比较顺利。父母对我的期许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要开心。


加油吧!八爪。


高考后


高考和想象的基本一样,每一个流程都很严格,让我没想到的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每个考场都增加了一排,相邻的两个人距离非常近。紧张还是会有一点点的。


可能是我们模拟考试次数比较多的原因,我一点也不慌。高考前一天晚上,还和同学组队玩了会游戏。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我就习惯了面对不会的题。


家里和平常一样,就说能考啥算啥样,考不好后面还有高职单招。同学和老师肯定会互相鼓励,对我来说就没有必要了,我觉得高考就和正常考试差不多。


调整心态的话,我自己是听音乐或者看书。比如AllenTaylor的《Some Dreams》。


因为抑郁症没有好好感受高中生活,这个是高中三年我最遗憾的地方。我想象不出自己没有得抑郁症的高中生活,但至少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遗憾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都无法好好完成。比如学习视频剪辑、特效等等,我都尝试过,而且不止尝试过一次,都无法学会。


在高中这一段时间,我感觉没有留下多少回忆。现在我开始看查理老师的编剧课,和 blender动画教程,这个暑假还打算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短片。


我觉得高考的结果,不会影响我学动画。因为我想走这条路,就算是高考也不能影响到我。


决定我能否走这条路的,是大量的练习和时间还有坚持。环境只是一部分,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环境不好就想办法去改变,总会有办法的。


我所在的环境对抑郁症的影响,占一大部分。但是时间段不一样,导致抑郁的是小时候,那时候知道啥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掌握的信息就越来越多了。


如果做动画的事情真成了,那我肯定是要放自己的经历的。但具体用哪些经历,这个太远了,还没想好。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过程很简单,某一天看动画,脑子里突然就有一个想法,就是做动画。


自己能不能做到我不清楚,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变数太大,总要去尝试一下,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感觉高中三年总要做点什么,我就在退校前一天通宵做了毕业视频,在最后一节课上在班级里播放了。







 “有同学哭了吗?必然有啊,全班齐唱《不说再见》。”


要是高中能再来一遍,我肯定会尽早的去看病,去调整自己。一开始拖着没去看,是觉得还能忍受。那时想的是,家里和亲戚都会说我矫情,只是不想上学。


后来家人的反应差不多,也都在意料之中,都说我矫情。我应该早点去医院,甚至初中就应该去,但那时的我,还承受不了家人的误解。


如果能对那时的我说一句话,我会说:你这是病,你得去医院。


可惜,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后记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在疫情中仍旧可以团结和保持链接,让学生们在被囿于传统课业生活中时,还有一方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可同时,它也给学子们带来了全新的困扰。


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中,有无数充满诱惑力的娱乐产物,而人类天生就是好奇、求知若渴的物种,一旦选择了打开这扇看到更大的世界的窗口,就不可能对绮丽绚烂的风景无动于衷。


那么,是该坚持自律地学习校内知识,规划好自己的现实生活,还是在网上开辟一块新天地,更早地对自己的兴趣领域做深入的了解?


又或者能够平衡这两方面?如果不能,该做怎样的取舍和选择?


这是这一代学生们亟待探索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也不断重新定义自己,拓展认知的边界,反思这个信息交互如此便利的时代,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便,并努力地借助它,靠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也许,2020比任何时代都好,也比任何时代都坏。它既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时代,又是一个不缺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时代。


我们活着的每个今天,都是历史中不断增添的崭新一页。是褒是贬,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无论如何,2020迟早会成为过往。今天被羡慕或质疑的后浪,也会成为明天掌握话语权的前浪,被新一代的后浪推着,蒸发在沙滩上。


这期间,有人骄傲地向空中舞出雪白的身姿,有人在水中沉淀着默默无闻,还有人在漩涡中迷失自我,在看见其他浪花时感到不知所措。


但任何一朵浪花,都无法评判整个浪潮的去势和流向,更无能评断另一朵浪花存在的价值。


我们沉浮于同一条时代长河中,早已彼此交融,密不可分。借着互联网这一新型的平台,我们能呈现出观点的迥异和生活的精彩,但念天地之悠悠,我们同样会被未来更猛烈的浪潮吞没。


“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今何在《悟空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生BEINGS(ID:gh_3f2b6e497f30),作者:纵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