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时光VGtime(ID:VGTIME2015),作者:箱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 世纪的最后一年,当 Xbox 主机的开发项目在内部竞争中打败 WebTV 团队(曾生产电视机顶盒),并说服史蒂芬·鲍尔默和比尔·盖茨往家用机领域倾注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时,微软面临着一个重要抉择:是借助《帝国时代》《微软模拟飞行》《疯狂城市赛车》等 PC 游戏的开发经验,从头培养第一方工作室,还是依托 6000 多亿美元的市值,发动“钞能力”收购其它游戏公司。显然,他们选择了后者。
这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结果,毕竟在计算机软件的业务上,微软曾经借着收购享受到很多红利。比如在 1981 年时,以仅仅 5 万美元的价格,买到了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 86-DOS 操作系统的版权,使其最终变成了脍炙人口的 MS-DOS。后来针对 Sybase 的一系列合作和版权收购,又让微软顺利进入了数据库市场。
即使在家用机领域,这种倾向也在 Xbox 项目还未敲定时表现了出来。他们本想通过与世嘉的系统定制合作,将对方的公司全盘拿下,奈何世嘉的一部分高层极力反对,再加上比尔·盖茨想要充分将 Windows 操作系统与新硬件相容,有利于 PC 游戏的移植,最终让这桩设想中的交易被无限搁置。
因此,在针对各大游戏公司的收购行动中,微软前高管里克·汤普森(Rick Thompson)大概成了最忙碌、也最倒霉的人。他当时在华盛顿雷德蒙德的办公室里订了两张机票,一张飞去加州的红木城,一张前往日本的京都。其中一个目标是 EA,另一个则是鲍尔默力荐的任天堂。
任天堂的“嘲笑”
彼时的 EA 刚刚放弃对世嘉 Dreamcast 主机的支持,是个切入的绝佳实机。但当汤普森兴致冲冲的造访 EA 时,这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约翰·里西蒂埃洛(John Riccitiello)却没给他好脸色看:“我和微软的人谈了可不止一次,但从来没见过你……你们这群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做主机……”
后来提到这件事时,里西蒂埃洛承认他可能留下了不友好的印象。实际情况是双方进行了几次磋商,但微软当时并没有给出能让 EA 真正做出决策的信息。EA 的前首席执行官劳伦斯·普罗布斯特(Larry Probst),也一直把“如果搞砸了丢饭碗的是谁”这句话挂在嘴边。
因为 Xbox 项目一旦失败,对微软来说或许只是割袍断袖,他们背后有庞大的计算机软硬件业务支撑,但对于没有平台的 EA 而言风险太大,他们需要持续卖座的作品维持资产,也不想成为一颗弃子。很大程度上,这也和 EA 过往的经验有关,作为赞助 3DO 主机的首要合作伙伴,此前 3DO 的失败让他们更加谨慎。
首轮吃了闭门羹后,曾在 PlayStation 发行期间供职于索尼的同事,给 Xbox 团队成员提了一个谈判时的建议 —— 让开发人员先聊聊技术,然后再说生意上的事情。
不过,根据作家迪马利亚(Rusel Demaria)在《Game of X v.1: Xbox》《Game of X V.2: The Long Road to Xbox》等书中的记载来看,负责和任天堂谈判的微软前高管里克·汤普森,那时显然过于心高气傲。
“因为你知道,典型的微软人,他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创造未来,而我却像一个反基督的人,找到任天堂说我宁愿收购他们……在我看来,我们应该花 250 亿美元买下这家公司,而不是从内部白手起家。”汤普森还说到:“所以在京都期间,我去了七次任天堂的办公室,通过我那蹩脚的美国方式来谈判,我直截了当地提到‘想买你们这些家伙’。”
前 Xbox 第三方关系总监凯文·巴克斯(Kevin Bachus)对此的回忆是,这一举动把任天堂的高管都给逗笑了:“他们只是笑个不停,就像,你想象一下,有人连续嘲笑了你一个钟头,那次会面就是这种感觉。”
知名游戏博客 Did You Know Gaming 对这则趣闻也进行了拓展。当微软在 1999 年提出收购协议时,任天堂美国的前总裁荒川实(山内溥的女婿)最初认为它是一个玩笑,但微软详细说明了他们的意图后,老任就开始认真对待提议了,一共发起了七次会议。
公允地说,任天堂肯定不是毫无兴趣的。至少在前期,他们的一部分成员和微软工程师一起工作了两天半的时间,前前后后了解了关于 Xbox 的所有技术细节。微软提出的条件也很丰厚,即使收购完成后,他们仍然愿意每年向任天堂平台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游戏。
事实上,据前 Xbox 业务开发主管鲍勃·麦克布林(Bob McBreen)透露,任天堂曾在 2000 年 1 月回访过微软,他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访中说到:
“我们把 Xbox 的所有技术规格都给了他们。他们家主机给人的印象就是硬件很烂,当你把它和索尼的 PlayStation 相比,它确实如此。所以我们的想法是,‘你看,你们在做游戏这一块明显比做硬件更强,比如马力欧和其它林林种种,所以为什么不让我们来负责硬件这一块呢?’”
会议结果据说以传真的方式递交给了山内溥,但他似乎并不喜欢这个想法,认为微软缺乏对游戏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GameCube 发售在即(2001 年 9 月),双方谈判的空间很小。在岩田聪于 2002 年接手社长以前,任天堂都可以说是一个家族企业,山内溥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微软的日进之旅
在与任天堂谈判的平行线上,微软前 CEO 鲍尔默也没有闲着,他在 1999 年 11 月份的时候前往东京,找到了当时另一家炙手可热的日本公司:手握《最终幻想》的 Square。
显而易见,微软同样对 Square 发出了收购邀约,双方的谈判甚至都进入了最终阶段,以至于鲍尔默在确定签约的前一天晚上,还和高管们举办了一场庆祝晚宴。
结果到了第二天,当时任职 Square 副社长的铃木尚(Hisashi Suzuki)突然说到:“在签字之前,我们的银行家有话想说。“
铃木尚认为公司的估值存在一些错误,他们理应有更高的交易价值,接着把价格提议翻了一倍,想以 15 亿美元出售公司一半的股份。犹豫不决之下,鲍尔默还是打了退堂鼓。
尽管微软的收购行动在日本屡次受挫,但一部分游戏的制作邀约还是取得了结果。比如和 Tecmo 详谈了机器的技术规格和发布日期后,板垣伴信同意将《死或生》和《忍者龙剑传》带到 Xbox,他认为 Xbox 比 PS2 强 4倍~6 倍,而自己的团队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动作游戏。
另一方面,里克·汤普森也接洽了一位 Konami 高管。事情特别魔幻,去之前所有亲友都警告他说这人是个大酒鬼,双方通过翻译小哥的传话聊了一整晚,最后居然还真喝了一箱朝日啤酒。他凌晨 4 点才回到酒店,没想到在早晨 9 点的会议上,这位高管握着他的手直接说到:“成交,我加入了。”
当然,在上述针对 Xbox 项目的早期收购和合作中,对微软冲击最大的应该仍是任天堂。不仅仅因为那一个钟头的“嘲笑”令人记忆犹新,双方自此之后亦有藕断丝连的联系。
微软可能是这么想的 —— 既然买不下任天堂,那就瞄准他们的第二方工作室。
2002 年 9 月,他们花 3.75 亿美元买下了有着老任 49% 股份的 Rare。虽然谈不上是“报复性收购”,但针对这项交易 Rare 的老员工却颇有怨言,也深感无奈。
1993 年加入 Rare 的马丁·霍利斯(Martin Hollis)表示:“微软和 Rare 的联姻从一开始就很糟糕。新郎很有钱,新娘很漂亮,但他们想要制作不同的游戏,他们也想用不同的方式制作游戏。”
Rare 和任天堂的关系一度非常好,不仅得到了任天堂综合开发本部部长竹田玄洋的青睐,宫本茂还赠送了他们一棵象征着友好关系的盆栽。作为回馈,这家工作室制作了开创时代的 FPS 游戏《007 黄金眼》,最终还有人还参与了 GameCube 主机的研发。Rare 也总是能以 10 来个人的小团队,创造出销量达到数百万份的卖座游戏。
只可惜进入千禧年后,游戏制作的成本陡然提升,任天堂却没有为 Rare 提供更多资金,他们不得以只能寻找潜在买家,后来微软又在与动视的竞标中取得胜利。或许正如霍利斯所说,Rare 更倾向于把目光投向东方,着眼孩子般的活力和趣味性,而微软的游戏以美国为中心,充满男子气概和雄性激素,工作室的发展方向一直是个问题。对于很多老员工来说,有了新东家后工作氛围变得更加沉闷,压力也大了很多。
就今天的结果来看,尽管 Rare 的游戏如《盗贼之海》和《永恒荒野》仍然充满了创造力,但与 20 多年前的黄金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口碑和商业成就都出现了严重下滑。以偏概全的说,如果任天堂当年接受了微软的那 250 亿美元,对于百花齐放的游戏行业或许并非一件好事。
有意思的是,据《营销管理案例》(Cases in Marketing Management)一书的记载,当鲍尔默于 2003 年邀请彼得·摩尔(Peter Moore)执掌 Xbox 部门时,微软内部似乎又出现了收购任天堂的议论。但公司高层最终认为任天堂太边缘化了,无法成为视频游戏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摩尔回忆到:“我们当时完全专注于索尼,任天堂甚至都不在讨论范畴内。”
对于摩尔而言,他那时的主要任务是监督下一代游戏机 Xbox 360 的开发和发布:“我已经厌倦了在主机上进行昂贵的广告宣传,我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
而对于微软来说,一个新的时代也悄然到来。
参考资料:
1. Game of X
2. Nintendo GameCube Part 2
3. Who Killed Rare?
4. Xbox: The Oral History of an American Video Game Empir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时光VGtime(ID:VGTIME2015),作者: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