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Baoyi,编辑:彼方,原文标题:《连载45年长盛不衰!这部漫画堪称专业戏剧表演活教材!》,头图来自:《玻璃假面》截图
有些漫画连载的时间长了,似乎就会让人觉得它难以完结,但粉丝们都知道,只不过是作者一直在鸽(手动狗头:拖也是鸽的一种)。
而有一部至今已鸽/拖了45个年头的漫画作品,却依旧勇夺日本今年朝日电视台“漫画总选举”的第21位[1],以少女漫之姿在一众以热血少年漫画为主的热门作品当中冲锋破阵。
你找到第21位了吗?
它就是《玻璃假面》(ガラスの仮面),早期盗版译名《千面女郎》,一部讲述主人公麻雅(北島マヤ)如何成为优秀演员的作品,它由日本漫画家美内铃惠(美内すずえ)自1976年起在少女向杂志《花与梦》上连载。
分别发行于1976和2012年的《玻璃假面》单行本1卷和49卷
同时,这部作品还被先后改编成电视动画(1984版、2005~2006版)、真人电视剧(1997~1999)、OVA动画(1998~1999)以及搞笑泡面番(2013)。
05版动画海报
而本作最重要的剧中剧《红天女》,更是被单独拎出改编成了能乐(2006)和歌剧(2020)。
美内铃惠(左)和歌剧《红天女》主演小林沙罗的合影
从1976到2021,跨越40多年的时光,尽管最长情的粉丝已从少男少女变成爷爷奶奶,但《玻璃假面》的故事和人物依旧鲜活。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还以它扎实的戏剧理论支撑和完整的剧场知识让许多人对戏剧产生兴趣,甚至走上戏剧之路(包括小时候在TVB追番的笔者~)。
因此,《玻璃假面》值得一篇安利。这篇文章,就让笔者从故事内容、主角塑造和作品立意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
“戏剧表演活教材”
若用今天的词汇来概括《玻璃假面》的剧情,那么它完全可以被认为是一部走灰姑娘成长路线的“大女主”剧——
1970年代日本,主人公北岛麻雅家境贫困,和母亲相依为命。机缘巧合,麻雅的表演热情引起了昔日影后月影千草的注意,她的表演天赋从此得到发掘和培养。
在月影剧团学习的过程中,麻雅先后认识了被称为天才的同龄少女姬川亚弓以及大都艺能公司的社长速水真澄。
《玻璃假面》主要人物
此后,麻雅和亚弓互为良性竞争对手,共同以成为传奇剧目《红天女》的继承人、成功掌握红天女作为梅树精灵亦人亦神的特质而努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也各自感受生活的烦恼和起落。
然而,《玻璃假面》的突出之处并不在于“灰姑娘”“大女主”这些俗套的设置,而在于其贯穿全剧的专业戏剧知识,以及由此展开的紧凑刺激、高潮迭起的“演戏”剧情。
所谓“戏剧”,通常指带有浓厚戏剧文学色彩的剧场演出,分类较为繁杂。而在娱乐活动的范畴里,“戏剧”亦可指代各种形式的舞台表演。与此相对,日语中常用“芝居(しばい)”“演劇(えんげき)”指代广义的戏剧形式,或用“舞台(ぶたい)”指代登上舞台演出的活动[2]。在中文语境里,“戏剧”则多狭义地对应话剧,与音乐剧、舞剧、歌剧等门类作区分。
在日本,其他也有一些以戏剧、表演、演艺圈为创作题材的漫画作品(此类佳作比如矢泽爱的《NANA》、仲村佳树的《SKIP·BEAT!》、成田美名子的《花样能乐师》和云田晴子的《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但似乎少有一部作品能如此聚焦戏剧知识本身,并在作品当中以非常专业、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同时,与一般少女漫画不同,《玻璃假面》中的戏剧表演力压谈情说爱的内容,作者有时甚至会用长达两三卷单行本的体量来描述一部剧中剧。
《花样能乐师(花よりも花の如く)》和《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借用西方戏剧理论中常被提及的“演员、剧本、剧场、观众”四要素[2],我们可以具体地来看一下为什么粉丝们会把《玻璃假面》评为“专业戏剧表演活教材”。
其一,通过在故事内容中融入无实物表演、独角戏、话剧、影视剧、能乐等丰富剧种,《玻璃假面》一众人物的演员身份被塑造得立体又可信。
以主角为例:在故事起初,作者便通过描述北岛麻雅热衷于模仿影视剧一事来表现她的表演热情,然后,再通过展现一段“在房间内追逐小鸟”的无实物表演来表明她的表演天赋。
“无实物表演”的典例是1984年央视春晚小品中的“陈佩斯吃面”
“在房间内追逐小鸟”无实物表演(05版EP03)
随着故事的进行,作者陆续为麻雅安排了排演话剧、出演电影、拍摄电视剧等挑战,以展现她磨练演技的历程。
其中,话剧表演中的两次独角戏,更是作为重要转折情节带出了麻雅作为一名演员在逆境中对表演初心的坚守,让人动容。
北岛麻雅在学校体育器材室上演独角戏(05版EP30)
其二,通过《玻璃假面》中一众人物的“表演”,大家可以“观看”到来自文学名著、知名小说和作者原创故事的多样剧目。
比如,按出场顺序,这部作品的剧中剧有小仲马的《茶花女》、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马克·吐温的《王子与乞丐》、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威廉·吉伯森(William Gibson)以海伦·凯勒为原型创作的《奇迹创造者(The Miracle Worker)》以及莎士比亚经典《仲夏夜之梦》。
1961年的一版《呼啸山庄》书皮和2019年电影《小妇人》的海报
《玻璃假面》中的《呼啸山庄》话剧(05版EP17)
在日本本土故事方面,《玻璃假面》也向读者介绍了樋口一叶的小说《青梅竹马(たけくらべ)》以及一篇实录故事《八百屋阿七物语》(大友克洋编导的动画短片《火要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火要镇》(2012)剧照
其三,通过对各式剧目“上演”场面的描绘,《玻璃假面》不仅带领读者或观众“走进”各类形制的剧场空间,还十分有意识地关注到了观众在戏剧表演中的互动作用,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剧中剧《奇迹创造者》演出现场(12卷63~64页)
主角一行在露天剧场上演《仲夏夜之梦》(22卷34~35页)
然而,在二维的视觉媒介中传达出“演员正在进行戏剧表演”一事非常考验创作者功力。如何才能在平面媒材上展现出剧场空间、故事情节、演员动作神态等要素呢?这个问题,即便是在大师的画作中也少有周全。
比如,法国著名画家德加(Edgar Degas)会侧重捕捉芭蕾舞女的似动瞬间,画出她们刚踮起足尖的动作又或者她们刚被扬起的纱裙。
我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先生同样也把关注点放在了“似动”之上——借鉴西方立体主义技法和我国传统皮影戏,他把人物的动作和衣饰拆解又重组为各种几何图形,再均称地迭置在画面上。
德加1874年作《Ballet Rehearsal on Stage》
林风眠约1950年代作《京剧人物-白蛇传/霸王别姬》
而当画家把重点移到表现故事情节的时候,却很容易掩盖剧场空间,使画面变得像人物堆砌。
Ford M. Brown1872年作《Cordelia’s Portion》,绘画题材来自莎剧《李尔王》
回到《玻璃假面》,美内铃惠的画面十分出色,有时候,漫画所呈现的戏剧表演效果甚至比动画还要精彩。
具体而言,她不仅运用拟声词、状声字这类漫画元素让剧场内的非视觉符号(比如声音、台词、语调)得到图像化,她还大幅运用连续分格、声状字重复渐变、对话框置于斜向分格间白之上等能表现动作“历时性”的技法,像蒙太奇般创造出画面空间的视觉引导[3],从而让画中人物“演起来”,也让读者仿佛真地在“看戏”。
声状字的运用(12卷119~120页)
“历时性”的表达(20卷61~62页)
因此,仅凭以上三点,《玻璃假面》便已配位“专业戏剧表演活教材”的称号。再者,美内铃惠还借由男主角速水真澄的视角,把艺人经纪、剧场管理、演艺事业经营等相关内容也融进了剧情。
动画版《演员的诞生》?
除了在故事内容中化用关于戏剧的介绍性知识,《玻璃假面》最出彩、也最为人称道的一点还要数它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对女主角北岛麻雅和她的对手姬川亚弓在“业务水平”和性格魅力方面的塑造。实际上,这也是这本“活教材”进一步描述演员表演方法的部分。
自浙江卫视在2017年推出《演员的诞生》起,近年来,与“演技”相关的综艺节目接连上线。由此,对演员业务水平的讨论也似乎成为了我们茶余饭后常有的“吃瓜”话题。
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2018)
当下,我们常说演员要有业务水平,要能驾驭不同的角色,不然便“对不起”观众。“玻璃假面”亦是此意,它暗喻演员在演出的时候就像是带着一副透明的面具,假如一个演员未接受过系统的表演训练或者在演出时失误,TA的“面具”便随时就会如玻璃般易碎。
麻雅因担心母亲病情在饰演人偶时落泪了(84版EP16)
为了在漫画中展现北岛麻雅和姬川亚弓作为专业演员的业务水平,美内铃惠大概也深度学习了现代主流的表演训练方法,以让读者信服。
其一,北岛麻雅所接受的表演训练方法应主要来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这一体系由俄国戏剧大师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创立,强调演员要从自我出发,生活在角色情景里,再现真实的人类生活。
为达目的,斯坦尼提出演员要在训练中关注肢体动作、表情细节、声音技巧等方面,从而向观众建立起真实感[2][3]。
周星驰《喜剧之王》(1999)剧照
因此,美内铃惠给北岛麻雅设计了大量的角色体验和肢体训练情节。比如,在饰演《小妇人》中的贝丝一角时,月影千草让麻雅穿着贝丝的衣服、用贝丝的状态生活一周;到了《仲夏夜之梦》精灵帕克一角时,月影千草便用扔躲避球的方式来训练麻雅的身体灵活度。
(05版EP32)
而姬川亚弓所运用的表演方法则应来自主要由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所创立的方法派训练(The Method)。
与斯坦尼的主张不同,这个训练方法则允许演员在演出时替换交流对象,用一个物品或一段情感记忆来在脑子中预设一些想法,从而再在舞台上创造出想象的真实。[4]
因此,与经常在不自觉中入戏的麻雅不同,亚弓在演戏时总是与所演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演完后她也能顺利地抽离角色。比如,当亚弓被说不会演恋爱戏的时候,她便在剧组找了个工作人员当工具人,而在抓到工具人小哥堕入情网的眼神后,她便跟小哥划清界线。实际上,亚弓所“使用”的表演方法应该也是呼应了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所提出的“离间效果”。
(05版EP26)
此外,美内铃惠也知道优秀的演员应不会囿于单一的表演方法,所以,她也会让麻雅在饰演《呼啸山庄》的凯瑟琳时替换交流对象或者让亚弓为了能演好乞丐而上街体验乞讨。由此,不仅麻雅和亚弓的“业务水平”能得到可信的呈现,连带她们作为专业演员的敬业精神也能被真切地传递开来。
(05版EP17)
更重要的是,通过描绘麻雅和亚弓相异的家世背景和她们接连不断的演技交锋,美内铃惠塑造出了这两个人物立体饱满的性格魅力和成长轨迹,并让读者从中找到感情投射。
作为绝对主角的北岛麻雅,毫无疑问就是个“戏痴”——用一句形容电影《霸王别姬》中主角程蝶衣的话来说,就是“不疯狂不成魔”的那种。
但是,作为天赋型选手,她却总是为自己的家世而感到自卑,多数情况下只会胆怯磕碰地被外力推着成长。而被设定为天之骄女的技术型选手姬川亚弓,纵然总是展示自己自尊自爱自信的一面,但她却也有因产生危机感而想加害麻雅的矛盾和挣扎。
谁能像麻雅一样为了一张戏票在大冬天里跳湖?(84版EP01)
或者像亚弓一样为了揣摩演技而湿手触电?(84版EP20)
尽管如此,无论是麻雅还是亚弓,她们为能获得“红天女”演出资格而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坚韧与执着,感染着一个个拥有梦想的读者。
而她们之间相互激励、相互成就的君子之争,也让很多粉丝觉得《玻璃假面》是一部披着少女漫外皮的少年漫,正如《棋魂(ヒカルの碁)》中的进藤光和塔矢亮,亦如《食梦者(バクマン。)》中的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
巧了,这两部作品的画者都是小畑健
历久弥新的魅力
靠着作者出色的故事创作、人物塑造和专业知识化用,《玻璃假面》便已能在日本少女漫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不像其同年开载却后期疲软的另一部长寿之作《王家的纹章》(早期盗版译名《尼罗河女儿》),《玻璃假面》仍以其质量稳定的画风、持续推进的剧情以及不流于俗的立意长久地散发着魅力。
当前,无论是争夺《红天女》演出权的事业线还是北岛麻雅与速水真澄的感情线都已双双进入最后的高潮,虽然万千读者早已猜到一个大团圆结局,但仍翘首以盼美内铃惠的亲自描述。
这两条线的立意都是不流于俗套的。
首先,美内铃惠原创的剧中剧《红天女》,以国家分崩离析、战火连绵的日本南北朝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千年红梅精灵阿古夜与需用其树身来雕刻祈福佛像的雕刻师一真之间的爱情悲剧。
此剧不仅融入了能乐的元素,更传递出了像莎士比亚悲剧那般关注“灵魂与肉体”“信仰与反抗”“和谐与毁灭”等母题的深刻思考。
北岛麻雅饰演的红天女
歌剧《红天女》剧照
其次,北岛麻雅与速水真澄的感情线也非简单俗套的“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外加“霸道总裁爱上我”。
美内铃惠化用英国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双方的刻板印象矛盾铺开了这条感情线的发生过程,再用美国小说《长腿叔叔》中的人物身份和行为将男女主的情感推进过程合理化。更妙的是,她还用贯穿全剧的《红天女》剧情来交代男女双方互通心意的时刻,既呼应了剧情又升华了立意。
(48卷68页)
此外,虽然有粉丝认为这条感情线的原型是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伉俪,但《玻璃假面》中几条重要感情线在人物年龄上的类同设置也似乎指向了《源氏物语》里光源氏与紫姬那种介乎于父女与恋人的葛藤。而美内铃惠也确曾借速水真澄之口表达了这种心理矛盾,以增加故事张力。
结语
无疑,《玻璃假面》是一部体量庞大的作品,它多方面的出色也造就了其连载四十五年却仍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受连载平台业务调整的影响,《玻璃假面》的故事目前只停在了漫画49卷。又因美内铃惠近年家事烦身,导致50卷进度缓慢[5]。
尽管如此,这个故事一直在自己的时间维度里映照当下,纵然它的人物没有像柯南那样使用上了智能手机,但它所描绘的经典剧目在世界各地排演着不断更新的版本,它所聚焦的演技训练问题也足以回应我们近年文艺生活中的热门讨论。
《戏剧新生活》20210306期,改编《李尔王》
同时,我们也能从《玻璃假面》看到比当下甜宠剧更具张力的情感叙述,就像B’z乐队为其真人电视剧所创作的那首主题曲《Calling》一样,既情意连绵又荡气回肠。
愿戏剧之神保佑这部少女漫佳作早日圆满完结。
[1]https://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09599746
[2] 河竹登志夫,1983,《戏剧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3] 郑嘉瑢,2013,“漫画《玻璃假面》表演技术之视觉表现形式分析”,岭东科技大学
[4] 姜若瑜、范伊丽,2011,“论“方法”派对演员“表现”之难题的解决”,《戏剧艺术》,第6期,87-95页
[5] 上田惠子,2019,“「ガラスの仮面」創作の源はここにあった 美内すずえさん異業種対談集「見えない力」”,朝日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Bao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