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MT新观察(ID:tmtno520),记者:任晓宁、曾路瑶、刘雨琪,原文标题:《那些QQ上的年轻人》,头图来自:IC photo
“阿絮,你为何还不休息?”
深夜12点,热播剧《山河令》主角温客行在QQ群里发出问题,周子舒发出省略号表示无语,两人热热闹闹的一言一语,给这个5分钟99+条群聊的语C群增添了热度。不过,群里说话的人不是演员本人,而是两个00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圈子,叫语C,在QQ,有100万语C玩家。(注:又称语cos、语言cos、语言cosplay,是一种用纯文字进行的角色扮演活动。)
接到记者采访电话前,郭倩廷刚刚以《明星大侦探》某角色的身份回复朋友QQ消息,朋友是另一个角色。在QQ上,她们习惯用角色的生活方式,度过自己的日常。
郭倩廷22岁,玩了8年语C,使用QQ的平均时长为每天五、六个小时左右。这几年,QQ上语C圈的主力玩家,正从95后转为00后,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始终是年轻人。
22岁的互联网老产品QQ,成为当代年轻人获取快乐的大本营。他们在QQ群追星,打开视频上自习,充值厘米秀,扩列找同好,和好朋友QQ语音电话一打就是几小时。他们觉得,QQ是年轻人的产品,微信是“你们中老年人才会用”。93年的阿蓉遇到一件令她啼笑生非的事情,前几天在微信问她高中的表弟一件事,很久没收到消息,后来发现,表弟在QQ上回复了她。
QQ的用户数巅峰发生在2016年,当时有8.99亿月活,此后持续下滑。根据腾讯去年最新一季财报,QQ月活跃用户为6.17亿,同比下滑5.5%。自从被微信取代了社交类排名第一的位置后,QQ发力点集中在年轻人身上。不过,年轻人终将长大,如何缓解年轻人流失问题,是QQ需要考量的重点。
沉迷QQ的人
每天一有空,大四学生刘毅就会在QQ群里和高中同学打语音电话,晚上五个小时休息时间,他四个小时都会泡在QQ里,在QQ,他是与微信截然不同的一个人,用他的话说,可以放飞自我。
刘毅22岁,使用QQ已经15年。他很少用微信,几乎所有社交时间都给了QQ,只要一拿起手机,就会先看看QQ有没有新消息。2021年春节过年,他在QQ和好朋友拜年。他觉得,自己不可能转移到微信上。“这里有我的社交、我的娱乐。”被问到QQ对她意味着什么时,刚满20岁的樊玙萱用很郑重的语气这样说。对于她,QQ是另一个生活的地方。
2014年,樊玙萱第一次使用QQ,那时她刚拥有自己的手机,尽管微信已经火爆全国,但QQ是她们的主流产品,“我们学习课程通知都是在QQ上。”采访的过程中,她还时不时地看自己的QQ消息,“最近小组作业都是在QQ群里讨论完成的。”消息漫游记录和文件的永久保存的功能,是她们小组选择用QQ完成作业的原因。
为了方便和学生沟通,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李思铭也成为QQ忠实用户。用她的话说,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用QQ,她也更喜欢QQ的群管理功能。在QQ里,思铭担任管理员后可以全员禁言,也可以在学生询问重复问题时,让学生翻以前的聊天记录,“在微信里做不到禁言,很容易聊的乱七八糟。”作为老师,她会和学校同事用微信沟通,再把学校发布的通知用QQ发给学生。
艾媒咨询CEO张毅曾用两年时间和几百个中小学班主任沟通,发现他们大都通过QQ和学生沟通,“QQ主要是有班级群,同班同学都在,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会互相沟通,这是天然刚性的需求。”
根据QQ在2019年发布的《00后在QQ:2019年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00后是QQ上最活跃的群体,超过一半的QQ会员是00后,QQ空间每天发布的说说中,有67%来自00后。
年轻人众多,也是QQ为之努力的方向。QQ是腾讯内部对创新容忍度最高的产品之一,QQ很注重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员工,因为他们更了解年轻人。腾讯QQ产品总监夏志勇告诉记者,部门有专门的用户研究团队,每周都会组织用研,保持与用户的紧密沟通,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年轻用户诉求。
一位接近QQ团队多年的人士说,在迎合年轻人喜好方面,QQ“玩命似的,把小孩喜欢的各种各样功能全部都加上。”2020年,QQ上线“一起听”“一起看”“一起派对”,提供手机端的屏幕共享,相比微信10年只更新8次大版本的速度,2020年的QQ每月更新一次,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更新4次。
不用微信的人
微信最开始风靡的日子,刘毅是高中生。那时学校不允许用手机,他没有注册微信号,错过了微信第一波引流高峰期。
在刘毅眼里,微信是一个生活服务的工具,可以用来买电影票、车票,支付的时候会使用,但不是社交产品。他和朋友联系的工具,只有QQ。在QQ,他有几百个好友,其中几十个人会长聊,七八个人每天都聊天,“是一个放松的地方,很开心的”。在微信,他的好友是长途车司机、商店老板、快递员,以及父母等长辈。
“微信设计有点反人性。”他向记者吐槽。QQ可以直接登录电脑版,微信需要用手机扫描。QQ聊天文件保存的年限长,微信只能保存7天。QQ可以发送几G的文件,微信只能发几十M的。QQ里点击“扩列”就能搜到和自己相同喜好的同好,微信只能添加认识的或别人推荐的人。QQ语音通话不会被突然打进的电话打断,微信语音通话会。QQ视频有美颜效果,里面的自己会更好看一些,微信无法美颜。微信的官方表情包小黄脸被年轻人视为QQ里的“国际三禁”之一,在QQ,他们更喜欢使用自己编辑过的表情。
而且,微信里有长辈,年轻人说话、发朋友圈时总需要思考一下合适不合适,在QQ,可以完全“放飞自我”。
“现在家长都集中在微信群里,年轻小孩会有意识地,跟家长形成一个相对平行的、家长不太容易观察到的社交空间。”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告诉记者,这是年轻人更愿意选择QQ的一个重要原因。他长期观察年轻人,从95后观察到了10后,发现了年轻人的一些共性。
今年春节前夕,微信更新8.0版,被视为“QQ化”了。在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特意提到的炸弹炸屏功能,QQ早就有了。张小龙执掌的微信更新速度与QQ截然不同,在QQ上早已实现的语音中断后续听功能,微信用户呼唤许久,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
“一个是生活,一个是娱乐,他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刘毅对记者说,微信和QQ有不一样的受众,即使同为社交产品,但二者完全不一样。
有人正转移阵地
虽然自己仍是QQ忠实用户,不过,刘毅宿舍里,一些人的社交习惯已经转移到微信上。
“这个年龄段,我们这些用QQ的算是‘遗民’了。”刘毅说,和同龄人相比,自己其实有些另类。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22岁是一个重要分水岭。22岁以下,年轻人主要社交经历还在QQ上,22岁之后,会逐渐转移到微信。22岁这一年,大学生即将毕业,开始实习,进入工作状态,他们随之转移到微信。
即将大学毕业的张笑就是这群人之一,用了11年QQ,他今年选择放弃它。“中小学时很喜欢QQ上浮夸的东西。”他告诉记者,那时候,除了QQ,没有其他可以玩的乐趣,同学之间会用各自的QQ相互比较。而现在,张笑会觉得在QQ里的充值和装扮是浪费时间,在毕业季,他们不再有闲情逸致“窥探”别人的生活,更不会关注空间装扮。
对于喜欢QQ的年轻人,功能齐全是优点。但对于即将成为社会人的年轻人,“QQ感觉很复杂。”厘米秀、聊天气泡、聊天机器人、匿名模式等,让学业和工作压力巨大的张笑最近感到烦躁。“这些功能都太多余了。”同样大四的周惟承认QQ群功能的强大,但他现在更偏爱于操作简单的微信,“我们班同学都是这种感觉”。
QQ没有公布过年轻人流失比例,上述接近QQ团队的人士告诉记者,QQ的用户粘性在大学生进入工作后是急剧下降的,“数据非常恐怖,就是活跃度下降的程度非常大。”
2015年,微信月活跃度第一次超过了QQ。2016年第二季度,QQ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99亿的巅峰,此后持续下滑。微信诞生后,QQ曾经作为引流工具,一度放缓了移动QQ的更新,却导致用户大量流失。目前QQ的用户活跃密码是年轻人,但年轻人终将长大,如何解决年轻人流失问题,上述人士认为,是QQ需要解决的难题。
总有人正年轻
从2012年到2021年,郭倩廷已经成为QQ语C圈的“老人”。近几年,语C圈子里的主要玩家,正在从95后变为05后。“现在加群都是02往后的,甚至有06、07的。”她有些感慨。
2006年出生的曾娱菲,用了6年QQ。她主要用QQ追星,有几个QQ小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手机号都用上了。记者采访时,她刚刚回了一些消息,还发了一条说说,记录了一件尴尬的事。
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曾娱菲主要在放假或休息时玩QQ,去年她喜欢上了蔡徐坤,用QQ加了不少粉丝好友。曾娱菲还用自己的QQ小号加入了“蔡徐坤黑粉群”,每天在黑粉群的时间比在粉丝群呆的还久,她小心翼翼的浏览着黑粉的言论,强忍着愤怒,把这些言论全部截图保存,实时分享到粉丝群,“在家人群里,我们会疯狂地吐槽”。家人群是曾娱菲对粉丝群的称呼,他们是彼此最亲密的朋友。
她告诉记者,QQ上有很多的追星群,这在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她的同学们也都很喜欢QQ,他们还会经常“扩列”,点击扩列按钮后,QQ会主动推送有相同喜好的好友。
樊玙萱曾加过一个“阳光家族官方群”的QQ群,里边都是年龄不等的小朋友,初中及以下,小学生很多。这些小朋友很活跃。有一次,群里谈到概率问题,樊玙萱去群里发言,结果被小学生杠到哑口无言。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同学、同辈是一个彼此认同的群体,会口口相传自己使用的产品。”田丰告诉记者,这是QQ在年轻人群体中能够流行的原因之一。有数据统计,小学四年级之后能够触网的小孩几乎100%,“现在线上社交太便利了。”与70后、80后小时候没有网络,习惯面对面的现场社交不同,00后以及更小的小孩,下课放学后就被家长领回家了,彼此互动的时间减少。但小孩也需要和同龄人互动,这种互动对他们来说更有趣,更好玩。
“他们的社交需求其实更大了。”田丰说。
QQ的未来
对于年轻人的看重,不仅仅是QQ。微博、陌陌、soul等专注年轻人的社交软件出现,有段时间风头甚至盖过了QQ和微信,但在社交的战场上,目前依然没人能撼动腾讯的地位。
郭倩廷玩语C初期,主要在微博,现在语C也有专门的APP,但她们还是更喜欢用QQ玩,“所有在其他平台玩得好的人,玩到最后大家关系熟悉了,还是会回到QQ上聊天。”她觉得,QQ更加综合。
正在上大二的樊玙萱曾经想下载soul,但当时软件曝出负面新闻,就放弃了。她选择QQ的原因是,对比其他产品,QQ是个大厂的产品,有安全保障,比小公司更让人信服。
田丰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答案,他作为父亲,会同意小孩用QQ,但如果看到孩子用陌陌,那就肯定“急眼”了。父母辈曾经用过QQ,有天然的优势。
“最近几年热门的年轻人产品,有知乎、小红书、微博,都不是为14、15岁以下年轻人设计的,他们在里面不占主流。但QQ仍保持着让成年人看不懂的属性。”张毅告诉记者,社交产品盈利很难,更何况青少年消费价值低,支付能力不足,内容监管存在一定风险,平台责任大。“都想陪孩子长大,但需要有能力去陪,目前还只有腾讯有这样的资本。”
不过,QQ也有危机。当下小学生之间,正在流行用小天才手表碰一碰交友。抓住更小用户的小天才会不会取代QQ?根据张毅的观察,可能性不算大,“初中生会觉得小天才很幼稚,小学生则是没办法,因为父母让用。”据记者了解,腾讯也已经推出QQ手表,在去年上市。
“我们会特别考虑为12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对应的服务能力。”夏志勇告诉记者,QQ已经在2020年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同时产品也会提供更多益智的游戏,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的消息都会自动带上拼音,这些服务再搭配硬件手表,就是儿童化服务的有机组合。
时至2021年,QQ已经22岁,在当下的腾讯体系里,它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产品。不过,对于腾讯而言,QQ仍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它扮演拱卫江山的角色,虽然直接力量不如微信,但对腾讯而言,能抓住用户的未来,防御竞争对手偷袭,抵挡竞品的竞争,QQ发挥了重大作用。”张毅认为,即使用户仍在下滑,但只要腾讯存在,QQ就不会消失。
大学毕业6年后,阿蓉已经很少用QQ了。两个月前,她再次登上了QQ,打开了QQ空间,曾经来来往往的好友销声匿迹,但痕迹还在,她翻了翻以前保存的照片和好友留言,感到非主流且幼稚,不过,她依然很怀念,“都是我青春时期的回忆,我肯定不会删除,也不会注销账号的。”
(刘毅为化名,本报实习生卢硕、易旭凤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MT新观察(ID:tmtno520),作者:任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