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陈志武,原文标题:《陈志武:业绩排名与基金好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我们来谈谈业绩排名与基金好坏的问题。
接近2015年4月底,朋友兴奋地告诉孙挺,“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非常不错,今年以来业绩翻倍,是普通股票型基金涨幅冠军!你赶紧买吧!”听到推荐,孙挺心里纳闷,过去业绩好的基金,未来也会好吗?孙挺还是希望搞清楚,而他的朋友不管这么多,买了再说。
就在此前几天,孙挺看到了《人民日报》4月21日的文章,标题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文章说“2014年,中国以10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几乎是当时日本的两倍,而2014年的中国尚在崛起的前夜,未来的潜力有目共睹。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热,也是市场对于上述变化的正常反应和判断。”,“什么是泡沫?像郁金香、比特币之类的东西才是泡沫。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
这些评论当然让孙挺受鼓舞,谁不激动呢?不过,孙挺也知道,就在10个月前,上证综合指数还只有2048点,但到2015年4月上升到4441点,一年不到涨幅117%!这么快涨这么多,孙挺该不该听朋友和《人民日报》的推荐呢?
宋昆的故事
易方达是国内不错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2010年9月,宋昆上任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在2011年,他管理的基金跌24%,但同期沪深300指数跌25%,所以,宋昆也算跑赢了指数,在同类392只基金中排名232名,稍微落后于中位。2012年他的基金涨5%,胜过多数同类基金。2013年涨52%,在同类500多只基金中排11位,宋昆因此得到“三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的奖项,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基金类奖项。
可是,2014年运气逆转,他的基金涨幅5%,在同类608只基金中排名559,倒数10%;如果仅看这几年的业绩,科讯混合基金的业绩只能说一般,仅2013年表现出彩。
而在2015年的头4个月,运气又改变,他的业绩达到巅峰,也因此被提升为易方达公募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2015年5月4日《中国证券报》专访宋昆。这篇专访大致是这样介绍宋昆的:
宋昆对成长股行情的判断能力较为突出。2011年,市场遭遇经济低迷、股债双杀的局面,宋昆选择了以总体防御为主,提高对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稳定增长类行业的配置;2012年,经济依旧疲弱,市场在周期股(亦即跟经济周期高度关联的上市公司)和成长股(以高增长为特色的公司)的偏好切换中剧烈波动,宋昆逐步增持稳健增长的家电、医药生物、社会服务、建筑等行业;2013年,结构性行情不断演绎,宋昆的配置思路连贯,集中持有了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传媒、电子、医疗、环保、新能源、品牌消费等行业的优势公司,最终斩获丰厚。有了良好的投资成绩,宋昆从2013年11月开始管理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并延续了科讯混合基金的管理思路,即重点突出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商业模式独特、发展空间巨大、具备护城河优势的平台型公司。
但2014年下半年市场风向大变,突如其来的蓝筹行情令多数成长型基金经理措手不及,宋昆也是其中之一。在他当时的重仓股中,几乎看不到券商、保险等蓝筹股,仍然偏重于成长股,导致他管理的两只基金业绩消沉……对于“踏空”蓝筹行情,宋昆坦言,过去在成长股投资上的成功限制了后来的发挥,当新的机会来临时,过去的成功反而变成了一种负资产。他说,“坚守成长股风格,并不是说要排斥传统蓝筹股的投资,过去银行、房地产都曾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股。”
2015年上半年宋昆的投资风格真的是机会来了,截至4月24日,他管理的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涨幅118.81%,成为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乃至全部偏股基金的冠军;易方达科讯的业绩为104.5%,为普通股票型基金冠军。4月27日,由宋昆参与管理的易方达新常态基金开始发行,首日募集近150亿,不仅成为5年来最大的主动偏股型新基金,也创下5年来最高首日募集规模的纪录。
在采访中,宋昆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自己,那就是,我力争做一个最坚定的时代趋势投资者。”用他的话说,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就是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折射。“没有成功的投资,只有顺应时代的投资。”从科讯和新兴成长两只基金的重仓情况看,互联网相关个股占比超过80%,倾向性相对明显。在宋昆的“水晶球”中,他看到的未来世界就是移动互联、智能汽车、机器人、在线教育、细胞治疗等新兴行业的大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使人类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美好。“投资的本质在于预见未来,当你预见到未来世界的样子,在投资中就要果断去投资这些代表未来生活的产业的青少年时期。”
上面是对宋昆采访的报道。那么,后来事态如何发展呢?如果故事就到这里,那当然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但2015年6月底,中国股市风云突变,随着证监会和银监会对场外配资等杠杆投资行为进行严厉检查,股灾1.0来了。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创出新高5178点后,一轮迅猛的暴跌来临,7月8日收盘3507点,17个交易日累计跌幅32%.
正当大家以为股市短期走稳时,8月18日开始又迎来了股灾2.0。8月17日上证综指收盘3993点,而8月26日收盘2927点,7个交易日下跌27%。自此之后,宋昆看好的新兴行业股票经历了两年多的下跌行情。如果我们用中证1000指数来度量中小盘股票的表现,那么,该指数在2015年6月12日最高达到15086点,两年半后的2017年12月8日该指数为7078点,下跌幅度53%。
在2015年6月12日,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的累计净值为9.7761元,到2017年12月8日是5.6987元,累积跌幅42%。说“风水轮流转”显得太轻松,但孙挺的质疑思考让他避免了一次损失。
最近业绩好不表明未来业绩也会好
宋昆的业绩排名波动是不是基金行业的例外呢?
这不是个案,而是相对普遍的规律。我们从万得公司的数据库中搜集了2011年至2017年间的所有偏股型混合公募基金,并按照年度回报的高低进行排名,主要是看每年排名前20家的偏股型基金,在第二、第三年是否还表现很牛。
首先,2011年偏股型混合基金共297只,排在前20名的基金里,仅有两只基金在下一年表现尚可,排名第一的博时主题行业基金、排第10名的新华行业周期轮换基金,在下一年分别排第18和第3名,其他基金都表现不佳,甚至还有5只基金落到第200名以下。如果再看这些佼佼者在2013年的表现,竟然有13只基金排在200名以下。
其次,2012年偏股混合型基金共349只,排在前20名的基金里,也仅有两只能在下一年排在前20名,有4只基金排在300名以后,不到一年时间里从排名前列落到排名倒数第几!
2013年共393只基金,排在前20名的基金里,仅有1只基金在下一年仍然保持前列:排第一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2014年还排第18名;这一次,有11只行业佼佼者在第二年排在300名以后,超过半数的基金从排名前列落到后面。
2014年共421只基金,排前20名的基金里,也仅有一只在第二年继续表现优秀,其中有12只在第二年排在300名以后。
最后,2015年有442只基金,这一次,前20名中没有一只基金在第二年仍然排前20,有9只在下一年排在第300名之后。这些规律在2016、2017年还在重复。
从上述情况里,你看到,今天排名在前的公募基金能够在明年留在前20的基金,真是凤毛麟角,多数基金之后的表现不佳,不少“好基金”在第二年变成“差基金”。这个现象不是中国基金业的特色,也是美国和其它国家基金业的共性。
你可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基金业绩轮流转呢?是因为基金经理水平差、不专业吗?
不是的。中国的公募基金经理,都是从行业研究员做起,比较优秀的先提拔为基金经理助理,继续优秀的提拔为基金经理;在基金经理任上如果业绩不好,会被淘汰的。在层层选拔的机制下,公募基金经理会是市场里专业水平比较高的。
那为什么还会风水轮流转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总是赢的,有时候是价值股占优势,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占优势,行业题材等也经常变化。所以,即使基金经理张三坚持自己基金的投资风格,如果今年正好跟市场偏好的风格一致,让张三基金排名在先,但是,第二年很可能是别的投资风格占优势,他的排名就会落后。
而如果张三的投资风格经常变来变去,他的基金排名就更加靠运气了,赌对了就排前,否则排后。
为什么公募基金经理们会为了排名会孤注一掷呢?这是由基金行业的激励机制决定的。公募基金针对大众投资者,而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完全由固定的管理费决定,所以,基金的资产规模决定一切。那么,什么决定资产规模呢?这又取决于投资者的认可,取决于基金品牌和知名度,因此,排行榜很关键。如果你的基金每年只是赚一些稳定收益,但总是上不了排行榜,基金投资者们怎么能知道你的基金呢?于是,基金经理就不得不为了排名而将投资组合集中到少数时髦的股票中,赌一把!这最终也导致基金排名的上下波动。
今日的要点:
一、各国基金业的经验表明,最近表现好的公募基金未必在未来也表现好。具体基金的排名发生反转是常见的现象,单一年度排名靠前的好基金未必在下一年继续排名在前。只有少数基金例外。
二、之所以最近表现好不代表未来也会表现好,原因之一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每年都赢。有时候是价值股赢,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赢,时髦的行业题材等也经常变化。
三、由于每只基金都说自己一流,而真正谁是一流、谁不是,只有今后才知道,但投资者今天就要判断哪只基金真的一流。这就要求各基金公司想方设法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而基金排名是最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基金公司为追求排名而愿意有时孤注一掷,以提升上榜的概率。这也增加排名榜的波动。
(本文为向知《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陈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