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题图来自:IC photo
我们总爱畅想长生这件事。但如果在长生之前,人类先被终结了呢?
甚至可能等不到宇宙大爆炸这样充满未来感和科幻感的情节发生,人类就被一颗小小的精子难为死了。
这听起来颇耸人听闻,但并非没有根据。
在对1973年~2011年提供精液样本的4万多名男性进行分析后,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生殖流行病学家Shanna Swan发现,近40年间,西方国家(包括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普通男性的总精子数量下降了59.3%,精子浓度下降了52.4%。
也就是说,如今,一个男人只拥有其祖父精子数量的一半。
在国内,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医院也发现,2001年~2015年,湖南省人类精子库申请捐精的3万余名成年男子,无论是精子浓度、总精子数量,还是精子进行性运动等,均大幅下降;合格捐助者的比例从2001年的55.78%,下降到了 2015 年的 17.8%。上海、河南等地区的精子库也同样有此困扰。
不仅如此,Swan还发现,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日益高发,生殖器的大小也正在逐渐萎缩。且根据之前的研究模型,Swan最近更是在其新书 Count Down 中表示,到2045年,男性的精子数量可能会达到零。
当然,这只是Swan的一种预测。从她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受试者的人均精子浓度从1973年的9900万/ml下降到2011年的4710万/ml,也高于正常精子浓度的底线(1500万/ml)。
但这终归是一记警钟。毕竟,在生不起、不想生之外,少子化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生理因素。无人可以断言,生育灭亡的漩涡是否真有降临人间的一天。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抛开过劳、熬夜、抽烟、喝酒、缺乏运动、肥胖这些公众普遍认同对健康有损的因素外,不只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当代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算得上人类——不仅是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的罪魁祸首之一,且影响十分之大。
研究者口中的这些化学物质包括罐头食品、饮料和奶瓶内壁中的双酚A,食品塑料包装中常驻的邻苯二甲酸酯,地毯、家具、衣服里的溴系阻燃剂等。
图源:视觉中国
它们当然大有作用。譬如,添加溴系阻燃剂可以防火;邻苯二甲酸酯是增塑剂,可以让硬性塑料变得软且有弹性;双酚A则能让容器本身耐氧化,除开罐头这样的包装外,在很多医疗器械和耗材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但问题是,即便每个我们日常接触的商品中这些物质都十分微量,但也架不住诸如此类的商品紧密包裹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一袋袋的食物、一瓶瓶的水、一套套的化妆品,这些物质从口中、呼吸道、皮肤等途径悄然渗入我们的身体,侵蚀我们的健康。
据NYU Langone Health的研究者介绍,这些化学物质通过改变激素的运作来改变人体的工作方式。正因如此,它们被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物——浪漫点,还可以叫“环境荷尔蒙”。
要知道,激素对我们的代谢、生长、发育等都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不难想见,激素的分泌受到干扰,人体也很难不紊乱。
前述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的情况,就与双酚A脱离不了干系。事实上,早在近80年前,研究者们便发现双酚A能发挥雌激素的作用,这对男性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一系列的动物试验结果十分可怕。譬如口服该物质仅几天的雄性新生小鼠,精子数量就变少了;这种“无能”还会感染后代。
“我们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我们永久性地改变了成年小鼠睾丸生产精子的方式”,该研究领导者华盛顿州立大学Patricia Hunt表示。
在被加拿大研究者添加了内分泌干扰物的湖里,经过7年的时间,其内的雄性胖头米诺鱼大多变成了双性鱼,雌雄同体,无法繁殖,简直是灭族之灾。
多项人类体外研究也显示,人类精子在体外暴露于一定浓度的双酚A中,也会因雄激素受体的信号传导被干扰、睾丸细胞的线粒体被破坏、DNA损伤等,表现出活力显著下降甚至丧失。
中国研究者还发现,血液中双酚A水平较高的男人更容易出现性问题,包括性欲下降等。
图源:Pixabay
同时,这还将改变男性生殖的表观遗传。简单而言,就是同样的激素调节方式、精子生成方式将会逐代传递下去,且不可逆转。
“我们背负着前几代人的问题”,Swan在接受The Intercept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我们从一个较差的水平开始,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打击。”
这还并非内分泌干扰物“恶”的全貌。
除了毒杀男性的精子外,这些化学物质也会危及女性的生殖能力。Swan观察到,在世界某些地区,如今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性,比其祖母35岁时的生育能力还要差。
它们还能通过母体的子宫环境及母乳喂养途径影响新生儿,带来其早产、智商降低、肥胖、多动症、糖尿病等不良后果。男婴的生殖器异常,也可能由此开始,并将影响其未来生殖器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过往的研究都是在动物体内或人类体外进行,也就意味着尚无直接的临床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生殖的危害,学界争议也尚存。
但起码,男性精子数量下降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Swan建议,我们应当更多购买有机农产品和不含抗生素的肉类,减少外食,减少厨房中塑料的使用——比如将塑料容器换成玻璃,及时清理灰尘,从而减少生活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另一位研究者 Transande 还指出,保持室内的新鲜空气流通也十分重要。
不过靠个人躲避,终究并非长久之计,工业化学品的监管以及革新才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