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9-04 18:20

直达号:一个用来制定标准,对抗微信的工具

百度很急迫。

从开场语中,李彦宏为昨天的“百度世界”定下了一个基调。

“过去的一年尤其特殊,我们可以感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在这场充斥着移动互联网焦虑的发布会上,百度的高管团队一直在输出一个观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通过自己掌握的终端,进入搜索框。他们开始愿意用搜索来寻求服务,而不像过去一样,只是单纯的通过搜索来获取信息。

所以百度急的是如何利用移动搜索上的优势为流量变现困局提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而在企业端,传统企业们一直都在尝试着进行社会化营销的探索,但真正能在新媒体营销方面有所建树的终归是少数。限于自身能力,他们很急迫的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群体性覆盖与传播的技术类产品或服务。

所以这两个急加起来,就成为了“直达号”能够真正落地的市场基础。

市场虽然存在,但你却没那么容易抓住消费者,尤其当市场给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时候。所以为消费者做减法,这是一个艰苦却又必须去做的工作。因此,在这个大家都看的到的市场上,因为不同的公司基因,BAT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百度减掉了什么?

从表面上来看,针对面向终端用户的商业及服务,BAT三家用各自的产品进行外延,做的好像是不一样的事情。但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同一件事: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用户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将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构建用户肖像。在移动端,每家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尽可能多的增加停留时间,以便于获取更多数据。只不过三家做的程度有浅有深,形式各有不同。

无论从数据积累的量还是挖掘程度上来说,阿里做这件事一定是最方便的。但产品上的弱粘性直接导致了阿里必须用多样性和更快的迭代速度来满足用户的喜新厌旧。它在用产品矩阵来想办法占用更多的时间。

腾讯获取数据的深度和广度都不错。但受限于微信的非企业服务定位,更多微信平台上的第三方公司大部分要通过自身能力进行数据回收与沉淀。做一个公关公众号容易,但一个对企业有营销效果的公众号,成本和门槛并不低。所以腾讯的商业生态圈搭建是一个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百度与这两家不同,如同搜索在人们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个回答问题的产品一样,他们能说清楚一件事,但却不见得能看清问问题的人。对于细分和过滤,它只能选择后者。

李明远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解释百度要用“直达号”来做什么。

“现在人们都很忙,假设你需要去一个不是很熟悉的地方开会,傍晚回来堵车需要两个小时。那你会想反正也是等着,还不如在附近吃完晚饭在回家。这时候你用百度地图看下附近,直接用直达号服务就可以去吃,也可以节省等待时间”

简单点说,百度需要构造一个场景,就是要为在你被某种条件制约,需要做某件事却又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提供解决方案。

“直达号”目前共有四类到达渠道:手机百度App、百度地图、搜索框@直达以及将要推出的百度发现App(订阅号)。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打开App后,我最少只需要一个步骤就能得出一个回答。

原因很简单,陌生的地方,用户很着急,他们需要一个简单有力的沟通工具。

构建生态圈,百度图什么?

技术优先的公司往往不是很快,也不是很吵。他们更喜欢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生活。

所以,这一次大张旗鼓的营销,再加上落地效果尚未可知的产品。比起产品本身百度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态度才是更值得看重的。

在移动互联网端,想要打赢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无非于两条路:对外削弱重构,对内开源节流。

语音搜索是一种更加自然的表达方式。据百度统计,目前最多单人每天搜索次数是500余词。而超过400词的大多数是儿童。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低要求的表达方式。

另外一个搜索趋势就是图片搜索,或者拍照搜索。在目前的图片搜索中,产生需求更多的是跟生活方式相关。比如衣服、家具、工业品等,它占据了整体图片搜索总量的35.5%。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具备很高的商业价值。

根据百度预测,未来五年,语音和图像的搜索请求量将会超过文字。再更加低门槛的确定用户的搜索需求之后,增量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如果说内部的原生增长被长线看好,那么在外面的世界,一且都没那么简单。随着跨界连接概念的兴起以及巨头体量的急速扩大。在外部,百度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而这个竞争的关键点在于一个词,标准。

很明显,百度要重构一个标准,以用来对抗阿里和腾讯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核心就是搜索功能与“直达号”的全后端承接。即使我不能取代你,我也要恶心你,至少也要可以当做一个防御性战略。没准做着做着,我还能拿下部分细分市场来提升我的想象空间。

“直达号”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随着百度的入场,至此为止,BAT三巨头均已打通产品展示、营销平台、支付环节的全产业链。所以,比起公司间的竞争,“直达号”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类似于微信公众号,扫码码上淘的工具。

在跑马圈地结束之后,未来的比拼在于哪一方能够为第三方公司提供好的数据沉淀与标准体系,谁能够从平台上真正的获得有用的数据并加以资源整合与应用。也许这才是这些平台带给第三方公司的真正价值。

盈利空间在哪儿?

百度作为中国互联网最会赚钱的公司之一,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率先搭建了一个搜索生态圈。如同阿里与腾讯,数不清的第三方公司渴望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如果“直达号”真的做大,随便想就能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新产业”。

直达号关键字竞价排名。
第三方产品LBS优先推荐。
轻应用模板开发。
广告文案与运营维护。

无法判定“直达号”的规模究竟如何,但只要它存在一天,就一定能看到一个类似于微信公共账号的生态圈。

说到“直达号”,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轻应用”。

显而易见,“直达号”是“轻应用”的最好承接品。手机的小体积是其天然属性,第一屏的容量注定了他无法承载多个程序,而如果你的App被排到了第二屏以外,赚个下载量等卸载也就成了必然的归宿。

而“轻应用”是从理论上可以改变现有分发机制的产品,当然,目前也只是理论而已。

在去年几乎同一时间被推上来的轻应用,号称可以解决应用商店推荐位置有限、长尾应用得不到足够分发量的问题。

但多一步操作流失比例极大是个铁律,它的推广需要大家一起来做才可能会出现效果,轻应用如果只是嵌在百度里面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百度搜索轻应用效果不错,但不代表别家App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如果还是按传统应用商店展示的方式来做,那其实就是多此一举。

最重要的,开发者不愿意去宣传。在“轻应用”中,开发者的开发虽然变得简单,但是打开的步骤却也因此增加。在没法计算推广带来的真正成效时,自然也就没有了直接推广的欲望。

大家都不推广就更没流量,从而更少人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比微信公众号,它为什么受欢迎?因为他们足够简单,门槛足够低,又有一个平台可以让去展示公司要讲的内容,腾讯也将微信看作是最为重要的产品加以推广。这个平台的成功是水到渠成。

所以为了“直达号”,百度做了两件事。

一是打通了支付环节,换商家进场。一次所谓O2O的交易能带来客单和数据,这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制作的门槛又不高,商家没有理由不推动这个产品的普及。

二是在战略上更加强调了“直达号”的重要性。据称,轻应用虽然是百度的一个战略级项目,但是负责轻应用的团队话语权不够,直到现在才提升到和百度云同等的级别,推动起来依旧困难。

总之,“直达号”对于百度很重要,重要到会成为有一丝可能影响未来BAT布局的产品。但是百度内部对它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好评估。一切顺利还好,一旦出现问题,个人觉得它的落地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别的不说,至少他们还拥有者安卓市场第一大的分发平台。

Ps.对百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虎嗅之前的文章《中国互联网黑市分析:百度竞价单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