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Elise,头图来源:IC photo
一百多年前,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潜水艇还没有发明的年代写出了《海底两万里》。船长尼莫和他的“鹦鹉螺号”,以十二公里的时速,在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
如今科幻小说里面的场景已经变为现实。
2018年世界第一家水下酒店马尔代夫兰加利岛康拉德酒店完工;2019年在挪威有一家世界最大水下餐厅开业;还有各式各样的水下艺术画廊,以及2019年澳大利亚圣灵群岛的恩伽诺水下雕塑道……以上种种都是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水下的世界。
海底旅游向游客开放了海洋,让人们有机会看到占地球70%的海洋世界。
△挪威水下餐厅UNDER/unsplash
海底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根据Scubanomics的数据,世界上大约有600万活跃的带水肺潜水者。
雅克·库斯托在1942年发明了通用的潜水装备,而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自1967年以来已经在全球颁发了2700万份潜水证书。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00万活跃的水肺潜水者,还有无数的浮潜爱好者,他们探索我们的海洋边缘,潜水沉船,与鲸鱼和海龟一起游泳,甚至潜入水下洞穴。
海底的世界如此神秘,让人着迷。在土耳其的卡斯,众多的水下考古遗址吸引着游客前往该地区的沉没城市、双耳田和利西亚岩石坟墓;而在以色列海法海岸,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村庄以其最古老的海岸防御墙吸引着潜水者。
朱尔斯水下旅馆的前身是位于美国佛拉里达州奇·拉格的实验室,因此现在该旅馆还保留着一间海洋生物实验室。要想进入这家旅馆,客人必须由职业潜水员带领,戴上水中呼吸器深入水下6米并穿过翡翠泄湖。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朱尔斯水下旅馆。/flickr
位于以色列最南端的红海城市埃拉特的“红海之星”海底餐厅,自从建成以来就被广泛报道,因为它拥有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独特的建造过程、迷人的内部设计,以及十足的“绿色环保”成分,因为该餐厅完整保存了周围的珊瑚礁。
“红海之星”由世界一流的专家建造而成,采用的是世界各地最佳的资源和设备。62扇形状各异的玻璃窗展现了海底全景,还有水母型餐椅、珊瑚落地灯、海葵吊灯、海参梁柱。游客可以在海底世界中,边欣赏各种海洋生物边品尝海鲜大餐。
△以色列埃拉特凭借其海洋资源开发了诸多水下体验项目。/unsplash
还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底邮局——瓦努阿图水下邮局,位于维拉港的神仙珊瑚岛附近。
每天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戴上各种潜水装置深入水下,只为体验一下在世界上首个水下邮局寄明信片的奇妙感觉。在离海岸仅50米的瓦努阿图水下邮局在水下3米处,对于年轻人或者那些心态年轻的游客而言,是很容易到达的。
△瓦努阿图水下邮局。/flickr
目前已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寄出了瓦努阿图特制的防水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每天由四位受过专门训练的潜水员充当邮政员,在明信片上盖上邮戳并寄送出去。
沿着昆士兰海岸稍远一点的汤斯维尔,澳大利亚第一个水下艺术博物馆MOUA于2020年揭幕。
这个水下博物馆分布在四个地点,其中只有一个地方是只有水肺潜水者才能进入的,它展示了英国雕塑家Jason deCaires Taylor的装置作品。这些景点通过艺术作品的选择和伴随的标识,来讲述珊瑚礁和海洋的困境。
△遨游于Jason deCaires Taylor的装置作品间。
位于约翰·布鲁尔礁(John Brewer Reef)的珊瑚温室就是一个例子。这座水下建筑是MOUA中最大的装置,里面有20个所谓的“珊瑚礁守护者”,它们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环境中培育和研究珊瑚的雕像,引发了关于珊瑚礁恢复和珊瑚繁殖的讨论。
开业于2010年、作为坎昆气候峰会的一部分的墨西哥坎昆水下博物馆,格林纳达水下雕塑馆的浮潜或水肺潜水是大多数游客的“必选”娱乐项目。
△墨西哥坎昆水下博物馆一看就很有趣/Twitter
这座水下博物馆由英国雕塑家杰森·泰勒设计建造,整个建筑群都位于水下10米左右的位置,游客得乘坐特别的潜艇才能进入。它创造了一个结合水下旅游与艺术旅游的方式,不仅仅吸引着潜水员和海洋生物爱好者。
不会潜水也能去海底观光
随着水下旅游越来越有创意,越来越受欢迎,为了开拓海底旅游市场,降低海底观光的门槛,水下世界旅游业者开始为那些不会潜水,甚至不会游泳,或没有时间或方法去获得潜水证书的人提供类似于潜水的冒险体验。
在夏威夷,这里的山和海都透着一种魔力,而这里的水上活动也是种类繁多。对于从未体验过海底之旅的游客来说,欧胡岛亚特兰蒂斯潜水艇观光,将是整个夏威夷旅游景点中的一个“必打卡”选择。
△亚特兰蒂斯潜水艇整体示意图。/flickr
以优质和安全著称的亚特兰提斯潜水艇,可以带领客人了解到沉船、飞机残骸和其他人造礁石,与此同时,让客人了解到课外的礁石和生物知识。
仅需要120美金,就可以搭乘亚特兰蒂斯号潜水艇,潜入欧胡岛水域,进行45分钟水下观光之旅。潜水艇将下潜到水下100英尺(30米),去探秘夏威夷蔚蓝的海洋世界。
在潜艇中,透过十几厘米厚的耐压玻璃,游客将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夏威夷特有的鱼类、珊瑚和海龟等。还可以看到沉没的战列舰、飞机以及其他人工鱼礁。
亚特兰蒂斯潜水艇内部有特殊空调,视野宽广的窗口和舒适的座位,能下降到100英尺的水下。当抵达80英尺(24米)的水深时,潜水艇将经过一处神奇的峡谷。游客可以看到沉睡多年的船体残骸。
这里不仅有美国海军战舰的“遗体”,1996年沉没的韩国渔船圣佩德罗号也安睡于此。
△亚特兰蒂斯潜水艇内部。/flickr
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游客Billy说:“我们带着10岁的孙女体验了这次海底旅行,她很喜欢。这次旅行见多识广,船员们很乐于助人,知识渊博。旅途平稳而轻松。上下潜艇很容易,我有点行动不便,但这不是问题。这个空间是密封的,内部很狭小。如果你是一个大块头,三思而后行,毕竟里面非常的小。我们看到了很多鱼,有海龟和鲨鱼,孩子们和成年人都很喜欢。乘坐潜艇非常酷,绝对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如果钱不是问题,你一定要去看看。这是一辈子至少要去做一次的事情,强烈推荐。”
坐在视野宽广的窗口前,惊人、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渐渐展现在眼前,成片的珊瑚,珊瑚丛中各式各样的鱼儿们自由自在游着。
潜水艇内共能容纳48人,帅气的水手讲解员带着夸张的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进行讲解,座位上还设有英语、中文、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的解说耳机。
一百多美金体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底之旅,不香吗?
胆子更大一些的游客还可以体验潜水艇滑板车冒险。骑着自己的电动水下摩托车近距离探索海洋生物,无需任何潜水经验,也无需穿上复杂的潜水装备或接受大量潜水训练。这种潜水艇滑板车附带潜水头盔,让人可以在水下自由呼吸。
高科技潜水器让水下探索成为可能
旅游行业或许并不是一个科技强驱动的行业,但是旅游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对于新科技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发掘空间。
在水下,以生产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在试图改变人们的旅游体验方式。
潜水游可以沿着一些世界上最有趣的岛屿和沿海地区的珊瑚礁进行游览,从夏威夷到毛里求斯。这些潜艇可以是供旅游团使用的更大的潜艇,也可以是超豪华的私人潜艇,比如在马尔代夫四季度假村经营的Deepflight公司的潜艇。
△在海底飞行的观光潜器Deepflight Dragon
这种豪华潜艇有两个人和一名驾驶员的空间,在深度潜行中,每对夫妇一小时的游览花费高达1500美元。费用的高门槛这让大多数公众都无法接触到这种体验。
波塞冬海底度假村坐落于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一个私人小岛上,该度假村定义了一个全新的“水底世界”。
△斐济海底度假酒店/unsplash
其海底客房由制作飞机外窗的玻璃制成。度假村会安排私人飞机将游客从斐济机场接到波塞冬神秘岛,游客可以在岛上待整整一周,包括两夜海底客房。
在神秘岛上,游客可以饱览珊瑚礁,参观水下图书馆、结婚礼堂等等,体验水下12米的世外桃源。当然,花费也是不少的,至少需要15000美元。
△水下婚礼也逐渐成为潮流。/flickr
“虽然水下旅游能唤起人们对深海的幻想,但实际上这种体验非常少。”Hayley Stainton博士说,“它们也非常昂贵。我确实认为水下旅游是有市场的。我只相信它将仅限于富人和少数人。”
在中国,魏建仓创办的天津深之蓝也进入了海底科技探索领域,推出消费级产品的水下推进器。在魏建仓看来,推进器其实就是解决人在水下运动受限的问题,让人能体会到在水下飞翔的感觉。
他说:“水下推进器的灵感来源是我儿子的一句话,他问我可不可以背着他游泳,背着怎么游呢?后来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做一款产品出来。”
据了解,在海洋主题公园、科技馆水族馆的应用中,水下全景观测机或者智能机器人可以结合摄像机、VR头盔、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来完成水下360°的观测,将游客自身的观赏体验延伸到水中视角。
以目前国内上千家各种体量的海洋公园来看,这个市场无疑拥有巨大的掘金空间。
更夸张的黑科技还有水下飞机。
一款名为酷炫潜艇(Necker Nymph)的水下飞机是维珍品牌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脑洞的产物。这艘一看就不同寻常的潜艇采用了战斗机的技术,能在水下灵活平稳的行驶,因此被取名为“水下飞机”。
△水下飞机实在酷炫/unsplash
它最深可潜入水下40米的地方,双侧的机翼能很好地保持了平衡。能在水底360度旋转,尬跳一支天鹅湖。拉风的是,这架潜水艇居然是敞篷式设计,“海底敞篷车”。
座位有限,只能乘坐驾驶员和乘客共3人,所以作为生意人的理查德·布兰森从中嗅到了商机。这个成本为41.5万英镑(375万人民币)的潜艇,每出租一次大约需要11万美金。
海底旅游的潜在问题在于一个地方变得太有吸引力,人群会破坏自然栖息地。无论潜水游是否会成为主流,所有这些创新的水下体验都有一个重要的次要好处:它们正在教育人们爱护海洋的必要性,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必须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旅行和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El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