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点网(ID:geekheal_com),作者:奇点糕,原文标题:《JACC:心梗康复后,千万别再996!科学家发现,心梗康复者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冠心病复发风险升高67%丨临床大发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发生过心梗的朋友需要注意了。
近日,来自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和魁北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与正常工作时长(每周35小时~40小时)相比,每周工作≥55小时,心梗新发患者复发冠心病(CHD)的风险增加67%。
如果工作压力还很大的话,危害更是暴增,CHD复发风险是工时正常且无工作压力患者的2.55倍。相关结果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1]。
论文首页截图
1886年5月1日,为了摆脱每天14小时以上的超负荷工作,争取8小时工作制,数十万美国工人罢工、游行并取得胜利,后来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诞生了。
可悲的是,一百多年过去,超时工作以“996”和“007”的形式卷土重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屡见报端的过劳死事件反复提醒着我们过度加班对身体,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要知道,国际劳工组织建议每周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遗憾的是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约36%的劳动力工作时长超标[2]。
相较于每周工作35小时~40小时的人,每周工作≥55小时的人发生CHD的风险升高13%[3]。此外,工作压力过大也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使风险增加23%[4]。
对于已经不幸发生过心梗的人来说,超时工作、压力过大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随研究者一探究竟。
1995年~1997年,研究者在魁北克省30家医院募集了1191名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
(1)发生过1次急性心梗;(2)年龄小于60岁;(3)发生心梗前12个月内从事有收入的工作;(4)发生心梗后的18个月内计划复工,且每周至少工作10小时。其中967名心梗新发患者(35岁~59岁)研究信息完整,被纳入分析。
研究者由住院记录获知患者初发心梗时的情况和既往病史,平均随访5.9年,期间进行了3次电话调查:复工约6周时,调查工作时长、工作压力、再住院情况等;复工2年和6年时,调查再住院情况。
随后,研究人员从魁北克居民诊疗系统和魁北克统计研究院调取自报再住院患者的住院记录,用于核查CHD复发情况。
在本研究中,工作时长以每周工作总时长表示,包括兼职工作时长,分为以下4类:21小时/周~34小时/周,35小时/周~40小时/周,41小时/周~54小时/周和≥55小时/周。
在随访期间共复发CHD 205例(21.2%),其中每周工作21小时~34小时、35小时~40小时、41小时~54小时和≥55小时的CHD复发率分别为每100人年2.77例、3.48例、3.27例和7.07例。
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等潜在混杂因素后,研究者发现,每周工作≥55小时的心梗患者,CHD复发风险是工时正常(每周工作35小时~40小时)患者的1.67倍(95% CI:1.10-2.53);合并工作压力时,该风险是工时正常且无工作压力患者的2.55倍(95% CI:1.30-4.98)。
每周工作时间与CHD复发风险(KM法和Cox回归)
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CHD复发风险随工时增加线性升高。
每周工作时间与CHD复发风险(样条回归)
复工时间越长,超时工作(每周≥55小时)的心梗患者复发CHD的风险越高,其危害在复工4年后开始越发显著。提示超时工作可能要累积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超时工作对CHD复发风险的影响随复工年限的变化趋势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表明超时工作对心梗患者的心脏健康非常不利,CHD复发风险显著升高,如果工作压力还很大,复发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在文章的讨论部分,研究者认为超时工作与CHD复发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工作时间过长,暴露于有害压力因素的时间也可能随之变长;二是这类人群的吸烟、饮酒率及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往往更高,更少运动;此外,其他诸如睡眠障碍、房颤等因素也可能在中间起作用。
这个研究同时探究了工作时长与工作压力对心梗患者CHD复发风险的影响。不过也有一定局限,例如,每周工作≥55小时组基本为男性(男92人,女2人),因此无法探究有关关联的性别差异;只在基线时调查了工作情况,不排除有人后期出现工时变动;研究结论外推于其他人群时,仅限于与魁北克省经济水平相当的心梗复工患者。
尽管如此,该研究对CHD二级预防措施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约束过度劳动现象;社会亦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心理支持;医生可用量表筛查有工作相关高危因素的CHD患者,对其予以健康指导;患者也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运动、戒烟、戒酒等)降低CHD复发风险[5]。
生活不易,希望大家都能量力而为,好好照顾自己啊。
参考资料:
[1] Trudel X, Brisson C, Talbot D, Gilbert-Ouimet M, Milot A. Long Working Hours and Risk of Recurrent Coronary Ev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13):1616-1625. doi:10.1016/j.jacc.2021.02.012
[2] Messenger J. Working time and the future of work.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ization, Geneva. 2018. 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cabinet/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649131.pdf
[3] Kivimäki M, Jokela M, Nyberg ST, et al. Long working hour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data for 603,838 individuals. Lancet. 2015;386(10005):1739-1746. doi:10.1016/S0140-6736(15)60295-1
[4] Kivimäki M, Nyberg ST, Batty GD, et al. Job strain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Lancet. 2012;380(9852):1491-1497. doi:10.1016/S0140-6736(12)60994-5
[5] Li J, Siegrist J. Occupational Risks of Recurr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13):1626-1628. doi:10.1016/j.jacc.2021.0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点网(ID:geekheal_com),作者:奇点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