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1-04-29 19:10
这就是设计?总之两个字“通透”(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LLLBACK(ID:ALLLBACK),作者:ALLLBACK,原文标题:《这就是设计?总之两个字「通透」(上)》



人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物件,从一睁眼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周围世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或多或少的经过了设计。这便是工业设计,它的目标一直都是大批量生产,为亿万人类的消费生产出标准化的物品。而最好的工业设计范例都不会让人们认为它们是被设计过的。


每一个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设计的每个步骤所做的决定都必定和环节中的某件事相关。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式牙签为例,你会注意到,它的顶端有几轮圈槽,这能让它更易被折断来表示这枚牙签已经被使用过,同时这个被折断的根部也变成了一个牙签托,可以使牙签头部不会接触桌面。



这便是具有实际功能性且让人意识不到的设计,虽然这种日式牙签在全世界被生产和使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礼仪恐怕并不为人所知。


Dieter Rams|via The New Yorker


仿佛现在只要有关于工业设计的内容都多多少少会引用一下传奇工业设计大师Dieter Rams(迪特拉姆斯)的如是说,作为一个明星级人物,他曾说:“为自私的消费方式而做的轻率设计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设计是能被所有人理解的,那么它应当是尽可能简单的。新时代伴随着警觉性和理性主义的发展,设计师们应当越来越清醒这点。



                 Automatic Slide Projector (model PA 2) 1956


               Portable Transistor Radio (model T 24) 1956


                                                                                                 Radio-Phonograph (model SK 4/10) 1956


                                                                                                                  Pocket Radio (model T3) 1958


                                                                                              Special Battery-Powered Photo Flash 1958


                                                                                                      Speaker with Stand (model L 02) 1958


                                                                                                            Heater-Ventilator (model H1) 1959


Portable Transistor Radio and Phonograph (model TP 1) 1959


                                                                                                                       Speaker (model LE 1) 1960


                                                                                                        606 Universal Shelving System 1960 


                                                                                                       Audio Amplifier (model CSV 13) 1961


                                                                                                        Transistor Radio (model T 580) 1961


                                                                                      Audio 1 Radio-Phonograph (model TC 40) 1962 


Heater-Ventilator (model H 3) 1962


                                                                                                       PS 2 Stereo Turntable 1963


                                                                                                           Sun Lamp (model HUV 1 XX) 1964


                                                                                                                        Tuner (model CE 16) 1964


                                                                                                           Sun Lamp (model HUV 1 XX) 1964


                                                                                                               Weight Scale (model HW1) 1968


                                                                                                                                     Table Lighter 1968


                                                                                                                  Calculator (model ET 55) 1980



Dieter Rams将「Less,But Better」的理念转化为10个设计原则,即「设计十诫」,这十条时下已然成为了工业设计师们的「圣经」。其设计理念和作品影响了包括Apple首席产品设计师Johnthan Ive在内的好几代设计师。在2016年慕尼黑工业大学举办的一次专场演讲中,有一位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


“我想知道作为工业设计师,我需要什么东西才能克服平庸?”


Dieter Rams答道:“你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伙伴,那些能够通过协作实现某些目标的人,那些每天都在思考他们所负责项目的人,那些在思考未来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人。


                                                                                                         Charles & Ray Eames|via Amazon


作为工业设计领域搭帮结伴的合作者来说,Charles & Ray Eames伊姆斯夫妇应当是最负盛名也最具影响力的一对拍档了。Eames夫妇把他们的好奇心和无限热情投入到创作之中,他们独特的设计合力为家具设计带来了新气象:简约且富有现代感,趣味而兼顾功能,圆滑而考究,外观精美而简洁-这就是“Eames风格”。


  Entry Panel for MoMA Competition for Organic Design 

in Home Furnishings 1940|via MoMA


                         Entry Panel for MoMA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Low-Cost Furniture Design (7990g) 1949|via MoMA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Entry Panel for MoMA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for Low-Cost Furniture Design (7990a) 1949

|via MoMA


Charles & Ray Eames夫妇最经典且最广为人知的作品-Lounge Chair & Ottoman休闲椅,被设计圈誉为20世纪的“王座”,推出后受到了世界名流的青睐,诸如奥斯卡导演马丁·史柯西斯,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当然如今潮流圈里知道Eames Chair的不少玩家都是被这对夫妇的另一位拥趸NIGO®️带着认识的。如今这款沙发椅已被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珍藏。



Charles Eames, Eero Saarinen, Marli Ehrman Low-Back Armchair 1940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Tilt-Back Side Chair c. 1944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Tilt-Back Side Chair 1 c. 1944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Three-Legged Side Chair c. 1944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Experimental Lounge Chair c. 1944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Low Side Chair (model LCM) 1946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Side Chair (model DCW) 1946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Prototype for Chaise Longue (La Chaise) 1948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Rocking Armchair (model RAR) 1948-50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Side Chair 1950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Eames Storage Unit (ESU) 1950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 1956


Charles Eames, Ray Eames Lounge Chair 1958


MoMA的馆藏收录俨然成为了衡量一位现代艺术家或设计师的作品是否成功登上金字塔顶尖的背书。而作为功能性、实用性与设计美感完美结合的工业设计馆藏作品中,不仅有Dieter Rams(MoMA馆藏的第一件工业设计产品)、Charles & Ray Eames夫妇这种大神级别的人物,我们还发现了一对几乎登上这个领域神坛的师徒,有趣的是他俩还是互相看着都不顺眼的合作者-来自Bang & Olufsen(简称:B&O)的传奇设计师Jacob Jensen与David Lewis。


                                                                                                                                  via Mixte Megazine


说来也巧,如今鼎鼎大名的Apple创始人也是一对Partner,不过早在Steve Jobs联手Stephen Wozniak之前,来自大洋彼岸北欧国家丹麦的Peter Bang就和Svend Olufsen对上眼了。Peter是典型的工程师脑袋,一心创新、实验、开发新产品。Svend也是工程师,但性格上更加善于社交,是经商的一把好手。就这样,Bang & Olufsen诞生了(1925年),也就是现在视听品牌B&O最早期的原型。



想当年硅谷式的车库创业还没开始流行起来,两位工程师直到推出第一款产品 Eliminator后,才从一直“寄居”的Olufsen父母农场的阁楼里搬出来迁入离家不远的丹麦西北部小镇Struer的一家工厂里,令人惊奇的是,从此那里的生产制造一直延续至今。




与传统概念中以华丽和繁复的欧陆风情不同的是,北欧国家的风格总有一套独立于欧洲大陆体系外的简洁与稳重。B&O 标志性的简约 logo ,大概是合伙人 Olufsen 创业阶段做过的最合算的买卖之一。


                                                                                                                    《The Art of the Impossible》


根据记录B&O设计历史的《The Art of the Impossible》一书所记录,当时年仅16岁的一位学徒、日后成为丹麦知名漫画家Henning Dahl Mikkelsen设计出了这个标志,本要以5丹麦克朗的价格卖出去,但 Olufsen 对这个logo实在喜欢,于是给付了两倍价钱。现在兑换过来大概只值 1.5 美元,但在当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现在看来,这笔交易仿佛预示着B&O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简洁有力的设计,以及为了作品精益求精的投入。

                                                                                                     BeoLab 90 speaker – 2015 | via B&O


作为不同于日常消耗品的中高端家用声音系统来说,突出和强调设计感的B&O虽然起步远远谈不上高端,但它现在服务的主要客户群就是那些对着四五位数标价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高端人士。相对高昂的价格并没有减少人们对B&O产品的兴趣和喜爱,虽然不见得人人都能入手,但B&O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并接受其高品质的设计,只是它自有一套筛选用户的标准。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一部分首先富起来的人群中兴起的烧钱玩物-Hi-Fi音响,这帮人也被称为“发烧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总能听说或亲身感受烧钱的经历。此时耳边萦绕着蔡琴“是谁?在敲打我窗……”的歌声,「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发烧友圈中神乎其神的程度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姜文导演曾在访谈节目中亲述了这样一段发烧友的趣闻:音响开始播放后,发烧友说今天某某水电站肯定出毛病了,这电发的不对,今儿音响里出的声儿错了,不信你打听去……


对于Hi-Fi音响系统接触不深的朋友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门「玄学」,买什么唱机,什么唱针,什么功放,什么调谐器,什么线,什么音箱,组合在一起对不对,出不出的了声,出的声音对不对,这套系统性工程简直就是一门解谜游戏。


唱针从唱片中读取微弱的音频弱电信号进入功放被放大,从而推动音箱放声。这么一说感觉还挺简单的,但由于考虑功率、阻抗、失真、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制调节功能,这一切都变成了数学题。信号如何处理,信号是否需要转换,线路如何设计,生产工艺的差别等等因素成就了这门神秘的「玄学」。


来到2020年代,也不知道为什么「组合」又流行了回来,只不过现在的组合是男团女团,而那个年代流行组合柜,组合音响,组合家电……

                                                                           Eliminator radio component – 1925 | via B&O


在音质方面,B&O不乏受到质疑之声,网上不少测评都指责B&O的音质如何与它的价位不符。但是另外一面,几乎每个人都能欣赏B&O的颜值。


Hyperbo radio and gramophone – 1934 |via B&O


B&O的设计一直独树一帜,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多年都是根据每个产品来具体招募外部设计师作为顾问。他们的理念是,外聘人士不了解公司的生产能力,从而不会被当下的限制条件所束缚,更有可能设计出前卫大胆的产品。换言之,跟技术为主设计助攻的传统理念恰好相反。在B&O,设计没有束缚,技术则更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Beogram 4000 – 1972|via B&O


其实音乐本来是个性化的东西,有人喜欢古典,有人喜欢摇滚,有人喜欢人声,有人喜欢流行,有人喜欢电子。对于动辄就烧几十万的发烧友来说,可能很少会有人推崇B&O的音响,觉得它就是样子货。但抛开对音响效果的极致追求,B&O系统很简单就能建立起来,省去了什么搭配转盘、解码、功放的麻烦,而且摆在家里本身就是个装饰。作为强调简洁设计语言的B&O在一套巧妙的「组合拳」下使整套声音系统看上去已经在几乎没法再做减法的同时却又充满了设计的美感。


                                                                                         Beosound 9000 – 1996|via B&O


B&O的设计风格和思路是否抓住了人性的某些特点,在消费心理学层面不停的吸收着众多拥趸?说白了就是「装逼」,但你说家里摆个B&O的音响和说发电站的电有问题,哪个更装逼?其实都不是,说到底就是两个字「讲究」。


Jacob Jensen|via jacobjensendesigner


Jacob Jensen|via jacobjensendesigner


Jacob Jensen之于B&O就如同Dieter Rams之于Braun、Johnthan Ive之于Apple。他是最早体现出B&O特定风格产品设计的始作俑者。而成就Jacob Jensen经典设计之所以得意实现是来源于B&O对产品的定位,他们从一开始就定位于追求品味和质量的消费阶层。这种定位确立了B&O公司独特的设计政策和管理模式,也形成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和鲜明形象。





Jensen在谈到自己的设计时说:“设计是一种语言,它能为任何人理解。”


在60年代B&O提出了“B&O:品味和质量先于价格”的产品理念。这一思想也成了企业战略的重要工具,奠定了B&O传播战略的基础和产品战略的基本原则。此后,B&O设计便以一种崭新的、独特的风格出现于世人眼前。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Jacob Jensen在B&O与团队合作开始大施拳脚,无独有偶,Dieter Rams也是从60年代开始在Braun起飞一跃成为日后的工业设计大师。

Beomaster 5000 & Beolab 5000 ca.1967|via google


当时B&O公司给Jensen的设计任务书要求他“创造一种欧洲的Hi-Fi模式,能传达出强劲、精密和识别特征”,1967年Jacob Jensen设计的Beolab5000立体声收音机问世,它其实是由Beolab 5000放大器和Beomaster 5000调谐器组成,并附带BeoVox 2500 Cube扬声器的功放系统,这也成为第一个由Jensen操刀的主要设计。他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线性调谐面板,其精致、简练的设计语言和方便、直观的操作方式确立了B&O经典的设计风格,广泛体现在其后的一系列的产品设计之中。将合理的工业设计与豪华的消费者细节相结合,得以产生出某种程度上有史以来最好的范例。

                                                                                                           BeoVox 2500 ca.1967|via MoMA


Jensen同时设计了与Beolab 5000与Beomaster 5000配套的BeoVox 2500扬声器。他创新性的将低音和高音分离为独立单元,从而引领了音箱高低音模块分离的设计趋势。


BeoVox 2700 ca.1971|via B&O


谁能想到外观差异如此巨大的两款音箱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1971年Jensen设计的BeoVox再次颠覆了人们的想象,极简的窄四方形设计仿佛如同《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色方碑,启发并预示着现代工业设计极简风格的流行趋势。


Beomaster 1000 ca.1966|via google


其实Jensen在进入B&O之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Beomaster 1000调谐器的设计(1966年),但是他的投入很少而被大多数人忽略,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流转,晶体管从锗变成了硅,顶板从白色变成了黑色。


                                                                                                       Beomaster 1200 ca.1969|via MoMA


绰号“ Tomsbstone”(墓碑),这可能是Jacob Jensen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被MoMA收录的馆藏作品之一。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这种音频设备引领了高科技样式的流行。


Jensen的极简主义定义了B&O设备的标识,以令人愉悦的外观和易于使用的形式展示了最新技术。音频组件具有突出的面板,浅轮廓,并在尽可能的去掉了表面突出的控件。转盘具有独特的音调臂,可以在唱片的平面上沿切线而不是对角线移动。




                                                                                                                 Beolit 600 ca.1970|via MoMA


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Rayner Banham(雷纳·巴纳姆)曾对这款Beolit 600(1970年)便携式收音机发表了一番感慨:它是如此优雅,甚至让你无法分辨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一部具有剃须刀般棱角分明的极简主义经典作品。


Beolit 1000 ca.1968|via MoMA


其实Beolit 600之所以经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Jensen是以1968年设计的Beolit 1000(MoMA收录)进行大刀阔斧的极简化处理。Beolit 1000控制面板上的突出按钮被全部“磨平”,你会发现这种折叠形式的收音机在同时代的Braun家也可以看到。




                                                                                                Beogram 4000 ca.1972 |via MoMA 


Beogram 4000在1972年被MOMA选中为其永久收藏,它是全球首台电子控制直角唱臂留声机。它用柚木和铝制表面结合来制作,造型上也具有音乐的动感。


全机没有一个可视按钮,双唱臂设计通过光电管来读取唱片尺寸,保证了唱针的读取准确而稳定。尽管存在潜在的复杂性,但它仍设法保持了Jensen设计的经典产品的光滑简约外观,它也体现出同时代唱机采用有机玻璃面罩的风潮。


这也是Jacob Jensen为B&O设计的代表性产品之一,他奠定了B&O的设计美学与调性,自1964年开始跟B&O合作,此后在长达27年的时间里为其贡献了 234 件作品。







                                                                                                                        Beogram Series|via B&O


纵观Jensen设计的Beogram一系列产品,不难看出从60年代到80年代唱片机的时代特点,以及「新生」的产物磁带对唱片机的冲击。谁又能体会这些“过往云烟”在面对如今无实物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会发出如何的感慨呢?

   

                                                                                Beomaster 1900 ca.1976|via  MoMA


Beomaster 1900(1976年)是一款无线电接收器和放大器。凭借其触敏式开关,易于访问的主要功能与隐藏的次要功能,挑战了整个行业,从而开创了先河。它也是MoMa永久收藏之一,并于1976年获得了ID奖。


                                                                                                           Beocenter 9000 ca.1986|via B&O


该磁带录音、CD播放器和收音一体机同样由Jacob Jensen设计,由Beomaster 1900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Beocenter 9000(1986年)的Avant-Garde先锋的、设计风格不仅体现在镜面的铝和玻璃表面,而且在玻璃面板的易触摸区域中以及仅在更换CD或盒式磁带时才可见的隐藏功能。


                                                                                                    U70 ca.1978|via jacobjensendesigner


这部年代感极强的U70耳机(1978年)在当时颇为流行,Jensens反传统的将耳机外观设计成了圆滑的矩形,也打破了半球形耳罩的现代设计趋势,但如今这种耳机似乎只有足球评论员才会佩戴。





                                                                                                         Beosystem 5000 ca.1980|via B&O


在70年代后期,Jensen受到B&O的压力,一向注重简约设计的他被公司要求生产可堆叠的音响系统,从而与日本的Hi-Fi音响系统相媲美。无奈之下Jensen通过上下可随意组合的原型模型进行抗议,在此背景下Beosystem 5000于1980年面市。




                                                                                            JJSTRAP510/520|via jacobjensendesigner


这是Max Rene首次直接在Jacob Jensen品牌下生产的产品。该表由钛金属制成,一半的表面为一半银色,一半黑色,代表了白天和夜晚。而表针同样是一半银色一半黑色,显示的适当部分取决于它们出现在背景的哪一半。 













                                                                               Bang & Olufsen - Design for Sound by Jacob Jensen

                                                                                                                                               |via MoMA


作为奠定了B&O设计美学与调性的Jacob Jensen一生获得了100多个国际奖项。他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有代表作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其永久性设计收藏中收录了包含B&O以及Jacob Jensen个人设计品牌 在内的20件产品。1978年,MoMa通过单独的展览「Bang & Olufsen - Design for Sound by Jacob Jensen」强调了Jacob Jensen的国际意义。


当时,《纽约时报》在评论中写道:“Jacob Jensen仅为B&O工作,就足以使他在20世纪工业设计师中占据重要地位”。


纵观B&O的产品,可以看出,在公司的前三十年里,B&O的设计并不特别激进,产品更侧重于技术上的创新,可见其受包豪斯的影响。直到20世纪50年代,今天这种技术与设计并重的理念逐渐形成,B&O开始了跟外部设计师合作的工作模式,典例就是Jacob Jenson和下期中将主要介绍的David Lewis。



●这位捡破烂的疯子才是纽约街头文化的传奇(上)

●这位捡破烂的疯子才是纽约街头文化的传奇(下)

●掀开没有感情的电音机器 (上)

●掀开没有感情的电音机器 (下)

●众人皆知SK8THING,谁识中村晋一郎(上)

●众人皆知SK8THING,谁识中村晋一郎(下)

●朋克混乱史,惊天营销局(上)

●朋克混乱史,惊天营销局(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LLLBACK(ID:ALLLBACK),作者:ALLLBACK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文 中 产 品

Bang & Olufsen

Bang & Olufsen

7.6
打开APP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