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5-13 15:14
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园(ID:dingxiangwang),作者:573,题图来自纪录片《中国医生》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得了胰腺癌,去哪治最好”,跳出第一个回答是某认证医生:“不好治啊,及时做手术吧”。


模糊的回答无异于在溺水者大声呼救时,岸上的人告诉他:“救生圈很重要啊!”。


事实上,无论用什么渠道搜索类似问题,得到的答案几乎都似是而非。


为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源头上,国内的公立医院就不爱打广告引流,患者就只能根据口口相传,摸着石头过河。


不爱打广告的公立医院


在中国,民营医院以近全国医疗机构 70% 的体量管理着不到 15% 的病人,但广告覆盖率却横扫一片,大大压过公立医院一头。


从广告数量来看,远在 2003 年,当私营医院仅占全国医疗机构的 46% 时,其广告申请数量却仍是公立机构的 9 倍——而这些公立机构也主要以外包科室为主,鲜见正规三甲医院的商业宣传。


图源:国家卫健委,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的公立医院也曾有过打广告的历史。


2003 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曾在上海火车站的南一、南二出口竖立广告牌,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缤纷”作为广告语迎接远道而来的就诊患者。


而 20 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也一度在飞机场、地铁和高档小区进行宣传。


如此来看,广告这口饭,公立医院不是不吃,只是不那么爱吃。


以现在为例,各大公立医院纷纷利用微信公众号和 APP 进行自我宣传和品牌塑造。但他们真的有在好好用这些宣传口吗?似乎也没有,多数公立医院不过是“被迫内卷”的思维。


从内容上看,公立医院的公众号的头版内容多数是关于党建会议、义诊咨询、救死扶伤等千篇一律的正面赞歌和传奇故事,即便是病例讲述也充斥着专业术语。


而那些更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则几乎看不见顶级医院的影子,民众耳熟能详的反而是些莆田系医院。


门诊超负荷,广告“吃力不讨好”


要知道,“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不是一件放之四海皆准的事。


同样以“胰腺癌”为例,如果在 Google 上搜索“where to treat pancreatic cancer”,前几条分别是美国癌症协会、英国国家健康系统(NHS) 、Mayo 诊所和 MD Anderson 的治疗简介。


美国非盈利性的大学医院,如 Mayo 诊所、麻省总医院的疾病治疗宣传片早就在 Google 和 YouTube 上铺天盖地;而英国公立的 NHS 更是在 2008 年批准了明星为公立医院代言的行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性或公立医院,都有做广告或高调宣传的行为,目的是方便患者就医。


Road Trip, you know where to go

图源:Mayo 诊所广告


那问题回来了,为什么偏偏咱们国家的公立医院,不爱在自我宣传上下功夫?


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已经超负荷运转的门诊量。


从 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我国的三甲医院的门诊量本身就已经超负荷运转,投放广告招揽病人似乎是增加医院的运营负担。



超负荷工作的中国医生

图源: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如果我们来算一笔账,以上海和纽约的心脏科门诊为例,上海市的心内科门诊收费为 25 元~ 500 元/人次,而纽约市却有为 195 美元~ 510 美元/人次(不计算医保,未纳入国际门诊费用)


以医院整体计算,2012 年~ 2018 年,我国门诊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 32%~33%(其中挂号费仅为 2%),整体成下降趋势;而同期美国医院的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 40%~48%,整体呈上升趋势。


如果说在其他国家,门诊劳动换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和医生收入画上一个“等于号”,那么对大部分中国公立医院来说,门诊劳动更多意味着额外的人力支出,但经济收入却并不明显提高


明显“吃力不讨好”,这解释了国内医院为什么不愿意投放广告、吸引更多患者。


商业化悖论


另一个原因是,广告似乎带有“商业化”的标签,而对公立医院来说,一点点的“业绩增长”都会被社会视为异端。


前些年,广东吴川市人民医院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院 2012 年住院病人突破四万人次”——招致网友痛骂医院医生利欲熏心、医德沦丧。


对此,有专家曾提出,基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享受政府拨款特殊性(尽管部分医院仅 5% 的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公立医院本不能市场化的,若是再有一点点像莆田系医院一般打广告招揽“客户”的行为,那公立医院就更容易成为众矢之了。



我国某三甲医院官网的宣传信息,与对应档次的美国类似大学附属医院的官网宣传比较,相对来说,我国医院宣传的内容与老百姓的贴身生活较难挂钩(图源:医院官网截图)


在这些基础上,医院的宣传部门也较为不上心。


整体来看,多数公立医院的宣传重点,在于通过各类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和奖励、手术视频等提升业内知名度。对于业外的公众认知度,几乎全靠“啃老本”。


大部分医院的宣传部门,在公众号的运营上也更偏向于完成任务,而非追求阅读量和效果。


结果就是,医院的宣传部门发布的信息,并不贴合病人的需求,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态度。而这些又最终共同导致了医院宣传口的薄弱,和对广告和品牌建设的淡漠。


广告,到底要不要打?


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医院不爱打广告,患者只好持续“盲人摸象”。


为什么说“盲人摸象”?很显然,大部分患者很少可以了解到,哪个三甲医院的哪个科最适合治疗自己的疾病,更不了解哪个医院的哪个科在哪个疾病领域最擅长。


在亚专科和专攻疾病越分越细的今天,无论是卫健委的“国考成绩单”还是复旦大学的医院排行榜,都难以做到足够的细化分类。


比如,复旦大学排行榜足足有 40 个专科,但遗憾的是,仅普通外科就有基本外科(如协和医院)、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及甲乳外科等无数个亚专科。


而我们都知道,单一的排名很难对特定疾病患者的求医给出足够的意见。


图源:复旦排行榜官网


这样的环境里,打广告就不仅仅是追求业绩的提升了,更是对医院品牌的建设和一种患者服务。


打个比方,Mayo 诊所的 YouTube 账号总播放量超过了 22 亿次,其中一条关于女性生殖的视频更是达到了 1700 万次的播放量,这条视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 23 万元的账面收入,视频带来的科普力度、对 Mayo 诊所生殖科病人的吸引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如果公立医院不去占领舆论阵地,那就会被“敌人”占领。


尽管我国 50% 的公立医疗单位解决着超过 90% 的医疗任务,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但患者求医问药已经开始充分市场化。


目前,宣传势头最猛的往往是各大莆田系医院,尤其是以部分莆田系统为代表的的男科、妇科和整形美容医院。


若公立医院仍拒绝大规模自我宣传,无形中会把弱势的患者推向充分包装自己的莆田系医院,尤其是当他们的官方网站的建设、线上导诊的便捷度已经甩开公立医院一大截的时候。


毕竟,宣传成果的好坏可直接改变患者就医的选择,影响患者就医时对医生、科室的信任程度,这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声誉休戚相关。


展望


最后,亲兄弟也得明算账,钱同样是一个不得不谈的因素。


尽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容置疑,但医院绩效理应被摆上台面:公立医院也需要赚钱、公立医院医生也要生存。


理论上来说,通过医院的品牌建设、提高医院“大外宣”的力度,鼓励医生个人打造品牌,藉此引导病人高效转诊就诊,提升医院手术量和门诊量,不失为一种促进医院发展的方法。


全美排名第一的骨科医院,在高速路边设立超大广告牌

图源:作者拍摄


更何况,有研究显示,医院的大众传媒、APP 和新媒体网站分别位列最受公众信赖的求医途径的 2、3、4 名,可见医院宣传对患者就医影响之大。


借助这些宣传,医院部分学科可以突出特色,吸引特定病人就诊。此外,地级医院甚至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和电视台的科普宣传,提高本地区的筛查意识。


不骗不绑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对自身的介绍、推广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医疗服务,搞不好还可以变成民营医院走上规范竞争之路的推手。


参考资料:

[1].何思长,杨长皓,应嘉川,赵大仁,周明华,金秀芳.2012年-2018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变动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03):93-96.

[2].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08/mar/20/nhs.health

[3].《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

[4].2017 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5].https://alyssacav.com/mayo-youknowwheretogo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香园(ID:dingxiangwang),作者:573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