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每年都做这事,2020年有30名研究生被取消入学资格。
其他学校也有,在2019年湖南大学一次性取消了68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去报到?要知道,现在考研很难考。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是377万,招生人数是110.7万,录取比例不到30%。
中国政法大学又是行业内的名校,不少专业需要400分以上,大部分都在380分以上。
为什么大家放弃了呢?
不报到的原因
放弃的原因有很多。
比较少的是有些学生没有达到录取要求。因为研究生的录取早于本科生的毕业时间,所以不少学校有规定,需要拿到本科毕业证书,最后一年的主要课程不能有不及格,本科毕业论文要良以上,没有处分等等。不符合条件,就不会去报到了。这类人有,但不会太多。
其次是,有了其他出路。因为有些人读硕、读博主要是为了就业,如果中间能找到好工作,也许就不会读研,直接工作了。
还有一些人可能在准备国内读研的时候,还会申请国外大学。如果申请到了国外的大学,可能就不在国内读了。
另外,最大的一种可能性,学生对拟录取的专业不满意,想来年再战。
学硕、专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大家肯定会觉得奇怪,中政已经是很好的学校了,为什么会有人不满意?其实,本科生也是如此,各大985大学里都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没考上清北的学生,有些人虽然不满意,也去上学了,但有些人会不去报到,复读。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复杂一些,分了学硕、专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好几种类型。尤其非全日制的硕士学历,很有可能一开始学生同意了,但最终觉得不合适,想要反悔。
大家看新闻,知道研究生一直在扩招。不过,扩招的是专硕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学硕的数量很少,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学硕已经不招生了。比如经济类的研究生,像复旦已经宣称2022年起不再招收学硕,只招专硕。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不少专业只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图是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的学生数量多于全日制的学生。
中国政法大学也是同样。工商管理的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跟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接近。我们看中国政法没有报到的那些人的名单,很多都是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因此不少人应该是非全日制的学生。
专硕和学硕在学历上差别不大,比较大的差别是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每年。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不仅学费差别大,而且学历差别也很大。很多单位不把非全日制作为正经的研究生学历,现在国家虽然发文要求把非全日制等同全日制看待,但用人单位不这么认为。
在学费上,中政的全日制专硕是这样:
法律硕士:1.5 万元/年
公共管理(MPA):1.5 万元/年
工商管理(MBA):6.45 万元/年
金融专业学位:6.9 万元/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是这样:
法律硕士:2.8 万元/年
公共管理(MPA):共 5.5 万元,分 2 年交清,每年 2.75 万元
工商管理(MBA):9.9 万元/年
另外,还有各类奖学金的区别,非全日制的学生跟绝大部分奖学金无缘。有些学校如果宿舍紧张,非全可能就没有宿舍,要求自己在外面租房。这又是一大笔钱。
因此,非全要花的钱多,而且学历也不认可,很多人就醒过梦来,想放弃了。
启示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非全日制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大家还选?原因是,如果你考中政的全日制研究生,没考上。然后学校有非全日制的名额,你够得上,你想不想上?很有可能,很多人就同意了,但过了一阵又后悔。
所以,在这种时候一定要脑子清醒,要想明白自己上学的目的,然后再选择。
事实上,考研最难的是选择合适的学校。高考填志愿能填几十所学校,但考研基本只有1所学校,选对了就考上,选错了等调剂,难度非常大。
所以,大家在考研前,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合适的学校。
最后,其实还需要明白自己读研或者读博的目的。有些人盲目读研、读博,等读了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那时才是真正的痛不欲生。比一开始不报到的成本还要高,很多人被学校退学,原因就是做科研做不下去了,论文也写不出来。
所以,在读研前,大家把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道口的颜学姐(ID:beauty_xuejie),作者:第六元素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