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1-15 17:39
连东北人都怕的暴雪,会越来越多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良豪,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进入十一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强劲发力,从我国西北入境后迅猛俯冲南下,潮水般地袭击中东部地区。


寒潮过境,北方南方气温“齐刷刷”地大跳水,伴随而来的便是狂风大作和降雨降雪。就连陆域最南端的三亚,都能感受到与往常不一样的寒意。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场冷空气感到欣喜。伴随寒潮而来的强降雪在东北多地下足了一周,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雪让多地连发暴雪预警。这场暴雪不仅打破了多地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积雪深度更让不少居民在早上没办法顺利开门。


与辽宁接壤的内蒙古通辽市,11月9日的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积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以来的记录。/@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


2007年3月的那场暴雪,是不少东北人刻进DNA里的大事。但本轮暴雪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之久,已经全面超过14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暴雪。


但这场暴雪,只是今年发生了的众多极端天气中的一幕而已。


进入2021年,先是超级寒潮横扫北美,再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遭遇60年来最大洪水。到了北半球夏季,西欧多国的大暴雨引发洪水,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烟花”携带而来的强降水砸中了中国的河南;而千年一遇的极端热浪让美洲变成了烤炉,遥远的西伯利亚更是录得了创纪录的高温。十月,又有另一场来势凶猛暴雨,让原本十年九旱的山西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一场又一场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像是约好了似的轮番登场。它们袭击的对象,恰恰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始作俑者”——人类。


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今年9月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称,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21世纪2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将面临“不可避免的、上一代人的经历所无法比拟的危险”——具体而言,他们一生中面临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水、台风、农作物歉收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都会比60年前的一代人要多。


“自《巴黎协定》到现在的六年,是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六年。”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以下简称COP26)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致辞时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是“人类该适可而止的时候了”。


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COP26,被普遍认为是当前历史时期最为关键性的国际气候大会。人们对这场为期两周的大会高度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被多国领导人称为“决定地球和人类命运去向”的全球性气候峰会,也不仅仅是那些发生在会议之外的让世界各地的吃瓜群众都“喜闻乐见”的新闻加料,而是越来越多人已经认识到,面对极端天气愈趋频繁的现实,气候变化不能再被忽视。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我们。”COP26主席阿洛克·夏尔马说。


一、“人们回到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地方”


雨是格拉斯哥的常客。COP26也是在雨中拉开序幕的。


但在这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席卷英国多地,格拉斯哥也不例外。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淹没了铁路线。不少从伦敦出发北上的与会者被迫滞留在伦敦的火车站,不得不在最后一刻临时改变行程。


全世界都在关注格拉斯哥。这座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有着多变的面孔:它既是现实版“霍格沃兹”,也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1764年,发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意外发现了改良的办法。12年后,瓦特制造出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在那之后,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多地出现,工业生产再也不需要依赖河流来“靠水吃饭”;早期的劳动者们,也在机器带来的新生产模式之下,成为了“蒸汽时代”的打工人。


蒸汽机带来的当然远不止工厂。英国学者理查德·戴维斯在其著作《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这样讲述格拉斯哥:“底特律的汽车可能给交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格拉斯哥的轮船创造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相互联系的世界。”


贯穿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是苏格兰的第三大河流。1802年,一艘叫“夏洛特·邓达斯”号的蒸汽船在克莱德河成功首航。在大型多桅帆船称霸世界海运贸易的年代,这艘用木头制成的、长约56英尺的蒸汽船显得鹤立鸡群。


但它却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五年后,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城”号,蒸汽机的轰鸣声让世界航运和世界贸易驶入了新的时代。


面向大西洋的格拉斯哥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航运优势。格拉斯哥商人扬帆远航,带回了美洲的烟草、棉花和蔗糖;而克莱德河上的造船厂,也因为“蒸汽时代”的到来生意蒸蒸日上。


经济发达带动人口快速增长。到了18世纪末期,格拉斯哥已经成为继伦敦和巴黎之后,欧洲第三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


英伦三岛的煤炭分布广泛、容易开采,而这也恰恰是蒸汽机最佳的动力源泉。曾经这块在人们眼中不起眼的“黑疙瘩”,在蒸汽机的助力之下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了第一次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


1868年,萨克森王国(今德国萨克森州)开姆尼茨的一座工厂。蒸汽机和煤炭是那个时代生产的必需工具。/Wikipedia


人类文明在蒸汽机的助推下大跨步迈进化石能源时代,同时也悄然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两个半世纪之后,这个魔盒给地球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显然已经不可低估。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10月31日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显示,2021年前9个月,全球的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开始之时高出1.09摄氏度,而过去的十年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今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IPCC)发布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综合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已处于一个红色警戒位置”。


气候在变暖,动物在消失;河流在干涸,植物不开花。”来自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原住民青年领袖泰克赛·苏瑞(Txai Suruí)在开幕式上,向来自19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万名与会者高声疾呼:“地球在发声,她告诉我们,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二、守护1.5摄氏度


包围着海洋和陆地的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这是地理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保障人类在地球上生息繁衍的基本屏障。


我们所熟知的温室气体,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它既包括了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臭氧等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气体,同时也包括氟利昂等大部分人造的制冷剂。这些气体会向上飘进大气层,形成一堵飘浮着的空气幕墙,仿佛给地球穿上了一层合适的外衣,使地球的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值。


温室气体本身不全是“魔鬼”。毕竟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通过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打嗝放屁释放出的甲烷,最终都有可能飘到空中成为大气的一部分。但大气层并不在乎温室气体来自哪里。它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捕获热量,而不管它们是谁排放的。


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呈不对劲的速度暴增,就好像给一个本已经穿得合适的人不断地裹上一层层厚厚的被子。被子越裹越多,人的体温就会上升,地球地表温度同样也不例外。


虽然早期的科学调查就已经显示,当大气中存在某些特定气体时,会通过截获太阳辐射导致大气升温。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才开始意识到这种现象带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而前人在250多年前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后人正在拼尽全力想办法关上。比如当下在这个“魔盒”被打开的地方召开的气候峰会,就是想办法讨论怎样关闭这个魔盒的重要“方法论”。


今年COP26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对6年前的《巴黎协定》进行审视,并商讨怎样全面、有效地实施这一协定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到本世纪中叶,确保全球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将1.5摄氏度目标控制在可及范围内”。


2015年12月,全球197个缔约方在巴黎国际气候大会上达成共识,承诺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范围内,并同时力争不超过1.5摄氏度。


1.5摄氏度可不是一个随便说说的数字。这是一个地球可以安全吸收热量的物理极限——对全世界而言,升温幅度控制在这个值之内,就能避免大量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在《巴黎协定》上,1.5摄氏度只是一个最佳的数值。但随着气候环境日趋恶化,实现“1.5摄氏度”这个最佳目标,不仅仅是意义重大。根据IPCC发布的关于《1.5摄氏度特别报告》,把全球温度增加控制在1.5摄氏度范畴,也是人类最安全的温度范畴,而在此之上任何0.5摄氏度的升高,都会为人类社会和全球物种带来巨大风险。


对于一些在汪洋之中的岛国而言,这个数字就是继续生存的救命稻草。


“图瓦卢因气候变化受到严重影响,海平面上升,这已经迫在眉睫了,希望各国能立即采取行动……”11月8日,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外交部长西蒙·科菲(Simon Kofe)身着正装、卷起裤腿站在首都富纳富提一处海岸的海水中,呼吁世界各国就气候变化采取行动。


三、挑战和共识


但要想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IPCC在《1.5摄氏度特别报告》中提到,要想将升温幅度牢牢控制在1.5摄氏度,全球就必须在2030年减排45%的二氧化碳。


与目前的情况相比,这个愿望显得有些遥不可及。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中指出,根据最新提交的165份国家自主贡献(NDC)减排目标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预计将比2010年的水平高出16%,即568.4亿吨。


高出16%,意味着1.5摄氏度的升温幅度在2030年前会被突破,也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升温幅度将会达到2.7摄氏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到那时,全球的珊瑚礁都会彻底消失,动物种类将减少超过8%,水资源也将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同时伴随庄稼枯萎、害虫成群等不可逆转的现象。更多的沿海低洼地区,则会被海水淹没,永远地与世人告别。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根据《巴黎协定》第4条,每个国家必须提交NDC减排目标,至少每五年更新一次。目前来看,如果要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全球就必须付出7倍努力,在未来8年内将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


尽管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但在气候峰会上,也依然能够看到不少让人乐观的局面。在这其中,森林、甲烷和煤炭,成了最先得到关注的三个关键词。


首先达成的协议与森林有关——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吸收了大约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目前人类砍伐森林已经导致了全球15%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COP26官网信息,包括巴西、印尼和刚果在内的100多位全球领导人共同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并投入190亿美元用于保护和恢复森林。


同一天,有超过8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通过扼制油井、天然气管道的甲烷泄漏,以及掩埋露天垃圾场等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少30%的甲烷排放。有分析称,甲烷被排放之后20年内的捕捉大气中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4倍;而在100年的时间里,它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能力大约是二氧化碳的30倍。


作为工业革命时的动力源泉,煤炭的未来自然备受关注,“让煤炭成为历史”是COP26大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据外媒报道,包括主办国英国在内的46个国家在11月3日签署了一份不具强制约束力的承诺文件,表示将逐步淘汰燃煤发电。与此同时,还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声明称,明年年底前将停止对国外的化石燃料项目提供公共资金支持。


整场气候峰会最重磅的环节,当属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在气候变化之下的合作。在11月10日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双方宣布将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使《巴黎协定》的气温升幅承诺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双方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峻紧迫,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正在发生的危机。”在联合宣言发布的当天傍晚,中国气候问题特使解振华在记者会上强调,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双方共识大于分歧,具有广泛的合作潜力。


四、人人都是地球人


加时一天之后,与会各方“好不容易地”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


根据协议的最终文本,各缔约方认可《巴黎协议》提出的“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目标,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将近一半。与此同时,各国同意通过订立协定,逐步减少(phase down)煤炭的使用。


尽管最终的文本让一些国家“感到失望”,但在各国存在严重分歧的背景下,这份协议是“最平衡”“最不坏”的结果——最起码,这次大会并不像12年前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一样,错过了“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当“最后的机会”眼睁睁地被放跑,对那些因为恶劣气候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气候移民”来说,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中最贫穷的群体,往往一次迁移,受自然环境威胁的故土可能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异乡。


联合国难民署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世界上大约80%的流离失所者来自“气候情况紧急的前线国家”。而世界银行在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除非采取紧急行动来减少全球排放、弥合发展差距,否则在未来三年内全世界就会有超过2亿人因为气候变化而离开家园。


“世界必须分担对‘气候移民’的责任。”11月3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在COP26的一场活动中说道,由于气候变化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的损失,应当得到妥善解决。


毕竟当下的世界,已经容不得人类继续破坏生态多样性、继续将大把的碳排向大气层、继续把大自然当成排放废物的卫生间、继续光说不做——因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若干年后的人类世界,按照《经济学人》杂志的描述,就会变成这样一幅绝望的画面:


“如果全球气温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上再升温3摄氏度,即使所有人都严格遵守今天我们对于改善全球变暖问题的承诺,地球上大面积的热带地区也会酷热难耐到无法从事任何户外活动,珊瑚礁和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系统将会消失殆尽,而亚马孙雨林也会变得一片荒芜。严重的粮食歉收将是一种常态,南极洲和格陵兰附近的冰山将一去不复返,迎接我们的将是用单位‘米’而不是‘毫米’来计量海平面上升的程度。”


200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后天》中,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肆虐全球。当年人们被这部科幻片带来的动感特效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灾难画面震撼不已,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17年后的现实生活“就像电影中的某些桥段一样”。


当越来越多的洪水、山火和台风席卷全球,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因为人人都是地球人,地球人只拥有一个地球。空气是没有国界的,自然灾难面前人人平等。而如果人类不迅速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像《后天》《2012》中出现的末世场景,显然都不再会是科幻故事。


参考资料:

[1]《碳中和经济学:新约束下的宏观与行业趋势》. 中金公司研究部中金研究院

[2] 《城市与气候变化》. 【英】哈莉特·巴尔克利

[3] 终于,解振华竖起大拇指. 观察者网. 2021-11-14

[4]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困境:各国争论不休 “后天”正在来临. 中国新闻周刊. 2021-11-11

[5] 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人类“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中国气象. 2021-11-10

[6] 1.5℃之争为何在格拉斯哥大会上演?益科双碳中心. 2021-11-10

[7]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对“牛放的屁”下手了. Vista世界派 .2021-11-10

[8] 唐驳虎:东北暴雪百年不遇,今年冬天全国有多冷?凤凰网. 2021-11-10

[9] 控制1.5摄氏度的气温上升,难于上青天?陈述根本. 2021-11-7

[10] 从中国女孩到索马里妈妈,都成了气候移民. Vista世界派 .2021-11-6

[11] COP26开了三天,虽有好消息,但气氛不乐观. 新京报. 2021-11-4

[12] 世界政要门内谈判,环保少女门外抗议. 全球报姐. 2021-11-2

[13] 《科学》:今天40岁以下的人将面临气候危机“前所未有”的生活. 澎湃新闻. 2021-9-29

[14] 西伯利亚都热到30度了,全球极端天气常态化,怎么办?中国新闻周刊. 2021-8-15

[15] 格拉斯哥:工业革命发源地的没落. 经济观察报书评. 2020-9-29

[16] 不想做气候难民就要做气候公民. 《新周刊》2009年12月1日第312期

[17] 5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big climate conference in Glasgow. Vox. 2021-1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良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