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04 08:42
如何成为有作品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几年前的故事:


有位20多岁年轻小伙子,视野宽广且胸怀大志;因为涉猎领域居多对社会有一定洞察,所以总能根据市场动态推导出来未来的变化并加以评论。


有天在家看直播,怒斥嘉宾的演讲真土,这时房门被猛烈敲击,打开一看是房东来催房租,挥斥方穹之际,其实他马上就要流落街头。


当年看时我还在上学,仅微微一笑;步入社会几年后猛然发现上述不是笑话,它是当代多数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具体有两种类型:


1)上进聪慧,2)大头佣兵


前者,由于起点太低未得到较好发展,也懂得要利用自身优势积累长板,花不少碎片化时间精读各类文章,深度学习迭代思考模型,洞察不少但总陷入“道理很多,却过不好一生”的状态。


后者,出口成章对全球热点都有见解,对公司业务架构分分钟洞察本质,领会其战略,战术,所谓人才也;猛然打听后发现原来在公司做着基层岗位,整天迷茫焦虑痛苦。


思考下,自己有无这些身影?


如对方法论有深度了解但却没有基于环境下执行,既而在当下犹豫彷徨,试图通过换工作来得到理想状态;或懂得很多没有将“经验,知识”可视化,大概率是虚有其表,半桶水而已。


怎么办呢?只有通过打拼获得成绩才能感受到价值的作用,或者做出完整的作品被他人广泛接受;因此,成绩,作品才能看出你和过去的差别所在。


作品价值与意识


较多人对“作品”的理解有所偏差,我们先看下它的定义:


在法律著作权中指文学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效果;它包含小说、诗词、散文、论文、演讲演说等可视化产品的东西,显然它的基本面比较广泛。


最关键的因素是独创性(Originality)和有形可复制(Tangible replicable),因此一份完成的知识产品,一场清晰的内训,一篇有深度的文章,一款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或某个解决方案具备上述任意一方面均属于作品。


如何分辨两者呢?


前者要求非常高,既然按照定义来拆分,那独创就包含“独”和“创”两部分,它是在“从无到有”和“差异化”基础上建立的。


第一方面,该劳动成果基于劳动者本人的想法由内而外辛勤付出独立创造出来,所以此表述具备“独立性”,不能单纯通过体力劳动单纯还原前人已有的表达。


第二方面,若该创作或作品已经存在,新的劳动成果必须与现有的存在差异;不管是基于现有他人作品二次创作,还是与前人已有的现存表达而言,若没有足够差异性便沦为“复制件”,也就是人们所述的高仿、伪创、精仿等。


因而完整意义上的独创作品,应是单独出自于某某之手还要与众不同,所谓咬文嚼字的解刨“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劳动成果的本身。


要求比较严谨对不对,那对“创”完全补充应该是“非机械性的脑力劳动创造,还要有深度”,与我们日常中理解的创作,差距在哪呢?


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所表达出的是创作者“自我思想感情”或承载一定的信息,也就是劳动成果必须达到一定分量,单个字词音甚至寥寥数笔的线条。


在未达到深度前是不符合“创”的要求,要这样看市面大部分作品均不能成为“独”“创”,只能说是二次创作。


后者建立在“有形”和“可复制”上,一方面需要将自身所有的认知经验或总结形成可视化的产品,在著作权法中将其解释为可通过印刷、录音、翻录等方式让作品制作成多份的权利。


另一方面,以现有已知或未知的方式,将作品固定在有形的物质媒介上,使得作品被他人感知,传播;其中形成复制行为需满足两个条件:


1)有形物质载体的再现作品,2)被相对稳定固定在有形载体上


那么,两者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将自己的认知经验不断打磨成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形成标准并转化成有形产品,通过网络媒体固定在某些渠道上可以带来“复利”或不断放大声量的效果。


若想要建立壁垒可通过出版、申请专利的方式积累无形资产,这是低成本表达自己和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我们需要拥有作品或具备“作品思维”呢?因为你的作品越多越好,就越值钱;没有作品所有的标签,语言都会不堪一击。


这犹如:一个文科成绩很高的人怎么向别人展示成就?光有头衔只是浮于表面,对应学历、工作头衔及成绩就是“作品”,它足以证明努力的成果。


或者去一家企业面试,你说自己很牛;可别人脑海里是没有你很牛的画面;假设自己附带作品案例并很具象的展现出来,就能在人脑海中产生画面感而不至于空谈。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作品,那么工作或经验充其量只是某种经历,它不能代表成绩甚至失败都谈不上,企业无法验证成果是否是真,选择就会出现犹豫不决。


因此作品意识是贯穿一个人未来生活的一条主线,所有经历都围绕着能否成为作品或作品的素材展开。


比如提到房地产王健林,他的作品是万达;提到张小龙,每个人都不会怀疑他的能力,现在的微信曾经的foxmail,虽然我们无法见到它,可作品已经跟每个人产生链接。


说白了,不论打工还是创业人生都在做道证明题,老板不可能莫名其妙用你,你需要拿信任、案例、成绩甚至以往薪酬来证明自己可以。


创业者不可能刷脸去拿融资,他也需要以往的成功履历证明;我们都在用大大小小的作品来阐述自身的分量,影响更多人拿到更多交换的筹码。


但很多人总是倾向于这世界是公平的,我拿几年经验就可证明我很厉害,这是认知谬论。


它就好比我学过很多知识就很厉害,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做出作品很难?基本原因在于阻挠自身的根基是“认识”,即不知道自己知道。


输入和输出型


你在中学时已经学习过的,但从未被认真重视;来看看过去几十年思维对你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影响,我把它分为两种:


1)输入型思维,2)输出型思维


前者,90%的人都拥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脑进行输入,它分为“碎片输入”和“系统输入”。


如,打开朋友圈的好友观点、电影电视的娱乐八卦、商业营销中的各种新闻等某种程度而言均属于碎片输入,大半是无用型,内容大脑并不会对它进行分解性思考,仅满足于知道即可。


系统输入是什么样呢?它从步入学校那一刻就植入你的心智,如我要学经济知识就去购买相关书籍或订购导师专栏;我要学声乐就得从基本功做起等,所有输入强调的是“学”。


后者,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去尝试它,讲究“外放”,毕竟输出需要经过大量烧脑的过程,若要讲给别人还不允许有任何瑕疵,错误或逻辑环节上的缺失。


如,上学时老师给我们讲道题你自以为会了;让你上台给大家完整复述一遍,这时你支支吾吾尴尬的场景,脚指头能够抠出三间房的样子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再或者做份市场调研,逻辑的严谨性和错字被别人拆穿,大家就会怀疑你的判断能力。


因此,输出思维的本质是种“修剪法”,不论学到什么要把多余的枝叶减掉,清理主干,把握从头到尾的脉络,整体看就会变得很清晰;这时再把枝叶加进去,复杂的内容就会变得简单化,所以输出讲究学后要“习”。


仔细想想,所有的学习难道不就是这样?


一方面,运用输入型学习时由于已经掌握可以参照的信息,所以即便有思维和逻辑的跳跃乃至缺失,对正确结论的获得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在自我的封闭系统中以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输入,也很容易存在思维上的死角;以至于浮躁、骄傲、急功近利产生自以为是,总觉得已经了解一切但事实远非如此。


这样一来虽然输入型学习过程也认真做过笔记,但命题的推演和阐述过程难免存在忽视的瑕疵。


继而你学到的定义、理论、结论甚至讨论在笔记中呈现的次序也就不完全符合输出型学习“讲,传,授”下所应遵循的有已知到未知,有浅入深循环渐进的顺序。


与此同时,输入型模式是跳跃非线性,而输出是连贯线性;因为在后者的模式下,学习讲究以虚拟的授课身份面对潜在听众。


必须先对已有知识重新排序反复推敲,才能实现如链条般环环相扣线性呈现;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将经验的脉络理顺,使之各得其所;做不到这点所有的学习很难说真正理解。


总体而言,积极主动的输入是大部分人拥有的,而输出则是对逻辑严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明白此原理,你能理解很多事情,换个角度:


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学比作成“对内成长”,把所有的习当做“对外绽放”,你会发现工作多年你一直在学却很少将总结的经验对外输出帮助更多人,这造成什么呢?你所有的努力看不到终点。


比如,为什么有人在某个岗很久还无法升职?


许多时候不是他学知识能力不强,不够聪慧,而是他不能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对外输出,领导也就没有机会发现他的厉害之处,想上报批准给他机会,也找不到理由。


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坐拥高级岗位,因为除能力外,它可以把经验可视化成“业绩”或某种方式展示出来。


同样,很多人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应那句话:“铁打的营帐流水的兵”,自己像工具人公司换的不少,回头发现付出得到的成果还在留在公司。


换个地方经验散尽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只是拼命压榨自身而已;这造成你积极的心态被磨平,奋斗看不到终点。


因此只有将知道的知识或道理也罢,通过实践或者知识等方式输出为作品,利用这些创造业绩、得到实际的晋升或金钱累积,才能形成“正循环”。


否则就像地下室的抠脚大汉只能成为笑话,所以作品或“作品思维”讲究的是外放能力,没有用力打磨经验并形成可视化产品,都只是空转、幻想。


奇异公司的执行长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曾说过,在变化剧烈的现代,影响成功的并非“知道什么”,而是“能够多快进入状况”的验证能力。


那除思维的转化外,想把自己能力转化成作品还需要基于哪些要素呢?这里有三个行动策略。


三大前置的策略


在平面设计中有三个重要概念为:1)点线面构成,2)立体视角,3)内在规律


只有掌握这些熟练的运用,才能构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效果,它在作品思维上也同样,我们来看看它们三者的关系。


点线面构成:


说起“点”更多人想到的是数学概念,但在设计领域“点”被认为是一个元素符号,它可以用大小、重量颜色甚至和方向。


比如说在平面中有个黑色圆点会让人觉得圆润踏实,当点变成红色,人们会觉得这个点轻盈并热烈些,当红色圆点变成三角型时人们会觉得“点”是尖锐刺激的;它可以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日常所有碎片化的“经验、思考、认知”即使通过写作或语音视频方式输出,若不能有效彼此链接均还是“点”状,无法串联;发到社交网络中除给人不同感觉你有些思考外,没有任何可复利价值。


举个例子:


现在很多公司把岗位工作拆分很螺丝钉化,这造成自己视角局限于本岗位。


做市场调研,完成某个报告都是团队作战,当自己写成果时却发现局限在“单点”,很难有从0-1完成的体系,怎么办呢?就需要用到“线思维”串联,它是什么?


线被认为是由点所移动而成的轨迹,所表现信息的方向和长度;在语文中用来形容时间和逻辑,在设计中它主要表达分割和串联,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和运动轨迹。


折射在作品思维中“线”在表达什么?我把它总结为“串珠”。


进一步说,很多人工作努力投入大量精力但过于分散,因此做出来很多平庸的东西最终没人记住你的产出。


面是什么?在传统几何学定义里,面是由线的运动产生,所以面通常被认为是点、线之后产生的形态,但平面设计中面被认为是盛放在点和线的媒介,是点和线存在的基底。


它的存在可以更好的衬托点和线,给两者形成特定轮廊,形态,给人不同感受,有什么启发?


所有的经验提取形成各种单点后,由线进行串联,最后会成为一个基本面;如:大运营、大市场、它可能包含具体几部分等。


具备这些就可以把经验提取成为作品了吗?或者说拥有这些思维我们会基于趋势判断哪些市场值得去做,投入精力打造一款产品?不是的,它要求人们还需要有立体视角。


立体视角是什么:


你构建一份演讲、做份方案前期基于某个主题展开,在完成后,整体串联时候会发现中间各种内容“杂糅交错”或“主干清晰”但漏洞很多。


这时立体视角就在于从不同角度洞察哪些缺失,哪些需要去掉,进行重塑;如画家作画,它会提前想好在纸上画什么,大概的位置和构图;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最后就杂乱无章。


这像创业做产品一样,如果找不到用户需求直接构建某款APP,那多半都是伪需求。


作品的理解视角同样,难在创作的过程会用到自身认知边界外的知识,需要边学习边发现;同时打磨出来后生存环境怎么样,市场会直接给出反馈,好不好该如何调整很容易通过反馈知道。


虽然我们很理解“立体视角”,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陷入“经验主义”;那有没有最好的做法?我通常采用找“内在规律”的方式;这对于初次想做作品的人或者有巨大帮助。


该如何巧用内在规律:


第一方面,从单点视角出发我把它称为“聚焦聚焦再聚焦”,如你想把社群运营的思考归纳出来,那出发前绝不延展额外“营销”或“用户心智层面”的内容;


如果你想把自己写代码的思考发表出来,那就基于场景、事件维度进行出发,而非狭义的只说出“我怎么想的”,这样打磨出来的产品会深度且透彻,而不至于“杂糅”在表层。


第二方面,规律的挖掘不局限在“自身的思考”上,要大量进行调研、查阅别人的思考,那最后所输出的内容、认知会建立其它人之上,主要也加强了自身的学习。


记住,规律即是定律是那些不变的东西,它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有节奏不杂乱整齐有规则,需要大量精力投入。


总而言之,这三大心法配合“对外绽放”能让你完全的改变;输出一个作品,重要的不是传播的结果而是过程,它在磨炼你的心性,对一件事长期投入的耐心;是你跳跃性成长的门槛。


就像付出未必成功,但多数人更愿意帮助努力的人,除此外还有些几方面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我把它总结为“心法”。


驱动出作品的心法


当下是表达红利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所思所想所悟,相比古人,我们的工具更加先进且有效率,而且没有文字狱和传播错漏,也不会让作品遗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可现代人太浮躁,没有一丝安定;哪怕是几百字的文章都没有耐性,你可知,古人所忍受的艰苦环境和现在更是天壤之别;除上述具体表述外,结合自身还有些心法分享给你。


1)假如与要是


绝大多数人都是愿望有余而方法不足,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快速取得成果,但总是苦于能力缺失。


这些困境在我看来是个怪圈,使人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在原地打转,不过我看来,它只是“心灵跑的比身体快而已”,如“假如当时......就好了”。


这会让人陷入幻想中,现实需要结果,最根本要解决的能力是把“假如”换成“要是”,当下次驱动你做作品急躁或没有耐心时,不妨试试这种思维即可将困境打破。


要是我现在把这“点”做好,明天也就加快一个节拍;要是明天做积累就越多,自己就越不想行动。


可见,“要是”是快速进步的阶梯,改变的开始,要是你勇敢跨出这一步,有意识的用在打磨作品上,相信工作态度也会有所改变。


2)降低期待


我们多数的烦恼来自对自己和他人过高的期待,或者说拿自己和别人相比;不信的话你思考下是不是?归纳下分为数量和难度两种。


就数量而言,每个人总是想要太多,你看到别人写作疯狂的输出,于是自己也要跟的上而加快步伐。


你看别人写很多你也要写,回头看那些内容谈不上深度不说,有些都经不起推敲;更别谈汇总成为作品了。


因此,降低的本身是允许自己在开始时节奏缓慢,但质量不能低;甚至可以反复失败,允许花长时间练习,但不能急功近利;该方法适用多人,如果认真实践你也就明白“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3)深度打磨


很多人经常把“选择大于努力,不要用战略的勤奋替代懒惰”挂在嘴边,于是天天研究所谓的风口、大势、热点,什么火热做什么,进而忽略内功的修炼,忽略努力和勤奋本身最终泯然众人。


什么是内功?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方式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最大的差距是加上闭环。


它有六步走:汇总经验、深度学习、输出思考、形成体系、成为作品,商业化,缺一不可。


最后的商业化是衡量价值最重要的组成,你可以把它赋能到自己身上销售给公司来证明,也可以形成有形作品推向市场售卖。


总结


这句话来源爱迪生,“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只是比普通人多一些坚持和磨砺。


就好比我们在想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失败了一次了,普通人就会找出上百种理由来证明自己不能成功,而天才就会找一条让自己相信成功的理由。


我在面试别人时第一句话会说:“给我看看你的作品或成绩”;如果对方支支吾吾,多半是没有什么可拿出手的。


工作多年不妨思考下,你有没有“拿出手的成绩”或作品呢?这些离开公司还能复用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