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0-01 22:20
大道至简,对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Unsplash


对,但或许不适合你。


我是一个迷恋“至简”的人,生活中,办公桌上,只要一切必要尽可能掌控的空间务必简单;甚至我还在思考未来自己的家能否装修成“酒店极简风”。


但今天说的至简不是在“物品维度”而是在“处理事情维度”;你可能会遇到这种场景,如:


跟领导反馈最近所遇问题解决状态,然后还没说完就被打断说“不要搞那么复杂,能不能表达简单些?再或者某些大佬说过几句金句,很多人听之后就盖棺定律的说“我懂了”。


甚至我经常遇到的反馈:你文章写那么长,本身几句话可以说完的,从你口中怎么变得这么啰嗦?


其实我经常听而不语,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脑中充满“伪知”的人,你是无法与他同频。


这犹如:学习中,你发现相同概念有人思考很深刻,有人却不行;同样面对细节问题,有人可以格物致知,以小见大,自己却不行;学到某些方法论别人使用时游刃有余,自己运用时却怎么都不顺畅.......


这些根本原因在于,多数人习惯把不简单的问题强行简单处理,并声称“大道至简”。


要知道现实很多问题都是多维度的,单线程是无法深入本质而得以解决;甚至有些人连核心都没搞清楚,就把“本质”当做口头禅使用,进而造成一种“高认知幻觉”。


什么意思?自己没有经过实践就把已知当做“伪行动”,觉得自己照做也可以,可最后变成知道自己知道,但实则不知也无法落地。


彩色认知


开宗明义,我们所遇到的多数问题都属于“灰空间”,此关键词经常出现在装修行业,那到底如何理解的呢?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把它分为三种维度:1)黑色,2)白色,3)非黑即白。


有什么区别呢?


黑色空间代表封闭,有明确边界;白色空间代表开放,属于无边界的大范围。


非黑即白则是一种不完全封闭,动态又非确定;无法明确到底是室内室外,它也称之为“灰度空间”。


“非黑即白”这种手法作为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过度,运用在中间地带或第三领域会使得建筑空间的边界模糊而呈现“视角大,格局宽敞”等局面。


举个例子:


我们通常在装修房子时设计师会通过屋檐,连廊,庭院镂空等方式结合。


将灰度空间合理运用在自己方案设计中,并且借助封闭与开放过渡,私人与公共的过度手法弱化室内的隔阂,使得空间相互协调和共生,形成有机的整体。


那很多人会说,这和我日常解决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你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最难解的问题,就是“非黑即白”的灰度。


如处理一个极度不确定又与利益相关的问题时,你就会面临新的挑战;好比创始人为公司做战略,核心团队风暴半个月都无法最终确认方向。


这种挑战不仅会直击你的专业能力,还会考验你的人性, 此时就涉及到一则重要概念即“彩色认知”,如何理解呢?我把它拆解成关键词组合“彩色”与“认知”。


先说前者:


上学时有画画基因的同学都知道,颜色的基础有黑白红黄蓝绿等,这些我们把它称之为标准色。


但工作后你发现,在给品牌做传播海报时不能用标准色进行,为什么?从美学角度,要兼并情绪感觉与角度等。


因此设计师在做平面时,眼中对色彩的形成就有五个维度,分别是:1)色相,2)明度;3)彩色,4)原色,5)复色组成。


1905年,孟塞尔(Albert H. Munsell)开发的第一个广泛被接受的颜色次序制(color order system),称为孟塞尔颜色系统,把它分为色度,透明度,彩度三种维度来描述颜色。


色相是什么?通常指色彩的名称与相貌,如红色,黄色等;明度表达为色彩的明暗程度,在所有色彩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这犹如我们经常所述“你把颜色调亮一点是否更好”。


彩度相对而言是色彩艳丽程度,对应为高彩色的色相辨识度高,低彩色相对辨识度较低,原色顾名思义即“本色”,复色通常为“三原色混合”相得的颜色,如:黑加白等于“灰”。


再说后者:


什么是认知?有人把它定义为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的汇总,进而对自身,社会及事情发展的看法。


但在智远看来这其实只是“一维”;精确来说,认知包含:1)经验融合,2)规则洞察,3)结构的拆解。


举个例子:


郭德纲在某采访中说道:“我极为讨厌一种人,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大度”;这种人你要离他远点,话虽狠但理不虚。


原因在于这句话包含经验的融合和对外进行输出的方式,所以它只是“一维”,若匹配不到合适场景就会出现误导发生。


再譬如:


张一鸣讽刺互联网八股文,在九周年内部会议中说:过去我们主要靠技术赋能信息分发能力,跨端联合多产品研发,形成组合拳;这种术语堆砌的官僚作风是不对的,我们以后要杜绝,要大道至简。


你觉得上述两者批评的对吗?若盲目听从,你肯定认为没问题。


但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大佬对规则的洞察,进而让内部所有人达成“共识”,最后进行熵增后结构的拆解,做减法对外输出的结果。


有兴趣的伙伴不妨再读下张一鸣的“平常心做非常事”,这七个字背后实则为9个重要词组的组合。


同样,如果没有了解透彻,那你心中的平常心做非常事就解读成“保持平常心,做力所能及”之事,这本质是种基本归因谬误(Causal Fallacy)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个体的认知在工作与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会具有两部分维度形成:1)自我感觉,2)外部感觉。


前者是我的表达呈现什么状态;后者为外部接受呈现什么结果,这两种行为直接导致“认知偏差”。


那彩色认知也就是说:


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不应该用“黑”或“白”直接定义。


而是以彩色的眼光多维度了解才能让大脑印象深刻,同时表达中尽可能详细,这样决策与执行时团队整体的偏差度才会变的更小。


鉴于此,我们不妨再对比下“大道至简”如何形成的;美国IBM公司结合“灰度空间”决策方法提出一种工具为IPO模型,来解释此问题。


IPO模型


这里的IPO,不是公司纳斯达克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而是输入—加工—输出(Input - Process - Output),它具体的体现是什么呢?总结为:信息的流动。


假设某个环节断连信息就会堵塞;因此一个人良性正向系统一定是IPO模型;但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它们具体呈现为三种模型:


1)松鼠模式:只有输入,缺乏加工和输出


2)青蛙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出,缺乏输入


3)金鱼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入,缺乏输出


这三种模型,对我们分别有是什么影响呢?前者是多数人的现状,每天疯狂涉猎大量信息流,给人灌输的理念与想法,但就是不加工,输出的思考也是别人咀嚼的。


如上述中郭德纲老师被采访所述的某段话,你拿去可能就直接套用了。


后者青蛙与金鱼模式会造成生命体验的碎片化,你会感觉人生是由一个个碎片,想法,灵感,计划组成;过段时间产生又消失,难以迭代系统。


譬如:你身边应该有很多多年的朋友,早期认识时还穷苦潦倒;可过几年怎么就做起高管,拿着高薪资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把无序的想法与知识重构形成有序的成果和思想,并指导落实到行动中,从而快速迭代自身。


可那些固化的人,他们的认知方式为什么这样呢?我把它总结成四个字是:“训练方式”。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把思维分为“固化型”与“成长型”。


他认为自己也相信有天才天分一说,但这两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单纯存在,非此即彼;而是每个人都具备,只是后期的不同训练会直接导致结果不同。


这种情况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天然的背景:一个人出生的家庭所在环境,父母所受教育及观念,会引导部分人年轻人产生根深蒂固的“思维”,进而在成年后很难被改变。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农村的孩子,学业半路放弃,那就要出去找到“稳定工作”,好好打工,进而缺少创造的思考机会。


简单来说:环境决定固定型思想,后期很难改变。


第二方面看待事物方式:卡罗尔.德韦克认为成长型思维是小时候被训练的。


譬如:儿时,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有很多家长最关心的是排名与结果,哪怕是考60分但只要进入全班前十就很不错,这是非常错误的。


正确引导方式为,我这次考试为什么只考60分,那40分是怎么掉的,有无其他知识点没有掌握呢?而非只关心排名问题。


在他看来固定思维最终关注结果,成长型思维则关注过程与未来;这一切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认知迭代”。


原因在于一个人接受挫败阻力变得更多,他自身行动与学习力就会变得更差,进而不想“思考”。


第三方面是脑力下降: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在1963年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概念,它认为人的智力只要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先说前者,流体智力也称之为“脑力”,通常与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关;这里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指“你解决从未见过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你从未见过大象,那么当你遇到大象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呢?


流体智力依赖于先天的能力,我们各种抽象的认知活动都依赖于它,基本上人的一生流体智力最巅峰时期是“25岁”左右,之后就会慢慢衰退,尤其是到45岁会明显加剧。


再说后者,晶体智力与长期记忆相关,大脑中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相关的部位是包括前额叶背侧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以及很多人知道的“海马体”。


它的主要作用是做什么呢?


在工作中处理棘手的问题,或者在学习中搞定难题,需要调用我们的工作记忆进行存储,进一步而言我们遇到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晶体智力一直在帮我们解决。


简单来说:一个人25岁前大脑最活跃,接受到的新知识都在塑造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密度,在25岁后所接受到信息核心是在“补充网络中的回路”,所以我们大脑习惯选择自己热爱的知识进行学习。


因此综合上述,再加上本身懒惰行为与算法推荐,那“大道至简”的盖棺定论就这样形成了。


你学的很多皮毛观点就像传话筒一样,左进右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真正的大道之间应该如何呢?我把它总结为一个词汇是:“先驭繁,再化简”,而非“先化简,再驭繁”。


先驭繁,再化简


如果你任何事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会很难,它就犹如这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π=3.1415926;我让你解释,你都解释不清楚,但还说的津津有味。


就像电视剧《天道》,为讲道,为什么导演非要写非常冗长的故事来表达,而不是用《道德经》中片言片语来表达,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再比如写文章;我自己无法做到足够加法,那考虑维度就不可能更全更深;你也不可能做到“有所启发”。


换句话说,我写的简化些你把观点拿去有什么用?背后本源层的归因与形成逻辑你根本不知道。


为什么?因为让一个人真正了解某个知识,概念,认知其实非常困难的,那些真正做到“大道至简”的高手背后隐藏有多深远复杂的计算,有想过吗?


老子多少年才感悟出哲学作品《道德经》,亚里士多德多少年才写出《伦理学》《工具论》。


因此,对年轻人来说,盲目模仿大道至简是种无知,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对自己的晶体智力存储与认知的迭代没有任何帮助。


它带来的结果就是:


你的晶体智力存储的知识都是皮毛,让你做决策每次都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应该先“驭繁”,那“驭繁”的过程是什么样呢?具体就是对IPO的理解:


1)Input 输入


2)Process 加工


3)Output输出


先说前者:从现实场景切入,你接受到一个棘手问题首先会非常头疼,原因是超越认知外极为复杂,要求你对零散数据,关键人带来的信息源进行筛选进而整合。


这个过程会消耗脑力,但能让你在“专业技能”“通用能力”“认知能力”均得到提升。


举个例子:


从行动的角度,我一般学到某个知识点(I),我会去思考它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P),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最好能把它相关的前置知识也讲清楚。


但有个非常重要维度是,要保证输入信息的“权威可验证真实性”。


我在做市场洞察时,找信息源方面就比较注意数据;在做品牌营销时,往往会考虑跨界的玩法,这些都属于新旧的融合。


再说中间:加工的核心是你对学习的知识结果的综合“调度”,主要表现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后使用。


它让你会有重新的视角出发再看“曾经遇到的棘手问题”;并且提升视角来分析它。


如果缺乏中间这一步,你可能单纯的只是把别人提供给你的信息源复述一遍;意义并不大充其量做到“知道自己知道”,并没有真正的掌握。


譬如:我见过很多做市场营销的朋友,他们工作7-8年依然没有全新台阶迈出。


换句话说,自己在垂直技能上已经够用,需要打磨自身更系统的学科底层知识的认知经验,如果再去学习市场已有的“方法论”,实则意义不大。


最后输出:它分为主线与支线两部分;前者只是停留在脑中的东西很容易被忘记,当然我也并不是强调你要把它写出来,假设拥有时间,那也是不错选择。


后者相对而言我把它总结为“三果”,即:


1)结果,代表完成任务


2)效果,比上次有什么改进


3)成果,通过灰度问题自身取得什么进步


我把这套循环称之为“结网式成长”,所有的工具与认知都是为人的大脑决策做服务的;我经常说过一句话,大脑用来思考,并不是存储的。


那在此过程中有哪些思考是能帮助我们以繁驭简呢?保持执行不会偏差呢?我把它总结为“灰度执行”。


灰度快跑


很多时候,彩色认知通过IPO的过程后给我带来的结果是“掌握关键信息更多”,可执行还是黑白中间灰色的,为什么?


原因在于黑白是确定关系属于大方向,灰代表不确定性因素居多,但也要行动;譬如,预算100万我要做一份social营销;做与不做是黑白,效果如何是灰色。


那如何不被“大道至简”影响问题解决能力呢?灰色执行前,我这里有三个常用指令或许能够帮助你:


1. 复述提炼整合


你首先要发现只要涉及复杂问题,就一定会“扩充知识边界”,当然此场景在其他方面也有效,如听课,工作学习技能,新经验等。


最要紧的是不管谁给你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复述”,我一般有个较好的习惯为“开会后必做笔记”,阅读后必须写出来。


一方面有效拓宽认知空间,强迫你用大脑记忆,另一方面从这些东西里能提炼出最核心的是什么。


我做social营销之前会看很多案例,事实上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最重要的是创意与时间节点安排;然后我就会把众多竞品的全拿出来,这样我能从更高角度鸟瞰它。


2. 减少过程偏差


当你面临灰度问题时,基本任务是让过程正确,若团队行动,灰度的核心是能掌握多少个人直觉或最终决策人的依据是哪些;为避免陷阱与错误,我经常会问三个问题:


1)所有不确定性有哪些?;2)这些不确定性是否有已知解决路径;3)我有无备选方案,然后结合三者做决策树(decision tree)


举个例子:


我现在在超市买了一个西瓜,但不确定是否保熟,他的特点是纹理清晰,根蒂挺硬并且弹上去发出铛铛脆响的声音,那你会如何决策呢?


准确而言若没有数据支撑那就是经验理论,它可能表现的判断标准为:1)是否根据根蒂,色泽判断;2)能够根据触感是硬滑还是软黏判断。


当然这只是种比喻,应用到现实中我通常习惯用“经验”推论,如找到资深人事请教等。


3. 第三视角保持灵活


我们要接受“理念世界”的简单规则与现实世界的“复杂变化”,因此不能动不动就以成型的“模型”去判断一件事。


比如张一鸣的“互联网八股文”,一篇平常心做平常事,就可以让你忽略掉很多有效力量。


也就说,你需要延时判断,吸收更多第三视角带来的反馈,进而让时间去发酵一个观点乃至假设;因为一旦时间足够,人就能冷静下来观察更深层次本质的东西。


再者我还有个习惯叫做“批判”,它建立在分析之上。


比如这个品牌创意火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会给它建立模型,进行“演绎”;它属于哪种现象,是抓住用户的哪些心理,我如果这样行动结果到底怎么样等?


所以,我想告诉你:


你不觉得“大道至简”对年轻人很可怕吗?我们应该追求,搞明白、搞清楚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让事物去强行匹配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的心智模式。


简化处理的IPO模型,不仅不会让你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而且会因为你的“思维懒惰”而丧失触及本质的关键信息,头脑中形成特别多无用的概念,不是吗?


总结一下:


只有认知极繁,才能掌握“大道至简”。


大道背后是无形,能将无形的东西进行简化是需要时间与眼界的沉淀,这就好比工作中,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等你真正掌握某个技能时,自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深入本质的直击核心。


可在不会时说至简有什么用?不还是听过很多道理,却无法执行,别让大道至简毁了你。思考下,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