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沐沐,原文标题:《博主试吃争议:在偶发的围观里重辨“试”与“买”的关系》,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场身份展演却被人拿住“占便宜”的把柄,说来讽刺。
近日,“上海一女子拿试吃当午饭”的话题引发微博热议。
在其晒出的图片中,精致的食物被摆放在缀着玫瑰花的托盘中,前菜、正餐和甜品一应俱全。对于这张图片该女子配文:“精致免费午餐”,并表示“一份不够吃的话,多去几次就可以”。
该女子晒出的微信朋友圈
把试吃当午饭的口吻顿时引发不满。有网友认为“试吃”的重点在“试”,品尝味道即可,多吃就显得有些不合情理。但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试吃是商家提供的服务,“吃多少”与“买不买”都合理。
面对质疑,该女子晒出了自己当天在超市的消费清单,却被质疑“试吃的东西只买了一样”,再次引发网友对其“只试不买”的抨击。
争议声中,有消息称该超市已因此事暂停试吃活动。随后,超市方作出回应表示试吃活动不会取消。
面对暂停试吃传言超市官方作出回应
朋友圈的行为曝晒:被忽略的展演意味与被窥见的贪利可能
众声喧哗、争议蔓延,但其实一切的来源只是一条微信朋友圈。朋友圈是分享生活的地方,也是印象整饰的地方。一条可见的定位信息,以及背后搭建出的消费场景,使这则图文并貌的体验分享带有了一丝身份展演的意味。
近年来,盒马X会员店、Costco、山姆会员超市等仓储式会员超市早已成为网红博主和普通消费者们打卡榜单上的热门地标。仓储式会员超市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零售的新业态,以会员为服务对象,采取仓库式商品陈列方式,进行带有批发性质的商品销售。
毕竟,超市购物本身只是一种满足生活所需的日常行为。使其生发出分享价值和观看意义的,并不是商品消费而是背后的符号消费。
在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概念中,物品有时会被形式化为一种“地位”的符码。而除了被消费的“物”,消费物品的空间也是一种体现身份,彰显品味,表现个性的消费符号。
就如同,精致店面营造出的异国文化氛围和高昂价格建构出的消费能力区隔,使星巴克作为消费空间成为很多人眼里身份认同感的来源一样。
定位于“中高端收入群体”的仓储式会员超市打造出的消费空间,也在无形中为会员消费者们提供了一种身份符码。在此类消费空间产生的购物行为不仅意味着一张两百余元的入场券,还意味着可能要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中高端消费品买单。
如此,购物与分享便成为一种消费能力的自证和符号占有的彰显。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社交平台上的消费场景展示也是一种阶级身份的展演。
实际上,在如今的生活中,符号消费已成常态,身份展演亦相当普遍。“晒符号”无需苛责,因为“看符号”早已成为默认法则。
衣着、配饰等暗含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的符号,不仅可能带来他人的另眼相待,甚至可能包含着额外的隐形资源。
央美毕业生作品截图
几个月前,央美毕业生“假扮名媛进行21天不花钱生存挑战”的毕业作品引发广泛关注。凭借一身名牌便能随意出入高端场所,免费享受相应服务。令人咋舌的经历,透露出符号在现今社会扮演的角色已不仅是一张“身份牌”,更是一份“通行证”。
在彼此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符号成为身份识别的最直接方式。在“看符号”的驱动下,“晒符号”的行为其实不难理解。
但有趣的是,在此次引发热议的整个事件中,社交平台上的符号展示意味并未被品出,引发关注反而是“试吃”的行为争议。
一场身份展演却被人拿住“占便宜”的把柄,说来讽刺。
被放大的行为争议:是表达的错还是想象的“锅”?
部分网友认为该女子的试吃行为,具有占商家便宜的嫌疑。但在激烈的争论中,该超市并未直接针对“试吃”争议作出回应,仅是在有暂停试吃的流言传出后表态称不会取消试吃活动。
不过,在其官方微博以往发布的宣传中大致可以看出,该超市本身是“鼓励”试吃行为的,甚至把提供试吃服务当成一种招牌项目。
实际上,在微博 、小红书、抖音等各大平台,到仓储式会员超市试吃并分享的行为都不是个例。
在小红书有不少类似的试吃分享
利益相关者未言,前来围观者却已哗然。
实际上,该女子的试吃分享之所以引发争议,一部分原因是其在分享过程中采用的表达方式可能引发观者的心理不适。
提前准备的盘子和“一份不够,多去几次”的措辞,很容易引发“将试吃与自助等同”的解读。不仅会给人带来通过钻消费规则的空子占便宜的感觉,还容易产生呼吁他人也来“薅羊毛”的价值引导。
网友针对其表达方式发表评论
在个人分享与公众解读的碰撞中,发布者本身的心理意图为何无从论证。但寥寥数语的文案和一张图片的确是社交媒体上,使分享者与观看者之间产生连接与对话的窗口。
窗口不大,信息不多,不仅使得表达方式成为公众对事件产生理解的重要来源,也使公众自身的主观想象成为加剧事件严重性的一项砝码。
而这,也是引发激烈争论的另一个原因。
公众对于事件的判断总是习惯基于自身经验和固有的社会文化意识。提供试吃本身是一种由来已久并且相当常见的推销行为,相比于仓储式会员超市,存在于普通超市、街边小店等场景的试吃活动其实更为普遍,“过量试吃”也是一种人人都可能碰到的情景。
近年来超市蹭吃事件频频出现
提起过量试吃,人们更容易联想到的是面对“谢绝品尝”的提示依旧我行我素的“试吃族”,是面对店员劝阻依旧大言不惭地辩称“吃点怎么了”的蹭客。在这些场景中往往少不了明里暗里的拉扯,一边是屡劝不改的顾客,一边是有苦难言的商家。
但实际上,此次事件中该女子所去超市提供的试吃活动,比普遍想象更多了几分服务属性。从超市官博展示的内容和其他顾客分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该女子照片中体现出的“数量大、种类多”本身只是商家一种用以宣传的特色。
真正引发公众不满的,是该女子表达出的对待“试吃”的态度。毕竟,再强烈的服务属性也无法改变“试吃”的本质。试吃活动本身也并非是仓储式会员店的专利。
在就事论事的逻辑之外,泛化后的试吃行为怎样才算合理,是这场争议中被重点关注的话题。
泛化后的行为讨论:何为量人的标尺,何为律己的准则?
对于“试吃”。有人认为这是商家提供的服务,“吃多少”与“买不买”都合理。也有人认为商家提供试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顾客先试后买。如果说“因不合适试后不买”会让人产生心理亏欠感,那么“不买还多试”则是一种失礼甚至缺乏道德的行为。
两种立场,各有道理。
有网友认为试吃活动本身是一种促销
认为“服务之下皆合理”的网友,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对一种营销手段进行评判。
毕竟,试吃服务的提供本身就是选择权的递交,而在提供试吃产品的过程中,商家也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充分考量。再者,除了直接购买行为,试吃营销还会为商家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和潜在的购买力。
在这一视角下,公众似乎不必为商家是否亏损或者被占便宜过分担心。
而认为“尝鲜之外的试吃并不合理”的网友,则是从心理动机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贪小便宜行为表达不满。
有网友认为试吃应当适可而止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一种互惠心理。基于互惠心理的试吃营销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包装成了“互惠”逻辑之下的人际关系。如果说“试后购买”是对“先予后取”的互惠原则的遵守,那么“试后不买”便是对原则的破坏,“明知不买却还要试吃”就成了与原则的公然对抗,是一种“只取不予”的占便宜行为。
商家的营销正是抓住了人们对互惠原则的遵守,认为“试了最好买点”的网友显然对这一原则具有充分认同。而认为“试了不买也合理”的网友则跳出了互惠原则的圈子。
有网友表示如果“只试不买”会觉得不好意思
但从本质上来讲,“试”的目的就是检验是否合适,避免“踩雷”。试吃之后不喜欢,试穿之后不合身,不买也很正常。
试吃、试穿、试用的行为是否合理并不依靠“试”与“买”的关系来衡量,甚至与所试的“量”也并无必然联系。在这其中,道德的标尺应衡量于“试”行为的动机。
以消费为目的的“试”即便最终放弃购买,也是一种基于实际考量的理性选择,而披着“试”外衣的企图不“买”而获则另当别论。
如今,体验式消费愈加普遍,这一次我们是屏幕前的围观者,也随时会成为生活中的参与者。
面对社交媒体上被曝晒的行为,我们作为围观者的讨论可能是混沌的。因为行为动因可能在传播中变得无从辨清,孰是孰非也可能在解读中变得难以辨明。
但当我们以围观者的身份讨论时,更大的意义在于,如果有一天身份转换,我们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加清晰的把握。
参考资料:
黄惠谊.解读星巴克消费现象[J].城市观察,2010(01):180-187.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68-74+8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