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2-07 17:21

看到父母的衰老,我开始思考他们的养老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编辑:乌乌、青豆,题图来自:《我爱你》


春节刚过,我们和父母长辈度过了也许是一年中连接最紧密的一段时光。但除去团聚的欢乐之外,有些感受似乎一直被我们埋在心底,那就是关于父母的“衰老”。


衰老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词汇,却也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也步入老龄化社会,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我们都将面临着居住、看护、情感陪伴等多重养老难题。


然而当我们开始直视养老问题,现实的选择却令人倍感焦虑。今年1月,微博博主 @曹溯近观上海 发布了一则探访养老院的视频,通过影像记录和老人口述还原了真实养老院的生活:住在这里的老人需要每日定时定点吃饭睡觉,只有几位老人可以自由活动,其它人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由护工照顾起居。面对如此境况,一位奶奶用“坐牢”一词形容养老院的生活。在视频下方,有网友评论道:“这条视频让我惧怕衰老,惧怕死亡。”


如何在父母老后与他们共处?如何为他们规划一个温暖而有尊严的老年生活?面对养老,我们是否还能想象其他的可能性?抱着这些疑问,我们与一些已在思考与践行养老规划的人们一同聊了聊,他们在当下面对的问题、困难、选择以及行动。


不可否认地是,在未来,如何建立一个安心老去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话题,这不仅是为我们所爱的长者,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1. 这一刻,我开始直视父母的衰老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和父母坐在客厅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闲聊,当话题触及到关于未来的打算时,父母总不免念叨几句“等我老了,就……”。或许,顺接着与父母的对话,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关于父母老去后的想象,“衰老”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沉重与伤痛的话题,但却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未来。从什么时刻起,我们开始直视父母的衰老,开始认真帮助父母规划他们老去后的生活?


父母准备做遗产公证,促使我开始思考养老


@小周 36岁


之前有一次妈妈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她说明病情并介绍不同治疗方案,但因为里面包含大量的专业名词和逻辑关系,我妈搞不太明白,她就赶紧给我拨语音让我听着,帮忙“翻译”医生的话。她生病的那段时间,我一直都在扮演这个角色,当时心里就有种远在天边的无力感。还有一次保险员推销保险,我妈就打电话给我听着,让我来判断。我有个弟弟,就在父母身边,但他工作忙,也不怎么会处理这类事情,总帮不上忙。那次住院期间还发生了意外,因为食堂地面的水没有及时清理,妈妈摔倒了,结果医院管理人员居然用“谁让你不小心”这种无理的敷衍来推脱责任、糊弄老人。


而最近也发生了一件让我感慨万千的事情。我父母平时很少给我打电话,一般都是有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才打。一天他们打过来说,说要准备做遗产公证,想和我讨论下怎么给我和弟弟分配遗产。当时真的特别意外,我一直觉得这是很远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到眼前了......


和父母聊养老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老年生活的想象非常单一。所以有时候当我看到一些文章,比如一些有趣的老头老太太去自驾、去旅游,去和几个姐妹租个院子住在一起的那种,就会分享给爸妈。我通常是借着这种文章来尝试和他们聊聊养老问题,也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他们之前总是尽可能地节省,不想给我和我弟带来负担。当妈妈看到我转发给她的文章偶尔会回复说:这样真好啊,大城市的就是不一样,等你老了可以这样。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聊养老,最后的话题居然最后还是回到我身上。


妈妈经常转发公众号文章的“暗示”


@阿毛 29岁


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妈经常转发相关的文章到家庭群里向我“暗示”,比如《三亿老人不配活在这个社会?下一个就是你!》《当生命走到终点,我们能否有尊严地离开?》;或者有的时候我们聊起未来的规划,她就会说“反正以后我是要去养老院的,到时候你的孩子……”诸如此类的话。我知道她是在撒娇,其实她希望我能用“那咋可能呢,怎么可能让妈妈去养老院呢”之类的话来回应。每当我妈“故伎重施”,又在暗示自己将要晚景凄凉,我都会佯装生气地跟她说“别把我描述的像白眼狼一样好嘛”,然后她就像是得到了某种口头确认,满意离开。


其实我们晚上一起散步的时候,也认真地聊过这个话题,我自己的态度是,就跟我去哪里都不会丢掉孩子一样,自然也是去哪里都不会丢掉自己的父母,这个时候我妈反而会非常认真地站在我的角度说道,“如果妈妈到时候没有生病卧床,一起生活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到时候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还是把我送给专业的机构吧,不然你们自己的人生都要被我给毁了。”对这种设想,其实我现在也没有答案,只能有一种盼望,盼望等二三十年后妈妈真的老了,医疗可以进步,智能化的检测可以进步,子女在家借助一定的技术和器械就能照顾老人是可以实现的。


我把这种母女间经常发生的对话告诉我朋友,发现大家的父母其实也会有类似的举动。老人对自己晚年的处境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尤其因为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只有这一个孩子可以指望,这时候就更加没有安全感了:既觉得不想麻烦孩子,但同时又恐惧面对自己的孤独终老。这也会倒逼我去思考我要怎样自己照顾我自己,达成怎样的财富目标和生活状态,才能给父母更有安全感的晚年。


妈妈选择把保险留给了我


@湖尾 32岁  


之前一直抗拒思考这件事,我感觉是一种“自己不去想可能这事儿就离我比较远”的鸵鸟心态。有一次跟我妈聊天,她突然提到,前些日子她年轻时候买的保险到期了。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当下立刻取出来;一个是不取,过世后留给子女(会比直接取的金额多)。她选择了留给子女。当时心里很触动也非常不知所措。


还有很多需要“做安排”的时刻,我会想到养老问题,比如催婚的时候父母越来越多提到“看到我有人照顾才安心”,他们会畅想,看到我结婚后任务就完成了,然后可以如何安排生活,去哪里玩,去哪里养老,而现在要好好锻炼保重身体,不给子女带来负担;也曾开玩笑,“等老了你和你姐姐肯定会管我吧,不会送我去养老院吧”,或者“其实就算去养老院我也行”。我以往会非常无奈,表示“当然不会啊,你在想啥呢”,但后面也才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妈内心有不安全感,所以她才会这样试探和确认。


近期在商量买房的事情尤其明显感受到,父母把“子女过得好”优先于“自己晚年过的好”,他们明明可以更自在的养老却还是更关心子女未来生活保障问题,这让我也开始更严肃的思考,子女应该如何让父母晚年能更安心地享受生活。


把妈妈留在家里就好像把她留在了我的过去


@乌乌 22岁


我开始思考父母养老问题是在大三寒假准备返校的时候。最开始上大学时候,我并没有太想家。但随着离开家的时间越积越多,每次回去我就会发现,好像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在等待我回来,爸爸妈妈也永远不会变。妈妈小时候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我身上,陪我玩陪我上辅导班之类的,我上大学后其实她挺孤单的。我有时候感觉,把妈妈留在家里就好像把她留在了我的过去。现在回家后她总是很黏我,而且好像比以前变得脆弱了,有时候我要返回学校她也会难过得掉眼泪。


其实这种时候我挺无助的,我开始思考养老问题往往也是在这种时刻。我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是陪伴,因为现在爸爸妈妈身体都蛮好,我还没有仔细思考过健康和保险等问题。由于爸爸在我小时候经常外出工作的缘故,我和妈妈就是彼此的依靠,所以离开她看到她很孤单的时候我就会犹豫,是不是以后还是要回到她身边生活,或者把她接到我的身边。


我很爱父母,却无法和他们近距离相处


@小曾


我大学的时候离开父母,甚至有两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接着就去国外读了研,回国之后也没有再回我的家乡。我其实不怎么思念爸妈,也没有给爸妈打打电话、报报平安的习惯,大概是去到国外了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因为时差的关系,其实很多时候家里面的境况我是并不知道的。


记得我去上大学的时候,把家里面的房间全部都清空了,我妈去到我的房间觉得空空的,当时想象那样的画面就觉得挺伤感。每一次,我坐飞机回我的学校的时候,我就会产生想哭的冲动,但这种感情却很复杂的,虽然是对遥远的父母的怀念,但我却没有办法跟我父母很近距离的相处。就像今年过年我提前回了家跟爸妈多待了几天,但只要我多待上一周,就会跟爸妈产生很强烈的冲突。如何在保持个人空间的同时,又能照顾到父母的养老问题,这确实是当我思考养老问题时很纠结的部分。


2. 规划养老: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不止是父母,即使是身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在焦虑的同时又同样会感到迷茫,似乎想象之中只有“养老院”与“把父母接到身边”这两种关于养老的选择。那么,对于已经在践行父母养老规划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如何与父母沟通养老问题的?又在做出怎样的行动呢?


通过家庭会议,确定养老方案


@柯同学


其实当时我跟我家人聊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得出来一个结论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老问题需要到时候去看父母当时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同时还需要看当时子女的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


我自己在这几个问题上思考会容易一点,因为我有两个姐姐。我们5年前以家庭会议的形式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商讨出来的结果是我妈跟我姐,另外两个兄弟姐妹出生活费,然后在遇到生病住院等医疗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起分摊。同时我们会督促家里的老人定期做体检,每年要检查一次,注意检查家族遗传疾病,比如说姥爷他胃不太好,每次检查的时候都会注意一下。除了体检之外,还会合理配置养老保险,除了这个国家养老保险还补充了两个商业保险,保险费都是三个孩子均摊的。


除此之外,就是中国的传统三大节,端午、中秋和春节大家都要团聚,然后还有父母的生日也要去,如果去不了的话会买东西或是送东西。当然这个是我们暂定的约定,然后每年春节的时候也会开会去复盘,看这个方案行不行,包括生活费是不是要增加,或者是哪有问题再去调整。


早规划,早筹备


@小酒


我觉得针对父母的养老问题,我能想到的就是要早规划。早规划首先是沟通,在还年轻的时候,在父母还没有这方面意识的时候,其实就要有沟通。比如当你去外地工作的时候,可以跟父母讲大概多少年我都会在外地,大概多少年之后我会回来;讨论一下之后是居住在比较近的城市,还是搬到同一个城市居住,而搬到同一个城市要考虑气候、饮食还有人际交往都方面能不能适应的问题。


第二个是实质的物质规划,一些三四线城市到大城市去奋斗的年轻人,你不想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收入,就要考虑将来有可能要阶段性的把父母接过来,或者说当父母只剩一方时也可能要接过来。究竟是一起住买一个小房子,还是说以自己的经济实力租一个房子,这方面的筹备是要有的。


鼓励妈妈主动社交


@阿毛 29岁


我给妈妈买了住院保险和意外保险,重疾险在我意识到要买的年纪已经没法给她买了,但是前两者至少能 cover 一定的医疗费用。我还有一个哥哥,这还是很幸运的事情,平时头疼脑热的事情哥哥都在妈妈身边,所以至少不用担心突发危险。


但养老不止是一个“养老送终”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陪伴问题。因为老家距离现在工作的城市只有2个小时的高铁距离,所以我基本上每3个月就会邀请妈妈来自己这里住,一起做做饭散散步什么的。妈妈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会鼓励她主动社交,帮她注册了抖音,报名了当地的老年大学,她交到了一起在合唱团和舞蹈队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安排的还是挺满的。


我们家的家庭群组每天都有很高的热度,表姐表哥每天都会在里面分享自己家的三餐还有孩子的照片,妈妈会经常在里面转发微信谣言帖……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年轻人不要因为觉得瞧不上这些内容就选择性忽视或者屏蔽。我的处理方式是,会跑出来出来戏谑这些文章顺带辟谣,妈妈是不会生气的,因为回应、即便是戏谑的回应,总比她发什么你都不理她来的强,这个时候舅舅舅妈之类的亲戚也会参与讨论,出来打趣她等等,群里虽然七嘴八舌,但也还是挺温暖的。


创造与父母的交流契机


@湖尾 32岁


首先是从安全上的考虑,我为父母购入的保险会尽量买全,重疾/大病/意外之类。会带父母去体检,不过还要骗父母说是公司免费提供的他们才会去。会给他们转发一些健康科普类文章。会关注我爸定期拿药情况,赶上我有时间能去的话会尽量跟我爸一起去。


曾经我会每周都采购一些零食带回去,坚果类,饱腹感小面包,磨牙零食,牛奶之类各种需求都会照顾到。当然除了买他们爱吃的,也要平衡健康的。比如我妈巨爱吃巧克力之类的甜食,但不能让她多吃。也尝试过自己给父母做饭,但实在是自己厨艺不行他们不让我做了。他们很喜欢吃火锅,所以即使他们不提,我也会买些羊肉卷回去,时不时的来一顿。或者以自己想吃的名义,改善他们的伙食。


除了买东西,而更实际的行动就是,多做家务。虽然我不会做饭,只能用刷碗扫地啥的来弥补。陪伴父母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爸喜欢出去玩,也是带他去各种博物馆逛的时候也才觉得自己更了解父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带我爸去军事博物馆时候,快闭馆了我爸都舍不得走,在里面待了很久,细细的看每一处展示。我妈是喜欢交流聊天,我基本上每隔两天都要跟我妈视频聊聊,听她发牢骚。其实能看到他们会自己找乐子,看短视频玩游戏什么的。之前跟同事聊天很受启发,他建议给父母买书,既能让他们打发时间,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契机,可以定期问问看得怎样了或者聊聊书里的内容。于是近期也在规划,挑选一些适合父母读的书买给他们。


3. 我们能否想象,多样性的“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加上少子化的大趋势下,未来养老已成全民问题。如何为老人提供一个幸福而有价值感的老年生活,如何建立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以及独居


@柯同学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片子,是16年的一个纪录片,《当你老了》。它里面是以4个老人的视角讲述了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比较主流的四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还有独居。


结合数据来看,19年6月底中国各类养老机构接近3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4.34万个;养老床位大概是735万左右。但是像这种机构养老,它其实只能解决我们老龄化人口的3%左右的养老问题,剩下的居家养老大概能占到90%。居家养老就是老人以后要跟孩子一起在家里居住的这种情况。然后社区养老就是结伴,参加社区互帮互助的这种,这个比例大概占7%。


提到养老院就会涉及到收费情况了,非常现实。根据不同城市规模和不同养老院层级,它收费也不太一样。我知道在北京的话其实是有大概四五千这样的,算是中端或者中下,相对高端一点的基本上是在5000~8000。然后环境非常好的那种,一个人一个床位的小单间,大概是在12,000~25,000。


当时我是亲自去看过的,虽然家人还没有这方面需求,但我想未雨绸缪,因为最终我也会面临这个问题。现在养老院里老人大概的平均年龄是70岁左右,当然也看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不好的60多岁的也有。而且住养老院不是说你去了就有位置,你得等,有些地方它是存量的,就二三百个床位。送老人进养老院首先是费用问题,第二个是床位问题,然后第三个就是老人的心理意愿问题:他是不是愿意去养老院?这些都是我们在考虑养老院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幸福的看护者,才能做出幸福的看护劳动


@小曾


我感觉每年都会看到很多关于养老院虐待老人的新闻,包括我自己身边也有。我的外婆在一个5线城市的养老院,养老院每个月的床位费是4500。其实这算是比较贵的了,因为在我老家平均老人的退休工资只有1200,但是在这样一个养老院里也频繁发生老人跳楼的事件。


这让我想到上野千鹤子在她的最后一课里面有讲到“幸福的看护者,才能做出幸福的看护劳动”,好像我们当下的社会并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看护或是护工机制。之前听“不合时宜”的一期播客也曾提到,如果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可能必须要走向的一个社会模式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这种模式。


除了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其实还有一种是独居养老,这个其实是现在日本老龄化社会里面提到的非常多的一种方式。借助一定条件,进行自己的独自养老,甚至独自走完人生的最后一个旅程,我也在思考,在未来我们是否可以选择这样的一种模式呢?


©《爱在记忆消失前》


社区养老可以避免老人“过度失能”的感受


@Sharon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养老方式是社区养老,而且它并不是只是抱团取暖的模式,社区本身会提供一套政策流程去做系统的支持。在上海就有一个叫“静美”的长者友好社区,里面开设咖啡馆并邀请老人来咖啡馆里面做店员,给他们做一些很简单的培训,比如怎么跟人交往。其实很多时候老人在退休以后,他们会逐步面临脱离社会的这么一个过程,很多老人认知障碍就是会在这个时候发生。


认知障碍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在中国就有5,000万的认知障碍患者,相当于每10位老人当中就有1位病患。这个长者友好社区会针对有认知障碍的长者提供一些支持,比如说办这类咖啡馆,称呼老人为“老宝贝”,提供一种非常包容的氛围。


我觉得每个人的一生是有两个阶段需要被当成“宝贝”一样照顾的,一个是在我们嗷嗷待哺的时候,我们是小宝贝;另一个就是我们老的时候,是经常忘事需要搀扶的老宝贝。其实在这样的社区养老过程当中,我们不会把这些长者当成是完全需要被照顾的对象,而是鼓励他们去参与生活、参与社交。这些时候你不会剥夺他们的社会身份,也不会让他们以需要被照顾的身份或者是病人身份去被动接受帮助。一个人产生无助和依赖感,往往是因为他的现存能力被忽视,或是不再产生价值,但在参与式社区这种互相支持包容的情况下,就不会造成这种过度失能的体验。


这种时候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我们从小是被照顾成长的,在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也需要学习去照顾别人,重新思考关爱和照顾的方式,这其实也是对于自我的体察和反思。


在农村进行“时间银行”实验


@hazel


我们学院老师常年在农村调研,他们发现在目前这种城镇二元化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年轻人会离乡打工,他们的老人就被寄养在养老院,但是农村的养老院一般条件都非常的糟糕,对老人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


老师们会认为,社区养老是中国养老最后的出路。首先,是由于“家庭养老”在当下环境中并不现实:年轻人都在往城镇的方向发展,不可能让他们回来或者把老人接过去;如果是通过政府养老的方式,以中国现在老龄化的局面,对政府来说会是一笔过于高昂的负担;那么最后剩下就是社区养老,而农村是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唯一出路,相比城市,农村仍然具有熟人社会的根基,基于血缘、地缘,在农村中更加容易形成一种“社区养老”的模式。


“社区养老”在西方有一个模式叫间银行,相对年纪比较轻的老年人去赡养年纪比较高的老年人,他们的志愿时长会被记录在档案里,然后等他们老了,他们时长就会兑换成他们被赡养的时长,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似乎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编辑:乌乌、青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