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10-22 15:53

在中国复制UrbanSitter?小心保姆预订服务的陷阱

上周一些媒体报导了美国保姆预定服务urbansitter.com获得600万美元A轮风投的消息。恰巧前阵子选项目时对家政模式做了一些分析,虽然最终被另外一个我认为更好的项目PK掉了,但也想谈一些观点。 

其实urbansitter的模式不新鲜,只是把Yelp的餐厅换成了保姆。我提供给保姆和雇主一个平台,保姆设定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潜在雇主可以看到这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判断这个保姆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雇佣结束后给保姆写个评价,让之后的雇主在选择时做一个参考。 

从市场分析的结果来看,简直可以说是个大蓝海。首先,国内保姆需求的解决方式主要依赖于劳务中介和家政公司,混互联网的都知道,国外模式本地化和线下生意搬到线上是国内互联网新模式的两大来源。现有的市场规模本就不小,可以预期随着收入和老龄化程度的提升,预计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家政服务涉及面广,保姆只是其中一块业务,之后可以向多个领域延伸,比如钟点工。其次,在这一领域没有一个知名的领跑者,大家基本上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他领域的大佬们,除了58同城、赶集、百姓三大分类信息网站有一定的相关性,也都不涉及到这个行业。再者,需求的人群特征较为明显,容易挖掘。这样的情况在运营推广过程精准性高,手段也较多,不至于陷入推广困局。 

看起来模式简单,市场情况也好,还有大众点评对应Yelp的成功案例,但实际执行未必容易。造成困难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文化差异。这个理由可能造成一些很难处理的陷阱。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先看一下《Nanny 911》这个真人秀节目,这样你会知道中国的保姆和美国的保姆,不是同一个概念。美国的保姆不少应该是是育儿专家和家庭治疗师,对孩子和老人的照顾有一定的专业性,经常需要充当雇主的指挥者。国内的保姆普遍情况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中年妇女,她们文化程度低也没有很专业的技能,做雇主没有时间去做或者没有意愿去做的工作,其专业度相距甚远。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陷阱,国内从事保姆这个职业的人群,从年龄和文化程度来看,几乎都非网民,更不用说社交网络用户了。你很难通过线上手段汇集足够多的保姆,也很难让这些保姆自行在你的网站上进行操作。雇主和保姆很难通过一个网站或应用完成对接,当中必然隔着一层传达层。如果由网站自己充当传达层,就会变成类似携程这样的重公司;如果与家政公司和劳务中介合作,则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无论哪种结果,urbansitter这种纯线上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运营难度和成本都会高出很多。 

另一个陷阱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国内用户对于保姆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相较美国,国内安全感要差。由于城乡差异,很多雇主对低端务工者存在不信任。丢了东西怎么办?谁负责?家政公司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网站能担保吗?关键是这样的事件是可以预期却很难避免的,因为年年有发生,规模越做大发生的概率越高。之后的公关,法务等各种问题,是否能够应付得来? 

始终觉得,家政预订服务是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但由于以上两个可以预计但很棘手的问题,不能冲动入行。如果你有志于打造一个中国的urbansitter,请至少想好如何填这两个明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