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3-10 17:56

用好杠杆保值,别用它们“赌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原文标题:《亏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说的。》,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以前写过一些金融的文章,当然,说实话,信心不足,因为我不是专业干这行的,总怕被人说不专业,而且,我这里从来也不卖理财课和理财产品,所以也没有特别的写作。


不过最近的一些事态,我觉得有必要把以前讲过的,重新拿来说一下。


先从热点事件撸起。


一、伦敦“妖镍”


很多自媒体都有写,都有记录,我这里没有那么多阴谋论,不讲什么大国博弈之类的高度,就说点基本金融逻辑。


青山集团拥有充分的镍资源和产能,那么在市场价格比较满意的时候,用空单锁定未来收益,其实是大宗期货市场,用来套期保值的常见操作,也就是提前以满意的市场价格卖出了未来的产能。如果价格上涨,不过就是少赚点钱而已,因为有足够的资源兑付(其所掌控的俄罗斯镍板资源),所以也不算是什么投机行为。


伦敦交易所屏蔽俄罗斯镍资源是一个黑天鹅事件,我们不论其背景故事,就事论事而言,可以说交易所的风控有重大的缺陷,这不存在说猎杀中国企业的话题,因为交易所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只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甚至灾难。我认为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控失误,下决策的时候没有做必备的风险预判和时间缓冲。


黑天鹅事件后,青山的正常套期保值空单头寸就突然成为赤果果的裸空,而且如此规模的敞口风险,自然被一些专业的资金盯上了,我觉得这也别谈阴谋论,资金不会关心你是谁,发现这里有这么大的敞口风险,就如同鲨鱼嗅到了血腥味,上来狠狠咬一口是必然的选择。任何一个专业交易员都会把这个当作是难得一遇的机会。所以这里我觉得也没必要过度解读,交易员也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极限套利操作。


所以伦敦交易所撤回,重新协商,其实也是自救行为,为自己风控失误买单。如果不撤回,敞口太大,交易所很可能自身难保。


不谈论决定的背后政治因素,交易所在禁止某类大宗货物交易的禁令下达之前,应该对市场上存在的多空头寸做一些评估,并及时发现其中的敞口风险,给予一定的时间缓冲,理论上这是交易所应尽的责任,否则无过错方因为交易所一个临时政策,突然承担如此巨大的损失,其实是非常不应该的。


一种潜在的补救策略是将涉及的空单交割期全部大幅度延长,以弥补失去俄罗斯产能的市场供货敞口,那么只要后续其他区域产能供货跟上,敞口消弭,逼空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


引述这个案例,其中希望你们有“套期保值”的概念,后续内容涉及职场收益,并且与此有关。



很多人都知道去新贵互联网公司拿股票,一夜暴富的故事,但你们知道么,也有去新贵互联网公司拿股票,一夜破产的故事。


其实在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泡沫期,在硅谷发生了很多这样的故事,而且,破产的一般都是互联网公司高管或创始人级别的。


为什么会破产呢?因为税负!因为纳税会远大于股权实际收入,所以破产。


等等,纳税怎么会大于实际收入?这是因为,算税的时间点和你真正交易的时间点,并不一致。


比如说,算税是基于你的股票期权的成熟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差别),那么你股票授予成熟期的时候,价格很好,那么就基于这个时间点的收益算税,但是你这个只是纸面财富,等你交割的时候,因为网络泡沫破裂,股价大幅度下跌,这时候,你发现,你的收入远远抵不上税单。


在2000年左右有真实案例,美国某新贵上市公司高管,算税点时,持股市值2000万+美金,按照美国税法,算下来应纳税800万美金。结果等年度报税的时候,其持股市值仅剩300万美金,就算全部卖掉,倒欠税务局500万美金。等等,美国政策里,股票下跌可以申请部分税款减免,是的,当时最大减免额是3000美金,你没看错,是3000美金,杯水车薪。


那么,中国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理论上也是存在的,但具体到不同公司的执行而言,一些公司财务会尽量规避这样的问题。比如早年百度上市,算税点是你行权的时间,但实际收益是你售出时间,早期确实可以先行权,保留一段时间后出售。但后来公司改变了政策,行权和出售必须同时进行,这样就不存在税负大于股权出售价值的情况了。


如果,如果你在高价位行权,并以为可以继续追高惜售,没有及时出售,那么如果股价大幅度暴跌,就有可能出现,税负高于你的实际收入。当时确实有人借款行权,借款纳税,当然,当时股票一路飙升,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出现。


下面说个最近新鲜的典型案例。


前段时间我说东南亚巨头SEA发展趋势很好,有不少国内从业者去新加坡进入SEA就职,拿到的offer都很可观。但是,最近的消息却很不乐观。


一些SEA的老员工悲哀地发现,他们股权成熟的时间点,也就是算税时间点,SEA的股价是300多美金高位,然而彼时,限于禁售规则,他们无法出售获利。等到他们可以出售的时候,发现股价已经跌到了100出头,那么现在最新的股价是在90左右。也就是说,照300多美金/股的价格纳税,但实际收入其实可能不到100美金/股,所幸新加坡的个税税率相对不如美国、中国那么高,这个跌幅还不至于被逼破产,但是曾经的股权豪华package,突然就变成了几乎是为新加坡财政部义务打工。


那你说咋办,大公司的股权package突然就不香了是不是。



最近不止SEA,包括阿里,包括美团,很多很多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大幅度腰斩,跌掉一半,甚至更多的,比比皆是。那么很多大厂员工坐看自己手里的股票贬值,无可奈何。


其实,针对这个情况,我前段时间直播讲过,讲的很清楚,有不少小伙伴都听到过。那么我特意问了一下我的星球读者,发现我旧文也提过,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词,套期保值,风险对冲。逻辑上,和青山的操作是一样的。


摘录来自旧文的内容:


什么是风险对冲,比如通过权证锁利,你有一只股票已经涨了一倍,你觉得还能涨,但你也担心万一跌回去,岂不是竹篮打水。这时候,你通过少许资金,买一点高杠杆的看空权证,作为对冲。类似于给自己的收益买了一份保险,如果股票还在涨,保险费就不要了,拿到股票收益就好;如果股票跌了,权证可以让你弥补一些损失。


高杠杆权证,用于风险对冲是有价值的,特别是你正股收益可观的情况下,但很多人将权证当作获利工具,基本上,很少有全身而退的。说出来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如果你在大厂,有价值不菲的股权和期权授予,你认为某个时刻的价格很好,但还想博后续的增长,或者短期无法出售,那么用一定杠杆的空单权证,做套期保值,是一个相对可以考虑的策略。如果当时有人按照我说的去执行,那么现在应该避免了非常多的损失,这个建议,已经价值千金。


不过我很清楚,不会有人听的。读者只会说,你看,他又恰饭了。所以,亏钱的时候,别说我没建议过。


其实从一些公开的信息来看,包括马化腾,包括段永平,都经常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对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行风险对冲。


金融工具组合其实是非常多样的,比如看多权证,看空权证,买入操作,卖空操作。然后两两组合,买入看多,买入看空,卖空看多,卖空看空。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绕?各适用于不同场景下,可以基于具体诉求而定。


比如,一个典型场景,你想做一些稳健投资,但是也不放弃捡漏的机会,比如你看好腾讯的长期发展,现在腾讯是380多的市价,你卖空他的看空权证,比如目标价350的涡轮,你卖空它。那么,如果腾讯股价没有到350,那么这个看空权证成为废纸,你卖空它,无需填权,恭喜你,这个卖空收入就是你稳健收入,没毛病。但如果,腾讯跌破350呢?恭喜你,你获得了350元买入腾讯的机会。


那么,换个思路,如果你想下一个限价单买腾讯,但不确定是否可以跌到你的限价,那么用卖空它的看空权证,即使买不到腾讯也有收益,是不是比直接下限价单更有意思?所以很多投资圈的大佬,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心仪的股票抄底的。


但还是回到最初,基于风险对冲,基于合理预期,有多种选择,但不要用杠杆做单边涨跌的赌博。


以上,可能有些读者无法完全理解,没关系,不鼓励炒股,不鼓励进行高风险投资行为,但是如果你入职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并配备了价值不菲的股份,那么如何有效保护你的股票资产,以及如何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都是有意义的,值得投入一些时间进行学习和研判。


当然,中国股市不支持以上金融工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