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3-14 21:00

刘晓宁对话崔红建:2022年,如何看能源赛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ID:xcfplus),作者:刘晓宁、崔红建,原文标题:《申万宏源刘晓宁对话石锋资产崔红建:2022是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元年,仍看好绿电;光伏主产业链赚钱存在难度,更看好辅产业链》,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进入2022年,A股持续调整,尤其是创业板,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核心资产赛道普遍调整引发股指大跌;市场资金从高估值的核心赛道流向低估值的金融地产、农业和部分消费等板块。面对震荡开局的2022年,如何选好赛道、做好合理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新财富邀请到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能源环保及材料业研究部总监、首席分析师、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刘晓宁,对话石锋资产总经理兼投研总监崔红建,独家解读2022年公用事业行情。本文为此次完整版对话实录。


刘晓宁:2021年,绿电板块迎来了一个比较强劲,或者说久违的上涨趋势性机会。2022年初,我们依然看好这个行业,建议从三个方向去把握整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第一个方向是延续2021年绿电的机会,也就是新能源发电运营行业


第二个方向是围绕国家2022年稳增长,拉动经济做出的电力相关投资方向主线,我们认为在两会前应该还会有不少的政策催化。


第三个方向是我们2022年打造的一个新领域——综合能源服务。我们认为2022年是综合能源服务的元年。


第一个方向——绿电,经过了2022年年初的较大回调,市场确实反映出一些2021年过度乐观的预期,包括2021年第四季度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煤电企业的巨亏。1月份,我们看到很多龙头公司已经披露了年报的快报,利空基本上已经消化。2月份,在虎年的起点上,我们认为,利空出尽后,绿电还会延续,新能源装机不断上量带来内生成长,而且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长期赛道。伴随着2022年国家对碳中和、绿电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推进,我相信绿电行业还会进一步走强。


第二个方向是稳增长方向的绿电投资。国家电网2022年的投资计划创了历史的天量,有5000多亿元的投资。这意味着在2022年,特高压配网,包括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相关的投资都会加快投入。我们估计2022年特高压可能至少建设99条线,这是非常大的资本开支计划。第二批新能源的大基地也已经上报完成,这个量也超出大家此前预期。十四五后期特高压的线路建设应该还会进一步提速。


储能领域,2021年国家已经完善了抽水蓄能的体制、机制,2022年是初始蓄能放量的元年。2022年年初,大量央企,无论是五大发电集团,还是国网、南网,都会在抽蓄方面加大力度去投资,肯定会有比往年成倍甚至成几倍的增幅,所以抽蓄可能是2022年储能上量在电网侧最主要的一个方向。


第三个方向——综合能源服务,过去发电企业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只要把电卖给电网,作为单一用户结算电费就可以了。但在新的电力体系下,电力行业整体商业模式不断向下游延伸,过去是to b,未来是to多个小b,直接把电卖给用户,包括工商业用户、产业园区,直供电商业模式放开配售电后,综合能源服务会变成新的商业模式,增加行业的盈利弹性。


综合能源其实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里简单地给大家科普一下。比如我们以前经常谈到的分布式能源,包括节能服务的改造、碳中和要求的电能替代、分时电价政策出来后的售电价差的获取、未来新型储能调峰调频、赚波峰波谷的价差以及现在比较火的换电,这些都可以囊括到综合能源服务范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成熟的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已经在虚拟电厂这个领域有了很长期的发展。我们国家在放开新一轮电改之后,2021年电价迎来了大幅的上涨,在碳中和的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会变成一个新的热门行业赛道,这是我们2022年提示的新机会。


崔红建:2021年整个电力板块出现了巨大的涨幅,然后国内对能源政策又出现了一定的纠偏,所以,绿电发展会不会相对预期有所放缓?


刘晓宁:在我们看来,纠偏是为了更好地高质量发展,对绿电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2022年,我们判断电力的十四五规划,包括能源的十四五规划都会落地。为了避免再出现2021年拉闸限电、电荒煤荒的现象,保供在2022年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电力保供保安全在2022年会比2021年更加受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源发展一定是以稳为主,稳字就意味着新能源和旧能源一定是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不会特别偏离。现在我们大量的电力供应来源是以煤电为主,我们对煤炭的依赖在未来5年到10年内可能都不会有根本的变化,所以,新能源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安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转型可能会更加健康。


所以我认为,纠偏不见得是坏事,可能过去大家对于碳中和的预期打得过满了,可能会有修正,修正之后依然是向上的态势。我们觉得绿电的发展空间并不会因为这次纠偏而发生变化,只是发展的节奏和速度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发展得慢一点,或者发展得可持续一些。


对于运营商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过快地上装机,反而会导致设备商发生较大的涨价行为,像2021年组件的价格就非常高。如果速度稍微放缓一点,可持续一点的话,可能整个项目的回报率会更好,所以我们2022年提示大家关注绿电项目本身盈利的弹性,而不要过多关心项目增量的弹性。利润率的弹性相比装机量的弹性反而要更大,这是我们觉得2022年和2021年最大的不同,存量弹性可能比2021年的增量弹性更值得大家去重视。


崔红建:绿电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新能源的大投资,尤其是以光伏、风电以及水电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它需要大量的资金。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对这些新能源的投资商还存在大量欠账挂账,未来从绿电的发展规划来看,投资规模比往年还要大,如何去解决这个欠账问题,以及未来新能源电力设备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刘晓宁: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2021年绿电的装机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大部分投资人理解是因为组件价格上涨,硅料价格很贵,导致回报率不足,但实际上我们跟央企的同事交流后发现,这并不是最核心的原因,最核心原因还是崔总说的问题。


在2021年第四季度,煤价的报复性上涨、火电的巨亏,导致很多央企的报表出现了净资产的萎缩,这才是2021年第四季度装机量大幅低于预期的一个本质原因。在2022年,我觉得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系统性的改善,我们也看到了电价已经大幅度涨上来了,涨了大概七八分钱甚至1毛钱,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家在严格地控制煤炭成本。


第三个原因是国家也在着力考虑解决过去补贴拖欠的问题。据我们了解,拖欠补贴应该有将近4000亿元,2022年底可能将近5000亿元。一旦能够得到解决的话,对于整个行业的资金流和投资能力将会大幅度改善。2021年年初时,国家希望国家电网去发债券,用永续债券、低息债券去解决,去帮发电企业把资金先垫上,但后来这个方案没有推下去,因为2021年整个火电企业亏得太多了,电力企业整体的报表恶化太严重,2022年肯定要想办法去弥补这个行业。


2021年,我们大部分央企,除了电力、航空两个行业以外,很多重资本的央企利润都推向了一个新高,所以从国企、央企这个角度,我们的财政有能力来偿还拖欠的补贴。有这样的意愿,又有必要性,又有能力,我相信这个问题在2022年会得到解决。


整个光伏产业链在2021年表现非常好,但实际上从基本面的角度,我们判断无论从单瓦的盈利,包括装机量的增速,是比预期差的。那么,2022年对光伏产业链您是怎么来判断的?


崔红建:2021年整个光伏板块的上涨是因为利润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会不错?利润主要不是来自装机的增长,2021年整个装机增长的情况实际上略低于预期,主要还是来自于最上游硅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涨价和利润的推升。


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讲,它的下游是一个投资品,投建新光伏电厂是要求取得投资回报的。当电池组件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实际上整个光伏电厂的投资回报率是在不断降低的。从上游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到光伏厂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收益率的不断下行,所以最终到2021年底的时候,整个装机容量比年初预期低很多。


从2022年来看,硅料的量应该会有较大的释放,硅料的瓶颈在2022年可能会被解决。2021年底,下游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虽然产业链涨价,但是五大四小的投资未减)。2022年来看,在推动绿电的发展上,最近政策有所放缓。我们认为,未来硅料、硅片、组件的价格会是震荡不断下行的趋势。


光伏行业的投资分成两块,光伏的主产业链和辅产业链。主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组件。辅产业链包括光伏玻璃、薄膜、胶膜、材料、设备等。


我认为2022年主产业链投资赚钱存在难度,如果主产业链价格是上升的,那么必然会面临着产业链的量在收缩,最后利润并不一定会扩大;产业链的价格下降,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量的释放,但整个主产业链也未必能留得下利润,所以从主产业链的投资来讲,我认为2022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们更关注辅产业链,因为光伏辅产业链的核心逻辑就是量的推动。我们预期,中国未来3~5年,光伏发展一定由量来驱动,而不是由价格来驱动,因为价格往上涨一定会带来量的收缩。所以我们认为,未来3~5年,整个光伏主产业链应该是价减量增的过程,量增会对光伏的辅产业链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未来的投研工作,主要关注辅产业链,随着量的增长,看看哪些辅产业链的供给结构非常好,未来能不断实现量增,推动企业利润增长,带来投资机会,这是我们考虑光伏板块的投资机会时关注的核心点。


刘晓宁:如果真的像崔总预测的这样,2022年整个硅料、硅片、组件价格能有趋势性的下降,那么后续我们对绿电就会更加乐观。因为绿电是整个设备采购的成本环节,它的设备制造成本在下降,绿电的收益就会提升,从2021年的风电产业链就可以看得非常明显。在2020年抢装完成后,风电在2021年其实还是有了比较大的释放量,是超预期的,光伏是低于预期的。


2021年,风电的装机量其实比我们年初预计的要好,这个得益于风电制造商的降价周期。2022年,我们对光伏的放量也是期待的,包括光伏运营商的项目回报率,应该会有较好的向上弹性,这也是我们对绿电看好的逻辑之一。


崔红建:从2022年来看,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飙升,我认为海外光伏的需求也会有不小的增量。未来3~5年,从需求来讲我们还是比较看好光伏的;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更要站在供给结构的角度,挑出那些最好的环节去做长期投资,当需求上升的时候,它就能面临更好的毛利率结构,走一个毛利率扩张的过程,也能减缓公司的经营压力。


另外,我还有一个关于煤炭的问题,2022年煤炭的价格会有比较大的压力,还是会有大幅的提升?2022年煤炭的量和价,国内如何能保证稳定?


刘晓宁:2022年跟2021年最大的不同在于,2021年国家对于煤价大幅上涨实际上是没有准备的。2021年,很少有人能够提前判断,煤炭、天然气会出现紧缺,所以在2021年10月,国家临时开始释放煤炭供给,在价格涨到2000多元的时候才开始去干预,实际上这是非常被动的情况。2021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对这个问题已做出了较明确的部署,碳中和先立后破,煤炭依然是我们的基础。


2022年初,发改委对于煤炭的价格,包括保供一直都是盯得非常紧的,所以,虽然海外油价大幅飙升,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较大,包括海外的煤价现在也是比我们国内的要高,印尼在2022年1月份,煤炭出口出现了限制,现在也已经恢复了,从国际环境来看,其实是不利于我们控制煤价的,但在这样被动的情况下,我相信我们政府会吸取2021年的经验,2022年国家肯定会在煤炭价格和保供上做足准备,我觉得2022年很难出现大幅度上涨。但在阶段性恶劣天气或者突发事件的影响下,我们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上涨的可能性。


2022年如果保证GDP增速5~5.5%的预期,电力增速可能会达到6~6.5%,火电的需求应该比2021年会增加,所以2021年年底释放1亿多吨的产能,在2022年是能够被消化的,从总量上算的话,2022年的结构上是一个略微偏紧的格局。


如果2022年,我们国家采取一些限价政策,那么可能效果又会不一样。2021年底,我们采取了限价,煤炭2022年又回到了半计划经济时代,甚至很可能未来会进入完全的行政化限价情况。一旦进入到完全的限价,我们也就不用太在意市场价行为,因为市场价毕竟只是卖给水泥厂、钢铁厂,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其实比较小,最后国家会动用政策性工具。


崔红建:如今,整个电力系统还是产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底层逻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未来会有哪些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刘晓宁:电力的驱动因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过去我们买电力股,要不就是冲着稳定分红,要不就是赌煤价下跌,去买逆周期的反转,这是过去投资电力的主要逻辑。


现在随着新能源、碳中和的政策出来后,电力需求大幅扩张,结构又发生了比较大的优化,过去是以火电为主,未来明显以绿电为主。它又衍生出了电网侧、需求侧结构性变化,比如储能、电力交易、综合能源,再加上地域差异。


绿电的发展,要不就是海上去做风电,要不就是在西部地区去建大基地项目,戈壁滩上去建光伏和风电,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长距离输电送电的需求,所以它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投资拉动,已经不再是过去建一个火电厂满足用电需求这么简单的产业链逻辑,它已经变成了,可能过去投几块钱可以解决1瓦的问题,未来可能几十块钱投下去,都还难以达到平衡,因为新的全国电力市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我们要满足发电侧平衡,同时要满足电网侧的平衡,还要符合用户侧的需求,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再平衡过程,这里面衍生的机会肯定是各个方面。


崔红建:我回顾了一下接近15年的电力系统投资历史,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规律。2010年以前,电网投资规模实际上非常大,当时中国的4万亿投资有一块就在电网投资上。自2010年电网投资第一阶段建设完毕后,到2021年上半年之前,实际上整个电网投资是处在一个稳定阶段,因为电力的供给和需求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但是从2021年开始,电力需求首先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方说新能源车,它充电时需要非常大的功率,这就导致一个家庭的电力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从以前相对稳定的电力需求,变成在某些时间段上会出现极值需求。个体需求的变化会带动整个社会电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倒推整个电网结构的变化。有了新能源车以后,单天用电量需求增加,就会带来整个电网功率、电流需求迅速上升,需要做大量的投资,对输配电网进行改造。


2021年以前,我国传统的电网结构是这样的,西部发电,通过高压和特高压运至东部地区,再进行降压和分配,最后到家庭用电。未来随着光伏、风电厂大量地投入(海上风电主要是在东部地区),随着屋顶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用,大量东部地区会有自发电,这样就会改变以前单一的从西部发电运到东部进行用电的结构。


除了硬件上的投资之外,可能还有电网智能化的投资。因为发电、用电结构会更加复杂,更不可能通过人去进行调节,电需要及时性,对于电的管理也要更智能化、快速便捷。未来用电量的波动会非常大,故障率也会非常高,故障的及时发现、及时修复,都需要智能化,所以我认为未来电网投资上会衍生出非常多的硬件和软件的机会。


刘晓宁:随着发电整个产业链的延伸,蛋糕变大,可以挖掘的机会是越来越多的。除了绿电本身,还有电网侧的投资、用户侧的商业模式。


以前电力行业的参与主体都是一些央企,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垄断企业,不能做股权激励,现在都已经放开了。我了解,有一大批央企,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新培育的上市公司子公司,包括未上市的企业,其实都在大量地推混改和激励,这也属于大的电力系统变革所带来的变化,大家可以去捕捉、挖掘。


未来,电力行业要渗透到用户侧、售电侧,这一定需要机制、体制的变化去推动的,靠原有的体制解决不了痛点,所以一定是机制、体制先行,然后商业模式才能够理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ID:xcfplus),作者:刘晓宁、崔红建,本次交流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