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讨论事情时,我有一个基本原则:绝不说对方“偏激”。当然,这世界上不乏偏激的观点,比如很多反人类的思维,但遇到这种人,你最应该做的是躲开,而不是与之讨论,然后把自己拉进粪坑。
之所以告诫自己不随便说“偏激”这个词,是因为我没有扣帽子的习惯。在大多数时候,劝人“不要太偏激”的人,认知反而更狭隘更极端。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是因为无法理解超出他们认知范畴的东西,所以才将这些观点视为偏激。
前几年有一套繁体版的德国青少年基础思辨读本,非常有意思。它以提问的方式,解答了许多认知层面的基础知识。这也让我很感慨,因为人家小学生就能明白的道理和思维方式,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弄不明白。
书中有一个细节提到,在探讨问题时,除了某些特定概念(如纳粹)之外,德国小学就已经不建议将“极端”之类的词强加于对方,因为“将对方视为极端,也许意味着自己认知的狭隘”。
最典型的例子是“偏激”。中国人讨论问题,无论现实还是网络,当你扔出一个观点时,对方所做的往往不是针对观点去进行探讨,而是直接来一句“你这样太偏激”。问题是,张嘴就说别人偏激的人,怎么知道自己就等于“正”了呢?
比如探讨历史问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你说了一个历史事件,依据是国内外史学界的权威观点,可以提供一大串权威参考资料,包括书籍和论文等,但你的观点跟对方几十年前学过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有点区别,对方立刻质疑,来一句“你不要太偏激”。即使对方连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都没读过,也不妨碍他认为自己就是“正”,超出他的中学教科书认知范畴的东西都是“偏激”。
如果你想继续探讨问题,搬出各种权威说法、史料来证明自己,可以引发的是更大的灾难,因为对方不需要提供对等的史料和观点,只需要一句“你不要太偏激”就能把你气死。
所以你会发现,现实中喜欢说“你不要太偏激”的人,其实只是因为自己讲不出道理,拿不出足够的知识来讨论问题,才会用“偏激”给人扣帽子。
面对各种社会事件,“偏激”一词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个人要是批评两句阴暗面,即使再温和,即使道理再充分,即使事实再明显,都立刻有人在后面让他别太偏激,要多看好的一面。“就事论事”在这些人眼中,根本就不存在,反正只要你提出批评,那你就是偏激。你说,到底是谁极端?
在现实中,那种劝人“不要太偏激”、故作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其实处处藏着最极端的思维。比如“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这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用一个粗鄙的例子来说,一锅饭里有一粒老鼠屎,你说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还勉强能忍,但一锅屎里有一粒饭,你还要说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这锅屎里毕竟还有饭,那极端的是你自己,而不是质疑这锅屎的人。
其实,这种基础的哲学思辨,中国并非没有。鲁迅先生就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总结为“做稳了奴隶”与“欲做奴隶而不得”,这就是“貌似偏激,实则一针见血”的典型例子。要是非要在屎里找饭粒,嚷嚷“凡事都有好的一面”,那就不是鲁迅,而是愚民了。
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当然要尽量摆脱狭隘。但如何摆脱?首先要做的是审视自己:你有没有刻意让别人拉低智商和认知来迁就你?面对那些跟你观点不同但又能拿出更多依据的人,有没有以装逼、偏激、“大多数人都不这样认为”之类的论调来否定对方?当一种观点超出你的认知,或者让你不爽时,你是拿“偏激”这种大棒子砸下去,或者以动机论、阴谋论诛对方之心,还是去学习去充实,尝试认识新观点正确与否?
你的认知无法理解和明白的东西,很有可能不是错的,更不是“偏激”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