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3-29 10:50

生命不能承受之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口老炮(ID:yikoulaopao)作者:炮哥,头图来自:日剧《我,到点下班》剧照


你敢相信吗?大厂副总裁都已经开始焦虑了!这一波裁员带来的后遗症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深刻。


上周的稿子一出《传播进入瓜时代》,私信特别多,尤其我批判业务内卷的一段。


这也直接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为何如今的大厂越来越内卷?反而很多中小型公司的市场部和公关部能够生产出很多爆款传播。


就拿过去的冬奥会来说,花了大钱赞助的伊利、阿里、三星等等一系列厂商,基本上没有搞出什么声音,但是创业公司元气森林,却整出了一个元气一代,赞助的三个运动员都很争气,全部夺冠,最后成了大赢家。


这篇文章,重点讨论的话题有两个。


  • 第一, 今天的大厂为何会有内卷文化?


  • 第二, 年轻人到底应该去什么样的公司历练自己?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大企业在变大的过程中,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做了管理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每一个创业者早期都在公司打下了思想钢印,但是这种思想钢印就会伴随其他文化的侵入变得多元化,于是文化和文化之间就需要竞争,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卷。


而年轻人,在当下经济下行,竞争惨烈的情况下,应该去什么样的公司历练自己呢?


一句话,千万不要去内卷的公司!卷的内核是不自信。


而创业者和CEO们也需要考虑考虑连锁反应了,如此大张旗鼓的密集性裁员,对其他员工的心理创伤是什么?曾经打下的思想钢印会不会就此松动?还会有人相信多年以来的价值观和愿景吗?


一、文化为何会变质


最近有一个广东做零售的公关人看完我的文章后,跟我交流了一段,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认为一些大厂的公关部文化被搞坏,与当年招聘了太多的媒体人有很大关系,传统媒体体制里的官僚制度、抢口线、单枪匹马斗争的习惯被带进了企业之后,就产生了大量的内卷文化。


去年炮哥就听说,某大厂股票狂跌不止的时候,就传出公关部很内卷。


因为老板没有在基层PR干过,导致下面的文化,越来越卷,很多实际有效的工作没法开展,于是想办法如何让老板能够在朋友圈看到自己的推广,就成了重要指标。


再往前看,我还听过一个美的之前的高级副总裁跟我说过的一个事情,就是阿里巴巴来了很多宝洁系的管理人员之后,企业文化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个宝洁系,导致了很多上游供应商的抱怨。


以上都是反面教材,正面教材也有很多。


比如华为和京东,这两家公司在用人上的共同点都是很明显的,基本盘的人才体系,都是自己培养的,有管培生的传统。


现在看看华为的核心管理层,基本都是在华为奋斗了很多年的老员工,而且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很多中间无法接受不停调岗和去海外工作的员工,都在半途下车了;而京东的管培生都已经开始做企业法人了,炮哥认识的一些公关部管培生,也是经历了各种调岗也不离职,忠诚度极高。


就单纯说公关部,华为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管理层,也都是有过海外经历的,在华为工作十年以上的人,京东也是有几位管培生作为中坚力量。


而很多经历了快速扩大的团队,目前也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启用甚至召回之前的老员工,比如阿里巴巴。


炮哥,一直喜欢三体里的思想钢印,伟大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在看一个企业的时候,为何会先关注这家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企业难道不是会挣钱就行了吗?错,价值观和愿景这种看似最务虚的,往往就是确保一个企业基业长青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创业者希望可以深深烙在所有员工大脑里的思想钢印。


下面,炮哥分享几个关于华为不为人知的案例。


有一年,任正非去某海外市场考察,晚上跟负责当地的高管出去公园散步,结果遇到了一条蛇,这位高管第一反应是躲到后面去了,老板觉得这个高管不够勇敢,后面就没有继续重用;还有一位早期管理层,特别喜欢在食堂买很多馒头,任正非就好奇地问他买这么多馒头干啥,结果这位管理层说,公司的馒头好吃又便宜,这个回答也让任总觉得此人不能堪大用。


华为,早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就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的,价值观的差异,就会导致后面职场生涯的各种变化。


但是,人的三观,往往会在大学毕业后的五年之内完全形成,30岁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人生变故,基本上就不会有大改。


那么,从一家培养你的老公司离开之后,之前被烙上的思想钢印必然会跟着你前往下一家公司,你会用你熟悉的方式和方法来处理部门的事宜,如此一来,大企业的文化就开始多元化,思想的角逐就此开始。


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百事可乐的斯卡利在进入苹果后与创始人乔布斯的矛盾,虽然乔布斯后期离开了苹果,但是斯卡利想要把这家公司彻底变成百事,也是不可能,因为思想钢印一旦形成,就很难消失。


此前,谷歌一再提倡的工程师文化,最终甚至一度让管理层在一些大的社会原则性问题上失控。


二、变质之后为何会内卷


过去的两周,对于很多大厂人来说,都是煎熬的,周末传出来的京东和有赞一筐一筐的工牌,看着让人唏嘘不已。


炮哥还能想起来,十五年前去台湾时的一场对话,当时跟HTC的一个管理层聊天,对方说现在台湾的年轻人啊都叫什么“22K党”,说实话这个公司还不如二十年前自己年轻时的工资,经济倒退得厉害。


经济是有周期性的,世间万物,都是在波动中走完自己的生命,起起伏伏,我上周跟一个老朋友说自己心情很差,但是我同时意识到,那是因为前段时间心情很好,对比的结果,如果一直都在快乐之中,快乐也就没有了意义。


这一波互联网浪潮的褪去,会有人失业,会有人面临降薪,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只要你有真本事,社会永远都会需要你。


不过,现在局面的确有点悲凉,上周一位汽车企业的副总裁跟我说,自己都感觉到了危机,现在新能源行业本身就内卷得厉害,大家都知道,市场不可能需要现在这么多的品牌,就像当年的手机市场一样,最后留下来的可能就三四个品牌,其他都得被慢慢淘汰。


其次,现在因为企业日子不好过,内部优化或者裁员就没停过,所有人都害怕被裁,就使劲往上卷,所有的领导明显都能感觉到下属找自己单独吃饭沟通得多了起来,不喝酒的开始喝酒了,不唱歌的开始唱歌了,说话脸红的脸也不红了。


据他透露,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部腐败至极,很多人都知道这一波钱都是一窝蜂的,就是赌市场,错过了,这辈子可能都没这种机会再出现,于是就出现了投放不还价,全部按照刊例来,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某赞的某前高管说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裁员之下,自己能不能留下来都是问题了,人人都在寻求价值最大化,哪还有心思管下面人,大概率就是全砍掉。


也就是说,大厂目前的裁员逻辑很简单,裁掉不需要的业务,如果你巧了,在这个业务里,企业是不会管你优秀不优秀的;正常的业务线,也需要缩水,也就是优化业务,让人员配备更紧凑,肉眼可见,未来的大厂会更累;优化一些中后台臃肿的人员,尤其三十五岁之后,抗压能力和创造能力已经减弱的老员工。


打工人的对策也很简单,能混一天是一天,一边混一边找新的机会,反正工资够高;工作中间,有机会给自己或者朋友创造机会的,毫不犹豫就创造了。


炮哥身边,有个知名卷王,大家平时也都爱拿她开玩笑,她也不回避这个称号,她在某电商中厂做总监,用她的话说,我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房贷两万,不卷不行,后面有比你更便宜的年轻人,长得比你漂亮,精力比你旺盛,PPT做得还比你好,不卷拿什么跟她们竞争?只有跟上一级建立同盟关系,才能有安全感,除非他也被开了。


听到这里,答案已经再明显不过,大厂人的内卷背后,有无数要在一线城市还贷的高级住宅,有无数等待接受一流教育的下一代,还有无数曾经幻想过的财富自由的梦。


人,总是很奇怪,喜欢从自己的上一级那里获取安全感,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可以摸着我的内心说一句,只有产出才有真正的职场安全感,大家在一个环境里,对比的就是产出。


当然,当你无法直接面对创始人的时候,无数自己也很危急的职业经理人,可能会让你产生幻觉 ,卷就可以自保。


这就是下一段要谈论的话题,为何中小企业现在内卷的文化没这么强。


三、船小好掉头


很多年轻人打破脑袋,宁愿拿更少的工资去大厂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内卷的表现。


说实话,我们肉眼可见,当代年轻人,从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卷了,本科毕业了,不愿意进入社会,一大半的人都选择去考研和考公务员,结果今年难度大大加大,逼着他们进入社会工作;进入社会,宁愿拿少一点工资,也要去大厂混。


这些都是卷在作祟,研究生、公务员、大厂,年轻人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虚荣和光环之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一零年代年轻人身上的自我突破、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这与七零后、八零后这一代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这一代家长很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之后,跟子女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接受最好的教育,要成为最优秀的人,父母希望你一辈子都开开心心,实在不行,回家我们养你!


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是酸甜苦辣,没有痛苦的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这两年以来,我们陆陆续续换了很多九五后员工,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是代沟,现在真心知道了,我不知道对与错,我只知道时代变了,我坚信现实会让每一代人清醒和成熟,但是代价各自不同而已。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这个时候,很多中小厂甚至创业企业,就有了新的社会价值。


前段时间,我跟元气森林的一些同学交流,你们为何能够做出很多花钱很少,效果却很好的传播呢?一位曾经也在很多大厂工作的同学说,因为企业文化好,工作扁平化,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内卷。


传播就是传播,回到本质,服务效果,而不是服务老板。


在媒体圈子里,有很多服务老板的奇葩现象,比如很多媒体人热衷于加很多公司CEO和高管的微信,然后自己的内容就可以直接覆盖这些圈层,然后就会让企业市场部和公关部觉得这个人有投放价值,因为投了老板可以看见。


这一波大厂裁员,说实话,也能看到很多“水货”,名牌大学毕业,知名大厂履历,但是用起来却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不如普通人。我个人就经历过,大媒体出身、知名大学硕士,但是句子都写不通的人。


年轻人,在职场生涯的早期,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第一, 找一家可以给你真正本领的公司。


  • 第二, 你所在的部门,要一切向业务负责,而不是向人负责。


  • 第三,做你擅长做的事,而不是你想要做的事,这一点很多年轻人不明白。


什么样的公司不能去呢?


就一点,无论大小,只要内卷,就不要去。


比如上周,恒大许老板的内部讲话,后面挂着红色标语,一副官僚气息,这样的公司,能不卷吗?


四、如何保持纯净


如何保持灵活机动?如何避免大企业病?这是全世界所有公司和组织的共同难题,凡事一大,问题就接踵而至。


人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基数越少,越容易保持统一,基数一大,就容易分崩离析,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选择,大企业不愿意分崩离析,就会强行黏合在一起,最终出现问题,但是如果分开,就容易做不大,实现不了抱负和理想。


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对峙,会伴随着人类文明一直持续下去,但目前来看,分布式系统可能生命周期更长一些。


企业的内核是什么?创新和资本,用个人的创新撬动第一块资本,然后创造更大的创新,撬动更大的资本,反复进行这种循环。


上百年以来,站在商业生态链最顶端的永远是资本,我没听说过哪个投资机构被大企业病困扰的,因为这些机构永远不需要太多的人,都是保持着小规模,当然这个圈子也有这个圈子的问题,比如很腐败也很虚伪。


为何大家热衷于平台型企业?因为平台就是生态,能够获取最大的动能,这里面其实也有两个段位。


第一个段位,就是阿里巴巴、美团这样的企业,很多中小型企业在这个平台上生存,这些小微企业只要维持着活力和动能,这些平台就能保持生命力,市场总有稳定的一天,稳定之后,系统更新迭代的速度放缓,那么需要的员工数量自然就会下降。


第二个段位,就是腾讯,因为它是巨头中的巨头,中国互联网行业背后真正的大佬,中国一大半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基本都被投了,只要这些企业都能保持活力,或者说大部分都能保持活力,腾讯的基本盘就会有活力。


今天的大厂,年轻人已经没有故事可听了。


华为任总当年开会,让高管买一些阳台比较大的房子,说是深圳天气潮湿,以后方便晒钱,九十年代,哪个年轻人能经受住这样的PUA?


一般一家企业只能造富一次,但是如何确保造富神话一直存在呢?无非就是拆分,形成分布式系统。


海尔前几年做过这样的努力,后面的效果也不错,但是目前还没出现爆炸式的项目,这其实本质上就反映了一个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速度慢,但是活得久,集中式系统爆炸速度快,但是往往周期短。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每一家都是集中式系统,于是全部取得了爆炸式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为何今天持续不下去了?因为没有创造力了,一个体系被压榨完了,没出现第二个可以压榨的体系,行业喜欢称为第二增长曲线。


充分的市场竞争,才会爆发最大的创造力,阿里巴巴有没有勇气把自己的业务彻底拆了?腾讯有没有勇气把自己的业务彻底拆了?


目前来看,阿里可能会走向拆,比如盒马已经开始试验,而腾讯可能会集中人力和财力在下一代互联网上,牟取流量的源头。


分布式和集中式,谁成谁败,把时间拉长到30年,看这两家企业就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口老炮(ID:yikoulaopao),作者:炮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