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据英国广播公司9月28日报道,演员迈克尔·甘本的家人表示,甘本在医院去世,终年82 岁。甘本在《哈利·波特》八部电影中的六部,扮演霍格沃兹魔法学院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9日,特此重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桃子酱,编辑:程迟,校对:向阳,原文标题:《我不敢想象,没有邓布利多的魔法世界》,头图来自:《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剧照(邓布利多由迈克尔·刚本扮演)
邓布利多一直保持着年高德劭、须发银白的智者形象。
戴着半月形眼镜的他,“知道的太多、猜到的太多、猜对的太多”。在《哈利·波特》完结之后,继续探讨邓布利多的过往经历和心路历程也就成为众心所向。
在《神奇动物》系列中,邓布利多以年轻了六七十岁的面孔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邓布利多何以成为邓布利多?这个圣人般的角色为什么可以成为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受欢迎的形象之一?
让我们进入魔法世界里,属于邓布利多的那个角落。
(以下为正文)
5年前,裘德·洛扮演的年轻版邓布利多在“神奇动物”系列电影第二部《格林德沃之罪》中亮相。
按照裘德·洛的描述,年轻版邓布利多“强大、特立独行、古怪、道德感强、风度翩翩、风趣幽默”,为此,众多邓布利多粉表示,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正当盛年的校长,此生圆满了。
邓布利多是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以下简称HP)中最有魅力的人物之一。从HP1到HP6,我们所知的邓布利多,是哈利·波特视角中的邓布利多,仿佛从来就没有年轻过,一直保持着年高德劭、须发银白的智者形象。
但正如HP作者J.K.罗琳所说,这个角色还有许多值得深挖的地方,在HP完结之后,继续探讨邓布利多的过往经历和心路历程,也就成为众心所向。
早在2016年“神奇动物”系列第一部《神奇动物在哪里》上映时,就有邓布利多粉表示:既然盖勒特·格林德沃(GG)都来了,阿不思·邓布利多(AD)还会远么?果然,在《格林德沃之罪》中,我们看到了纽特·斯卡曼视角的、年轻了六七十岁的邓布利多。
《格林德沃之罪》剧照。
如果说《格林德沃之罪》揭开了邓布利多前传的序幕,那么,“神奇动物”系列第三部《邓布利多之谜》就是这部前传的正片:GGAD的故事就此展开,而二人的关系,正是邓布利多何以成为日后的邓布利多的关键。
遇见导师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读到邓布利多老友的讣文,哈利·波特才发现,自己对邓布利多几乎一无所知。他从来没有想过去问邓布利多的过去,因为这么做显得“有点别扭,甚至冒昧”。对哈利来说,邓布利多扮演着“英雄之旅”中“导师”的角色,对这样的人物,哈利只能仰视。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在代表作《千面英雄》中认为东西方神话都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就是英雄的冒险,或曰“英雄之旅”。
《千面英雄》
[美] 约瑟夫·坎贝尔 著,黄珏苹 译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
美国编剧大师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则进一步将“英雄之旅”细化为“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遇见导师”等十二个阶段,并总结出八种人物原型——英雄、导师、边界护卫、信使、变形者、阴影、伙伴、骗徒。
HP系列无疑是一场哈利·波特的“英雄之旅”:最初,他是人们眼中的“怪人哈利·波特”,常年住在黑洞洞的碗柜里;在接到海格(信使)的通知后,他通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这个入口,进入新奇而陌生的魔法世界,获得邓布利多这样的师长(导师)和罗恩、赫敏等朋友(伙伴),也不免遇上马尔福这样的讨厌角色(阴影),经过一场场冒险,最终得到成长。
沃格勒指出,英雄之旅中的“导师”(mentor),来源于《奥德赛》:女神雅典娜化身为“门特”(Mentor)这个角色,为奥德修斯之子忒勒玛科斯担任引路人。
导师可以是和亚当在伊甸园里漫步的上帝、引导亚瑟王的梅林,也可以是帮助灰姑娘的女巫、指导新手警察的老警官,“英雄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文学和电影里最能产生娱乐性的源头”。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剧照。
沃格勒还指出,导师就是以前的英雄,他们经历过人生试炼,现在要把知识和智慧作为礼物传给英雄。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伏地魔问邓布利多:“我一直奇怪,你这样一位巫师怎么从来不想离开学校?”邓布利多如此回答:“对于我这样的巫师来说,没有什么比传授古老技艺和训练年轻头脑更重要了。”
英雄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学习,而导师的关键功能是传授和训练。
邓布利多传授的,首先是三观和方法论:关于面对敌人——“什么神秘人不神秘人的,全都是瞎扯淡——十一年了,我一直想方设法说服大家,直呼他本人的名字:伏地魔”,因为,“对一个名称的恐惧,会强化对这个事物本身的恐惧”(《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关于选择——“表现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哈利·波特与密室》);关于勇气——“被拽进角斗场去面对一场殊死搏斗和自己昂首走进去是不同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邓布利多亲自给哈利·波特授课,这种一对一教学方式,正是牛津、剑桥等学院制高校的典型做法。在学者斯蒂芬·里柯克看来,“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经过被导师的“烟”熏透的言传身教——邓布利多不喷烟,喷的是洞见和金句,让哈利·波特成为“彻彻底底的邓布利多的人”。
导师训练英雄,英雄也可以反过来对导师有所启发。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邓布利多坦承他犯了老年人通常容易犯的错,那就是对年轻人的同理心:“年轻人不知道上了年纪的人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他们的感受但是如果上了年纪的人忘记了年轻时是怎样的情形,那就大错特错了……”而老年人低估年轻人,“是愚蠢和健忘的”。
黑化的邓布利多
每隔一段时间,HP出版商或网站就会进行“HP最受欢迎人物”的评选,三人组(哈利、罗恩、赫敏)的排名,往往不如至死爱着莉莉·伊万斯的斯内普教授、“大脚板”小天狼星,甚至不如卢娜·洛夫古德;而在三人组中,经常掉链子的罗恩才是最受欢迎的那个,哈利因为太过“正常”而显得相对乏味。
同理,邓布利多在HP1到HP5里尽管不乏有趣之处(从他给办公室设置的口令如“冰镇柠檬汁”“滋滋蜜蜂糖”“太妃手指饼”“酸味汽水”来看,校长无疑是一名吃货),但正如哈利对他的观感,他像个圣人,令人敬畏,简言之,没有太多人味。知乎用户随风表示,直到HP7出版前,自己都不喜欢邓布利多这个角色,因为太脸谱化了,以至于在HP6邓布利多死的时候,内心毫无波澜。
事实上,随着主角们的成长,HP越到后期越成人化,也就逐步展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结尾,哈利为小天狼之死深深自责,而邓布利多轻飘飘的一句“我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心情”,让哈利气得发抖。正是在这一部,邓布利多第一次在哈利面前展现了他的软弱:先是闭上了眼睛,把脸埋在双手中;随后,他更让哈利看到了他的眼泪,因为他欠哈利一个解释。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剧照。
到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喝下魔药后,邓布利多崩溃了,他哭泣地喊道:“别伤害他们,别伤害他们,求求你,求求你,都是我的错,冲我来吧……”从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解释来看,说这句话时的邓布利多,应该是想起了少年时期的一件憾事:在他和弟弟阿不福思、友人格林德沃的混战中,妹妹阿利安娜不幸死亡。
就像那只被魔咒伤害、变得焦黑的手,邓布利多变弱了,同时,他之前维持的圣人形象开始褪色。
而他的死去,给哈利以及读者们带来的,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信念的倒塌:
“斯内普的魔杖尖上射出一道绿光,不偏不倚地击中了邓布利多的胸膛。哈利惊恐的尖叫声被憋在了喉咙里,他发不出声音,也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邓布利多被击到空中。……(邓布利多)像一个破烂的大玩偶似的,慢慢地仰面倒下去,从围墙的垛口上栽下去不见了。”
最终颠覆圣人神话的,则是最后一部中揭露的GGAD的关系,以及二人对“为了更伟大的利益”(For the Greater Good)的讨论——后来,这成为格林德沃的行动宗旨。有过这段秘密黑历史的邓布利多,形象不再脸谱化,呈现了作为“人”的样子。由此,在随风心目中,邓布利多在她的HP人物单上从倒数几名跃升到TOP5。
豆瓣作者柴斯卡也表示,“为了更伟大的利益”才是成人世界的规程,而邓布利多的所谓“黑化”,“预示着童年必会终结,所有人都终将离开魔法世界的奇思与妙想,迎接现实社会的刺痛和冷冽”。
爱比黑魔法更强大
关于GGAD的关系,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着墨不多:在邓布利多18岁那年,他与小他两岁的格林德沃一见如故,用介绍他们认识的巴希达·巴沙特的话来形容,“两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他们就像火和锅一样投缘”。
二人相处的唯一细节也来自巴沙特:即便聊了一整天,到了深夜,突然有了灵感,邓布利多会马上给格林德沃写信,“我有时听到猫头鹰在敲盖勒特的卧室窗户,送来阿不思的信”。
至于更多的细节,包括阿利安娜的死因、阿不思与阿不福思兄弟因何反目成仇、格林德沃为何匆匆离去,乃至多年之后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如何展开决战,书中都付之阙如。关于邓布利多,读者们想知道更多——如果说哪位HP人物的前传更令人期待,那一定非邓布利多莫属。
J.K.罗琳也亲口承认,邓布利多是她最喜欢的HP人物,这个角色还有待深挖;GGAD的关系是她在HP系列中最想修改的部分。
“格林德沃深深地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邓布利多,这就是我构思的关于邓布利多的悲剧背景”,而且,“他一直没有从少年时期受到的创伤中复原,从来没有”。在罗琳看来,邓布利多是有缺陷的,他的缺陷还很大,但这也正是他有意思的部分。
确定由裘德·洛出演年轻版邓布利多后,罗琳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长谈——她告诉他,邓布利多在她所创造的魔法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自己对邓布利多的理解,有些甚至从未跟别人说过。
“他得知道那个角色所承受的负担。如果他不知道,他就是在扮演一个貌似轻率对待别人生命的人,而那并不是邓布利多,他并不想伤害或损害任何人。”
《邓布利多之谜》剧照。
在HP1中,哈利问过邓布利多一个私人问题:在望向厄里斯魔镜(厄里斯erised倒过来即desire,欲望)时,你看到了什么?当时邓布利多的回答是:“我看见自己拿着一双厚厚的羊毛袜。”据说羊毛袜象征亲情,但哈利怀疑邓布利多的回答不尽不实。这个谜底在《格林德沃之罪》里被解开了:邓布利多看到的是他自己和格林德沃。
“我想象过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相遇前的情景。我觉得邓布利多曾处于非常孤独的境地,他年轻时魔法超群、才华横溢,会让他感到遗世独立,削弱他的力量、自我、视野与抱负。突然,另一位强大的魔法师出现,这种紧密而特殊的关系让他无比喜悦——尤其是当时他们都还年轻。但当邓布利多发现两人走在不同道路上,那个时刻糟透了。”裘德·洛如此表示。
罗琳也说过,邓布利多因为“知道的太多、猜到的太多、猜对的太多”而更显孤独,他一直用一种幽默感、疏离感、漫不经心的无聊举动来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裘德·洛甚至认为,他“几乎是把自己囚禁在霍格沃茨”。这样的邓布利多,由此更渴望理解,这正是当年两个在智力、技艺和世界观上旗鼓相当的年轻人相逢恨晚的原因。而当时的情投意合带来的欣喜有多大,日后二人分道扬镳带来的伤害就有多大。
即便饱受创伤,这个人仍然相信爱的力量,认为爱比黑魔法更强大。“关于爱、忠诚和单纯,伏地魔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其实它们都具有一种比他更加强大的力量,一种超越任何魔法的力量,但他始终没有领会这个事实。”(《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这样一个人,即便没有魔法,也能打动你的心,还能指引你前行。所以,罗琳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个邓布利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桃子酱,编辑:程迟,校对: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