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继万亿GDP城市之后,万亿国家级新区呼之欲出。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19大国家级新区,谁最有潜力?
新区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瞩目的经济现象之一。
近年来,新区在全国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新区、开发区总数超过3500个,但位于金字塔尖的国家级新区仅有19个。
新区之所以备受推崇,原因是各类新区不仅是招商引资的重镇,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不过,与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不同,国家级新区是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点,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肩负着以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任,对于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举足轻重。
19个国家级新区,分布在不同区域:东部沿海地区8个、西部地区6个、东北地区3个、中部地区2个。
其中,上海浦东新区最为特殊。
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GDP总量破万亿的城区,因此在新时代又被赋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的重任。
数据显示,上海浦东新区,2021年GDP超过1.5万亿,占上海全市1/3强。
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整体实力居前。
滨海新区曾在2016年一度官宣破万亿,但由于“挤水分”等因素,最终核查的GDP总量减少了1/3强。
根据最新统计年鉴,滨海新区GDP总量约为6000亿元左右,离万亿大关仍有一定距离。
考虑到城市整体经济增长势头放缓、高新产业有待培育、人口流出等因素掣肘,滨海新区GDP破万亿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不乏被其他国家级新区赶超的可能性。
在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之后,南京江北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沙湘江新区等均位居同一梯队。
这些国家级新区,不约而同将2035年前GDP迈过万亿大关,作为志在必得的锚定目标。
这方面,南京江北新区提出,2025年GDP破6000亿,2035年迈过万亿。青岛西海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等均有类似的时间表。
这背后的底气,一方面在于均有“强省会”或经济强市作为支撑。江北新区背后的南京,天府新区背后的成都,两江新区背后的重庆等,均为全国TOP10城市,发展势头迅猛。
另一方面则在于国家级新区本身的增长动能。国家级新区,历来都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借助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国家级新区GDP增速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可见,国家级新区地位特殊、增长动能强劲、角色举足轻重,GDP占所在城市经济比重普遍在20%以上,最高的超过40%。
因此,万亿国家级新区的崛起,同样会助力所在城市的经济总量,迈向3万亿、4万亿乃至更高的水平。
二、跻身TOP10城市:南京的产业突围之路
作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助力南京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020年,堪称南京的重要转折之年。这一年,南京GDP首次超越作为直辖市的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跻身全国经济TOP10城市,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21年,虽然一度遭受疫情冲击,南京仍以600多亿的领先优势,稳守第10城之位。
要知道,10多年前,南京GDP总量位列15名开外,在省内不仅不及苏州,甚至还低于无锡。
南京,到底靠什么晋级?
南京晋级背后,横跨苏皖两省、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的贡献不容低估。
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从国家层面再次确认了南京对于两省的辐射力,对于南京城市能级的提升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参阅《官宣!第5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在都市圈之外,南京从重工业向高新产业的转型,为GDP高速增长奠定了更强的基础。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南京的印象,要么是“徽京”的戏称,要么是“金陵繁华地”的千古风流,说深一点的,更多也是“老工业重镇”的产业认知。
没错,南京一度是长三角地区重工业城市的代表。
1978年,南京轻重工业之比为31:69。到了2002年,进一步上升到14:86。
南京曾以石化、汽车、电子、钢铁为支柱产业,在百强企业榜上,重化工业企业一直都是主力,南京钢铁、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等大型企业广为人知。
重化工业的完善,使得南京完成了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跨越。
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一步深化,重工业本身存在的产能过剩、能耗突出等问题备受关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的共识。
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南京开启了向高新产业转型的新征途,逐步形成了以软件和信息服务、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体系。
这其中,江北新区的设立,是关键一环。
江北新区之“新”,不仅在于作为江苏首个国家级新区的特殊地位,更在于从一开始就将“创新”镌刻在发展基因之中。
在2015年的批复文件中,江北新区获得了“三区一平台”的超级定位:
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这些定位,无一例外都导向了创新。而成立近7年来,江北新区也一直以创新为己任,不断抬升南京产业升级的天花板。
短短几年时间,江北新区从无到有,建立了三大充满科技含金量的支柱产业:
一是集成电路,二是生命健康,三是新金融产业。
这几条赛道,与上海浦东新区可谓不谋而合。浦东之所以能终结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传统认知,离不开金融、贸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强大助力。
目前,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750亿元、13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我国芯片半导体TOP10企业,已有4家落户江北新区,其中不乏台积电、华为鲲鹏这样的超级龙头。
相比茁壮成长的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已成为江北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不仅积聚了以健友生化、基蛋生物、威尔药业、药石科技为代表的上市企业,而且还为南京贡献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如今,芯片之城、基因之城,不仅正在成为江北新区的“代名词”,而且还将南京带往高新产业竞争主赛道上。
南京在传统形象之上,又多了一个“创新”标签。
三、瞄准万亿,江北新区靠什么?
面向2025年和2035年,江北新区将走向何方?
根据规划,2025年,江北新区GDP突破6000亿元,到2035年,迈过万亿大关。
以江北新区在南京全市的GDP比重来看,到2025年南京GDP有望破2万亿,2035年进一步迈过3万亿大关、直逼4万亿,可以说毫无悬念。
问题来了,江北新区瞄准万亿的底气到底在哪里?
为实现这一目标,江北新区在相关规划中提出了三个更具体的数字目标:
3000亿、5000亿、1万亿。
3000亿说的是集成电路产业规模,5000亿指的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1万亿则是金融资产管理规模。
这意味着,未来4~5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产业,均要实现4倍左右的巨大跨越。
江北新区靠什么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过去几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赛道的重要性。
2021 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营收750亿元,同比增长55%;生命健康产业全产业链收入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30%。
这一数字单纯听起来或许没有太多感觉,但要知道,这是短短5~6年时间“从0到1”实现的成果,从白手起家到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相当不易。
当然,江北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摸索过程。
在成立之初,江北新区先是确立了“4+2”主导产业体系,即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
这一定位不可谓不高,但事无巨细的问题就在于缺乏特色,什么产业都想揽入手中的结果可能是缺乏重点,最终很难有优势产业胜出。
因此,面对产业竞争新格局,2017年,江北新区迅速将定位调整为 “两城一中心”:
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
这种巨大调整,在当时许多人看来都不可思议。作为设立未久的国家级新区,没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没有人才聚集,靠什么完成突破?
事实上,不独江北新区,许多城市高新产业都是从零起步。相比而言,江北新区有着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南京作为高教第三城的科教实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江北新区自身的创新动力与机制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最能说明问题。
江北新区虽然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不太深厚,但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整体产业规模占了半壁江山,再加上自身拥有的体制机制优势,这就为台积电等龙头企业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在台积电等龙头企业的助力之下,新思科技、展讯、华为鲲鹏、龙芯中科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
有了产业基础之后,江北新区致力于构筑完成的产业生态圈。要实现这一步,就不是传统的招商引资所能解决,这就离不开全方位的创新。
一方面,面对初创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江北新区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其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最为关键。
近年来,江北新区先后成立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EDA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着力于整合省市创新资源,联合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通过开放共享等方式惠及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面对初创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江北新区先后成立了多个产业投资基金,包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
这些政府性质的产业基金,利用财政释放的杠杆效应,带动社会资金蜂拥而入,助力初创企业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南京作为我国教育第三城,为发展高新产业积蓄了庞大的智力能量。
江北新区利用高教优势,在全国首创开展“双聘制”试点改革,让人才同时服务于高校和企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目前,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6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1万余人……说是“芯片之城”并不夸张。
选对了赛道,又掌握了助力赛道腾飞的创新密码,江北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并非偶然。
四、风投之城:江北做对了什么?
江北新区,堪称全国最会“投资”的国家级新区。
过去几十年,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着力于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产业格局变迁,地方政府主动变身“风投”,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押注”各大赛道,成为“有为政府”的关键注脚。
如果说私募基金更多是利润为导向,高风险背后必然是高回报的需求,而许多高新产业,资金投入大、进入门槛高、回报周期长,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社会资金往往心存疑虑,这就凸显了政府的“投资”角色。
这一点,在江北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江北新区两大主导产业——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都是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度依赖研发与创新,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创投基金的助力。
在这方面,江北新区拥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特殊优势,这里不仅是产业创新重镇,还是冉冉升起的新金融中心。
近年来,江北新区利用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双区”叠加的优势,将“新金融中心”作为新的建设目标。金融与产业共振,产融结合,江北新区得以成为首屈一指的投资沃土。
数据显示,江北新区引进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400只(家),基金认缴规模将近5000亿元。其中,江北新区各国资平台直接参与出资基金60余只,总认缴规模超1000亿元,集聚了芯华章、芯驰半导体、药捷安康等业内国际领先企业。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当属江北产投。
短短数年间,这家直属于江北新区管委会的知名“投手”,先后造就了100多家高新企业崛起,其中36家入选南京2021都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多家被投企业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数量超过天津、无锡、宁波等城市。
在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与示范之下,包括红杉、高瓴、中金、思佰益集团(前身日本软银)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涌入江北新区,寻找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
仅2021年,江北新区就有58家企业获资本市场融资,其中35家融资过亿,融资事件70余起,融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可见,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的进入,不仅让初创企业缓解了资金之忧,还能利用财政资金释放的杠杆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从而创造资本涌动、产业繁荣、人才流入的新格局。
从深圳、合肥到南京江北新区,“有为政府”的崛起,一改过去简单以土地、财政补贴等作为招商引资主要筹码的竞争模式,正在显著改变未来的城市竞争格局。
所以,有政策优势,有高新产业,更有与之配套的创新机制,在不远的将来,江北新区有望晋级为新的万亿国家级新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