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作者:王柏匀,编辑:蒋诗舟,原文标题:《15家持牌消金去年共赚近百亿,部分用户年化利率超24%》,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截至4月18日,已有17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公布了2021年业绩。
除阳光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未披露2021年营业收入外,其余13家持牌消金的营业收入总额为556.19亿元;15家持牌消金在2021年的净利润总额为99.4亿元。
从已公布数据来看,多数持牌消金在2021年扩大了放款规模,仅2021年上半年,招联金融就新增贷款1572亿元。同时,已公布2021年年末贷款余额的5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合计超1444亿元。
多位持牌消金内部员工向《财经》新媒体表示,最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拓展客群、扩大业务规模,大量银行下沉至原来持牌消金的客群,由此持牌消金只能继续下沉。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由于风险定价原则,部分用户在持牌消金机构使用的贷款产品年化利率超过24%,甚至达到35.9%,其中包括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等。
11家持牌消金净利润同比上涨超50%
2021年,有5家持牌消金的总资产突破400亿元大关,其中最高的是招联消费金融(1496.98亿元)照比其2020年的总资产增加38.2%。
营业收入方面,5家持牌消金在2021年实现营收超过50亿元,其中2家突破100亿元。从增速来看,海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增长最快,达到75.66%;湖北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也超过50%。
净利润方面,除招联消费金融与兴业消费金融在2021年超过20亿元外,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均超过1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有11家净利润同比上涨超50%,其中湖北消费金融净利润增长最快,达470.81%。湖北消费金融之所以在2021年实现翻倍式增长,是由于2020年的净利润(0.16亿元)大幅下跌,照比2019年下降84.16%,即使2021年净利润暴涨470.81%仍未及2019年(1.01亿元)。
从数据来看,多数持牌消金的贷款业务规模均有明显上涨。
兴业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截至2021年末的贷款余额均超百亿元,其中兴业消费金融截至2021年末的贷款余额为580.56亿元,同比增加41.86%,且比2021年上半年增加84.31亿元。另外,截至2020年末,招联金融的贷款余额就已达1091.82亿元,同时其累计贷款规模10128亿元。《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五期金融债券》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 6 月末,招联金融累计发放贷款11700亿元,平均贷款利率约19.00%。按此计算,2021年上半年,招联金融新增贷款1572亿元。
除了招联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持牌消金机构在2021年内的新增贷款也大幅增加。其中,从2020年6月末到2021年6末的1年时间内,兴业消费金融的累计放款规模从1000亿元上升到1600亿元;中原消费金融2021年全年放款645.44亿元。
某持牌消金商务总监张赫告诉《财经》新媒体,部分持牌消金追求放贷规模的背后是冲刺上市时业务规模好看的需要。
“过去,很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都过度依赖线下渠道,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机构也在加速线上渠道获客。”某持牌消金机构员工张伯亚表示。中邮消费金融发布2021年成绩时表示,它们正在通过互联网渠道扩大客户服务范围。
与此同时,在持牌消金领域,下沉市场也是获客的重要举措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时下,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等均在持续下沉用户群体。具体来看,兴业消费金融将主打的家庭消费贷款产品下沉至县域地区,解决农民面对教育、装修、旅游等大额消费开支时的资金困难;中邮消费金融在16个省市设立了省级营销中心和线下直营网点,将消费金融业务进一步下沉,线下网点将普惠金融服务向更多二三线城市及县域地区延伸;中原消费金融也在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多维度数据挖掘、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人群。
对于持牌金融机构下沉市场的原因,招联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机构的多位内部人士向《财经》新媒体直言“这是无奈之举”,在消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量银行下沉至原来持牌消金的客群,由此持牌消金只能继续下沉。
“如果风控能力、盈利能力都无法支撑用户下沉的话,增长点也会成为一个痛点。”张赫认为,越下沉的客群偿还贷款的能力和意愿越薄弱,进而机构的风险就越高,如果简单将风险成本体现在利率上,意味着将风险转嫁给部分理性借贷的借款人,导致恶性循环。
部分用户年化利率超24%
《财经》新媒体对持牌消金领域的消费金融贷款产品进行了收集整理与下载。其中,招联金融APP、招联好期贷、中邮钱包等消费金融产品,在借款界面无需注册即可看到贷款利率范围;另有部分贷款产品需要注册及实名认证后才能看到,如海尔消费金融仅显示“费率低”等。对此,海尔消金在线客服表示,贷款利率可参考APP展示利率,可通过APP选择分期方式后,通过还款计划查看,最终以实际合同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3月31日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显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消金行业观察者李珊珊表示,“显然,注册后才明示贷款利率对金融机构更有利,所以这一操作或是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选项之一。”
尽管多数持牌消金展示的贷款产品利率在监管规定的红线以内且较低,但一些产品的利率后面都有一个小警示号,点开才能发现“具体以实际审核为准”“实际利率需要根据用户资质情况确定”等风险定价信息。
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20年8月20日后的民间借贷案件利率保护上限调整为4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而2021年1月20日的LPR为:1年期3.85%。也就是说,民间借贷案件利率保护上限为15.4%。同时,有持牌金融机构从业者告诉《财经》新媒体,监管要求个人贷款年化利率应控制在24%以内。
然而,《财经》新媒体注意到,由于风险定价原则,部分用户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使用的贷款产品年化利率超过24%,甚至达到35.9%,其中包括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等消金机构的产品。
“年化利率24%—36%是灰色区间,若借贷人申诉,这部分利息需要机构退还,但是申诉用户还是较少的。”李珊珊表示。
针对贷款产品年化率超24%的问题,《财经》新媒体向中原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求证。中银消费金融客服表示,公司线上贷款产品年化率不会超过36%。蒙商消费金融客服则表示,公司利率都符合国家规定,(年化率35.77%)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借款时有展示,用户同意才借款,所以不可以退息。中原消费金融方面告诉《财经》新媒体,“我们新客从3月开始都降到24%以内了,少部分利率高的应该是存量用户。”但对于之前利率在35%以上的用户,他们表示不会退回高出24%的那部分利息。
从公开信息来看,多家持牌消金曾因产品利率高、虚假宣传等问题频遭投诉,甚至被监管开罚单。福建银保监局披露,兴业消费金融2021年以368件投诉量居银行业消金机构首位。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哈银消费金融在2021年的投诉总量为163件,同比增幅达340%。深圳银保监局披露2021年下半年,招联金融的投诉量达1603件,其中有1600件是源自贷款业务。
张赫、李珊珊、张伯亚均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作者:王柏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