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26 23:05
假装上班,全职备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 (ID:vistaedulab)作者:林杨攀,编辑:沈佳音,运营:屈昕雨,头图来源:IC photo


如今,三战四战的研友并不少见,工作多年后的职场人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来。他们被称为“大龄考研”。


究竟几岁才算大龄考研?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相比本科毕业后直接选择考研的这部分学生来说,这些已经工作多年,甚至有了家庭孩子的“社会人”,在选择考研时,往往有着更为现实的考量。


为此,本刊采访了几位30多岁依然选择全日制读研的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大龄考研经历,以及读研对他们的意义。


1. 为了圆梦,孩子、工作放一边


鹭鹭 35岁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工作专硕 研二在读 


今年6月份,我就要研究生毕业了。前些天已经完成了论文预答辩的工作,最近正在忙着按照导师的意见修改论文。


我其实很早就有考研的念头,学历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缺憾所在。我之前读的是三年制的大专,又要实习,在学校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年,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大学,所以一直想要去读个全日制的学位。


于是趁着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时间里,我边工作边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的专升本,拿到了国家认可的学历学位证,具备了考研究生的资格。


鹭鹭在做毕业论文开题汇报。(受访者 供图)


但过去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直到2019年,我当时刚好要换城市,从兰州搬去重庆生活。我对象本来就是重庆人,孩子后续在重庆上学,教育资源也更好。


有搬家的决定在前,等我把孩子的事情都安顿好后,突然觉得一件大事了结了,我就想,我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我自己了。有了这层心态转换后,考研这件事才提上日程。


我当时的目标是重庆大学,之所以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理由很简单也很现实——我必须确保它在我考得上的范围内。社工是相对好跨考的,同时我比较认同这一专业的伦理价值。


至于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说实话,我并没有考虑太多。我主要是奔着圆全日制读书的梦想,以及提升学历的想法去考研的,专业方向并不一定要和就业方向一致。想明白这点后,我就决定考研了。


我当时在兰州的一家外企做人力行政,工作做得也不错。所以我没有立马辞职备考,而是等到了10月份才正式辞职,开始全职备考。当时我都没敢让父母知道,怕他们担心我这是瞎折腾。每天到了上班时间,我就出门假装去上班,事实上是去付费自习室学习,到了下班的点,按时接孩子回家。


这期间的备考强度也不算大,因为还在假装上班,所以每天也不会太早出门,下午还要去接孩子放学,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最多6个小时。中间还会穿插着处理一些兼职工作。


这份兼职工作,其实也给了我考研的底气。我从2018年开始就兼职给一家上海在线教育公司做文案,收入好的时候,它甚至超过了本职工作的收入。因此,我选择全日制读研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直到2021年5月份,受政策影响,这家公司大幅裁员,我才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但自己以前的积蓄也足够支撑我的学业和生活开销。


考完初试后,自我感觉还行,我就跟父母交代了自己辞职考研的事,他们还挺支持的。事实上,我读研一时,课程安排很满,都是父母在帮我带孩子。到了研二时没有课了,孩子又刚好上小学一年级,我就可以自己照顾孩子,接送他上下学。


经济问题、孩子的问题,我都在做考研的决定前考虑过,包括说万一没考上怎么办,大不了第二年来重庆工作,然后再考在职研究生。我把最后的退路都想好了,考不上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四川外国语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当年分数出来后,第一志愿重庆大学的分数线比往年高了20分,我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进不了复试,不抱任何幻想,立刻着手准备调剂。我搜集了大量调剂相关信息,联系了11所学校,最后只有川外给了我面试的机会。


我是非常幸运地被补录进去的,因为复试完,我在waiting list上,前面有人选择放弃,我才得到了这个机会。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特别珍惜现在的上学时光。


研一基本上是过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平时课业很重,我都住校,如果周末学校有考试或者活动,我也不回家。


和以前上学非常不一样的一点是,我的心态是我费了老大劲、也花了这个钱,我要好好享受、充分利用这上学的两年时间。凡是有小组作业需要汇报的时候,我都会说“我来”“我要上去讲”。


我记得当时有一门课叫社会工作理论,小组作业是需要把一本80多页的书做成PPT,我们熬了好久把它做出来。最后展示的时候,我站在台上讲了40多分钟,讲完那一刻的感觉称得上是痛快淋漓,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在学校里,只要我自己不说,他们也看不出我的年龄。唯一有一次,我请假去开家长会,老师点名的时候我不在,问起请假的理由,我室友回答说是去开家长会了,当时同学们都笑了。


此外,我倒没觉得有年龄上的影响,但焦虑肯定还是会有。比如我假期回兰州,会听到别人跟我妈闲聊天的时候,说我这个年纪去读研究生性价比不高了,虽然自己不认同这种观点,但心里还是会有点堵。


有一次,我老公打电话,别人问我在干什么,他说我没工作。这句话深深地戳到了我。他可能是无心说了这句话,可当时我刚好没了兼职工作,报考事业单位也没进复试,这种时刻确实会有一点点焦虑。


35岁那条线还是在那儿,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已经报了三四个事业单位的考试,但因为疫情的缘故,有的考试到现在还没开展,之前考过的考试也因为报录比过于夸张而没有成功,那个岗位只需要1个人,结果有700多人报名。能考上的可能性很小,但我36周岁生日前,还是可以试一试。


另一方面,我也在留意企业方面的工作机会,会在猎头网站上留一些信息。至少现在有了研究生身份后,我的筛选范围也更大了。


这些我都是有心理预期的,所以也不会太焦虑,反正最差的情况不过是回到我的老本行。


2. “这个人肯定很有钱,才能在这个年纪去读研”


小薪 32岁 深圳大学新传专硕 研一在读 


自从我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我的读研生活后,我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这个人肯定很有钱,才能在这个年纪去读研。”


我觉得他们一定是对我有什么误解,我和我老公都来自农村,我们在深圳打拼,也没有家庭的支撑。事实上,我还挺有经济压力的,考研的那一年还能支撑一下,随着读研时间的拉长,越发能感觉到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伴随着一定的焦虑。


在过去七年多的时间里,我和老公都是在家做亚马逊的跨境电商,把国内的产品销售到国外。以前我有考研念头的时候,我们的事业还处于上升期,所以想法一直没有落地。直到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跨境商品的材料费、运输成本都大幅上涨,我们赚的要比以前少很多,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想其他的出路。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在家做事久了,不太适应这个社会,有一种固步自封的感觉。于是我就重新开始考虑去读研,一来是本来就有读研的理想,二来也是希望通过读研来改变现状、提升自我能力。


我本来就笃定要在深圳发展,因此可选的学校范围也不是很广,很快就锁定了深圳大学。选择报考专业时,我首先就排除了要考数学的专业,接着浏览了深大官网上我感兴趣的专业描述,并了解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看了一两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对新传专业挺感兴趣的,就坚定地选择了这个专业,没太多复杂的理由,也不是出于崇高的理想。


我是零基础备考,和别人不同的是,我备考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东西,也没去看报录比。确定好了学校、专业,就一心一意备考,基本没怎么动摇过。


小薪。(受访者 供图)


我从2020年3月份开始备考,3月到6月期间都是在家学习的,我给自己报了个在线的考研辅导班,每天就跟着辅导班的进度在走,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感觉自己还能快速进入状态。


但在家的投入程度相对就不那么高,因为我还得一边做着工作,带着孩子,每天只能学三四个小时。到了7月份,我就去当地的图书馆全心全意备考。孩子的幼儿园开学后,我每天基本上是和老公一起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然后自己坐公车去图书馆,一直学到闭馆,很晚才回到家。这样准备了半年。


备考期间,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我还会有一定的愧疚感。一是自己没有工作的愧疚感,二是自己没有很好地陪伴孩子的愧疚感,三是怕自己浪费了钱又没考上。


万一没考上的念头,让我很有压力。说真的,我不知道考不上要怎么办,很可能就不考了,又有可能想再试试,这两种想法来回拉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学,控制自己不去想。


我老公一开始并不是很支持我考研,但他也没办法反对。在我备考的过程中,他看我每天学得也很辛苦,慢慢接受理解了这件事情,承担起了带娃的重任。等我真正考上后,他才算是百分百支持我去读研,觉得我能考上也不容易。


现在回想起来,即便重来一次,我依然会坚定地选择去考。因为考研读研的体验还是非常好的,跟同学们在一起也很开心,我会感慨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群体生活了,太长的时间里,我就和老公待在一起,连朋友都很少。


身边也经常会有人问我,我是如何平衡家庭、学业和带小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我都只能回答说没办法平衡,因为我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选择将它花在学习上,就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带孩子。


比如前一阵子,我老公需要出去上班,每天我就得一边上网课一边带孩子。我没法同时兼顾上课和带孩子,只能让他自己去看iPad或者看电视。虽说我们处在同一个空间里,但我的时间并没有花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这种冲突,不要觉得别人怎么都那么厉害、自己却做不到,不要想得太理想化。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人需要牺牲,我们家就是我老公付出了大量时间来照料孩子、打理家务。


还有很多人会问我工作方面的打算,坦白讲,我的计划非常多。包括我也在积极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因为新传专业和中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是对口的。我也会留意一些岗位招聘,比如医院的健康宣教部门,但他们对年龄的要求挺高,不少职位都要求30岁以下。


究竟整个就业情况如何,是否会有公司愿意接纳我,我心里有点没底,我看到的正面例子不多。我身边并没有这个年纪出来读研就业的案例,没人能告诉我答案,我只能自己去找。


3. 读研并不轻松,更不是逃避


皮蛋家长 30岁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硕 研一在读 


“珍惜吧,上学多轻松啊。”


“你都三十了,还能回到学校里去上学。”


“现在上学都没有生活工作的压力,没那么多责任,珍惜上学这种好机会吧,以后不多啦。”


每次放假和亲戚朋友、老同事们聚会的时候,他们知道我在读全日制研究生,都会对我说上述几句话。潜台词很明显,在他们看来,在学校读书的时光应该是无忧无虑的。


虽然的确应该珍惜能回到校园里学习的时光,但我并不觉得读研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谈不上是逃避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相反,工作多年后选择考研读研,往往需要你做出更理性的认识和判断。


就我个人来说,我本科毕业那会儿没想过要读研。当时我并没有想清楚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自己会一门技术不愁找不到工作。事实也是如此,大学毕业后,我去过腾讯这样的大厂,也加入过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最高职位做到了软件架构师的级别。


皮蛋家长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大龄考研经历。(视频截图)


中间我生了一场病,回到老家哈尔滨养病,其实自己心里是有遗憾的。再加上养病期间,我身边的资源越来越固化,买了房子和车子,我需要还房贷,还有一个正在谈婚论嫁的女朋友,我慢慢发现自己走不动了。又或者说,我单方面任性地出走,也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其实我在哈尔滨本地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在全职准备考研前,我的收入在当地还算不错,职级也不低,工作还算顺心。但当我发现自己通过学习技术、吸收前人的经验等等做法,已经没有办法支撑我按照过去的成长速度增值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了。


所以多种综合原因促使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一来我可以提升自己的实力,二来我能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即便读研期间并没有任何本质的能力改变或者价值变现,我至少度过了一段充实的读书时间。


毕业后,我能拿到本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再加上我有着不错的工作经验,我会比之前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对我来说,30岁是一个做出改变的黄金年龄。可能到了35岁,我还要面临孩子的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那时候会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30岁也可以说是我能做出自我改变的最晚时间节点了,如果去年我没有成功上岸,我很难再去迈出这一步。


我父亲一开始不理解我的决定,在他看来,我这个学渣辞掉一份不错的工作去考研,无疑是自杀式行为。不过我考上以后,他的态度还是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因为预料到全日制读研的三年期间,我不可能分心去赚钱或者做兼职,也不可能问家里人要钱,所以我还是花了一段时间来攒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笔钱能保证我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三年时光。我现在每天都在计算着过日子,很久没能买一双自己喜欢的鞋,或者给自己买身新衣服了。


我不希望我做出的决定是非常草率的。于是在准备考研的上半年,我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并没有马上辞职。我一开始也没办法把工作状态调整到学习状态,只能两头兼顾,看看自己是否能学进去,并且学出成绩,这段时间的确很累。


到了7月份,家里装修需要出钱,花了一大笔钱后,我发现我的资金没法支撑我去外地上学,我得重新择校、重新学习专业课。于是我意识到继续保持在职学习状态的话,我可能连考上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不能再拖了,所以我毅然决然地交接了工作,疯了似的在家学习。


当时我也想过万一没考上怎么办,但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压力就很大。虽然身边大部分人都支持我考研,可这是建立在能考上的基础上,如果失败了依然是个很难接受的状态,我都过不了我自己这关。


初试出分后,我自己觉得还是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完全没料到第一志愿的复试分数线比去年高了整整一百分,竞争已经卷到了这个程度。虽然我现在就读的学校并不见得多好,但我也算认清了形势,一直保持着跟这所学校的联系。我是最后一个进入复试,结果以复试第一的成绩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整个过程很坎坷,也挺有意思。


当时面临调剂的时候,心里也免不了想,我为什么这么努力了,还是这样的结果。但心态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我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但我有结果。


今年的形势大家也看到了,考研大军人数比去年上涨了80万,达到了457万这样的数字。我也参与了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看到很多学生考了不错的分数,但依然不敢保证他们能被录取。联想到去年自己调剂的状况,我就理解了什么叫“当时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现在我每天除了忙于课业外,也在积极准备很多其他事情。我很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考什么,我每周会花不少时间泡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工智能相关的东西。


最近也在准备考计算机相关的证书。此外,我平时会帮着学院做一些项目,同时帮着管理研究生的日常。


毕业后我不会选择回到互联网大厂,因为工作多年,我的身体健康已经受到了一些威胁。即便最后回到互联网企业,我也会选择一个稍微平稳一些的。另外,我也有考虑事业编制的工作,毕竟计算机专业也是个热门的考编专业,到时候政治面貌和年龄允许,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哪怕到时候我并没有拼搏出什么,我心里也没有遗憾了。我已经努力给自己挣到了一个重新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坐在那里拿着相对高的收入,保持着一个看不到变化的状态。


我现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读研的心路历程,一方面,是想要记住自己曾经努力的样子,未来没有动力的时候,它或许能让我重新燃起斗志。更重要的,是想要提醒大家理性对待读研这件事,尤其是大龄读研。


读研其实并不轻松,它也并不一定代表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稳定的生活。大龄读研就像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让你原本的生活再一次有了转折的机会。在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可以确定计划,可以确定怎样去执行计划,但确定不了的就是人生中的变化。


大龄考研、大龄读研的选择,它一定是要有所牺牲、有所放弃的,你需要控制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损失尽可能地少,代价尽可能地低。你还要承担着考研失败、年龄焦虑、体力精力不足、资金紧张等等一切负面问题。


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你想到了考研读研这条路,但你也要想清楚,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你所想要的,或者是它本来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我们不可能做出百分百理性的选择,我们要接受那种有瑕疵不完美的选择。


所以对于那些正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大龄考研人们,请你们慎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 (ID:vistaedulab),作者:林杨攀,编辑:沈佳音,运营:屈昕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