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23 10:53

我教职校,也教重点高中,我更喜欢职校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经典 (ID:Thinkingdom),撰文:颜和、小豆、Liko、锂、Sherry,编辑:Liko,头图来源:《西小河的夏天》剧照


前段时间,我们发布的《我走进职校,看见“混日子”背后的期待、无奈与悔恨》,收获了热烈的反馈,在这篇文章下,很多职校老师也积极留言,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见职业教育系统的庞杂,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职校,其实存在很大的分化。为了进一步呈现职业教育复杂的面向,我们找到了五位老师,邀请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一次在场者的记录:


二十年前,我也是一名职校学生


我跟班上同学说,谁考得最好,我就请他喝奶茶。


青鸟老师,女,39岁,从业2年  


我是湖南长沙人,1997年参加中考,进入职高。二十年后,我也成为了长沙一所民办职业中专的老师,教消防专业。


很多家长送孩子进职校,只是想让他们接受几年封闭式管理,不学坏就可以了。上课睡觉是常见现象,考试的时候,不少学生把选择题胡乱填完,其他题目直接空着。不得不说,很多学生确实只是“混日子”。


但我面对这些学生时,特别有代入感。分流进入职校后,他们通常会被定义为“不好的学生”,当年,还是一个职校学生的我也有过类似的自卑,觉得比起读普高的学生,我好像低他们一等。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她刚大学毕业,对教学充满热情,会有意识地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那时我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她却鼓励我报名广播站、参加演讲比赛,还让我主持班会。渐渐地,我自信了不少。


在她的鼓励下,我们班一半左右的同学都通过对口高考考上了本科,我也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要不是她始终支持我们升学,我都想不到自己还能考大学。


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进入大学后,我见识更多,也更爱“折腾”了,换过六七份工作,全国各地跑,后来还跨专业读了土木工程,又考了消防证,并通过这门技术,获得了如今这份教消防专业课的工作。


有时候我真的感到很难,有学生根本不愿意学,但我也不能放弃他们。我会分享我丰富的人生经历,介绍我朋友在行业中的工作经验,读读我在报刊、网络上看到的新闻,引起他们的兴趣,再接着讲课。


我还经常给他们讲职校生“逆袭”的故事。有人拿到国家级技能大赛的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在大城市落户。有人考上大专,又专升本、读研、考博。我想用这些例子告诉他们:不要觉得中考没考好,我就不是好学生了。只要不放弃自己,就有翻盘的机会。


我的班主任也曾这样鼓励过我。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她给我们读报纸,让我们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是她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如今,我也想把这份鼓励传递给我的学生


总有愿意学习的学生。第一个学期,我跟班上同学说,谁考得最好,我就请他喝奶茶。有个学生不光考了班级第一,还考了年级第一,我兑现承诺,请他喝了奶茶。我对他说,给你买个东西,请你吃个饭,这都是小事情,我希望你能够走得更远。他主动说,老师,我下次考第一,你还能再请我喝奶茶吗?


和学生的聊天截图


我还是会尽量鼓励学生升学,哪怕因为家庭条件或者其他原因暂时不能继续读书,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比如成人高考、自考、电大,一边工作一边提升学历。没办法,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一个中职学生去找工作,可能在学历这一关就会被打下来。


职业教育确实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凭几个老师是改变不了的。我只想趁激情还没有被磨灭,尽自己的努力,能帮助一个是一个。


我被气到崩溃,在宿舍里大哭


我的精力5%花在教学上,另外5%在行政工作,剩下90%都在处理学生的问题。


秦艽老师,女,95后,从业1年  


我在东南沿海的一所卫生类中专教书。医药类专业比较热门,对口的中专却不多,加上我们学校硬件设施好,所以报考的学生很多,我们对生源也有所筛选。去年招收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已经达到了普高分数线。


而我当班主任带的康复专业班,是全校分数线最低的,班上大部分是男生,这让本来就没有教育学背景的我更加难以管理。我的精力可能只有5%花在教学上,另外5%花在行政工作,剩下的90%都用在了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上。


这些学生虽然快成年了,却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的学生就是“快乐的小傻瓜”,每天上课都睡觉,从早睡到晚,对未来毫无打算却盲目乐观;有的学生一吵架就威胁同学要拿刀砍人,对着老师喊“傻X”;有的学生在男友的唆使下坚持要退学,回家一个礼拜又跟老师说被男友骗了,想回学校......


电影《渺渺》


上学期最严重的一次,我被学生气到崩溃,在宿舍里大哭。有个学生多次抽烟被抓,我按照学校要求的流程通知了家长。这个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直接把我发给他的消息截图给孩子看,打骂了他。


孩子歇斯底里地给我打电话,冲我狂吼“你现在满意了吧,我被我爸打你爽了吧,你为什么要跟我爸说这些”,背景音还夹杂着他爸爸在一边威胁他“你再这样我就打死你”。电话从晚上9点一直打到了11点。那真是我最想辞职的一刻。


面对这些学生,我怎么苦口婆心,在他们看来都好像是站在对立面。而他们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在外地做生意,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句:“我管不了。”


电影《笨鸟》


其实我只要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就足够了,完全不需要花这么多额外时间给他们讲道理。


但我看过班上学生的履历,有很多小孩在小学初中的时候,都还挺光鲜,不乏成绩拔尖或者拿过一些荣誉的,可能后来某一天突然触犯到了一件什么事情,人生轨迹就发生了改变。


所以,我还是抱着一点希望,也许以前是没有人正确引导他们,幻想我的某一句话能够使他们有所醒悟。


还好,我的责任心也得到过正向反馈。班上有一名男生,初中时是班长,因为脾气暴躁和同学打架受了处分,从此一蹶不振。来到职校后,又因为类似的事情受罚。我让他回家好好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要不要再次因为相同的事跌入谷底。回来后他整个人就大变样了,参加活动特别积极,也没有再犯过错。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


还有个别女生,她们真的觉得初中三年被自己浪费了,想重新开始好好读书,于是奋起直追。其他人考十几二十分,她们能拿国奖、南丁格尔奖,最后考上大专甚至本科。


当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改变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可能将来我会辞职,但为了那几个还在努力向上的学生,我会再坚持一下,尽量帮助他们走上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我遇到的学生,让我摘掉了有色眼镜


中职学生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成绩拔尖的名校生也存在自己的问题。


卢卡斯老师,男,39岁,从业2年  


我在南京一所7000人规模的公立职校教书,我们学校的综合条件不错,教职工的流动性也不大,单就旅游管理系来说,这两年也就一两个老师离职。


我本硕学的都是俄语,来职校教书之前,在旅游业干了十多年。疫情前,我常在世界各地跑,带团去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考进英航的上海基地,当了几年国际航线的空乘。


后来,疫情全面爆发,旅游业彻底停摆。我听说职校很欢迎有工作经验的人加入,就去考了旅游管理方向的中职教师资格证,进职校当了老师。


实话说,在进职校前,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我对职校生还是心存顾虑的,会担心面对的将是一群不学无术、纪律很差的“坏”学生,但后来的经历让我摈弃了这种想法。


虽然有些同学是真的不爱学习,在课堂上也总是忍不住调皮捣蛋,但我发现,如果尽可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他们其实也会听得很认真。


比如,上《导游政策和法律法规》这门课,我会在生硬的条款里穿插一些以前带团遇到的真人真事:比较难搞的客人发生过怎样的意外,又该如何解决?只要能把学生带入那些情境,他们就会不知不觉被吸引,不再三心二意或是打瞌睡。


我曾做过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让学生写下未来的规划,这是其中一位同学的回答


我这学期在南京某重点高中兼职上俄语社团课,这里的学生与我教的中职生,仿佛无法触达的两极,他们家庭条件优渥,成绩优异,课余有丰富的文娱和社团活动,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毕业后的足迹更是会遍布全球知名院校。


但说句实话,给他们上过几次课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失望。不可否认,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知识面也十分宽广,但他们对待老师,却缺乏一种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我给他们布置的课后小练习,没有一个人完成。我在三十多人的群里抛出的问题,也没有一个人回答我。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编外社团课的老师,才遭受了这样的“差别对待”,如果的确如此,那他们的这种冷漠与高傲,真的会让我对“优秀”二字产生怀疑。


反观我在中职的学生,他们虽然学习不是特别拔尖,甚至有些调皮,但他们对老师是有起码的礼貌和尊重的,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作业完成率也很高,在实际生活中用上了学到的东西,还会特别高兴地跑来跟老师分享。


电影《夏天的尾巴》


实话说,这两段带教经历真的让我感触颇深:人的评价维度应该是多元的,单一标准只会加深片面的刻板印象,就像在实际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重点高中的光环之下,那些成绩拔尖的孩子,其实隐匿着不少的问题,而成绩不那么优异的中职学生,也有很多闪光的地方。


从这所职校,大概很难走出大国工匠


学校定位模糊,既不纯粹以培养技能为目标,也不是冲刺高考的普通高中。


李老师,男,90后,从业3年  


三年前,我辞去原工作,来到上海市区的一所中职院校做老师。


几年过去,我仍对这份工作满怀热情,却时常感到无力。在工作中,我觉察到了一些不契合,一种难以在短时间内校正的错位:职校系统预设的培养愿景,与学校现实中的培养途径,有点脱节。从这所职校,大概很难成批量地走出优秀的“大国工匠”。


我所在的职校属于条件相对不错的,疫情前会定期组织老师到世界各地的职校交流。入职那年,我去了澳大利亚的一所学校,那里的课程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堂教授理发技术的专业课,除了课堂上的几十分钟以外,课后的“作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放学后,学生们就直接开工,给小镇上的居民理发。这也不是摆摆样子作秀而已,学生们在付出劳动后,是真的按照市场价赚到了酬劳。


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并获得即时回报的感觉,给了学生们正向的激励。同时,他们也知道,学到的东西,就是自己在职场上与人竞争的资本。(诚然,这种激励与反馈模式并非每个专业都适用,但它的思路很有启发性。)


电影《如此可爱的我们》


反观我们学校的孩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正在学的东西应该怎么用,甚至是否有用,感到非常茫然。这种茫然,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大部分人每天就是机械性地“上钟”“下钟”,线上课期间甚至都找不到人影。


我可以把我所在的中职称作免试上大学的台阶吗?来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有“直升”资格,“中本班”的学生能在三年后进入本科,“中高班”将升入大专。无需经历高考这座桥,90%以上的学生都能直接和大学接轨。


课程设置也和大学接轨了。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设置了三维建模、动漫制作、虚拟现实等前沿课程,包含许多令授课老师都十分头疼的内容。学生们却反馈,其实教的东西都差不多。


学习成果如何也很少有人在意,学生们积极性不高,老师间也不乏为了体面的成绩单而做改分数这种事。


电影《九降风》


这样一来,茫然的不只学生,还有作为老师的我。学校的定位对我来说是模糊的,既不是纯粹以技能为目标的职校,也不是准备冲刺高考的普通高中。我应该弱化成绩、把重心放在培养孩子们的职业技能吗?还是应该像普高一样抓学习成绩?更糟的是,实际上是没得选,两边都看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孩子们年纪还小,刚入学时一般都未成年,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想太多,学校、专业、班级的选择常常是欠考虑的。这时候学校、老师本应该给一些良性的指引,把他们从迷茫的低谷打捞起来,帮助他们安然度过这段时间,对前途多一些肯定。


如果连我们都模棱两可,我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职业教育的管理,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公立和民办职校的学生去同一家酒店实习,但两个群体的薪资待遇却有差别。


李老师,女,26岁,从业3年  


我于2019年毕业,在广东的一所民办技校做了三年班主任,同时教授烹饪专业。


比起我本科读的烹饪营养教育专业,在技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第一年,学生主要练习烹调和面点的基本功。学习体系按照烹调方法搭建,像是炒、炸、煎、闷,等到学生的年级高一些,才会去学地方名菜。


电影《饮食男女》


这些年,国家的政策在偏向职业教育,学生的出路也多了一些选择。我所在的这所技校是五年一贯制的,他们会在学习三年后拿到中技毕业证,其中70%的人会选择通过成人高考继续留在这所学校,在比较好的情况下,这部分人里能有60%的人拿到高技毕业证。


学历的提升对于学生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开放通关,有很多人会愿意去港澳工作,这时候,技能证和学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在我的观察里,多数来到技校的学生,性格里都是带有一点自卑的,有时候他们不是故意要去打架或者做一些挑衅的事情,而是只有这样,才能遮掩住自卑。


我尝试开导他们,不要看低自己,每个人身上的特长点不同,来到职校的学生可能理论学习能力弱一些,但许多人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


我和许多学生举自己的例子,虽然我考上了高中和大学,顺利毕业来做他们的老师,但是就烹饪专业的实践而言,我在炒菜和做点心时是不如许多学生的。


电影《蜂鸟》


和家长们交流时,我会为学生们争取一些积极的反馈。我会把学生的烹饪作品特意发给他的家长,告诉家长要记得表扬自己的孩子,他做得很好。


有时候,我要求学生们在周末回家时,给爸爸妈妈做学到的菜或点心,他们的家长会把孩子在家做的菜发到家长群中,这也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认可。


比起成绩进步的直接反馈,更能带给我价值感的,是在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他们产生的改变。


虽然教育学生有时比较辛苦,但和学生们的相处并没有打击到我对这份工作的信心,眼前的压力和怀疑来自于学校的管理,单单安排学生们实习这件事,就一言难尽。


学生们的跟岗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对接企业的,我们专业的学生是到一所酒店进行实习,酒店同时接待公立和民办职校的学生来实习,但是两个群体的薪资待遇有差别。同样的工作岗位,公立职校的学生一个月可以拿三千多,我的学生只有一千多,家长甚至也来问我:“李老师,是不是我们的小孩和别的学校的比,就是有很大差别啊?”


电影《山河故人》


同样的工作量,凭什么我的学生拿的钱就要比公立职校的学生少这么多呢?这件事,我和学校反馈过,和领导交涉过,一次次不了了之让我意识到,企业支付的工资是一样的,公办学校不能也不敢克扣学生的工资,但民营学校不一样。


不仅是学生,班主任的绩效也常常被以各种理由扣除。我们的绩效被分为了几个等级,会根据班级纪律、评比和行政资料的上交情况等进行评定。绩效拿满也就几百块钱,领导总是以此为由进行威胁,我感到被羞辱,心里也不好受。


我想,职业教育领域还需要更多力量来进入,需要更加规范合理的管理,而这些的前提是更多人的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经典 (ID:Thinkingdom),撰文:颜和、小豆、Liko、锂、Sherry,编辑:Lik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