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21 17:44
我在美国当中学老师,看见的中美教育差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鱼鹰有宝宝(ID:thousand_and_one),采访:鱼鹰,口述:陈静抒(半个中学老师,半个童书翻译,半个博士,半个农场主),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带着两个儿子,读博士


我来自一个非省会的中小型城市。从小学习成绩很好,很早就在小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赚稿费当零花钱。


高考我语文考了全市第一,但文科综合考很烂,只比及格多一点点,两下一平均,考入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之后又读了三年研究生。


读完研究生之后算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期。我打算出去看看,申请到了半奖去美国读博,后来我先生申请到了全奖,我们收到的录取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我就跟他做了陪读。


那时候我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给我一个“间隔年”去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不用着急赶任何死线交差。


在那之前,我觉得我的人生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死线。甚至在出国之前,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想象“美国那里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因为一直在忙写毕业论文,考托福,考GRE,写申请文书。


这一下就变成了“间隔六年”。在这期间,我做起了专职的图书翻译,也生了个孩子,先生博士毕业之后我们搬了两次家换到了第三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城市。在大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重新回到学校开始读博,读了一半生了个小儿子,现在还在忙着论文最后的答辩。同时我也在本地的高中教书。


“老少边穷”学区,教师平均工资却最高


我们居住在美国中南部山区的三十线小城市,所在的阿肯色州,全美教育排名倒数,在50个州中位列第45,整个州只有一所最好的中学排进了全国前一百,对于学区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嘛,我们这里主要属于“寡”,就没什么好争的了。所以我们没买过学区房,孩子入学主要考虑就近、方便。


这里是好几个小的城市紧密联结在一起,严格说起来也就相当于国内同一个城市区和区之间的关系。我们住在F市的郊区,我先生在F市的大学工作,上班途中会把小儿子放到F市的托儿园。我去S市的中学工作,大儿子在S市的小学读书,一般是我上下班带上他。


我教书的学区,也就是我大儿子现在读书的学区,是这里全州最大的学区。我们学区在美国叫TITLEI学区,就是符合联邦法案第一章救助规定的学校。通俗点说就是“老少边穷”,每年要接受联邦政府的资金。这里有70%以上的学生家庭符合减免午餐费用的规定,属于低收入家庭。


一个70%以上都是低收入家庭的学区,想象中应该是破败不堪。其实不然。


一个学区的资金来源有很多途径,联邦政府的资助、地方税收、居民房产税等等。我们学区虽然居民缴纳的税费不高,但是拥有美国最大的禽蛋公司泰森公司和美国最大的运输公司之一JBHunt公司的总部,来自这两个公司的税收和捐赠都很高,再加上因为学生家庭收入低,学区收到的联邦政府资助相应地也多。


因此,我们学区是全州教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一个区,教学楼和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也不错,这里的中学有飞行俱乐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学习驾驶飞机,也有大型3D打印设备;小学生有科技实验室,也有用来学习烹饪的大型厨房,还有多功能艺术厅。从学前班到高三,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台平板笔记本或者谷歌网络笔记本。



大儿子和他的学校


我在中学教书,听到的最多吐槽除了嫌工资少,主要是来自中学老师对小学教育的不满。


我所在的学区,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家庭作业。周围几个市区的小学教育也都差不多。所谓的美国都是“快乐教育”大概就来源于此。


然而到了初高中,学习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高中有先修课程学分课,相应地,初中就有先修课程预备课,这些都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而在小学还稀里糊涂吃喝玩乐的小孩,进入六年级(小学在五年级就结束)忽然面对大量的学习机会,和相应繁重的课程要求,就会非常不适应。


所以初高中老师主要就是抱怨小学基础教育没有做好,孩子们既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别提自我管理了。


我们州的情况就更极端了,小学四年级以上读写通识率连一半都没有,也就是说过了小学四年级,有一半多的孩子不能通顺地阅读、理解一份文本,那他们在初高中阶段是怎么读题、解题的呀?


还有就是多元文化平权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的白人至上主义历史的地区,又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结构被陡然改变,加进了很多少数族裔,这就导致我们学区的多元文化问题又尖锐又复杂。在这方面历史积怨很多,大家的不满大概可以写出十本书来,但也只能慢慢地去一点一点推动变革。


美国教育差异很大,哪儿都代表不了哪儿


现在中国国内对美国的教育情况其实已经很了解了,有些误区的地方可能就是,美国人民非常不团结,美国各个地区的教育情况很不相同,很多的报道都是真实的,却又互相矛盾,这可能会造成国内读者的困惑,觉得到底哪个才能代表美国的教育?其实哪儿都代表不了哪儿,在美国就是有这么多矛盾同时存在。


像纽约市、加州湾区就跟国内一些地方很像,那里的家庭不论华人白人还是其他有色人种,都是从幼儿园时代就开始鸡娃,抢购学区房,考名校。


而我们这种三十线小山村,学校情况一目了然:周边几个市,大概有那么几个蓝丝带小学(获得美国国家教育部表彰的杰出小学),有几个还算不错的初中高中,有几个特许学校,靠抽签进入,有几个私立学校,也都口碑不错。因为人口稀少,选择余地都很大,我还没有听说过谁家有想进哪个学校而不得的情况。


即使是排名全州第一的一所抽签学校也不是热门爆款,因为它主打学术,运动社团发展得不多,很多人不愿意去。很多父母在择校的时候会以有没有孩子喜欢的运动社团,有没有孩子喜欢的特色俱乐部,以及接送路程的远近,有没有和好朋友一道等等这样的因素为主。


这一点,你可以说是体贴周到、顾及家庭和谐,也可以说是农村人没有什么远见。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的“深远”何在了。当然,也是因为这里即使是最好的中学也没有给人看到立竿见影的教育红利,所以父母们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孤注一掷。


我们小时候的教育环境里,成绩好几乎是万能的。一个人要想在学校过得还不错太简单了,把考试考好就行。


在这里不是这样。只是会读书,反而可能让人觉得很“怪”,像《生活大爆炸》、《老友记》里,“学霸”型的角色都是被调侃的。学校里人际关系主要来自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不是善于交流,等等。


作为生活在白人区的少数族裔父母,我们的教育焦虑可能主要是: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受到种族歧视和校园暴力。尤其是我们老大比较内向,不喜欢体育运动,结交朋友也很慢热,这一点在美国就很非主流,属于常见的校园暴力受害对象群体。


这里的老师处理种族敏感问题的经验也不足,甚至有些老师自己也会有不自觉的隐形歧视,就会带来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遇上过大的问题,但常常是一些小事会让我看到背后的痼疾,就会有点焦虑。


我的孩子:学霸,却“非主流”


我的大儿子在美国是一个很非主流的小孩。他的上学经历也有点非主流。


美国人都爱运动,小孩从小就风吹日晒练体育,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大部分小孩也是如此,尤其是男孩。


但是我们家老大从小就不是很喜欢运动,给他尝试过各种夏令营,他都是在去篮球、足球夏令营的车上看书,到了目的地也很不情愿地下来,游泳也是大课、私教都学了一轮也没学会。钢琴也浅尝辄止。后来我们也不给他报这些了。意外地在去年喜欢上了滑冰,现在一直坚持每周都去滑冰课。


他三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家,还每年都回中国小住,所以只会中文,不认识一个字母。到了幼儿园学前班开始“自学”英语,所幸遇到很好的启蒙老师,在读一年级之前就学会了自主阅读。


他一年级入学刚一个星期,学校就打电话给我们说,因为今年招生人数太多,一年级的班里有点超载(每班不得超过25人),想让一年级里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孩子去二年级尚未到达法定人数的班里插个班,我们老大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他第一次非正式跳级的经历。那个班挂上了一个“一/二年级班”的牌子,他就和一群二年级生度过了小学的第一年。


那个班的S老师非常厉害,她至今仍是我们老大最喜欢的小学老师。


美国的小学是每个老师都带一个固定的年级,是全科老师,也就是说一个班的孩子一整年每天都面对同一个老师,第二年升到新的年级再换一个老师。S老师很明白一二年级孩子那一点微妙的成长差别,也摸清了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强弱之处,真正做到了分层次个性化教学。


一年级结束之后,我儿子的标化成绩还是很高,他曾经自己给校长写了一封信要求直接跳级去三年级。校长收到信之后跟他谈了一下,解释了还是决定让他待在二年级的理由:说是二年级开学之后他们这几个半跳级的小孩还是留在S老师的班,以S老师对他们的了解,一定会有办法给他们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并且让他们在学校过得很开心,他一听这个也就同意了。


接下来,他就在二年级通过学校的考核加入了“天才资优生项目”。其实在我们这个山野,天才资优生项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就是每周另外把他们抽出去凑在一个班上一些单独的项目式课程。


三年级在疫情中辗转网课和线下实体课,我们遇上了一位比较古板不近人情的老师,他的学习效率一度很低。虽然标化成绩还是挺好,但他不开心。


四年级因为搬家以及其他因素,我们把他转到了离新家近一点的一个新学校,是我们学区新盖的一个实验小学,硬件设施全学区之冠,校长老师也是从我们整个学区调配过去的精英。


可惜呢,开学八个星期,他们老师因为家里有人得新冠,在家隔离了两三周,再加上前两周新学年团建,基本就等于啥也没学。我们大儿子是一个书呆子款的小孩,他就很不开心,每天回家嚷着学校无聊。之后又发生了一次被一个很凶的小男孩欺负的事情。我就认真想起来他一年级的那个跳级请求,问他还想不想再考虑跳级。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和他的天才资优生项目老师先探了个底,又找了校长和学校心理咨询师,最后校长召集齐了所有的人来开了个会,经过一系列的评估,为他制定了一个从四年级班过渡到五年级班,明年升六年级的计划。


现在他刚刚跨去隔壁五年级班几周,适应得还不错,回家再也不嚷嚷学校无聊了。我们也很高兴。


大儿子在学校用ipad拍定格动画。布景也是学生自己设计、搭建的。


“想读书的时候总有书读”,很多人却因此不读书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住在东西海岸竞争激烈的地区,他绝对不会脱颖而出。因为从标化成绩来看,如果和网上那些晒出来的东西海岸的孩子比,他都没有达到那些精英学区的天才资优生分数线。


不过他是裸考的。而东西海岸那些地区因为竞争优质资源非常激烈,已经非常内卷,形成了刷题的传统。我们一本练习题都没有买过,甚至连他什么时候被考试的、考了什么试都是事后才知道。所以说我对孩子的能力是很有信心的,但我不觉得他在哪里都会脱颖而出。


说实话,他之所以能够当鸡窝里的凤凰,也是跟本地大部分人的学习成绩都一般有关。


这个有非常复杂的历史文化成因,但简单地说,也可以归结为上升通道并不单一,继续教育机会多而连贯,所以很多人并不特别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我有不少本地朋友,高中毕业的时候很迷茫,就跑去打零工了,过了几年觉得想读个大学,非常容易就能申请到本地一所正规的公立大学读书。就算是高中一毕业就读大学,也不是一考定终身,你可以考好几次SAT,ACT、平时成绩、老师推荐信、自我陈述都是申请的一部分。我们高中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艺术、体育特长被招进大学的,不少还有奖学金。


所以马不停蹄地读书、考试本来就不是很多人的生活模式,他们自然也不会特别用功。想读书的时候总有书读嘛。


当然,这并不总是意味着一种小富即安的知足,这背后其实也有很大的危机。“想读书的时候总有书读”这个危险的诱惑常常导致不少人就此永远不读书了。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新世纪的经济转型中,以低文化要求岗位为主业的阿肯色其实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教育分层悄然发生


作为老师,我会鲜明地感觉到,家庭处于不同阶层的孩子,资质差别不大,但中产及以上阶层的父母在教育理念、教育规划、为孩子争取更好资源方面,相比底层父母,都有更多天然优势。


比如我会有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的情绪、学习状况,会和学校、老师充分沟通,也知道可以申请天才资优生项目的信息。但我很多学生的父母可能忙于做工,或者连英语都不太会说,根本没时间也没条件关注。


我的孩子不需要刷题,他在家庭里天然就能接触到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他会看到教育的价值。但我的很多学生,放学回家是要帮父母带弟妹,或者打工贴补家用的。家庭中与学业相关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


还有暑假,中产家庭还是会送孩子去各种夏令营,增加体验,会做一些阅读计划和练习。底层家庭的孩子却可能三个月不做任何跟学习有关的事,因为完全没有暑假作业。所以学习上“夏季滑坡”的现象也很普遍。


我一直觉得,作业还是有必要的。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练习题是最便宜的学习资源。像美国这样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对重视教育的中产家庭更有利。


但如果像中国应试教育体系下作业、考试特别繁重,可能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美国的教育分层非常隐性,但近年来越发直观:相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某一片,导致某些学校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好学校”,某些学校就变成了“差学校”。尤其是对学校评分主要是基于学生标化考试成绩的,那么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比较多的学校,父母相对有时间管孩子,孩子成绩就会考得好一点,学校评分就高。


在我们这个学区,近年来已经形成了非常尖锐的东西隔离,西边的人说起东边的学校,就会说那里的孩子懒惰不用功,父母也不上心,学校纪律松散;东边的人说起西边,就会说这边有钱孩子多,不可一世,爱歧视人,学校规矩多麻烦多。其实对彼此都有失公允,也造成了更大的对立和隔膜。


我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但也会感到限制与消磨


坦白说,我觉得我在国内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几乎都是优点。但如果跟我的孩子和我学生的教育环境对比,我还是会有很羡慕的地方。


虽然我中学所在的是软硬件都是全省一流的学校,我拥有了一个省所能拥有的最好的教师团队,也不用出去补课。


虽然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有很多创新教学方法,在二三十年前已经做了很前沿的教育尝试。


我们中学也算是很特别,游泳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还有天文馆、植物园温室和网球场,周末有选修课,还有一些文学艺术社团。我们在暑假来学校上游泳课,在晚上来天文台观星,我还去诗词社给学弟学妹做过讲座,这些在1990年代末的内地中小城市还是很少见的。


但缺点依然是,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考试太多了,占用了太多时间,磨掉了我的一些学习热情,而且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绩效工资挂钩,一些能力人品有所亏欠的老师在其中所展现的对学生的恶意也是非常大的。


我的成长环境已经给了我很多应试教育之外的空间,但是对比看看,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几乎都没有承担任何应试教育的压力。


我的高二、高三学生,都还有服装设计课,家政烹饪课可以选,我教的中文课也是兴趣选修课,他们的读书生活太多选择了。


我觉得所谓的对创造力的限制和扼杀就是把时间和机会拿走了,你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他总有机会绽放。应试教育挤占了太多的时间而已。


学校研究印第安原住民部落的小组作业。


但也不得不承认,两边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太不相同了。前面也说到,在美国,即便是像我们这样有70%以上的学生家庭属于低收入阶层的老少边穷学区,学校都是24小时暖气热水,学生都每人一部平板电脑。阿肯色州教育排名那么靠后,但这里的中学老师却7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校长一般都是博士。


脱离了具体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也很难进行微观比较。


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根本不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还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必须说明:


在美国,考核学校、给学校排名,会看标化考试成绩,但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里,没有一项是关于学生成绩的。


我念教育学博士,研究的方向就是课程与教学。我也给美国的大学师范生上过课,会讲到培养教师的“丹尼尔森”评价体系。


在这里,一个教师好不好、合不合格,主要考核四个方面:


  1. 看你的备课情况,教学计划合不合理,教案写得怎么样。


  2. 看你的课堂环境,是不是让学生觉得安全、互相尊重,教室的布置是否有文化氛围。


  3. 看你的教学,是不是有好的沟通方式,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有灵活性,能照顾到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美国老师面对的学生情况是很复杂的,比如有身体残疾的学生,也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还有一些需要独立教学的学生,老师需要有能力让他们学到东西。


  4. 看你的专业责任感、教学反思。你有没有持续个人成长,参加讲座、培训,对个人职业生涯有没有规划。你有没有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跟学校沟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平时吐槽的时候很少去看标化成绩。


我们会去吐槽,当老师责备孩子没有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孩子可能昨晚父母上夜班了,他还得在家看弟妹;我们会去吐槽,一个校长没能处理好学校的种族歧视事件,或者没有合适的方式整顿学生上课偷看手机的歪风。


在教学方面,我们经常提到的两点是学习动力motivation和持续专注engagement。一个好的教学应该是持续推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不断前进,以及在课堂上保持学生的专注度不开小差。


我们很少去用标化成绩作为要不要反思教育的起点,相反,我们经年不断地在吐槽联邦政府使用标化成绩来给学校评分,以此决定学校获得联邦资金的多少。


因此你会发现,在这里,老师如果要和学生家长沟通,会反复斟酌跟家长对话的措辞。学生连续逃课,老师不能以责问的态度去找家长要解释,而是要去询问:不知道你们家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相反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很有杀伤力,对老师不满随时可以去告。


沟通的态度、教学的技巧本身就在考核老师的规范里,老师自然会在这些方面着意和用力。师范教育也很看重这些能力的培养。


而在中国,至少我读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师范教育是缺少这些规范和评价体系的,老师的职责主要还是知识的传授,对老师的评价更多与考试成绩挂钩。这就带来压力的传导,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常常是不对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鱼鹰有宝宝(ID:thousand_and_one),采访:鱼鹰,口述:陈静抒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