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到一年一度填报志愿时间。有人说,今年高考可能是近年来存在感最低的一届。之所以有此说法,一来是因为这届高三学生的高中生活实在支离破碎,二来大学生就业难更让人们关注,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考成什么样其实都区别不大。
毕竟,许多博士扎堆报考四五线城市甚至小县城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却仍求而不得,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这个思维看起来当然是短视的,但也确实基于现实的困境。
选专业并非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不少人这辈子其实都未曾从事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反而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发挥机会。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专业确实很重要,关乎就业乃至人生。即使是毕业后未从事本专业工作,专业知识和思维仍然会以各种方式跨行业发挥作用,这一点在许多行业都已被证明。
也正因此,大家多年下来都总结了许多经验,其中不乏血的教训。这些经验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以前吃香的如今可能是灾难,以前冷门的如今可能是赢家。
什么是持久的竞争力
比如“家里没矿别读文科”,这是因为文科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而且以如今的教育状况,大多数文科专业都让人有“学不到真正知识”的感觉。尤其是哲学等专业受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大,成为重灾区。
近期关于博士扎堆考县城编制的报道中,不少例子就出自这类学科。同样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学不到真正知识的中文,其优势一直在于考公需求,但在僧多粥少的状态下,大多数中文专业毕业生也缺乏考公之外的职场竞争力。
当然,这里不是说哲学和中文这种专业没有用——我反而最讨厌以“有用无用”来衡量知识的论调。这些文科的基础学科,最大问题在于与真正的学科知识体系脱节,恰恰缺少了最不该缺的逻辑和审美教育。
老实说,见到出身农村、毫无背景、依靠全家供养,一直读到985和211高校哲学博士,却连一个县城事业编制都无缘的案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高考改变命运”的概率一直在降低,但全国许多地方出现博士扎堆报考街道办的情况,肯定意味着从教育到就业,都出了大问题,而这些寒窗苦读多年、最终仍然举步维艰的年轻人,正是时代的代价。
所以,“家里没矿别读文科”这个说法,本质是劝诫那些没有其他出路,完全寄望于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尽量选择一个能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专业。要不然的话,还不如去学个电工。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气话。一个二十七八岁甚至可能更晚才走出校门的博士,去考一个小县城的编制,职场前景当然有,但在毫无背景又在学校里呆了太久的状态下,这个几率不会比一个本科生高。相比家庭为其学业长期和巨大的付出,这个性价比其实很低,起码远远低于自己的学长们。而且,无论专业还是择业,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有限。
相比之下,电工看起来辛苦,也不稳定,但只要勤快,依靠一技之长,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反而高于这样的博士。
很多人会说,就算有经济风险,那也是暂时的,体制内的旱涝保收,即使是小县城,又怎么会是一个电工可以相比的?就算近来盛传体制内降薪,那也比一般打工人强多了对不对?
眼下来看当然如此,但我所关注的点是“持久的竞争力”。
体制内的上升空间和路径都是很清晰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终其职场生涯,也始终离不开基层。旱涝保收、社会地位和各种保障也是客观事实,但除此之外呢?
这个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不需要学习也能生活,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文盲。工业革命后,教育快速普及,知识成为力量之源。几十年前,人们会认为毕业后的各种进修是必须的,因为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应付时代的变化。
现在呢?现在不仅仅是学校的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人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中。因为只要停顿一段时间,就会与社会脱节,这种学习也远远超越了学校和专业范畴。别的不说,你要是不会用智能手机,就寸步难行。
不要幻想“一辈子的稳定”
赫拉利曾写道,在21世纪,“稳定”会是人类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迅速飞过,将你远远抛在后面。
你当然可以认为赫拉利的观点是哗众取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继成为人类就业市场的主要部门。在古代,绝大多数人属于农业领域,工业革命期间,大部分人进入工业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服务业。近几十年,工业领域的就业者又逐步流向服务业。可是,如果算法在教育、医疗和设计等领域都比人类更在行时,人类该做什么呢?
这几年来,许多行业的消亡趋势已经显现,比如超市收银员,比如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员……以技术的进步趋势,行业消亡速度只会更快。
也有一些行业注定不会消亡,但门槛大大提高。比如银行系统,985和211的金融专业毕业生,进银行仍有前途,但其他学校毕业的往往要做柜台,甚至一直做柜台。未来被抛弃的那部分人,肯定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最吃香的财会专业,大多数基础工作终究会由机器完成,人类只需要提供审核者和分析者,而这部分人自然来自原本的行业精英层……
说回体制内。体制内能不能学到东西?当然能。很多过来人会列举出无数好处:执行力、观察力、宏观思考的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我不否认这一切的存在。按照中国社会对“成熟”的判断标准,一个人在体制内呆过,“看起来就不一样,感觉成熟得多”的几率会比其他行当更高。
可是,如果用中国人最喜欢的“凡事都有好有坏”的两分法思维来看呢?
宏观思考能力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前提是真正的宏观和思考。而且,宏观是由无数微观所组成,将个体命运置于所谓“大局”之下,并不等于宏观。现实中,许多人其实与真正的社会完全脱节。我就见过不止一次,说到民间疾苦,一些春风得意的体制内人员觉得那些都是网络夸大之词,或是将自己身处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同于整个中国。这种“何不食肉糜”和“一叶障目”的思维,配上夸夸其谈讲大局的调调,多少是个灾难。
执行力当然是个好东西,但现实中有无数例子说明冰冷的执行力有多么可怕,这几年大家见得多了,这里不赘述。
至于协调能力,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一点当然很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对人际关系的考量始终大于专业能力,会不会“做人”,直接影响着职场前景。但为什么人们都在向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因为这事儿很累,而且往往会导致人情大于原则与是非。
工作上是这样,生活中也如此,你是喜欢一个大家都不侵犯他人私隐、不干涉他人生活的社会,还是喜欢一个七大姑八大姨天天问你工资多少、啥时候结婚生孩子的社会?既然那么多人都希望从人情意识过重的落后地区迁往长三角、珠三角这种人情相对较淡的地方生活,那么同样道理,人们也希望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工作。
前些年对外企的赞赏,对新生行业的寄予厚望,对硅谷企业的开放休闲办公模式的推崇,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当然,新生行业并没有摆脱中国人情社会的桎梏,则是后来的事实。
体制内是一个层级更分明、也更讲究“协调能力”的小社会,它确实能锻炼人,但也让人每天都忙于应付这一切。“做任何一件事、说任何一句话都要想到方方面面”,属于那种“看起来很厉害”的屠龙之技。它确实是一种能力,但也是一种压力,它能给职场生涯加分,但也多少戕害了人的天性,让人变得压抑,它是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事情,但也牵扯了无数的时间与精力……
说实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抛开稳定性和福利保障,体制内工作的职业成就感并不高。一个基层人员每天要应付的机械式工作和关系处理,带来的是相当大的精神压抑。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这些相对较虚的能力之外,你还学到了什么真正的技能呢?
职场竞争力和人的竞争力其实是两回事,职场竞争力往往有平台的加成。比如同为记者,一个地市报记者即使能力再强,跳槽的出路选择和起点,也可能远远比不上一个国内主流媒体的三流记者,这是后者的平台所决定的。在我们衡量职场竞争力时,体制内之所以备受青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稳定性与中国人固有观念里的社会地位。即使离开体制内,原有关系也是一种加成。
但衡量人的竞争力,就要剥除这些平台与关系,单纯看个人所具备的技能。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科长真的未必比得上一个电工。而且电工的空间甚至看起来还更广阔,移民界就有个不算夸张的说法:电工出去都不是蓝领,而是金领。
不管你想不想进入体制内,都不应该把眼下的职场状况直接代入未来。如果把人生规划拉长到未来几十年,“有没有技能”可能比“眼下是否稳定更重要”,因为你不能寄望于一份工作干四十年。
经济当然有高峰低谷,但你觉得自己真能等吗?
有人肯定会说:不要危言耸听,经济的波动是正常的,有高峰就有低谷,极端状态不可能延续。
经济的波动性当然是一个常识,但很多中国人最大的思维问题,就在于对常识只有一知半解,然后拿来滥用。他们并不明白: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危机的恢复期会越来越长。
在古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多半是因为统治者失德,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休养生息,给百姓一条活路就行。也正因此,历代王朝的开端往往是个小阳春,因为经历过乱世之后,只要休养生息,经济就会出现改观。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经济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动性都大大加强,蝴蝶效应越来越普遍,因此经济下行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往往带来大规模的失业潮和社会动荡,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典型例子。
同时,经济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久,比如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很多负资产人士到现在还没能翻身。至于错过一段发展期导致彻底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例子,在全球更是有无数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冷战结束,是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发展契机,大多数国家都因此而受益至今,但它肯定不是一种常态。毕竟柏林墙的倒塌,即使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时间上来说完全是个意外。
现代人必须认清一个趋势:经济越发展、科技越发达、生活越便利、全球化程度越高,那么风险出现后的伤害就越大,经济恢复的时间就越久。也就是说,经济波动的高峰低谷大趋势不会改变,但经济一旦下行,爬回去的时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久。
因此,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法,很容易将人拉进坑里——你当然可以坐视经济的高低起落,反正迟早能恢复过来,这是趋势上的真实,但问题是你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即使你能等到那一天,假设这个时间是三十年呢?你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
学门手艺吧,那种不管经济好坏都能有口饭吃的手艺,它比眼下的稳定、虚幻的社会地位都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