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08 10:19

互联网人到最后拼的是体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 (ID:weixiads),作者:卫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人到最后拼的是体力,这么说可能有点绝对。


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体力代表的精力绝对是一个人能在互联网领域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至少也是最重要的之一。


1


很多互联网人退出了职场竞争,看起来是心力不行了,背后的本质是其实体力不行了,精力跟不上了。


为什么说互联网这个职业是青春饭?


本质上是因为互联网在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前十年将他的体力和精力榨干了。


工作十年,后移的发际线,凹进去的熊猫眼,呆滞的目光,前倾的脑袋,失控的体重,变直的颈椎,疼痛的腰椎.......成为很多互联网人最真实的写照。


人生是一场长跑,互联网人却一开始就在冲刺。


2


互联网竞争总体而言是平台竞争,平台竞争的特点是赢者通吃。


典型的市场份额是第一名占据80%,第二名占据10%,后面所有竞争者加起来占据剩下10%。


马太效应赢者通吃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必须倾其所有争取到第一名,否则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出局。


根本不存在舒适地活着的中间状态。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联网大厂的工作状态永远保持着极高的强度。


于是,996就来了。


互联网的行业特点不容许慢公司存在。


慢公司豆瓣,已经快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3


200年前的1817年,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最早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他发明了一个口号—— “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个小时休息”。


1886年5月1日,超过35万美国工人在芝加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1889年7月召开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定为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这就是国际劳动节的来源。


然而,200年后的今天,不少互联网公司依然还在实行着996,技术进步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工作时间。


竞争、内卷、疲惫依然在裹挟着今天的互联网人。


4


高工作强度让每一个互联网人都有着紧绷的神经。


无论你是研发还是产品,无论你是运营还是销售,每时每刻,总会有无数的会在等着你开,无数的项目等着你推进,在大厂,不少员工吃饭都习惯了加快速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力跟不上的互联网人往往就意味着掉队。


之前流传很广的一个案例是,某大厂研发工程师在常年的工作中患上了腰间盘突出,必须每天散步一个小时才能缓解,而他在工作日散步的事实被公司知道后,公司无情地开除了他。


这个残酷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曾经在矿场工作的尘肺病人。


5


如果你在互联网公司,某种意义上你的身边其实潜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它随时可以让你的身体伤痕累累。


甚至,老板也不例外。


字节跳动在创业期在公司设置了按摩室,据我所知,字节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里第一个在办公区设置按摩室的。


那么,字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答案是字节创始人张一鸣早期工作的时候颈椎不好,经常需要按摩,他还在微软中国工作的时候,就在微软中国总部附近开了一家按摩店。


这是中国互联网人普遍饱受颈椎病折磨的一个缩影。


6


无独有偶,张一鸣的竞争对手马化腾也长期饱受腰椎损伤的痛苦,媒体多次报道过马化腾在香港等地治疗腰伤的新闻。


颈椎病成为互联网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中,颈椎病排序第二,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 60 多亿人口中,颈椎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


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 17.3%,全国有超过2亿的颈椎病患者。


同时,和历史数据相比,我国颈椎病发病年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016年50 岁以下人群占比已达到52%,30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37%。



7


一个颈椎正常的人在站立的时候,耳朵是在肩膀的正上方的。


我曾经在微博的食堂观察过,一个排队的队伍里,大概80%的人耳朵都是明显前倾甚至严重前倾的,说实话,这个比例还是超出我的预期的。


毫无疑问,在每天长期的低头工作中,疲惫不堪的互联网人难逃颈椎不适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颈椎按摩仪如此热销?


背后是庞大的上班族们无处安放的颈椎。


8


知名记者、自媒体人程苓峰早期在业界有着不俗的影响力,曾经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任职时写过《生于80年代》等著名报道,后来也在腾讯等互联网大厂担任过总监。


然而最近几年他的产出明显减少了,他自己就曾经在文章中坦言——他身体不好。


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曾经担任过百度的副总裁,和吴伯凡出品过《东吴相对论》,近年也减少了自己曝光度,他也在节目中表示过——自己身体不好。


我刚到北京时在微博认识的一位产品前辈,职业发展一直顺风顺水,不到30岁就做到了高级总监,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经常找他解惑。


去年11月,他却突然告诉我自己要准备离职Gap2年,我以为是行情不好,被裁员了。


他说不是,自己的胃出了问题,血压也一直不正常,必须停下来修整了。


9


我弟弟最近送了我一把昂贵的人体工程学椅子;


收到后我有两个疑问——


1.为什么这样的椅子价格很贵但依然有很多人买?


2.一把椅子到底是如何做到让1米6和1米8、100斤和200斤的人同时都坐得舒服的?


后来我明白了:


首先,如果可以预防甚至缓解颈椎病,一把椅子无论多少钱都值得,你去问一问,如果可以没有腰伤,马化腾会为一把椅子付多少钱?


其次,不同体型的人适应的问题,这把椅子设置大量可调节的地方,扶手高度、宽度,靠背斜度、软度,甚至坐垫大小都是可以调节。


贵,的确有贵的理由。


没错,健康解决方案贵的原因在于失去它的代价我们很难承受。


10


锻炼是为数不多能拯救互联网人体力的方法。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让互联网人开始锻炼并不容易。


以前996是常态,根本没有锻炼的时间;现在很多大厂取消了996,但没有取消的是不断内卷的工作强度。


要知道,锻炼可不是休息,锻炼同样需要消耗精力和意志力。


因此,除非在心态上重视体力的建设,否则,互联网人很难走出“精力缺乏,没法锻炼,没有锻炼,精力更加缺乏”的循环。


11


所以,对于互联网人而言,想要建立自己在行业长期的竞争力,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自己的体力。


任何用体力拼绩效的行为都是短视的行为,它有很大的概率让一位互联网人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部分人都对体力的作用远远低估了。


这并非偶然。


一方面年轻的我们感受不到身体变坏的痛苦。


另一方面,即便锻炼,年轻的我们也不容易看到锻炼的好处,年轻时我们本来就很健康。


这件事情的危险在于,一旦不注意身体,等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有一些身体问题(比如颈椎)是不可逆的。


没错,运动其实是一项投资,这几乎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之一,而且这项投资非常稳健,基本上没有赔本的可能。


互联网人很聪明,但不得不说有时候缺少智慧,重视体力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12


不要说没时间,你比总统还忙吗?奥巴马在白宫的时候也会每天抽出40分钟来锻炼。


事实上,运动所需要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短;


和我们整个漫长的人生相比,运动所占的那一点时间更是微不足道。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人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是77岁了,而我们这一代人有一半的概率可以活到90岁,我们的人生是长期的人生,是要继续战斗几十年的人生。


清华有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是的,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职业生涯也一定会很长,猛干10年,把身体搞垮,那剩下的40年漫长的职业生涯该如何度过?


很多在拼命的互联网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感受一下巴菲特的财富和年龄的关系——



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链家的左晖还是春雨医生张锐,如果他们燃烧的生命能更长久一些,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成也一定会更大一些。


所以,重视体力,活久一点。


13


村上春树在《当我在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一书中详细地解释过他为什么每天坚持跑10公里的原因。


他说,写小说是一个需要巨大精力的过程,正是坚持跑步有效保证了他充沛的体力,他在书中写道——


“跑步,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很多人羡慕张艺谋所取得的成就,作为电影导演,他享誉世界,同时是全球唯一的双奥开幕式导演。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艺谋今年已经70岁了,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为支撑,他不可能在如此高龄还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高强度工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老掉牙了,但真正理解它的人并不多。


14


世界五百强CEO最多的学校是哪一个?


哈佛?耶鲁?牛津?剑桥?


都不是,而是西点军校。


很多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世界五百强的CEO在回忆西点对他们的影响时,读书时锻炼的充沛体能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事实上,运动其实对大脑有正向促进作用,《运动改变大脑》这本书通过实证的研究案例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锻炼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是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


15


对于互联网人,我有几个简单具体的建议——


1.重视睡眠,睡眠甚至比运动还要重要,没睡好就不要去运动了,买一个好的枕头、好的床垫,买一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看完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2.把电脑和显示器放高一点,买一个人体工程学鼠标,买一把好一些的工作椅,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3.最好加入一个运动的小团队,团队的作用在于它让运动这件事不再依靠自己的毅力,我曾经就加入了微博的游泳小组,一起在海淀游泳馆游了接近2年,至今受益匪浅;


4.最重要的是启动,因此开始的时候不要强度过大,让自己疲惫和痛苦的运动是很难坚持的,何同学说他每次跑步就只跑5分钟,绝不多跑,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5.学会科学的方法,了解一下减脂、增肌的基本原理,一个简单逻辑是——只有方法对了,你才能得到效果和反馈,而效果和反馈是持续做一件事的动力。


没错,工作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但请记住,它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保持好体力,健康快乐地生活。


不要因为走了太久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 (ID:weixiads),作者:卫夕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