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7 16:46

古代没有银行,人们想存钱怎么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红油啤酒,编辑:詹茜卉,头图来自:《九品芝麻官》剧照截图


钱该存在哪里?


当然是银行。


可银行直到15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大家都不存钱吗?


非也。“储蓄”的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存钱”更是勤俭朴素的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影视剧中,贪官存在墙壁里的银子。来源/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截图


那么,古人的钱都存在什么地方呢?


一、存钱=藏钱


古人存钱,约等于藏钱。毕竟那时候的财产,是真的重。


有点钱、但又不是那么有钱的人,会选择把钱放在一些容器里,如庄子所说的箧——箱子、囊——袋子、匮——柜子等。


是钱必遭贼惦记,如果钱太多了,家主就会觉得这么多钱放在家里的日常物件中过于显眼,会因为担心钱财的安全而烦恼。


所以,富有的人会想出一些新的办法来保证财产的安全——挖钱窖。大多数时候,钱并不会被直接埋在坑里,而是先装入某种容器。除了坛坛罐罐之外,比较精巧的一般有两种——扑满和多层钱窖。


扑满相当于“存钱罐”,只能进不能出,最后要用钱的时候简单粗暴,直接砸烂。它可以被埋在钱窖里,也可以放在家里,全看主人心情。而多层钱窖是一种很细腻的巧思,财主先将装有大量钱财的坛子埋在最深处,接着用石板、砖块等铺一层隔层,然后再将相对少一些的钱放入下一个坛子,以此类推,你有多少钱,就盖多少层。


但如此一来,相较于衣柜、箱子等,装有万贯家财的钱窖被贼人发现后会带来更大损失,所以如何巧妙地隐蔽钱窖,又是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一般不会被采纳,可那该怎么办呢?一些人会设计一些天然带有“生人勿近”属性的构造,比如在钱窖上方修茅厕、建猪圈等。如果盗贼恰好有洁癖,那么这有味道的钱窖肯定百分之百安全;但是贪婪的本性在有的人身上,是不会被区区一点臭味阻挠的。


贼人但凡动点脑子,都能猜出钱窖被埋在地下,所以理论上讲,不论主人将财产埋在哪个位置,都不会绝对安全。所以,为了进一步求得心安,有钱人们将目光从地下转向了墙面。


参照《汉书》的记载,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后裔将古籍藏进孔子故居的墙壁夹层,这些珍贵的史料才得以逃过一劫。于是,有钱人受到了启发,也把钱藏进墙里,除非拆家,这些钱都不太可能被窃取。


不过,虽然大家藏钱的时候都恨不得长八百个心眼,小心翼翼地把钱一分一分埋好,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原封不动地把自己藏的钱挖出来带走。在古代,有时由于频繁的战乱、政治变故等,人们有可能会来不及或没有精力将钱财带走。当然了,也可能纯粹是财主记性不好,忘了自己还有个了不起的钱窖。


这群人的伤悲会给另一群人带来惊喜。据说宋代时,洛阳地区常有一家人搬入新家、在地底下挖到巨额财产的事例。随着同类事件的增多,法律条款中出现了“掘屋钱”这个名词。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讲,就是买房的人在支付房款时,还要再给卖方交一笔钱,当买方入住后挖出意外财产,这笔钱就可以象征性地慰藉一下卖方的落寞心灵。


这也可以证明,当时人们存钱的主要方式就是藏在自己家里的某个地方。


那么,你可能在思考,如果自己穿越回古代,该怎么合理藏钱呢?那么,你很可能想多了,因为大多数百姓只有一点微薄家底,不妨把这些钱串起来,直接挂在房梁上即可。


电影《神奇侠侣》中,老婆藏在房梁上的私房钱。来源/电影《神奇侠侣》截图


二、存金,存银,还是存纸币?


古代货币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会有不同的材质、形状,但通常是金属制币。那么,大家存钱的时候,会选择存哪种材质呢?


金子属于称量货币,虽然出现过金币,但一般都被用作内廷赏钱,并不通用。同为称量货币的银子倒是更流行一些,有银锭、银饼、银铤等,有钱的官吏、商人会比较青睐存银两。


百姓存钱时,基本是通行于市的铜钱,不过却有违法的可能。由于历代统治者制定的货币制度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朝廷发行的铜币极有可能与前一版铜币的价值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旧币含铜量高于新币,那么旧币的持有者就有了“钱生钱”的路子——将手里的旧币铸成新币,数量肯定会变多,虽然铜的含量没变,但是对于这个人而言,钱确实变多了。


大家都很聪明,都能想到这个空子。所以,私铸的现象就会逐渐出现,其结果是货币总量减少。比如,公元758年,唐肃宗铸乾元重宝,以一当十(即一枚乾元重宝,与十枚开元通宝等价),每千文重十斤;次年,铸重轮乾元钱,以一当五十,每千文重二十斤。


上面这两种钱币,都是每钱当开元钱十文,而开元钱每十文重一两,新发行的铜币含铜量远低于旧币,私铸现象开始蔓延。


至公元760年,朝廷不得不改重轮乾元为一当三十,三年后又改乾元钱为一当二,重轮钱一当三,接着又改为大小钱一律一当一,各种大小钱平价流通。这样一来,由于货币大幅度贬值,每千文重轮钱可熔铜二十斤,相较开元钱而言,可获利三倍不止,所以私铸又转为了私熔,铜币流通更是加速减少。


加上政府收进铜钱,百姓们发现铜钱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存在家里基本不花出去。因此,唐肃宗不得不实行了限钱法。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当时中央规定,上至官吏、下至士庶,存的铜钱均不得超过五千贯。如果超出这个上限,会被勒令在一个月之内接受某项惩罚;若是超出了一个月仍违反此令者,可能会被直接处死。


类似的禁蓄铜钱令也在宋代出现过,比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禁江南新小钱,民先有藏蓄者,悉令送官,官据铜给其值。”


不过,纵使法令森严且接连不断,民间储蓄却未被在根本上动摇,可见我们的世代先民多重视存钱。


除了金属货币,纸币其实也很早就出现了,为众人熟知的交子就是我国最早的纸币。那么,古人会存纸币吗?


说实话,从工作量来看,纸币比金属货币的存储难度小多了,随便找一个小空间,就能放进去好多张,不费力气又整洁利落。但是从财产保值的角度来看,存纸币的人可能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呢?北宋时,交子在四川横空出世,开始承担一部分金属货币的职能;至南宋,高宗发行会子,不久后由于发行过量,很多人拿了纸币去换铜钱,导致纸币价格跳水;金国发行交钞,后因被铁木真和宋廷夹击,国家负担增重,增发了过多交钞,致使钞券一步步变为废纸。


元代时,世祖中统元年又开始印制交钞,不出意外,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印多了,钞票沦为废纸;至明代中叶,因为铜产量跟不上,所以政府又开始印钞,叫“大明宝钞”,但不出意外,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又双叒印多了,钞票又双叒沦为废纸。


历史的教训告诉人们:不要靠近纸钞,会变得不幸。所以,清代时,虽然统治者仍在不厌其烦地推行纸钞,但是民间的接受度很低,一直没怎么流通起来。最后,大家还是回到了铜钱的欢乐世界。


所以,古人不存纸钞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纸钞不易保存或数量稀少,而是到头来,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这钱存了和没存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三、专业存钱机构,解救苦苦藏钱的你


基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储蓄的刚需,专业存钱机构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在银行的祖先——柜坊出现之前,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存钱机构,或者说金融机构——寺庙。


随着佛教由“唯明自利”的小乘佛教阶段进入“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阶段,原本相对“与世隔绝”的寺院开始与世俗社会越来越频繁地往来,这便为寺院金融的勃兴创造了条件。


当时,正值魏晋南北朝之乱世,佛教在世家大族的大力追捧中成为“国教”,从而引致了社会更大量的捐施。而乱世中的百姓被沉重的徭役压得喘不过来气,遂纷纷出家,涌入免税、免役的寺院。


如此一来,当时的寺院相当于什么都没干,就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足量的劳动力。于是,一种强大而稳定的“庄园经济”在寺庙中诞生。


到了隋唐,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传播,社会各阶层源源不断地给寺院捐去大量财物,其物资之丰富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比如,仅饮食“无尽藏”一项,就有粳米、糯米、面粉……柴、厨具、调料、蜂蜜……酪、瓜菜等等。各项捐施,逐渐形成了寺院相对完备的“资产组合”。


而在“普度众生”的理念下,寺院在聚敛了巨额财富的同时,一方面大搞“公益”,另一方面则形成了借贷机制。寺院的大部分借贷,都属于举贷,无需实物抵押,纯粹建立在个人信用的基础上。


反倒是这种看起来最不保险的机制,成为寺院金融中颇为稳定的一部分。由于“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佛教理念深入人心,所以从佛教寺院里借钱,这个行为本身就被赋予了非同凡响的意义。


从庙里借来的钱,是从佛祖那里借来的钱,如果还不上,必然会受到神力惩罚,死后化身为饿鬼,转世成为畜生。


这钱谁敢不还啊!于是,宗教信念孕育了极其强有力的契约,这种信用保证比任何抵押物都有用。


渐渐地,寺院这个靠谱、稳定、有组织、有财力的机构形成了稳定的借贷业务,其信誉极高,吸引了达官贵人们委托寺院放款,寺院也逐步推出了存款和代客管理钱财的业务。把钱存进寺院,就成为一个在外储蓄的选择。


不过,因为完全依托于佛教的兴盛,寺院金融在唐代以后逐步走向没落。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为众人熟知。唐代时,经济空前繁荣,大都市的商人开始尝试开办“柜坊”,专门保管人们无处安放的钱财,并借此收取手续费。至宋元,柜坊渐渐演变为钱庄,储蓄规模扩大,业务也走向细分化和专业化。


到了明清,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从萌芽到活跃,商人们为了筹措资金,纷纷设立“票号”“钱庄”一类的信用机构。它们接受存款,并开始设定定期储蓄与活期储蓄,同时返给储户一定的利息。钱庄后来则逐渐演变成了银行。


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来源/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截图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是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出现于光绪年间(1871~1908),名为“中国通商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自此我国第一家国家银行正式出现。


再后来,银行业飞速发展,我们从绞尽脑汁地找地方藏钱,变成了绞尽脑汁地藏存折,接着又变成了绞尽脑汁地藏银行卡。而现在,虽然以上形式俱在,但更多的情况,是钱财变成了数字,被装进随身携带的手机。


从巨大的钱窖到一只巴掌大的手机,从千斤重的银两到没有重量的虚拟货币,都是千百年来有着储蓄刚需的人们,在收获财富、拥有财富和守护财富的憧憬中,一步步走过的路。


不过,那些绞尽脑汁在家里藏钱、藏存折、藏银行卡、藏支付密码的人,倒也没有消失,毕竟不论何时,三口之家里都有一个在“夹缝”中存私房钱的励志丈夫。


参考文献:

[1]刘燕荪.中国储蓄史话[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2]张越,周建波. 中古时期寺院金融的发展及其启示[J]. 世界宗教研究,2017(4):5.

[3]呼志强编著.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M].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作者:红油啤酒,编辑:詹茜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