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28 12:07

上海市中心最魔幻的街坊,“重生”前的最后一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原标题《上海这里要拆,而我这里在拍》,作者:巧克丽丽,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这样一个视频截图,就在一个大周末的晚上坐了1个小时地铁来到这里。



这个大周末就是7月24日,这天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和67街坊东块的房屋征收签约率突破90%。


也是这晚,围绕着这两个街坊你很容易就能看到类似这样红底白字牌牌,比如这个黄浦区40街坊的二轮征询,签约率93.1%。


7月24日晚,黄浦区顺昌路


这些数字不仅意味着这里很快就要拆迁,更意味着历经30年的“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终于收官。


连带着“成片二级旧里”这6个字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也将成为历史名词。


很庆幸我们记录下了这里的最后一刻


这里大概是上海最魔幻的地方


如果站在航拍视角俯瞰这里,东西400米,南北600米,是不是还挺好看?


尤其是红红的瓦片屋顶,以及建筑群呈现出的城市肌理。


©纪实摄影师 徐明


但如果我们再飞高一点,加上周围一起看,这里似乎和周边相差有点大。


©纪实摄影师 徐明


如果这是外郊环某里弄,似乎也无可厚非,但这里左手新天地、右手老西门,是上海核心地段中的核心地段,这里就是黄浦区68街坊和67街坊。


而它魔幻的地方就在于,明明是核心的核心,但这里的房子是这样的。



墙壁斑驳、电线纠缠在一起,一遇到下雨或者刮台风,下水倒灌、屋顶飘摇。这里的人每天早上还得拎着痰盂去倒马桶,遇到人多的时候还得排队。


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拎着尿桶看东方明珠的地方。



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上海,而且是上海最核心地段。所以这里每一帧画面都和旁边“世界”形成对比。



尤其当我站在当年美专历史建筑二楼的时候看到的这个画面。


一位穿红色衣服的老奶奶在洗菜,斑驳建筑的身后,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这一刻我真正get到别人所说的这里的二元结构


也是真的感受到了这里的魔幻。


所以你能想象这里的魔幻生活么


我漫无目的拐进了这里的一条弄堂,记录下这里的最后时刻,也真正认识了这里的魔幻生活。



穿行在大爷大妈们晾晒的衣物被罩之下,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密密麻麻缠得跟麻花一样的电线。真的很佩服这里的电工,这么一大坨线,光看都费眼睛,更何况修。


然后在你的左右两侧都有这样的弄堂口,进去之后还有部分居民住在这里。大中午的时候还能闻到阵阵菜香,我去的那天隔壁阿婆正在烧土豆烧肉,好香。



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生活的搬家前夕的样子,只不过这里要放大一百倍。


有的人正在搬家,有的人要到月底才搬,不过更多的是人去楼空。


不用担心因为房子里有人,你看不到里面,很多房子已经没人,而且家门也不锁。


不过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吃惊。难以想象这户人家搬走前每天都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做饭。



这里各家各户基本都配备痰盂,好一点的是瓷盆的,孬一点的就是塑料桶。然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倒马桶。


这不是厕所


在这段最后的时光里,依旧住这里的人还一如往常地上街买菜,碰到邻居也要讨论下今天哪家小摊的菜比较新鲜划算


只有街面上大家往外运那些盆盆罐罐,还在提醒这里就要动迁这件事。



和白天的喧嚣不同,晚上几个老邻居搬把椅子坐街边聊天,用上海话说就是gaseiwu。



这里的街边是马路的一部分,但好像也是这里人家里的一部分。大家外面都会设置这种洗手台,大多因为室内空间实在逼仄。


不然谁会喜欢在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洗脸洗衣服。



还有人在洗头。



也是站在这个角度,我再次看到那种二元结构的对比。


昏暗的街道上,一个人站在街边洗衣服,不远处就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而周边更是堪称上海顶级豪华片区,新天地、翠湖天地。



这里随便几户商铺,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有很多属于上个世纪上海的市井小店,有的关门,有的还开着。


每家店的名字都有自己那个年代的味道。



在每一个安静的夜晚和喧嚣的白天,这里的一切都在倒计时。


路边商贩倒计时自己的开店时间、住在这里的人倒计时自己住这的时间。


这些画面不再稀松平常,而是一种临别前的安静和默契。


要知道,其实这里曾经也有“另一副面孔”


继续在弄堂里溜达,在这里我遇到一家小超市老板。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土生土长的弄堂里的人。


我暂且喊他二叔公(化名),因为他和《功夫》里面那个二叔公一样,大白天也爱穿着绸缎睡衣,踏着拖鞋到处走。


二叔公跟我说了这个弄堂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其实六七十年前,在周边还是土墙、茅草屋的时代,这里就有了这样青砖建筑。



相比之下,这里也曾是妥妥的豪宅。


所以细看这里的建筑,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迹象。还能从这些门头、青砖、窗棱上的雕花,看见它曾经的精致。



二叔公还指着墙体跟我说:我小的时候这里还是壁炉。室内壁炉连着书房,然后壁炉放在了北边。


一整栋房子,只住一户人家,分上下三层。家里人一般住在中间层,一层放生活间、三层是保姆间。



那个时候的弄堂因为大家都没有搭违建,所以道路还比较宽。


随着时代变迁,住这里的人也不断更跌,这里的样子也逐渐改变,就连室内的地面高度也变了。因为弄堂外面修马路,变高了,于是雨天开始雨水倒灌,于是弄堂里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加高弄堂里每户人家地面高度。


二叔公指给我看,以前这个墙面腰线高度差不多有1米,但是现在只有30多公分的样子,也就是说室内垫高了差不多60~70公分。



这么一下室内空间立马就变的昏暗逼仄。因为室内空间的不足,于是大家开始在室外搭棚子,在室外建洗手台。



原来一百年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是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就像你现在看旁边翠湖天地靓丽的霓虹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意识到这点之后我发现这就是一次城市的新陈代谢,只不过周期是按照百年起步。


如果用建筑比作一个人的话,这就是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现在这里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周遭新一轮建筑周期面前,它需要重生。


这里需要一次新生


在感叹过去画面的同时除了唏嘘之外,我更多看到的是城市肌理的一次新陈代谢。


那个年代的青砖红瓦,是顶流,是城市封面,但是放到现在就是格格不入。


也许我们还在不舍邻居、不舍这种熟悉的居住环境,但是更多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生活其实一直在改变。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们都需要这改变推着我们不断向前。


阁楼窗外的顺昌路


曾经我们和离这不远的一户拆迁户聊过,那是黄浦区董家渡地段,也是非常核心的地段。


当时采访对象在那里生活大半辈子,从18岁嫁作人妇,就生活在这里。


她熟悉那里的每一家店铺,也眼看着周边的城市一点一点发生改变,有不舍,也有不适,尤其是看着自己家和周遭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带着暴发户的眼光看他们,而他们则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离开自己住了几十年,却又早已和周遭格格不入的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巧克丽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