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最新世界500强揭榜,最大赢家是……》,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谁是世界第一梯队企业?
日前,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145家企业上榜,超过美国的124家,连续4年蝉联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500强是以规模论高下,比拼的是营业收入,而非综合竞争力。
那么,哪些省市世界500强企业最多?哪些经济强市颗粒无收?
一、谁晋级,谁掉队了?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一流企业格局发生大洗牌。
2022年,中国共有145家企业上榜,其中内地129家,香港7家,台湾9家。
有企业掉队退出,也有企业直线晋级。
这其中,最受瞩目的现象,当属房地产企业的大撤退,以及能源企业的大进军。
恒大、融创、华润置地等房企集体跌出世界500强,但仍有万科、碧桂园、保利、绿地、龙湖等5家房企在榜。
不过,这里统计的还是2021年房企的销售规模。
根据《正增长!新的考验来了》一文分析,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面临更大变局,加上地产见顶趋势日益明朗,届时房企数量还会持续萎缩。
在房企撤退的同时,工业能源企业集体挺进世界500强。
数据显示,过去1年,共有14家中国企业首次晋级或再次上榜世界500强,多数都是传统重化工业企业。
这背后,地缘冲突及全球通胀带动大宗商品上涨,刺激能源企业狂欢。同时,我国央企合并重组大幕拉开,一批巨无霸企业诞生,得以晋级。
事实上,中国世界500强企业,正是以工业能源、房地产及建筑企业、金融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为主。
数据显示,在145家上榜企业中,工业能源企业多达48家,占了1/3强,位居各大行业之首。其中,化工企业24家、钢铁企业12家,煤炭企业7家,以及其他金属制品企业。
房地产及建筑行业共有20家,超过金融企业(19家)、信息技术企业(12家),位居前列。
其中,建筑工程企业15家,房地产企业5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房地产企业有且只有5家,全部来自中国。
二、分省份排行:谁是最大赢家?
谁是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省份?
中国145家上榜企业,分布于23个省份、39个城市。
其中,北京借助央企总部之利,一地就占了4成左右,超过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总和。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4家企业入围,位居第三。其中,深圳10家,香港7家,广州4家,佛山2家,珠海1家。
其中,广东共有17家企业上榜,超过上海(12家),也超过了江苏(3家)+浙江(9家)的总和。
而江苏仅有3家企业入围,且全在苏州,分别是恒力集团、盛虹集团和沙钢集团,与其第二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共有9家企业入围,分别是鸿海(富士康)、台积电、和硕、仁宝、广宝、广达、国泰金融、富邦金融、纬创、台湾中油,多为芯片企业及代工企业。
这也是台湾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构成了其出口的主力,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地31个省市中,重庆、天津、河南、黑龙江、贵州、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没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三、城市分布:哪些地方挂零?
谁是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
145家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分布在39个城市,不少地区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也有多个二线城市挂零。
其中,上榜企业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为:
北京(54家);上海(12家);深圳(10家);杭州(8家);香港(7家);台北(5家);广州(4家);苏州、成都、济南、厦门、乌鲁木齐(均为3家)。
可以看出,深圳500强企业数量直逼上海,杭州力压广州,乌鲁木齐脱颖而出。
深圳共有10家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去年增加2家,其中恒大退出,比亚迪、顺丰晋级,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从北京搬迁到深圳。
与之对比,杭州多了1家,即杭州钢铁;广州则少了1家,为债务暴雷的民企雪松集团。
与之对比,重庆、南京、天津、郑州、沈阳、宁波、无锡、泉州等城市,无缘世界500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500强企业分布地中,出现了一批中小城市的身影,多数都是家里有“矿”。
山东滨州的魏桥集团,是世界最大电解铝企业;
江西贵溪的江西铜业,系国内最大铜矿企业;
甘肃金昌的金川集团,镍产量位居世界第三;
安徽铜陵的铜陵有色,是国内有色金属重点企业之一……
事实上,不仅这些中小城市因家里有矿而上榜,不少省会城市也是靠传统能源企业总部得以跻身其中。
济南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钢铁、山东能源都是重化工业。
西安的2家世界500强企业,陕西煤业、陕西延长石油,均为能源企业。
石家庄的2家,河北钢铁、敬业集团均为重化工业。
山西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均属于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
所以,这些城市要想打造出高新制造业或民营经济领域的500强,还需要时间。
四、靠什么做大世界500强?
这背后,央企总部外迁、国有企业改革、行业大洗牌成了主要影响因素。
过去一年,全国有多家央企总部外迁,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等成为受益者。
其中,上海拿下了中国船舶,深圳拿下了中国电子集团,两大企业均为世界500强企业。(参阅《央企总部搬迁,谁是最大受益城市?》)
与央企总部外迁相比,国企改革成了做大世界500强企业的主要助推力量。
国企改革,一方面在于巨头合并,打造“巨无霸”企业。
合并之后,不仅规模得到扩张,在全球行业内都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其中的代表为中化控股,由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在2021年联合重组而成,合并之后的新企业世界排名直接跃升到31位。
另一方面在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规模扩张,将优质资产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上,自然容易触及世界500强的门槛。
一般而言,这些国有投资平台,通过战略重组、划拨资产等方式,迅速做大体量。
深投控最为典型。这是深圳1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的地方国企,其全资、控股并表企业39家。
成都今年新晋的2家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也属此类。
蜀道投资集团是去年由四川省交投集团、四川省铁投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后新设合并组建的企业,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际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
事实上,助力南宁、昆明实现零突破的也是这种方式:南宁上榜企业为广西投资集团,昆明上榜企业为云南投资控股集团。
至于行业大洗牌带来的变迁,一直存在,并且未来还会持续变动。
房地产由于触及天花板,未来上榜企业还会持续减少,而与之高度相关的建筑工程企业也会受到冲击。
传统能源企业,受到行业大周期及国际形势影响。
未来,随着疫情消退、通胀退潮乃至全球衰退预期强化,这些企业也会面临大洗牌,世界500强数量自然难以维持如此的狂欢局面。
五、500强 VS 500大
世界500强,与其说是“500强”,不如说是“500大”。
世界500强,向来是以营业收入作为比较基准。所以越是市场规模庞大的产业越容易诞生500强,而通过合并重组也容易打造出500强企业。
对于中国,做大只是第一步,做强才是更高追求。
虽然中国世界500强企业早已超过美国,但从产业结构、盈利能力及国际竞争力上看,还存在一定差距。
且不说美国上榜企业多以信息科技产业、消费产业为主,几乎没有房地产企业、建筑工程企业、钢铁企业、煤炭企业。
在盈利能力等核心指标上,我国还面临“大而不强”的制约。
数据显示,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41.2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9.5%,低于世界水平,更远低于美国。与之相比,世界500强整体平均利润62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14.8%,美国两项指标更是分别达100.5亿美元、21.9%。
同时,我国上榜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占比近7成,且多数集中于传统行业。
所以,做大做强,从来不是空话。在完成了“做大”的目标之后,更需要的是“做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